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

来源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83727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节插艾叶,不仅仅是一种习俗,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艾叶为绿色植物,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它芳香清新,能驱除毒气,除污浊,净化空气,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放暑假了,没事爱在院子门口对面收药材铺闲逛,闲聊中总能闻到艾叶飘出来的阵阵清香。干艾叶的价钱由前些年收购的6角、8角,涨到现在的1元。1元价钱好算,来卖艾叶的人络绎不绝,忙得50多岁的收艾叶的老张不亦乐乎。卖艾叶的人不外乎三类:
  一类是三三两两的学生,他们售的艾叶不多,大多能卖5元、8元的。看着一个十一二岁的学生,晒得满脸通红,拿着自己辛苦挣来的钱,我不觉笑了。虽然钱数不多,但能感觉到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体验丰收的喜悦,也能想象家长想以此锻炼孩子能力的良苦用心。
  第二类是中年人,他们大多是在家种地,没出门打工,农活忙完了,闲不住,采艾叶卖钱。妻子负责采摘,丈夫负责托运来出售,他们出售的量大,一般都有二十几袋,两百多斤。有一对中年夫妻皮肤较黑,根据他们后面跟着的小孩来判断,他们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大许多。他们拿出那一大袋一大袋的艾叶,大声叫卖着,人们能感受到他们的淳朴、勤劳。
  第三类是老年人,他们有的七十多岁,蹲着三轮车,拖着两三袋艾叶,缓慢地向药材铺驶来;有的身体有残疾,腿脚不灵便,仍用肩扛一袋来卖。卖艾叶的人与老张之间似乎有那么一丝默契。老张忙不过来时,卖艾叶人见自家艾叶多,就自觉把磅秤推出来,把一袋一袋的艾叶放在磅秤上,待老张看秤后,他又自觉把艾叶搬进屋子倒掉,然后结账。没有谁会因为多出一点儿力气而不悦,也没有谁为多给或少给几角钱而斤斤计较。
  同事提醒我冬天用艾叶泡脚可以驱寒,受采艾叶人的影响,我打消了购买艾叶的想法,借回娘家看望父母的空闲,决定自己采艾叶。为了锻炼孩子的吃苦精神,我哄着女儿和我一起采艾叶。60多岁的父母在芝麻地里间苗和扯草,烈日下,他们或蹲、或趴、或弯腰,人的动作得随庄稼的走势。
  父亲说:“间这芝麻苗,也使不上力,明轻暗重,急不来的。”间芝麻苗又正赶在正夏天,顶着大太阳在旱地里晒着,着实辛苦。每年我都吃着父母免费为我送的香油,却从没有想到这些。我和女儿就在芝麻田边采艾叶。艾叶如菊叶皱缩,有短柄,边缘有不规则的粗据齿,上表面灰绿色或深黄绿色,下表面密生灰白绒毛。质柔软,气清香,味苦。烈日下,艾叶生长异常茂盛,感觉只要有土壤的地方,艾叶就会生长。我抓住一束艾叶,左手捉住艾叶的顶端,右手从上向下一捋,一满把艾叶被我放进口袋,感觉蛮容易。为了寻找好艾叶,我得不停地移动,不多一会儿,顶着烈日,脚下被不平的沟坎磕绊,我浑身酸软,最后,把采来的艾叶一统计,加上女儿的也不到5斤,我总用坚持、坚持、再坚持来给自己鼓劲,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都还没要回家,我也就忍着。最终,采的艾叶约有7、8斤,我就喊回家算了,这天气让人吃不消。
  回到家,我立马把自己辛苦采的艾叶放在水泥地上暴晒。晒了两天,我找来口袋装我们的劳动果实。干艾叶变卷了,轻了。女儿也关心我们的收获:“妈妈,估计艾叶有几斤?”我提起、放下,再提起、放下,重量轻了好多,感觉2斤左右,卖也就2元钱。我不禁有些感慨,平常自己的工资只顾自己花销,孩子12岁了,父母还供我米油、猪肉吃,从来不提钱。一天我就上4、5个小时班,还喊累、发牢骚,抱怨工资低,埋怨命运不济,这样下去我还能做点什么呢?
  想想父母和那些采艾叶的人们,他们干那么多活,采那点么艾叶,得付出多少辛劳啊。他们都如艾叶,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默默无私的奉献精神,我还能抱怨什么呢?
  责任编辑 严 芳
其他文献
雷夫老师的《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里有这样一个让我印象颇深的故事:一位从事特殊教育的优秀教师继承了一颗无价的签名球,上面有传奇的1967年波士顿红袜队全体队员签名,当年幼的儿子找这个父亲一起玩球时,那个老师警告他儿子绝对不能拿签名球来玩。儿子问他理由时,他觉得1967年红袜队成员的事情对他儿子来说毫无意义。于是,他没有花时间解释原委,只对儿子说,不能用那颗球是因为“球上写满了字”。  结果过了几天
课堂教学的"起点"应是"问题",并且应该是学生"内需"的问题——内心中急于想解决的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教学活动的必要。而有了"问题",尤其是学生"内需的问题",学生才会围绕"问题"的解决
文章运用文献归纳方法,归纳出一套包括3个层次、16个具体指标的区域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多指标排序法对长三角(上海、江苏、浙江)的循环经济推进效果进行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