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诵”是语文的根基。学习语文就好比做房子,做房子需要砖块水泥瓦片,而构建语文这座语言的宫殿离不开字词句段等基本材料。一个人不“背诵”积累就好比要做房子却没有砖块水泥瓦片等材料一样,怎么能造出语文的宫殿呢?为了抓住这一根基,我努力尝试各种方法:1.让家长配合我督促孩子背诵;2.学生背出了我布置的内容,就给予加分奖励;3.早读课、午间等点滴空闲时间,组织学生在教室认真背诵,巡视表扬背得认真的学生;4.展开背诵竞赛,在学生间营造你追我赶的背诵氛围……
我还尝试和学生一起背诵,和学生比一比谁先背出来。为了共同体验,我计划每天背诵100字左右,分12天把《三字经》背完。第一天我运用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的“组块识记”法超额完成任务,一共背了204个字。我信心大增,心中也豁然开朗:要让学生对背诵感兴趣,轻松完成背诵任务,就要教给学生巧妙背诵的方法。于是,在这学期的平时教学中,我注重抓背诵,针对不同的背诵内容教给学生多样而有效的背诵妙法。
一、结合《三字经》,教学“组块识记”法
“组块识记”就是在记忆的时候,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联想、想象,形成一个整体的“组块”,便于记忆。受此启发,我在教学生背诵《三字经》时,先是以一行中的四句为一个组块,理解、记忆,然后把相关的内容合为一个更大的组块。如《三字经》从“人之初”到“习礼仪”都是讲人需要学习和学习的重要性等内容的,所以我就把这96个字合成了一个组块;而“香九龄”到“宜先知”是讲“孝顺”与“礼让”美德的,又可以合成一个组块……就这样,我把前204个字分成了6个组块背诵,学生果然很快就背出来了。
二、随堂背诵,教学关键词记忆法
如《慈母情深》一文中,有许多特别的句式。我在精讲课文时,引导学生理解、仿写运用,并注意记忆。“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抓住三个“我的母亲”,记住母亲的三个慢动作,两分钟就把这一段背诵出来了;“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立刻又陷入了忙碌……”抓住四个“立刻”,记住母亲的四个快动作,很快就能背诵出这段。我把这总结为抓关键词记忆法。
又如《圆明园的毁灭》一文,语言凝练,文质兼美,值得全文背诵。在讲解分析课文中,我引导学生按如下步骤进行:
1.清“纲”。讲读课文,采取“各个击破”的方法,一段一段地进行。根据每段课文所写事物或讲述问题,找出中心词或概括成一句简短的话,然后按顺序联成一串,这便抓住了这段文章的“纲”。依据这个“纲”就能联想起整段文章。
2.理“目”。在每段文章中,每个事物或问题是用哪几句话描述的,每句话又是怎么讲的,对于这些细目也要一个个清理。重点是语法结构复杂和含义深刻的句子,这些句子往往是背诵的“拦路虎”。学生只有彻底理解它,才能迅速记忆它。
3.举纲张目。在清理文章纲目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研究纲与目及目与目是怎样联结起来的,也就是说,要搞清句与句、句与段之间的关系:是因果是种属是部分与整体……到此为止,文章思路也就变成了学生思路,对课文内容的详细记忆,也自然能“举纲张目”了。
具体做法是:第一自然段抓住是哪两个“不可估量的损失”背诵;第二自然段用想象圆明园三园结构画面的方式背诵;第三自然段写了圆明园昔日的美丽,把这段分成三块背诵——第一块抓住“有……也有……有……也有……”对比记忆;第二块理解成四个字“有仿有创”记忆;第三块抓住有个游园感受去记忆……
根据各段的特点逐一击破后就理清各段之间的联系,然后连起来背诵,学生在课堂上理解完课文也就能流利地背诵出课文了。
背诵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在抓实学生背诵时应鼓励学生自己大胆创造适合文本、适合自己的背诵方法,抓住有限的课堂时间多记多背。
如果说语文学习是穿结项链,那么你累积的是瓦片石块,就将穿出粗陋的石子项链;如果你拥有了珍珠、翡翠、玛瑙、钻石,就能穿出闪亮耀眼的珠宝项链。因此我们要给学生一双发现的眼睛,引领学生发现美的文字,背诵才能事半功倍。
最后,我认为,教师与学生一起背诵是教师牢牢抓住“背诵”这一语文根基的最好办法,也是充实自己语文根基的最佳途径。◆(作者单位:江西省于都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黄婉琼
我还尝试和学生一起背诵,和学生比一比谁先背出来。为了共同体验,我计划每天背诵100字左右,分12天把《三字经》背完。第一天我运用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的“组块识记”法超额完成任务,一共背了204个字。我信心大增,心中也豁然开朗:要让学生对背诵感兴趣,轻松完成背诵任务,就要教给学生巧妙背诵的方法。于是,在这学期的平时教学中,我注重抓背诵,针对不同的背诵内容教给学生多样而有效的背诵妙法。
一、结合《三字经》,教学“组块识记”法
“组块识记”就是在记忆的时候,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联想、想象,形成一个整体的“组块”,便于记忆。受此启发,我在教学生背诵《三字经》时,先是以一行中的四句为一个组块,理解、记忆,然后把相关的内容合为一个更大的组块。如《三字经》从“人之初”到“习礼仪”都是讲人需要学习和学习的重要性等内容的,所以我就把这96个字合成了一个组块;而“香九龄”到“宜先知”是讲“孝顺”与“礼让”美德的,又可以合成一个组块……就这样,我把前204个字分成了6个组块背诵,学生果然很快就背出来了。
二、随堂背诵,教学关键词记忆法
如《慈母情深》一文中,有许多特别的句式。我在精讲课文时,引导学生理解、仿写运用,并注意记忆。“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抓住三个“我的母亲”,记住母亲的三个慢动作,两分钟就把这一段背诵出来了;“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立刻又陷入了忙碌……”抓住四个“立刻”,记住母亲的四个快动作,很快就能背诵出这段。我把这总结为抓关键词记忆法。
又如《圆明园的毁灭》一文,语言凝练,文质兼美,值得全文背诵。在讲解分析课文中,我引导学生按如下步骤进行:
1.清“纲”。讲读课文,采取“各个击破”的方法,一段一段地进行。根据每段课文所写事物或讲述问题,找出中心词或概括成一句简短的话,然后按顺序联成一串,这便抓住了这段文章的“纲”。依据这个“纲”就能联想起整段文章。
2.理“目”。在每段文章中,每个事物或问题是用哪几句话描述的,每句话又是怎么讲的,对于这些细目也要一个个清理。重点是语法结构复杂和含义深刻的句子,这些句子往往是背诵的“拦路虎”。学生只有彻底理解它,才能迅速记忆它。
3.举纲张目。在清理文章纲目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研究纲与目及目与目是怎样联结起来的,也就是说,要搞清句与句、句与段之间的关系:是因果是种属是部分与整体……到此为止,文章思路也就变成了学生思路,对课文内容的详细记忆,也自然能“举纲张目”了。
具体做法是:第一自然段抓住是哪两个“不可估量的损失”背诵;第二自然段用想象圆明园三园结构画面的方式背诵;第三自然段写了圆明园昔日的美丽,把这段分成三块背诵——第一块抓住“有……也有……有……也有……”对比记忆;第二块理解成四个字“有仿有创”记忆;第三块抓住有个游园感受去记忆……
根据各段的特点逐一击破后就理清各段之间的联系,然后连起来背诵,学生在课堂上理解完课文也就能流利地背诵出课文了。
背诵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在抓实学生背诵时应鼓励学生自己大胆创造适合文本、适合自己的背诵方法,抓住有限的课堂时间多记多背。
如果说语文学习是穿结项链,那么你累积的是瓦片石块,就将穿出粗陋的石子项链;如果你拥有了珍珠、翡翠、玛瑙、钻石,就能穿出闪亮耀眼的珠宝项链。因此我们要给学生一双发现的眼睛,引领学生发现美的文字,背诵才能事半功倍。
最后,我认为,教师与学生一起背诵是教师牢牢抓住“背诵”这一语文根基的最好办法,也是充实自己语文根基的最佳途径。◆(作者单位:江西省于都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黄婉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