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是由互相联系的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任何一个部分都会对整个社会建构产生一定的影响,学校体育作为一种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对社会的建构有着许多方面的积极作用。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学校体育对社会建构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学校体育; 社会建构; 影响
一、社会建构
(一)社会建构的特征
早期社会学家具有强烈的社会现实主义和整体主义。针锋相对的解释学强调社会秩序不是预先设定的,而是在理解和互动中形成的。早期的解释学开始关注社会建设的过程,而社会建构主义的主要目的是抵制实证主义,主张社会科学可以像自然科学一样观察世界。社会建构主义认为,当我们了解外部世界及其自然知识时,我们总是保持反思的立场,包括对自己的反思。也就是说,我们不是被动地接受和适应外部世界,而是主观地发现和反思个人行为和社会环境,进而参与社会秩序的建设。[1]
(二)学校体育与社会建构之间的联系
在我国,体育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体育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狭义的体育是学校体育。这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通过體育锻炼来增强身体素质,传授身体知识、技能和技术,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2]那么它跟社会建构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人构成了社会,学校体育对人的影响,也势必对社会建构产生了影响。
二、学校体育对社会建构的影响
(一)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及其心理健康的培养
我认为学校体育的基本任务,体育学科的责无旁贷的义务与使命,或者说它的本质内涵就是通过学校体育的教材、体育教师所教授的课程来使学生学会体育的基础知识、增强学生的身体健康、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其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
少年强则国强,学生阶段学生通过上体育课,使其身体充满能量和活力,每天朝气蓬勃提高了身体素质,这样才能更好地更有精力的去学习其他课程,相对的学生在上完其他课程之后,通过体育课换一种思维方式,通过身体的活动来获得舒展和放松,是学生能够通过体育活动而感受到更大的幸福感,对生活的满足感,并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良好的心理健康使学生在面对各种内部压力或外部压力时抗压能力增强,能够通过学校体育所教授的体育技能来减少压力、释放压力,并且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能够使学生较快的适应不断变幻的社会环境,使学生能够完善自我意识,对外界的变化能够有准确的认识,并且良好的心理健康是健康人格的基础也是全面健康的内在基础。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是国家的栋梁,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的各个行业,是未来建构社会的主要参与者,毛主席曾经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强健的体魄,才能更好的更有精力的为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二)道德和意志品质的培养
学校体育除了提高身体素质和对良好的心理健康的培养的基本作用外,还有更深层次、更为重要的教育作用—对学生道德和意志品质的培养。这也是学校体育的分内之事。纵然其他学科也可以促进培养其学生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成长,但学校体育是通过身体实践活动,来实现提高学生的道德和意志品质。[1]体育中的各种比赛、竞赛都有竞赛的规则,参与者只有在遵守这个规则、在这个规则允许的条件下来进行各种体育活动,无规矩不成方圆,社会各行各业都有各自的规则和准则,从一个孩子上小学开始,学校的体育课就在潜移默化的教学生遵守规则,学生可以从小就学会、认同、习惯、并且严格遵守规则,也正是因为体育的这种严格遵守规则的特殊性,使得孩子从小就有规则意识。并且体育运动是一次又一次突破自己的过程,从只能跑100米到能跑完400米、1000米,无不是一次又一次练习、坚持、忍耐的过程,通过这种练习的过程,使学生学会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这在为了工作生活中是及其重要的。良好的体育教学、体育运动还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对审美的培养
学校体育还具备对学生审美地培养,并且我觉得这在当下韩国潮流文化、伪娘文化在中国盛行的时代尤显重要,体育的美是身上结实的肌肉与古铜色的皮肤,是经常进行体育活动得人身上散发的那种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反观现在的经常活跃在电视荧屏上的一些男性明星身上毫无阳刚之气,追求阴柔之美比女子还柔弱,然而当下一部分学生还奉之为偶像相继模仿,所以学校体育从孩子接受教育就开始培养学生对美的认识,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健康的美。
(四)对社会安全稳定的正向作用
弗洛伊德的本能论及有关攻击性的实验证明,人类个体具有内隐型性的攻击本能,对经常参与运动的人群来说,运动有它的安全阀功能。安全阀是社会运行的安全机构。当人类的紧张和侵略通过体育得到释放时,不会引起冲突。国外研究表明,体育活动是减少青少年犯罪的重要途径。体育运动对社会的这种安全阀的作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不必要的冲突,这也是为什么要强调终身体育的概念,通过学校体育课程,使学生爱上体育锻炼,习惯于锻炼,体育活动并不是被动的要求,也不是出了校园就不用在进行体育锻炼的一种负担。[3]
(五)学校体育对传播民族传统项目的作用
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它们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体育特色。在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可以根据学校所在省份世居少数民族以及其世居少主民族固有的民族特色体育项目,以及学校所在省份所特有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因地制宜的在学校体育课中尽可能的开展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使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体育中得到传播和推广,使学生了解本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巧妙地接受了民族文化的影响。使学生热爱传统民族文化,继承了传统民族体育。[4]
三、结论
总体来说,学校体育社会的组成部分,是对社会建构具有深远影响的重要内容,学校体育是人的一种社会现象,并且人构成了社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校体育势必也会以更多更复杂的形式来适应社会的发展,学校体育通过对学生身体素质及其心理健康、道德和意志品质、审美的培养,也正是对未来建构社会的参与者的培养,是对国家的未来的培养,学校体育终将促进并且影响社会的建构。
参考文献:
[1]叶浩生.社会建构论与西方心理学的后现代取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 (01):43-48.
[2]郭可雷,王晓晨.论体育之“育”[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8,35 (01):74-81.
[3]马成.体育运动对社会的正向功能[J].内江科技,2018,39 (12):81.
[4]丛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对打造特色学校体育环境的影响[J].黑龙江科学,2018,9 (19):88-89.
[5]徐晓华,朱波涌.学校体育发展趋势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5,5 (29):92-94+96.
[6]张波.学校体育对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价值与途径研究[J].科技视界,2016 (07):152-153.
[7]赵章勇.学校体育与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J].当代体育科技,2015,5 (36):152-153.
[8]于显洋,陈泽霖.社会建构论视角下的群众体育运动[J].体育文化导刊,2018 (10):30-34.
[9]沙金.全面发展视域中的学校体育[D].东北师范大学,2012.
关键词:学校体育; 社会建构; 影响
一、社会建构
(一)社会建构的特征
早期社会学家具有强烈的社会现实主义和整体主义。针锋相对的解释学强调社会秩序不是预先设定的,而是在理解和互动中形成的。早期的解释学开始关注社会建设的过程,而社会建构主义的主要目的是抵制实证主义,主张社会科学可以像自然科学一样观察世界。社会建构主义认为,当我们了解外部世界及其自然知识时,我们总是保持反思的立场,包括对自己的反思。也就是说,我们不是被动地接受和适应外部世界,而是主观地发现和反思个人行为和社会环境,进而参与社会秩序的建设。[1]
(二)学校体育与社会建构之间的联系
在我国,体育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体育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狭义的体育是学校体育。这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通过體育锻炼来增强身体素质,传授身体知识、技能和技术,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2]那么它跟社会建构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人构成了社会,学校体育对人的影响,也势必对社会建构产生了影响。
二、学校体育对社会建构的影响
(一)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及其心理健康的培养
我认为学校体育的基本任务,体育学科的责无旁贷的义务与使命,或者说它的本质内涵就是通过学校体育的教材、体育教师所教授的课程来使学生学会体育的基础知识、增强学生的身体健康、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其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
少年强则国强,学生阶段学生通过上体育课,使其身体充满能量和活力,每天朝气蓬勃提高了身体素质,这样才能更好地更有精力的去学习其他课程,相对的学生在上完其他课程之后,通过体育课换一种思维方式,通过身体的活动来获得舒展和放松,是学生能够通过体育活动而感受到更大的幸福感,对生活的满足感,并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良好的心理健康使学生在面对各种内部压力或外部压力时抗压能力增强,能够通过学校体育所教授的体育技能来减少压力、释放压力,并且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能够使学生较快的适应不断变幻的社会环境,使学生能够完善自我意识,对外界的变化能够有准确的认识,并且良好的心理健康是健康人格的基础也是全面健康的内在基础。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是国家的栋梁,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的各个行业,是未来建构社会的主要参与者,毛主席曾经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强健的体魄,才能更好的更有精力的为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二)道德和意志品质的培养
学校体育除了提高身体素质和对良好的心理健康的培养的基本作用外,还有更深层次、更为重要的教育作用—对学生道德和意志品质的培养。这也是学校体育的分内之事。纵然其他学科也可以促进培养其学生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成长,但学校体育是通过身体实践活动,来实现提高学生的道德和意志品质。[1]体育中的各种比赛、竞赛都有竞赛的规则,参与者只有在遵守这个规则、在这个规则允许的条件下来进行各种体育活动,无规矩不成方圆,社会各行各业都有各自的规则和准则,从一个孩子上小学开始,学校的体育课就在潜移默化的教学生遵守规则,学生可以从小就学会、认同、习惯、并且严格遵守规则,也正是因为体育的这种严格遵守规则的特殊性,使得孩子从小就有规则意识。并且体育运动是一次又一次突破自己的过程,从只能跑100米到能跑完400米、1000米,无不是一次又一次练习、坚持、忍耐的过程,通过这种练习的过程,使学生学会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这在为了工作生活中是及其重要的。良好的体育教学、体育运动还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对审美的培养
学校体育还具备对学生审美地培养,并且我觉得这在当下韩国潮流文化、伪娘文化在中国盛行的时代尤显重要,体育的美是身上结实的肌肉与古铜色的皮肤,是经常进行体育活动得人身上散发的那种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反观现在的经常活跃在电视荧屏上的一些男性明星身上毫无阳刚之气,追求阴柔之美比女子还柔弱,然而当下一部分学生还奉之为偶像相继模仿,所以学校体育从孩子接受教育就开始培养学生对美的认识,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健康的美。
(四)对社会安全稳定的正向作用
弗洛伊德的本能论及有关攻击性的实验证明,人类个体具有内隐型性的攻击本能,对经常参与运动的人群来说,运动有它的安全阀功能。安全阀是社会运行的安全机构。当人类的紧张和侵略通过体育得到释放时,不会引起冲突。国外研究表明,体育活动是减少青少年犯罪的重要途径。体育运动对社会的这种安全阀的作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不必要的冲突,这也是为什么要强调终身体育的概念,通过学校体育课程,使学生爱上体育锻炼,习惯于锻炼,体育活动并不是被动的要求,也不是出了校园就不用在进行体育锻炼的一种负担。[3]
(五)学校体育对传播民族传统项目的作用
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它们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体育特色。在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可以根据学校所在省份世居少数民族以及其世居少主民族固有的民族特色体育项目,以及学校所在省份所特有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因地制宜的在学校体育课中尽可能的开展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使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体育中得到传播和推广,使学生了解本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巧妙地接受了民族文化的影响。使学生热爱传统民族文化,继承了传统民族体育。[4]
三、结论
总体来说,学校体育社会的组成部分,是对社会建构具有深远影响的重要内容,学校体育是人的一种社会现象,并且人构成了社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校体育势必也会以更多更复杂的形式来适应社会的发展,学校体育通过对学生身体素质及其心理健康、道德和意志品质、审美的培养,也正是对未来建构社会的参与者的培养,是对国家的未来的培养,学校体育终将促进并且影响社会的建构。
参考文献:
[1]叶浩生.社会建构论与西方心理学的后现代取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 (01):43-48.
[2]郭可雷,王晓晨.论体育之“育”[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8,35 (01):74-81.
[3]马成.体育运动对社会的正向功能[J].内江科技,2018,39 (12):81.
[4]丛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对打造特色学校体育环境的影响[J].黑龙江科学,2018,9 (19):88-89.
[5]徐晓华,朱波涌.学校体育发展趋势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5,5 (29):92-94+96.
[6]张波.学校体育对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价值与途径研究[J].科技视界,2016 (07):152-153.
[7]赵章勇.学校体育与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J].当代体育科技,2015,5 (36):152-153.
[8]于显洋,陈泽霖.社会建构论视角下的群众体育运动[J].体育文化导刊,2018 (10):30-34.
[9]沙金.全面发展视域中的学校体育[D].东北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