从《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意象看美国梦的幻灭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00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了不起的盖茨比》作为菲茨杰拉德在“爵士时代”的代表作,以“美国梦”为背景,通过第三人称视角,令人眼花缭乱的笔触,将追梦人盖茨比的人生故事娓娓道来,深刻揭示了美国社会的残酷和人性的扭曲。本文将主要从编织在象征意象中的“美国梦”出发,以此探讨美国梦在理想与现实冲突下的猝然幻灭。
  关键词:象征意象;美国梦;幻灭
  作者简介:董存纯(1992-),女,陕西汉中人,汉族,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外国文学;导师:王敏教授。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8--01
  “美国梦”一词起源于殖民时代,以其机会均等的灵魂精神,吸引着全世界成千上万怀揣梦想的民众来到美国,为之努力奋斗,生生不息。二十世纪初,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迎来了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与媒体的发展推动了美国社会以及民众价值观与消费观的变化。美国进入了“喧嚣的二十年”,在这二十年背后暗藏着许多危机:清教徒道德开始土崩瓦解,大行其道的是挥金如土的享乐主义,“美国梦”变成一种盲目的追求,充斥着无尽的空虚、迷茫与无奈。
  “象征”一词源于希腊,在最初是指一分为二,各执一半的木质信物。后来演变成为具有超越形象自身的寓意性。美国学者劳·坡林指出“象征的定义可以粗略地说成是某种东西的含义大于其本身”[2]。而意象则可以解释为寓“意”之“象”,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菲茨杰拉德则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意象,本文主要从全书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意象,即“绿灯”来探讨一下菲茨杰拉德是如何在这部作品中通过此意象来体现“美国梦”的幻灭的。
  那盏位于盖茨比家码头对岸的通宵不灭的绿灯在全书中一共出现了三次,首次亮相是在小说第一章的结尾处:
  他向着黑暗中的海水伸出雙臂,那姿势很奇特,尽管我离他有些远,我发誓我看见他在发抖。我不由自主地把目光扫向海边——我什么也看不见,除了那缕灯光,一缕绿色灯光,那灯光如此细弱而遥远,可能是在码头的尽头。 [3]。
  “发抖”一词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盖茨比遥望那“细弱而遥远”的绿灯时内心深处那按捺不住的暗涌流动。盖茨比从始至终都以为黛西嫁给位于上流社会的富家子弟汤姆是因为当时的他一无所有,他以为只要自己拥有了足够的财富,就能够再次拥有黛西。这个念头一直激励他通过各种渠道甚至不择手段地累积财富。在码头这边的长岛落脚后,他日日举办盛大的聚会,邀请社会名流聚集于此,企图用财富燃烧起来的火焰点亮黛西的双眼,在某个看似巧合的时刻能够迎来黛西。
  绿灯的第二次出现,源于盖茨比与黛西幽会的第五章,他们共同面对着波涛荡漾的海面时盖茨比内心的思考:
  黛西突然挽着他的手,但他似乎还沉浸在自己刚才的话中,也许,他意识到,那灯光的巨大意义如今已经永远不在,永远的距离把他和黛西分开,与之相比,这儿就离他太近了,近得几乎要触摸到她,近得像是星星和月亮的距离,而今,码头上仍有绿色的灯光,而他魂牵梦萦的快乐之事又少了一个[4]。
  这里的“绿灯”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盖茨比已取得的成就。当梦想远在天边时,盖茨比以其天真朴素的理想主义将黛西推到了一个完美无瑕的位置。而当梦想近在眼前时,盖茨比却怅然若失了。黛西在看到他的财富时“嚎啕大哭”的反应已经在他心中形成了模模糊糊的意识:现实里的黛西与想象的她中是有出入的,是一位声音里充满金钱的资产阶级小姐。令他魂牵梦萦的快乐之事又少了一件,一方面是指梦想几近实现后的失落,一方面揭示了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绿灯”最后一次出现是在小说的结尾,此时“绿灯”的追随者盖茨比已经离世,“绿灯”的存在是否还有意义?菲茨杰拉德在此时借由旁观者尼克的角度娓娓道来:
  当我坐在那儿,沉迷那个古老而未知的世界,我想到了盖茨比的梦幻,想到了他第一次在黛西的码头顶端、找出那束绿色灯光时的梦幻。[5]
  此时“绿灯”不仅仅是盖茨比爱情梦想的象征,它被作者赋予了更深层次社会历史性的象征意义,即“美国梦”与冷酷现实之间的距离。
  盖茨比的人生故事隐喻着整个美国的发展历程,“绿灯”之于盖茨比,就好比18世纪时期未经开拓的美洲大陆之于跃跃欲试的先驱们。而盖茨比身上的那些缺陷,也正是“美国梦”自诞生之日起就无可避免的缺陷。“美国梦”所描绘和憧憬的未来毫无疑问是美好的,但现实生活中除了像盖茨比这样真诚善良的人之外,还有像黛西和汤姆此类自私、虚伪、残忍的人。汤姆是杀害盖茨比的罪魁祸首,他象征着上层社会对“美国梦”的摧残和戕害。由此不难看出,即使人们如何诚挚地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并为此不懈奋斗,始终难敌现实的“五指山”。
  参考文献:
  [1]吴建国:《菲茨杰拉德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73页。
  [2]劳·坡林:《诗的声音与意义》,《世界文学》,1981年第5期。
  [3]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漓江出版社,2013年,第18页。
  [4]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漓江出版社,2013年,第71页。
  [5]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漓江出版社,2013年,第140页。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纪昕煜(1995.2-),男,汉,上海人。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3-0-01  曾有一首歌这样唱:“尔虞我诈是三国,说不清对与错”。三国演义之中,“诡诈”的形象似乎已经深入人心,可这本书的核心真的仅仅于此吗?真正能支撑人面对九死一生的困境且展现出慷慨血性的,绝不会是尔虞我诈,一本没有“魂”的书也不可能长久流传。
摘要:在被费孝通称作“乡土中国”的这一片大地上,鲁迅开乡土小说之先河,塑造了一批经典的文学形象,鲁迅之后,真正展现出迥异的乡土文学理想的,要数沈从文。沈从文的一个突出贡献在于他创造了如梦如幻的湘西世界,其笔下描绘出焕然一新的故土人物和风貌,山山水水清新纯美,人与人之間和谐融洽。湘西世界凝聚了沈从文的乡村理想,这是一个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鲁迅乡土世界的一处桃花源。鲁迅与沈从文建构了截然不同的乡土想象,
摘 要:明末清初的云间词派以陈子龙、李雯、宋征舆为领军人物,三人交往密切、活动频繁,并称“云间三子”。他们文气相合,诗文创作和文论思想交相呼应,曾不约而同地填词咏叹杨花。以三子具有代表性的杨花词为切入口,结合三子的身世选择分析杨花词在艺术、情感特质,可深入探寻三子的精神世界,追寻“云间三子”文以范古为美,情以独至为真的词学境界。  关键词:云间三子;杨花;身世之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
4月24日是齐齐哈尔市光复纪念日。70余年前的今天,齐齐哈尔上万市民涌上街头,敲锣打鼓、载歌载舞,欢庆得之不易的胜利。  解放  在伪满齐齐哈爾邮电管理局当过司机的王福林还依稀记得,1945年8月中旬,日军及伪市政府官员在偷偷的清理物品、文件,不断用军车往城外拉东西。8月13日、14日,日军飞机抛下3枚炸弹先后落在今百花园、宝丰金店、二食堂(和平饭店)附近,造成市面极大恐慌。老百姓猜测:,小鬼子和
摘 要:鲁迅的《伤逝》和张爱玲的《第一炉香》都讲述了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从开始到异化和消失的故事。两者虽采用了不同的爱情叙事手法,但都运用了反神话化爱情的叙事逻辑,在对待新文化运动以来流行的爱情神话时流露出怀疑的情感色彩和剥离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爱情神话;第一炉香;伤逝  作者简介:张素素,女,汉族,湖南株洲人,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19级新闻传播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与传媒。  [中
摘 要:戏剧《优异女子》是卡里尔·丘吉尔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剧描写了男权制度下妇女的阶级地位。作者不断探索女性的地位,呼吁女性认识自我,力图找到解放女性的正确途径。该剧带有狂欢语言的色彩,狂欢理论是巴赫金的著名理论之一。本文试图从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出发,通过分析文本话语中的狂欢特征和复调对话描写来解读《优异女子》,从而挖掘小说的内在意义。  关键词:狂欢理论;优异女子;女权主义;狂欢化特点;
摘 要:大雁塔和曲江作为唐代文人宴饮集会的重要场所,在此诞生了大量的唐诗,这些诗歌按照主题可分为游玩类诗歌、应制诗和科举仕途类诗歌等三类,通过研究这些诗歌,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唐代文人们独特的“青春”风貌和昂扬进取的精神。  关键词:大雁塔;曲江;青春;精神面貌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33-0-03  一、大雁塔、曲江简介  
无论检索网络学刊,还是查阅书籍文章,输入黑龙江官屯、官庄、官地之类的关键词,有关著作、论文实在少之又少。今天的学术界,与清代中后期移民招垦研究的火热相比,官屯研究明显冷清、滞后。实际上,清代黑龙江官屯与水师营、驿站性质是相同的,均隶属于黑龙江驻防八旗,大概相当于绿营兵身份吧。相较之下,水师营、驿站被学者关注的程度更高。如此状况,让我想到这样一个词一一寂寞官屯。  屯垦之初  黑龙江将军设立后,驻防
清代,黑龙江的回族被称为回回。有人认为回回是侮辱性语言,实际并非如此。从来源上说,黑龙江的回民属于客籍居民。然而,300多年间繁衍生息,叶落生根,己然成为土著民族之一,其中,王、杨、韩、马成为回族大姓。西清的《黑龙江外记》、徐宗亮的《黑龙江述略》、张国淦的《黑龙江志略》、张伯英编纂的《黑龙江志稿》均认同此说。回族人在齐齐哈尔苦心经营,形成一个极为特别的社会群体,创造了特有的清真文化。考证回民定居嫩
摘 要:在客体《论语》之意与主体我之思与之需中间找到契合点,从作为子女应该以和颜悦色来对待父母的当代思考,到在“做”中实现人生价值,再到面对爱情中的纷纷扰扰应该保持理性,在花言巧语中更在乎行动。在经典中体味人生百态,在自我劝解中拨开心灵的阴霾,以期实现自我心灵救赎。  关键词:《论语》;对待父母;行动;救赎  作者简介:肖颖(1994-),女,贵州毕节人,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