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泽东曾评价鲁迅:不但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还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这种评价实际上把鲁迅推上了神坛。神坛之上,人们很难把鲁迅与美食、美酒联系在一起。实际上,在吃喝这件事上,鲁迅还真是个地道的行家。
北京·广和居·喜硬且辣
北京是鲁迅从日本归来后长期生活过的城市,从1912年到1926年,共生活了15年,仅从这一时期鲁迅日记中,我们发现他去过的有名的餐馆就有65家!
鲁迅对于北京菜、北方菜非常喜爱。他喜欢吃油炸的东西,硬的东西。尽管他的胃不好,每饭后必吃脾自美胃药丸一两粒以助消化,但他还是乐此不疲。回到上海后,许广平甚至曾想为其请一位北方厨师到上海,但因为厨师薪水太高,才打消了这个念头。
由此我们联想到鲁迅的性格,他为人真诚耿直,处世敢憎敢爱,当然,有时还有些易怒,有些偏激。鲁迅的南人北性,可否从饮食中得到一些诠释呢?鲁迅从喜吃“硬的东西”到他的“硬骨头精神”,那该是怎样的一种精神渊源或性格基因呢?
在鲁迅记录的65家北京餐馆中,鲁迅去的最多、最喜欢的是广和居。广和居是北京“八大居”之首,是北京文人雅士以及官员常常聚会的地方,在民国时期非常兴盛出名。
鲁迅经常到这家店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距离近。鲁迅当时住在山会邑馆(绍兴会馆前身),所在的胡同就斜对着广和居大门。如有客人拜访,鲁迅甚至会直接让广和居送“外卖”到家里。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因为广和居有鲁迅喜欢的菜,那里的菜式基本上是宫廷菜改造的。例如潘鱼、炒腰花、油炸丸子、四川辣鱼粉皮、砂锅豆腐、清蒸干贝、酸辣汤等,这些也都算得上民国时期的代表。
广和居能吸引名流和官员,除了菜品味道好,也因为它的菜多有典故,富有文化内涵。比如其招牌菜之一的“潘鱼”,就是晚清翰林潘祖荫创造的,以前叫做潘氏清蒸鱼。这自然让官员和文人感兴趣,还会引来很多附庸风雅的人。
鲁迅喜欢广和居一道叫“三不粘”的菜,是用鸡蛋黄、淀粉、白糖、清水加工烹制而成。这道菜讲究烹制时动作快,成品似糕非糕,似羹非羹,用汤匙舀食时,要一不粘匙,二不粘盘,三不粘牙,清爽利口,故名“三不粘”,还有解酒的功用。
爱吃“三不粘”大概也与鲁迅爱喝酒有关系。鲁迅属于每顿饭必喝酒的人。史料记载,他和郁达夫喝酒的次数最多。鲁迅酒量不大,经常喝得酩酊烂醉,而且在喝酒的过程中烟不离手。郁达夫在1933年曾作诗赠与鲁迅,其中两句写道:“醉眼蒙胧上酒楼,彷徨呐喊两悠悠。”
鲁迅和郁达夫喝酒常用的下酒菜是炒腰花、辣鱼粉皮、砂锅豆腐等。
辣鱼粉皮在清末民初的时候叫四川辣鱼粉皮,但这个菜实际上是老北京的菜,是北京菜中非常少见的加干红辣椒制作的菜品。
鲁迅喜欢吃辣,据说最开始吃辣是为了解困,后来就上瘾了。一次,鲁迅请胡适到北京绍兴会馆吃饭,第一道菜就是放过辣椒的梅干菜扣肉。
这个菜胡适非常喜欢吃,但他好奇菜里有辣,便问鲁迅:“据我所知江浙一带人爱甜不爱辣,先生好像是个例外。”鲁迅答:“绍兴人确无吃辣椒之好,独鲁迅有辣椒之嗜,我是以此物解困。夜深人静、天寒人困之时就摘下一支辣椒来,分成几节放进嘴里咀嚼,只咀嚼得额头冒汗,周身发软,睡意顿消,于是捧书再读。适之先生可以一试。”胡适听了大笑,这段故事说明二人关系一度曾非常融洽。而鲁迅的文笔似乎也沾染了这个习好,作品始终贯穿着“犀利泼辣,冷峻幽默”的风格。
上海·知味观·鲜美原味
在鲁迅55年的人生中,上海是个重要的地方,他人生最后的9年生活在这里。
在上海的鲁迅,文坛地位更高,朋友更多,还组织了“左联”,饭局也自然不少。上海地处长江口,是各种美食汇集之地,这很合鲁迅的胃口。
知味观杭菜馆是鲁迅在上海期间去的最多的地方。它于1930年开业,原设于芝罘路西藏路口,后迁至福建路南京路口,原由杭州老板及名厨创办,以经营正宗的杭州风味为特色,拿手菜有西湖醋鱼、东坡肉、叫化鸡、西湖莼菜汤等。这些都是浙江的名菜,西湖醋鱼也是蒋介石非常喜欢的菜。
1933年10月23日,鲁迅曾在知味观宴请日本福民医院院长和内山君等好友,亲自点了“叫化鸡”、“西湖莼菜汤”等。席间,鲁迅特别向客人介绍了“叫化鸡”的来历和做法。
这些精彩介绍引起了日本朋友极大的兴趣。福民医院院长回日本后,广泛宣传杭州菜的特殊风味,使知味观及其经营的“叫化鸡”、“西湖醋鱼”等菜肴在日本出了名。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日本中国料理代表团”和“日本主妇之友”成员到上海访问时,还指名要到知味观品尝“叫化鸡”和“西湖醋鱼”。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名人对美食的影响力非同一般。
鲁迅还很爱吃河南菜,经常去梁园致美楼。这个酒楼实际上是河南菜和北京宫廷菜结合的菜馆,以河南菜为主。
扒猴头是梁园最出名的菜,也是河南名菜,与熊掌、海参、鱼翅并称,鲁迅很喜欢这道菜。为“投其所爱”,鲁迅的好友,著名翻译家、散文家曹靖华,就经常送猴头菇给鲁迅。1936年8月25日(鲁迅病逝前两个月)鲁迅日记中曾记录:午后靖华寄赠猴头菌四枚,羊肚菌一盒、灵宝枣二升。8月27日鲁迅回信给曹靖华:“猴头闻所未闻,诚为尊品,拟俟有客时食之。”9月7日鲁迅请梁园的厨子来家中制作扒猴头这道菜。之后又给曹靖华回了一封信,大意说猴头味确很好,与一般蘑菇味道不同,南边人简直不知道这个名字。他在书信中还提到:但我想如经植物学家或农学家研究,也许可培养。
鲁迅喜叫化鸡和猴头菇的鲜美原味、醇正自然,从他喜欢的菜品中我们似乎也看到了他崇尚真实的现实主义情怀。而他对功德林素菜馆中以假乱真的素肉等食品的批评,也证实了这一点。
功德林也是鲁迅经常光顾的地方。它起源于上海,由杭州皇城山常寂寺高维均法师的徒弟赵云韶等创办,几乎已成素菜的代名词,名气很大。主要的名菜有五香烤麸、功德火腿、素蟹粉、罗汉菜等。但鲁迅对这里的名菜却展示了其“爱憎分明”的态度,他不喜欢功德林里用豆制品制成的,足以乱真的素肉、素鸡、素鱼等,他认为这是吃素人的虚伪,心中念念不忘吃荤,饭店才开发出这种变异的菜式。算是以菜为例,顺手做了国民性的剖析。 绍兴·家乡·滋味交融
一个人的童年饮食习惯往往决定了其一生口味的基调,一个人成年后的所谓美食,往往也只是在“找回童年的味蕾记忆”而已。作为浙江绍兴人的鲁迅,也逃不过这个规律。
据说鲁迅少年时期在绍兴,喜欢吃什锦蛋,这个蛋的做法非常特别。做法大概是这样的:在蛋的一头开一个小洞,倒出蛋清及蛋黄,将其与虾丁、笋丁、肉末、盐共同搅拌。后再装入蛋壳,整个放在笼屉里蒸。这道菜的做法与清代菜谱《食宪鸿秘》中记载的“肉幢蛋”相似。
这个肉幢蛋后来被有文化的厨师借用成语创新了一道菜,叫“脱胎换骨”。蛋的制作方法为“脱胎”;另把排骨煮到半熟,抽出其骨,换上一个葱茎,挂糊油炸。炸好的排骨用来在盘中围边,中间放上蒸蛋,是为“脱胎换骨”。
在绍兴菜中,鲁迅的最爱是梅干菜扣肉,这个菜是浙江菜的代表菜之一。梅干菜的做法是:用芥菜或者雪里蕻晒干、堆黄,再用盐发酵,之后晒干。腌制芥菜的关键在发酵,这种菜咸淡适中、清爽适口,用它煨肉可以收到清淡、油而不腻的效果。
梅干菜扣肉是绍兴当地农村的家常菜,民国时期被绍兴当地的菜馆放在菜谱当中。它的做法是:先用梅干菜和肉一起煮,待汤汁收进肉中,这时肉还没熟。将肉捞起,在蒸碗里摆好,再将新的梅干菜以及还有刚才煮过肉的梅干菜一同放在肉上面,放进笼屉蒸两个小时。鲁迅常用梅干菜扣肉招待朋友。在知味观宴请宾客时必点这道菜,而在家里面请客的时候,他还会对这个菜做一点创新,就是放几个辣椒。梅干菜其味醇厚,和扣肉一起蒸,借了五花肉的肥甘脂膏,再点缀几颗辣椒,那味道真是辣香酥融,馥郁芳菲,销魂之极。这倒像极了鲁迅的人生:百般滋味、万般纠缠。
不仅是梅干菜扣肉,很多用梅干菜制作的绍兴民间菜,都是鲁迅喜欢的口味。如梅干菜炒肉、虾米干菜、梅菜炒毛豆等。鲁迅还喜欢用梅干菜和猪肉末做成馅料制作包子。
鲁迅这么爱吃梅干菜其实也是一种食补,他胃很不好,而中医认为梅干菜味甘,可开胃下气、益血生津、补虚劳、治痰咳(鲁迅有肺结核)。
不过很可惜,梅干菜并没能治愈鲁迅愈演愈烈的肺结核病,到最后是“什么也吃不落了”。 一个人生命的隐退,似乎也是从舌尖上开始的。我们随着萧红细腻的笔触,看到了这样一幕家庭场景:“许先生(许广平)每餐亲手端到楼上去,那黑油漆的方木盘中摆着三四样小菜,每样都用小吃碟盛着,那小吃碟直径不过二寸,一碟豌豆苗或菠菜或苋菜,把黄花鱼或鸡之类也放在小碟里端上楼去。若是鸡,那鸡也是全鸡身上最好的一块地方拣下来的肉。”木盘有时就放在鲁迅那张小小的简陋的书桌上,只见饭菜的热气在一丝丝地退去,鲁迅挺勉强地吃一两口,“但有时竟然原样一动也没有动又端下来了。”读到这样的文字难免有些忧伤,有些悲凉。
文/本刊编辑部
北京·广和居·喜硬且辣
北京是鲁迅从日本归来后长期生活过的城市,从1912年到1926年,共生活了15年,仅从这一时期鲁迅日记中,我们发现他去过的有名的餐馆就有65家!
鲁迅对于北京菜、北方菜非常喜爱。他喜欢吃油炸的东西,硬的东西。尽管他的胃不好,每饭后必吃脾自美胃药丸一两粒以助消化,但他还是乐此不疲。回到上海后,许广平甚至曾想为其请一位北方厨师到上海,但因为厨师薪水太高,才打消了这个念头。
由此我们联想到鲁迅的性格,他为人真诚耿直,处世敢憎敢爱,当然,有时还有些易怒,有些偏激。鲁迅的南人北性,可否从饮食中得到一些诠释呢?鲁迅从喜吃“硬的东西”到他的“硬骨头精神”,那该是怎样的一种精神渊源或性格基因呢?
在鲁迅记录的65家北京餐馆中,鲁迅去的最多、最喜欢的是广和居。广和居是北京“八大居”之首,是北京文人雅士以及官员常常聚会的地方,在民国时期非常兴盛出名。
鲁迅经常到这家店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距离近。鲁迅当时住在山会邑馆(绍兴会馆前身),所在的胡同就斜对着广和居大门。如有客人拜访,鲁迅甚至会直接让广和居送“外卖”到家里。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因为广和居有鲁迅喜欢的菜,那里的菜式基本上是宫廷菜改造的。例如潘鱼、炒腰花、油炸丸子、四川辣鱼粉皮、砂锅豆腐、清蒸干贝、酸辣汤等,这些也都算得上民国时期的代表。
广和居能吸引名流和官员,除了菜品味道好,也因为它的菜多有典故,富有文化内涵。比如其招牌菜之一的“潘鱼”,就是晚清翰林潘祖荫创造的,以前叫做潘氏清蒸鱼。这自然让官员和文人感兴趣,还会引来很多附庸风雅的人。
鲁迅喜欢广和居一道叫“三不粘”的菜,是用鸡蛋黄、淀粉、白糖、清水加工烹制而成。这道菜讲究烹制时动作快,成品似糕非糕,似羹非羹,用汤匙舀食时,要一不粘匙,二不粘盘,三不粘牙,清爽利口,故名“三不粘”,还有解酒的功用。
爱吃“三不粘”大概也与鲁迅爱喝酒有关系。鲁迅属于每顿饭必喝酒的人。史料记载,他和郁达夫喝酒的次数最多。鲁迅酒量不大,经常喝得酩酊烂醉,而且在喝酒的过程中烟不离手。郁达夫在1933年曾作诗赠与鲁迅,其中两句写道:“醉眼蒙胧上酒楼,彷徨呐喊两悠悠。”
鲁迅和郁达夫喝酒常用的下酒菜是炒腰花、辣鱼粉皮、砂锅豆腐等。
辣鱼粉皮在清末民初的时候叫四川辣鱼粉皮,但这个菜实际上是老北京的菜,是北京菜中非常少见的加干红辣椒制作的菜品。
鲁迅喜欢吃辣,据说最开始吃辣是为了解困,后来就上瘾了。一次,鲁迅请胡适到北京绍兴会馆吃饭,第一道菜就是放过辣椒的梅干菜扣肉。
这个菜胡适非常喜欢吃,但他好奇菜里有辣,便问鲁迅:“据我所知江浙一带人爱甜不爱辣,先生好像是个例外。”鲁迅答:“绍兴人确无吃辣椒之好,独鲁迅有辣椒之嗜,我是以此物解困。夜深人静、天寒人困之时就摘下一支辣椒来,分成几节放进嘴里咀嚼,只咀嚼得额头冒汗,周身发软,睡意顿消,于是捧书再读。适之先生可以一试。”胡适听了大笑,这段故事说明二人关系一度曾非常融洽。而鲁迅的文笔似乎也沾染了这个习好,作品始终贯穿着“犀利泼辣,冷峻幽默”的风格。
上海·知味观·鲜美原味
在鲁迅55年的人生中,上海是个重要的地方,他人生最后的9年生活在这里。
在上海的鲁迅,文坛地位更高,朋友更多,还组织了“左联”,饭局也自然不少。上海地处长江口,是各种美食汇集之地,这很合鲁迅的胃口。
知味观杭菜馆是鲁迅在上海期间去的最多的地方。它于1930年开业,原设于芝罘路西藏路口,后迁至福建路南京路口,原由杭州老板及名厨创办,以经营正宗的杭州风味为特色,拿手菜有西湖醋鱼、东坡肉、叫化鸡、西湖莼菜汤等。这些都是浙江的名菜,西湖醋鱼也是蒋介石非常喜欢的菜。
1933年10月23日,鲁迅曾在知味观宴请日本福民医院院长和内山君等好友,亲自点了“叫化鸡”、“西湖莼菜汤”等。席间,鲁迅特别向客人介绍了“叫化鸡”的来历和做法。
这些精彩介绍引起了日本朋友极大的兴趣。福民医院院长回日本后,广泛宣传杭州菜的特殊风味,使知味观及其经营的“叫化鸡”、“西湖醋鱼”等菜肴在日本出了名。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日本中国料理代表团”和“日本主妇之友”成员到上海访问时,还指名要到知味观品尝“叫化鸡”和“西湖醋鱼”。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名人对美食的影响力非同一般。
鲁迅还很爱吃河南菜,经常去梁园致美楼。这个酒楼实际上是河南菜和北京宫廷菜结合的菜馆,以河南菜为主。
扒猴头是梁园最出名的菜,也是河南名菜,与熊掌、海参、鱼翅并称,鲁迅很喜欢这道菜。为“投其所爱”,鲁迅的好友,著名翻译家、散文家曹靖华,就经常送猴头菇给鲁迅。1936年8月25日(鲁迅病逝前两个月)鲁迅日记中曾记录:午后靖华寄赠猴头菌四枚,羊肚菌一盒、灵宝枣二升。8月27日鲁迅回信给曹靖华:“猴头闻所未闻,诚为尊品,拟俟有客时食之。”9月7日鲁迅请梁园的厨子来家中制作扒猴头这道菜。之后又给曹靖华回了一封信,大意说猴头味确很好,与一般蘑菇味道不同,南边人简直不知道这个名字。他在书信中还提到:但我想如经植物学家或农学家研究,也许可培养。
鲁迅喜叫化鸡和猴头菇的鲜美原味、醇正自然,从他喜欢的菜品中我们似乎也看到了他崇尚真实的现实主义情怀。而他对功德林素菜馆中以假乱真的素肉等食品的批评,也证实了这一点。
功德林也是鲁迅经常光顾的地方。它起源于上海,由杭州皇城山常寂寺高维均法师的徒弟赵云韶等创办,几乎已成素菜的代名词,名气很大。主要的名菜有五香烤麸、功德火腿、素蟹粉、罗汉菜等。但鲁迅对这里的名菜却展示了其“爱憎分明”的态度,他不喜欢功德林里用豆制品制成的,足以乱真的素肉、素鸡、素鱼等,他认为这是吃素人的虚伪,心中念念不忘吃荤,饭店才开发出这种变异的菜式。算是以菜为例,顺手做了国民性的剖析。 绍兴·家乡·滋味交融
一个人的童年饮食习惯往往决定了其一生口味的基调,一个人成年后的所谓美食,往往也只是在“找回童年的味蕾记忆”而已。作为浙江绍兴人的鲁迅,也逃不过这个规律。
据说鲁迅少年时期在绍兴,喜欢吃什锦蛋,这个蛋的做法非常特别。做法大概是这样的:在蛋的一头开一个小洞,倒出蛋清及蛋黄,将其与虾丁、笋丁、肉末、盐共同搅拌。后再装入蛋壳,整个放在笼屉里蒸。这道菜的做法与清代菜谱《食宪鸿秘》中记载的“肉幢蛋”相似。
这个肉幢蛋后来被有文化的厨师借用成语创新了一道菜,叫“脱胎换骨”。蛋的制作方法为“脱胎”;另把排骨煮到半熟,抽出其骨,换上一个葱茎,挂糊油炸。炸好的排骨用来在盘中围边,中间放上蒸蛋,是为“脱胎换骨”。
在绍兴菜中,鲁迅的最爱是梅干菜扣肉,这个菜是浙江菜的代表菜之一。梅干菜的做法是:用芥菜或者雪里蕻晒干、堆黄,再用盐发酵,之后晒干。腌制芥菜的关键在发酵,这种菜咸淡适中、清爽适口,用它煨肉可以收到清淡、油而不腻的效果。
梅干菜扣肉是绍兴当地农村的家常菜,民国时期被绍兴当地的菜馆放在菜谱当中。它的做法是:先用梅干菜和肉一起煮,待汤汁收进肉中,这时肉还没熟。将肉捞起,在蒸碗里摆好,再将新的梅干菜以及还有刚才煮过肉的梅干菜一同放在肉上面,放进笼屉蒸两个小时。鲁迅常用梅干菜扣肉招待朋友。在知味观宴请宾客时必点这道菜,而在家里面请客的时候,他还会对这个菜做一点创新,就是放几个辣椒。梅干菜其味醇厚,和扣肉一起蒸,借了五花肉的肥甘脂膏,再点缀几颗辣椒,那味道真是辣香酥融,馥郁芳菲,销魂之极。这倒像极了鲁迅的人生:百般滋味、万般纠缠。
不仅是梅干菜扣肉,很多用梅干菜制作的绍兴民间菜,都是鲁迅喜欢的口味。如梅干菜炒肉、虾米干菜、梅菜炒毛豆等。鲁迅还喜欢用梅干菜和猪肉末做成馅料制作包子。
鲁迅这么爱吃梅干菜其实也是一种食补,他胃很不好,而中医认为梅干菜味甘,可开胃下气、益血生津、补虚劳、治痰咳(鲁迅有肺结核)。
不过很可惜,梅干菜并没能治愈鲁迅愈演愈烈的肺结核病,到最后是“什么也吃不落了”。 一个人生命的隐退,似乎也是从舌尖上开始的。我们随着萧红细腻的笔触,看到了这样一幕家庭场景:“许先生(许广平)每餐亲手端到楼上去,那黑油漆的方木盘中摆着三四样小菜,每样都用小吃碟盛着,那小吃碟直径不过二寸,一碟豌豆苗或菠菜或苋菜,把黄花鱼或鸡之类也放在小碟里端上楼去。若是鸡,那鸡也是全鸡身上最好的一块地方拣下来的肉。”木盘有时就放在鲁迅那张小小的简陋的书桌上,只见饭菜的热气在一丝丝地退去,鲁迅挺勉强地吃一两口,“但有时竟然原样一动也没有动又端下来了。”读到这样的文字难免有些忧伤,有些悲凉。
文/本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