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冻后树脂病的防治要点

来源 :果农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ly1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致柑橘树脂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冻害。由于柑橘受到冻害后树势衰退,树皮开裂,因此,病菌分生孢子器和菌丝在受冻后的枯枝和枝干组织内成为初侵染的主要来源。每年的5-6月、9-10月是该病发生和蔓延的高峰期。
  
  1 树脂病表现的症状
  
  枝干:树干、枝受到侵害后出现裂皮,在天气湿润时流胶并有腥臭味,病部表面能见到许多硬胶质小颗粒;
  叶片:叶片和幼果受到危害时出现白色或黑色的颗粒,白色的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沙皮病”、黑色的或枣红的颗粒我们称之为“黑点病”:
  果实:果实在贮运其间受到侵染时表现为“蒂腐病”。
  
  2 树脂病防治要点
  
  2.1 修剪、清园
  剪除病虫枝、叶,枯死枝、落地枝,回缩树行间交叉枝,树冠底层离地面修剪出0.5米的空间,以便通风和喷药,并将剪除的枝叶清出果园集中烧毁;对树干、主枝上的病斑刮除裂皮,用刀纵划数刀,深度以不伤木质部为宜,再用波尔多液浆(生石灰5千克、硫酸铜0.5千克、清水7.5千克加适量的湿水牛粪)或石硫合剂渣在树干上涂白:然后用30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原液2千克对清水50千克对树冠内外均匀喷雾1次,要求叶片正、背面、小枝都要受药,每667平方米撒施生石灰150~200千克,进行土壤灭菌和调节土壤酸碱度。
  
  2.2 选择有效药剂 对尚未受到病菌侵染的新梢、新叶、幼果进行保护性灭菌,对已经受到病菌侵染的梢、叶、果进行治疗性灭菌。具体地说:春梢未展叶前和第1次生理落果后,红蜘蛛基数少的果园用波尔多液(0.8千克硫酸铜:1千克生石灰:150千克清水)对新梢、幼果进行保护性灭菌,红蜘蛛基数多的果园可用其他保护性化学农药灭菌。4月下旬结合保花保果和防治红蜘蛛、5月20日左右结合防治介壳虫、6月20日左右结合防治锈壁虱对新叶、幼果进行治疗性灭菌,灭菌药剂有500倍百菌清、500倍70%甲基托布津、800倍诺谱宁等交替使用。9月上旬结合防治木虱、红蜘蛛、锈壁虱进行第3次保护性灭菌,以防止树脂病在第2个高峰期来临时重复侵染叶片及果实,灭菌药剂有800倍诺谱宁、500倍扑菌特、600倍大生M~45等。
  
  2.3 讲究喷药技巧 首先要走出农药广告误导的误区。目前一些农药广告或者农药本身的使用说明就存在着不真实的成分,说什么“双向传导”、“正面喷药背面死虫”等,因此导致不少果农在喷药时从树冠表面一扫而过、树冠内膛及树冠中下部几乎没有受药,继而为病菌重复侵染留下了巨大的空间。其次是在喷药时要仔细、认真,即:将喷头朝上自树冠下部至内膛喷药,然后喷外围,直至所有的叶片和小枝都要喷到药,使病菌无藏身之处,无可趁之机。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是以VerilogHDL语言为平台,对基于AMBA总线的SPI接口的进行RTL(Register Transfer Level)设计,并在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cal)台上对其进行功能的验证和仿真,验证
研究了温度、时间、液比等工艺条件对麦草高温预水解的影响,优化了麦草高温顸水解的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麦草高温预水解的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预水解温度150℃,时间120min,液比1
随着网络应用的不断增加,对应用的实时性提出更高要求,而应用实时性的改善有赖于网络带宽资源的测量与分配,因此动态、快速、准确地测量端到端路径可用带宽对于网络实时应用的性
词串教学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独有的一种识字课文。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读不出词串所营造的情境,优美的词串竟成了一个个单独的词语,毫无关联。一年级的小学生不能领悟,还是哪个环节错了?我是这样教学的:  首先,创设情境,让孩子们在具体形象的情境中,读书体验。通过各种感官参与感受词语,让抽象语言还原于画面。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5》这课教学中,在朗读词串之前,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