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瑞芬太尼诱发切口痛大鼠痛觉过敏时切口周围皮肤artemin表达的变化。
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2只,10~12周龄,体重250~28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8):对照组(C组)、切口痛组(I组)、瑞芬太尼组(R组)和切口痛+瑞芬太尼组(I+R组)。R组尾静脉输注瑞芬太尼1 μg·kg-1·min-1 60 min;I组制备大鼠切口痛模型的同时尾静脉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60 min;I+R组制备大鼠切口痛模型的同时尾静脉输注瑞芬太尼1 μg·kg-1·min-1 60 min;C组尾静脉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60 min。分别于输注瑞芬太尼或生理盐水前24 h、输注停止后2、6、24和48 h(T0-4)时测定机械缩足反应阈(MWT)和热缩足潜伏期(TWL)。最后一次测定痛阈后处死大鼠,取术侧足底皮肤,采用荧光定量PCR法与Western blot法测定足底皮肤artemin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
结果与C组比较,R组、I组和I+R组T1-4时MWT降低,TWL缩短,足底皮肤artemin及其mRNA表达上调(P<0.01);与R组和I组比较,I+R组T1-4时MWT降低,TWL缩短,足底皮肤artemin及其mRNA表达上调(P<0.01)。
结论瑞芬太尼诱发切口痛大鼠痛觉过敏形成的外周机制可能与切口皮肤artemin表达上调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