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英译汉中四字格成语的使用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ii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翻译是在保持原作风味基础上的一种再创作。在英译汉文学作品中,中国读者是潜在的欣赏着与评价者。由此,译者汉语的遣词造句至关重要。作为汉语中得天独厚的组成部分,四字格成语音律和谐,形式规整,且意义深广。若在文中适当的镶嵌,四字格不但能恰如其分的表达出原文意思,还能以其自然流畅的汉语风格打动读者;这既提高了译作的艺术水平,有能使读者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关键词四字格成语 语境 规划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翻译,即一门语言在另一门语言中的再现或再创造(“Translation is a representation or recreation in one language of what is written or said in another language.”)(郭著章,李庆生,2003:19)。根据美国译论家奈达博士的“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原则,一篇理想的译文应该使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有同样的所感所思(Nida,2001:87)。而由于各语言中对应的词所表达的指示意义和联想意义并不完全相同,加之语言使用者在文化和认知上的差异,完全对等几乎是不可能达到的理想状态。证因为语言之间无法完全对等,才使译文有了多种多样与原文“近似相同”的版本。
  四字格成语中中国人民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语言精华。根据《现代汉语词典》所言,成语是指“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性词组或短句。”汉语中的成语一般为四个字组成,且常常来自某一典故或经典著作。对于母语是汉语的译者来说,能在汉语译文中适当使用四字格,这不但能减少读者的认知成本,更可以拉近与读者的心理距离,是读者产生一种亲切和熟悉感,达到更好的认知效果。
  1 四字格成语在英译汉中的运用
  以下的例句选自“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英译汉试题。其中1)—5)句式演讲,6)10)句出自散文名篇。a)句是《2009年星火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历年真题》公布的参考译文,b)是笔者使用了四字格后的句子。通过译文a)和b)的比较,旨在体现出四字格成语的雅和美。
  (1)We have before us many, many months of struggle and suffering.(2006)
  1a)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场历时许多个月的斗争和忍耐。
  1b)摆在我们面前,是旷日持久的斗争和忍耐。
  这是英国首相丘吉尔在二战时号召民众抵御纳粹分子的演讲,题名为《热血,汗水和眼泪》(“Blood, Sweat and Tears”)。演说是一种在公众面前的口头表达。其特点是有特定的话题和情景,演讲内容力争使听众产生一定的心理反应或实际行动。因此,演讲稿的内容一定要生动形象,感染力强,这样才能打动听众。
  译文a中“许多个月”是原文“many many months”的忠实对应,但在汉语表达中却过于平淡,略有粗俗之感。况且,“many many months”只是一个约数,并非真的要以“月”为单位来计算,说话人要强调的是这次战争会经年累月,国民任重道远。因此,译文b使用了“旷日持久”这一成语,和“战争”一词自然搭配,符合演讲中正式、庄重的语境,也迎合了汉语读者的用于习惯与审美格调。
  (2)Victory at all costs—victory in spite of all terrors—for without victory there is no survival.(2006)
  2a)为了赢得胜利,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藐视任何恐怖与威胁。这是因为,没有胜利就没有我们的生存。
  2b)为了赢得胜利,我们藐视任何恐怖与威胁,牺牲一切亦在所不惜。因为这次战争性命攸关,我们与胜利同生共死。
  丘吉尔用语简短有力,掷地有声,带动起了听众情绪。因此,在选择译文时,也要考虑到语篇的情感功能。在汉语中,“在所不惜”与“胜利”押韵,成语的音律错落有致,意义深远而悠长。“同生共死”真切地表达出战争的严酷性,战争的胜利和人民的生存紧密相关,更表达了英国人民和敌军抗战的坚定决心。
  (3)But there is hopeful news as well: we have the ability to solve this crisis and avoid the worst—though not all—of its consequences, if we act boldly, decisively and quickly.(2009)
  3a)而好消息是:如果我们行动大胆,果断并且迅速,就有能力解决这这场危机,避免其向最坏的方向发展。
  3b)而聊以自慰的事,如果我们当机立断,雷厉风行,就又能力解决这场危机,避免其向最坏的方向发展。
  2009年的专八英译汉选文同样是一篇演讲。演讲内容呼吁各个国家积极行动起来,保护环境,热爱地球。“hopeful news”按字面翻译,为“有希望的消息”,在汉语表达力明显搭配不当。所以3a)将其译成了“好消息”。但实际情况是,演讲者在这里并不是说下面的消息有多好,而是说我们已经有了很多不好的消息,现在这条消息多少还能给我们失望的心情带来一些希望。总揽汉语浩如烟海的词汇,恐怕“聊以自慰”最能贴近“hopeful”,表达出不至于完全失望的内涵。“当机立断”、“雷厉风行”两个成语的使用,使译文结构紧凑,言简意赅,增强了演讲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4)“They go on in strange paradox, decided only to be undecided, resolved to be irresolute, all powerful to be impotent.”(2009)
  4a)“他们在奇怪的悖论中前行,仅仅为一个决定而犹豫不决,有了决心却迟疑不定,貌似强大却又是无能的。”
  4b)“他们走进了一个自相矛盾的怪圈,所定之事悬而未决,毅然决然却又拖泥带水,貌似强大却有不堪一击。”
  原文中使用了“decided”“undecided”“resolved”“irresolute”“powerful”“impotent”这样抽象的词汇,形成简短的排比,而每个排比句中又是一对反义词。据此,译文宜采用对仗的修辞手法,简短的排比中含对比。成语的使用,免去了白话的琐碎和单薄,既使语言文采斐然,又增添了演讲的气势。
  (5)However, too many of the world’s leaders are still best described in the words of Winston Churchill applied to those who ignored Adoph Hitler’s threat…(2009)
  5a)然而,时下许多国家领导人的行为可以用当年温斯顿·丘吉尔批评欧洲政要忽视阿道夫·希特勒的名言来形容……
  5b)然而,时下许多国家领导人的所作所为,正如当年那些对阿道夫·希特勒的威胁不屑一顾的欧洲政要一样,在温斯顿·丘吉尔的刻画中显得恰如其分……
  曹明伦教授在其译论中提出“最接近、最自然”的翻译标准(曹明伦,2007:9),即一方面在文体内容和风格上要尽可能接近原文,另一方面又要在遣词造句上尽量地遵循译语的表达方式。这种既接近原文,又靠近译文的翻译标准看似矛盾,却体现了译者介于两种语言之间,所产生的桥梁般的媒介作用。切当地使用成语,既能准确无误地表现出原文思想,又使行文更流畅,更贴近汉语的表达方式。
  (6)Most commonly we come to books with blurred and divided minds, asking of fiction that is shall be true, of poetry that it shall be false, of biography that it shall be flattering, of history that it shall enforce our own prejudices.(2005)
  6a)通常情况是,我们带着混沌而分散的思想去读书,要求小说真实,要求诗歌虚构,要求传记讨人欢心,要求历史能加深我们的偏见。
  6b)开卷之时,我们常常心不在焉,天马行空,苛求小说真实,认定诗歌造作,视传记为美化,期望史书认同一己之见。
  2005年的原文来自伍尔芙的《读书之道》(“On Books”)。“come to books”若按字面翻译,是“来到书面前”,不符合汉语表达习惯。译文b)中取而代之的是“开卷之时”,由“开卷有益”启发而来。散文给人以美,美就需要美的措辞和行文。在汉语中,四字格的使用往往给人以愉悦之感,不论是音韵,节奏,还是文化内涵,都具有一种雅致和精美。
  (7)Do not dictate to your author; try to become him. Be his fellow worker and accomplice.(2005)
  7a)不要对作者发出指令,而应努力站在作者立场上,做作者的同道和“同谋”。
  7b)不要对作者指手画脚,而应尝试设身处地,和作者同心同德,共同创作。
  对母语是汉语的译者来说,汉语中哪怕一些精微细小的差异也能品味出来。文中“to become him”,除了a)选项的“站在作者立场上”,还可以译成“舍身处理”、“身临其境”,都是不错的选项。但笔者最终选择了“舍身处地”,因为伍尔芙在此呼吁的是让读者从作者角度出发,考虑问题,而非把自己放到某个真实的环境中去。
  原文中“accomplice”是一个名词,在a)中翻译成了“同谋”,感情色彩略倾向于贬义。译文中b)是把这个名词动词化,用“同心同德”这个褒义词的描述刻画“同谋”,尊重了原文对“accomplice”阐释,也使上下文逻辑清晰,行文一致。
  (8)If you hang back, and reserve and criticize at first, you are preventing yourself from getting the fullest possible value from what you need.(2005)
  8a)假如你一开始就止步不前、内心有所保存并且进行批评,你就不能使自己领略书中的全部精华。
  8b)若是你一开始就库步自封,求全责备,你就会错失良机,无法领略书中的全部精华。
  “prevent from”一词的字面翻译为“避免做某事”,这在汉语用语习惯中难免生硬。译文b)使用的“错失良机”,将“避免”之意分离出来,然后再跟在后面“from”的宾语。这样的表达更清晰自然,也更地道流畅。
  (9)But if you open your mind as widely as possible, then signs and hints of almost impossible fineness, from the twist and turn of the first sentences, will being you into the presence of a human being unlike any other. (2005)
  9a)然而,如果你能尽量敞开心扉,那么,在开篇的几行充满变化和曲折的语句中,一些极细微的精妙之处和启迪暗示,就会把你带到一个与众不同的灵魂面前。
  9b)然而,如果你能尽量敞开心扉,那么,在开篇的几行跌宕起伏的文字中,那润物无声的启迪和曲径通幽的深意,就会吧你带到一个独具一格的灵魂面前。
  翻译中“异化”和“归化”的争论一直持续不休。前者注重遵循源语的行文习惯和思维方式,直译出与原文等值的译文;后者强调使用目的语现有的语言材料,用读者所熟知的文化内涵来达到近似的阅读效果,使读者免去对异域文化的陌生感(马梅,2008:178)。就此篇选文来看,b)为归化,译文保留了原作意思,另外通过成语的使用,使译文增添了阅读美感。
  “润物无声”来自杜甫将春雨拟人化的诗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对中国读者来说,能轻易的感受到那种丝雨般的轻柔,而审美情趣更浓的读者或许还能联想起诸如“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的诗句,这就使文章情趣盎然,添色不少。再看“曲径通幽”,来自唐代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给人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联想,意义纷繁万千。
  (10)…when they were at last married, the most ideal of situations was found to have been changed to the most practical.(2008)
  10a)当他们最终结了婚,却发现自己最憧憬的情景早已被实际的现实生活所替代。
  10b)当他们最终喜结连理,才发现做憧憬的至善至美的生活不过是些柴米油盐的琐碎罢了。
  在汉语中,“喜结连理”一词通常是用在婚庆上。按照中国民俗,新婚那天要在屋门口和窗户上贴上大大的“囍”字;“连理”则来自白居易的《长恨歌》中诗句“在天愿(下转第157页)(上接第147页)作比翼鸟,在地原作连理枝”。这样的人生乐事,是人人都渴望又有的幸福。而后文“柴米油盐”,将抽象名词“the most practical”形象化,用日常琐碎来描述出令人失望的婚后生活。激情过后的平淡无奇,与前文形成鲜明对比。两个成语的使用,对照工整,音韵和谐,且在汉语读者的脑海中能产生十分丰富的联想意义。
  2 结语
  四字格成语作为汉语中浓缩的精华,具有言简意赅,结构工整,文化内涵深厚等特点,集中体现了汉语语言的雅致和魅力。在英译汉文学翻译中,适当的使用四字格成语,不但能贴切地表达出原文内容及思想感情,更能充分利用汉语语言特色,使读者产生雅和美的阅读感受。
  
  参考文献
  [1]曹明伦.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8-11.
  [2]郭著章,李庆生.英汉互译实用教程(第三版)[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19.
  [3]马梅.文学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08.8 .4:178-179.
  [4]Nida,E.A..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 in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从处罚令程序的概念出发,依次介绍了处罚令程序的特点、价值取向、国外处罚令程序的主要模式并通过与其相似的简易刑事程序比较来阐释处罚令程序。通过对我国现有的简易刑事程序实践情况的介绍来说明我国设立处罚令程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建立一种针对犯罪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立案后不需要进行过多侦查取证,最终量刑较轻的轻微刑事案件的书面审理的速决命令程序——具有中国特色的处罚令程序。  关键
期刊
摘要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遇险时生还能力,即培养学生的体能和顽强意志力展开讨论。使体育教学更好地适应和服务于学生的生活、生存需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口头访问进行研究,让学生增强身体素质,培养学生面对危险逃生的能力是我在这次地震后给今后体育课制定的综合目标。  关键词学校体育 体育改革 体能 意志力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    1 研究目的  汶川地震给人们带来很大的打击,不
期刊
摘要庐山的虚怀若谷和文化底蕴造就了支行别具一格的目标定位:践履央行职责,展示服务“窗口”,追求和谐安宁。支行自1986年恢复组建以来,迄今23年安全无事故,年年被庐山管理局评为“社会综合治理目标管理先进单位”。  关键词和谐 金融环境 “四个突出”  中图分类号:F8文献标识码:A    庐山,是我国享誉古今中外的名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庐山支行得天之独厚,坐
期刊
摘要当前,受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影响,大学生内在的素质和外在的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此相适应,国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目标及要求也发生了改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辅导员能力建设,才能确保辅导员适应教育对象、教育内容的双重变化,确保大学生成人成才。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辅导员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新世纪新阶段,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大学生思
期刊
摘要本文以苏轼的两首风格迥异的《江城子》为突破口,从分析两首《江城子》各自的内容特点出发,归纳总结苏轼词风的特点:缠绵凄婉、豪迈雄健;阴柔阳刚、婉约豪放并举,并从苏轼的情感世界和际遇性格出发,探究苏轼词风形成原因。  关键词江城子 婉约词 豪放词   中图分类号:I207.23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苏轼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多产并文学成就奇高的作家。我们读着他的诗、词、文,领略着独特的审美特
期刊
摘要散文的精髓在于“真情”,在阅读散文时,只有披文入情,体察作者情感,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才能真正获得审美体验。以郁达夫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为例,这是一篇典型的借景抒情散文,在这个“文化快餐”的时代,如何让学生来到上世纪30年代,细细感受郁达夫对“秋”的深层情感,深切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加强文学文化底蕴的培养,是我们在实际语文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努力的。  关键词情感 文化 郁达夫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口译过程和特点的分析,指出了在整个口译流程中所需要的主要技能,进一步从理论的角度为口译技能实践训练提供了支持和准备。  关键词口译 特点 技能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中国参加世贸组织以来,经济发展势头迅猛,政治地位不断提高,文化交流日益活跃,正在以从所未有的速度融入世界。这种发展态势为中国的口译行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动力支持,同时也给口译工作提出
期刊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对网络环境下商务英语案例教学改革效果进行调查,了解师生对此次教改试验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分析案例教学对于教学效果的影响,以便最终有效进行教学改革。  关键词网络 案例教学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H319.3文献标识码:A    2010年元月在结束本学期课程后,“网络环境下案例教学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组对参加教改实验的江西工程职业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进行
期刊
摘要传统观点认为我国传统租佃制下地租率为50%及更高。本文从地租征收对象、自然灾害以及农民抗欠地租行为三个方面论证这些因素影响了地租的实际征收情况,地租率不足50%及更高。  关键词地租率 征收对象 自然灾害 农民抗欠  中图分类号:K248文献标识码:A    关于地租率,尤其是它是否在50%及以上的问题是土地制度研究中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仍在争论之中”。①这一问题上,传统观点认为农民产出的5
期刊
摘要汉武帝是中国古代历史中性格鲜明的一位封建帝王。他既可以多情重义也可以冷酷无情。本文试从汉武帝的后宫生活中揭示汉武帝这种自相矛盾的心理性格。  关键词汉武帝 多情 无情 矛盾   中图分类号:K234文献标识码:A    在中国传统政治结构中,“朕即国家”是普遍模式。因此作为封建国家的一国之君,经常在家庭生活中表现得很冷血。但帝王也是肉体凡胎,也有七情六欲,所以他们经常陷于两种角色的冲突之中。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