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党和国家对占我国教育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教育越来越重视,把教育公平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农村教育的现状依然不容乐观。相对于城市学校而言,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差、办学水平低;农村教师流失严重,优质师资缺乏;农村学生学习生活条件差,这些都严重制约着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农村学生的全面发展。近年来,上学难、校车安全隐患、教育不公等问题,再一次将农村教育的困境推到了公众面前。
走读之苦与辍学之忧
对比乡村的许多孩子,每天披星戴月、顶风冒雪地走过崎岖的山路、渡过湍急的河流时,人们就会发现城市的孩子是幸运的。在偏远山区和其他贫困的地方,生存在那里的孩子们因为学校少、交通落后,求学的道路总是那么艰辛。
笔者对电视新闻中的一段画面始终记忆犹新,那是初冬的下午5点,天下着雨。瘦瘦的小女生和几个同学一起回家。走半个小时后,就没有平路了,狭窄山路上的石头上长了青苔,稍不小心就有可能滑下山坡。天已经黑了,气温低至5摄氏度,穿着凉鞋的孩子们,走在泥泞的山路上。他们打开手电筒,继续往山里走着,周围一片漆黑。晚上7点,小女生终于到家了,她向家住在更远的男生挥了挥手。这新闻中的他们是在江西省兴国县茶园乡里溪村小学的学生。兴国是全国著名的将军县、烈士县。
昆明市人大代表韩柱花,是寻甸县七星镇大坝塘村人,两个孩子的母亲。她说,农村孩子求学有多艰难,城里人是想象不到的。夫妻俩每天早上都轮流背着小女儿,走4公里路去上学。大坝塘村一年级到四年级的孩子,都在4公里外的小学上学。村里大概有20多个孩子就这样上学。下午放学,孩子们倒是可以自己走回家。但是,每天早上送孩子,家长是非常辛苦的。
乡村小学低年级学生大多以走读为主。距离远的孩子,父母只好在学校周围租房子照顾孩子,而这又会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一些家长想送孩子到镇上的中心小学读书,但是,寄宿需要专门的生活老师照顾,学校却没有办法满足这种需求。校车一度被许多专家认为是解决走读学生上学问题的关键工具,然而受限于山路、学生资源的不集中等问题,一所乡镇中心小学根本不具备购置校车的条件,也没有承担该项费用的能力。“上学难、上学贵、上学远”的现象在乡村显得很普遍。
那么,寄宿孩子的生活又怎么样呢?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学者刘善槐为人们展示了一组画面:在一些农村的寄宿制学校里,上下两排的床板上平行放着十几位孩子的被褥。“没有卫生间,学生们一到晚上根本不敢喝水。宿舍气味很大,这样的寄宿学校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刘善槐不禁扪心自问。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农民出身的全国人民代表梁文同说:“每次下雨的时候,看到农村六七岁的孩子背着书包,撑着伞,在漫长的烂泥路上一步一滑的,鞋子陷到泥里拔都拔不出来,我就特别难受。”他说,也正因为求学太艰难,很多偏远山区的孩子都不愿去上学。
这些年来,农村学校的撤并主要是交通最不便的村小和教学点,这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影响是较大的。低年级学生年龄小,他们无法忍受长时间的徒步上学,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应对路途中的安全隐患。一旦上学距离超出了一定的范围,有些家长就会让走读的孩子辍学。
“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孩子都去城里上学了,留下的都是贫穷家庭的孩子。”这是北京西部阳光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梁晓燕从事农村支教十年来的最大感触。而在农村留守的这部分孩子的辍学率十分惊人。他感叹道:“撤点并校后,在这个村庄10公里的地方,有一所小学,但是不属于这个村子的行政区划。孩子们必须去20公里外的一所小学上学,这是这些孩子辍学的主要原因。”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雷万鹏的实地考察也让这个话题沉重起来。2012年春季,他去山西石楼县进行调研,在一个小规模的农村学校,一个班只有三个孩子在这里读书。他询问了三个孩子的家庭背景:有一个是因为父亲出车祸,母亲外出打工,孩子留守在家跟爷爷奶奶生活;另外两个仍然在教学点上学的孩子,都是因为家里贫穷没法去镇中心小学就读。“如果把教学点撤掉,这三个孩子一定会辍学。”雷万鹏说。
单薄的师资力量与骨干教师的流失
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然而,由于历史与现实的诸多原因,农村学校教师队伍普遍存在年龄结构老化、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手法落后等问题,整体水平跟城镇学校教师相比,明显差了一大截。在一些条件艰苦的农村地区,部分年富力强的优秀教师不断外流,很多偏远的农村教学点都是大龄甚至老龄教师在维持。农村教师队伍青黄不接,农村教育正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
“农村老师真正成‘老’师了!”一年多前,《中国教育报》记者到广西武鸣、横县、那坡、上林等地采访农村基础教育时,常常听到这样的感叹。在一些条件艰苦的农村地区,部分年富力强的优秀教师不断外流,现任教师一天天变老。
陈其欢58岁了,依旧坚守在教学一线。1988年初中毕业后,陈其欢辗转在农村各个教学点任教之后,2000年来到广西横县百合镇江口小学。“在学校,每个教师都是多面手,语文、数学、体育、音乐都能上,特别是体育、音乐,几十年来学校都没有专业的老师上课。”陈其欢感慨道,自己年老了,接受的新知识越来越少。所以他很担心孩子们学不到先进的知识,跟不上教育的步伐。
江口小学加上4个教学点,共有教师19名,其中40岁以上教师就有15名,最年轻的也有30多岁。29岁的谢秋净老师只来了一年就调走了。这样的窘况不仅仅存在于江口小学。2006年,国家实行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方案,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3年,并给予了相当优厚的待遇。百色市那坡县拿着120个特设教师岗位指标,并给出“3年期满后解决编制待遇”的优厚条件。虽然最后只招到20多个年轻教师,但那坡县各学校仍然如获至宝。然而,令他们伤心的是,一名已经签了合同的体育专业毕业生,在到学校看过后,最后却抛下一句“我不愿意留在这里”。
师范院校毕业生难以进入教师队伍导致新鲜血液不足,出现断层。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大专生已不包分配,而师范院校本科生自由择业,自愿下乡者越来越少。此前师范生包分配时,新生一进校,学校就会给他们吃定心丸:本科生毕业后一般都能去高中任教,最差也能分到县城中学。而实行“双选”后,学校无法再给这样的定心丸了,因此,师范院校毕业生改行的也就多了起来。 年轻优秀教师流失严重。在一些地方,教学点的教师都在找门路往中心学校挤,中心学校的教师想方设法钻到中学,中学的教师千方百计进县城,县城的教师挖空心思往市里调。以广西横县横州三中为例,几年来,这所县重点中学不断会集全县的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经过几年“镀金”,又以此为跳板,另攀“高枝”。短短10年间,教师轮换了一茬又一茬。
当然,以农村教育为己任的优秀教师还是大有人在。被评选为2013年“江西省最美乡村教师”的信丰县油山镇幸福小学教师赖积明,“像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34年来,他先后调派到油山镇红米塅小学、坑口小学、兴隆小学、幸福小学等9所边远村小任教。
赖积明兢兢业业,致力于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积极参与国家级课题,主持了一个省级课题和一个县级课题的研究工作,探索并总结了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5种模式,撰写的教研论文在省级刊物发表,在国家、省、市教育主管部门主办的论文竞赛中获一、二等奖,取得了丰硕的教研成果。赖积明说:“山区里像我这样的老师还有很多。希望更多优秀年轻教师到我们基层来从教,关注山区的留守孩,让山里的孩子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从而开启圆梦的人生。”
令人欣慰的是,有一批年轻人,正成为农村教育的新生力量。他们就是各级支教帮扶教师和大学生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免费师范生。近年来,各级教育部门实施了一系列“农村教师培训工程”,送教下乡,以骨干教师为先锋,通过结对子,形成了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的良好教学氛围。如学校能改变住宿条件,加大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则会吸引更多年轻教师入驻农村。
正如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教师节谈话中指出的,最重要的教育资源不是楼房、不是课桌,而是教师。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都需要更多的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特别是到农村、边远贫困地区从教,使他们成为孩子们汲取知识的授予者、人生的引路者、文明的传播者、道德的示范者。
正视教育的“短板”与破解难点的探索
李克强总理指出,教育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力支撑。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具有起点公平的意义。要缩小城乡和区域这两个最大的差距,就必须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这样才能使发展更均衡、社会更和谐。
破解农村教育的难题,是教育自身发展的现实要求。从现行的教育结构看,农村教育具有面广、量大、比例高的特点。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作为教育事业重中之重的农村教育,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最薄弱的环节,农村教育是整个教育的“短板”,没有占教育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就没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
破解农村教育的难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正处于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阶段,农村人口素质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的瓶颈。从根本上讲,教育需要有农村的价值定位,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必须依靠农村教育,农村教育在中国人力资源强国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日益凸显。不管城市化发展到何种水平,农村学校、农村教师、农村学生都将长期存在。因此,破解农村教育难题,必须先端正农村教育发展观,提升农村教育质量,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农村中小学的教师队伍出现的“断层”不仅是我国义务教育质量的最大缺口,也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隐患,最终对社会公平构成威胁。那么,缓解农村教师队伍“断层”危机的出路何在呢?
努力提高农村教师福利待遇,这是稳定农村教师队伍的物质基础。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增强吸引力,尽快落实农村教师等级津贴,落实特别补助金和特别慰问金制度,切实解决农村教师的待遇问题。
应在一定程度上实施师范院校毕业生定向分配制度,让其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对分配到贫困地区从事教学的人更要特殊优待,这样不仅可以缓解决师资短缺的现状,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社会就业压力问题。
建立城乡教师双向流动制度。教育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城市教师到农村,尤其是贫困、边远地区的薄弱和缺编学校支教的制度,大力推进城镇教师特别是优秀、骨干教师支援农村学校。与此同时,教育部门要高度重视并尽快建立农村教师定期到城市学校进修学习的制度,增强农村教师队伍的造血功能,缓解农村地区合格师资不足和师资素质较低的问题。
制定农村教师流失补偿制度,让教师能“留得住”。为防止农村优秀教师流失,有必要制定农村教师流失补偿制度,使流入地对流出地有所补偿,流出地用补偿金再聘用其他合格教师,或者为在岗教师提供进修机会,以保护农村学校教育教学的正常秩序。
“师资扶贫”也是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的好办法。要加强农村教师在职培训力度,除实行物质上的奖励和时间上的支持外,还应重点加强对这些参考人员的专项培训和指导,帮助他们尽快取得教师晋升资格,以鼓励城市学校和强校教师向农村学校流动。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投入。对于中西部地区,加强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保障教育投入的高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各地政府每年都应重点解决农村学校的一至两个问题,以形成积累效应。同时,构建入学保障体系,建立从义务教育到大学新生的教育扶贫帮困机制,保障所有困难家庭子女的入学机会,保障每名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针对撤点并校出现的一些问题,依照保障农村小学一至三年级学生就近走读的原则,科学制订学校年级布局规划,加强督查和引导,让孩子能就近接受良好义务教育。
各级政府还应制定扶持有必要存在的教学点或村小的特殊政策。扶持政策应包括经费和设施设备的配置、教师配备、工资和福利待遇、教师培训与教学管理、交通与后勤保障等,使相对优秀的教师能够下到边远的教学点和村小中去。在学校管理上,建立学区中心校总法人制度,实行村小和教学点教师“中心校管、统一使用”的政策。实行村小和教学点网络平台与远程信息平台建设,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农村教育专家袁桂林认为,合格安全的校车应尽快配备到位,建议政府在校车问题上应充分发挥社会的作用。政府为租赁公司提供银行贷款担保,购入合格的校车,再租赁给交通公司,由公司提供学生上学与放学的交通服务。
袁教授还建议农村要综合利用各部委下放的资源同村小学结合到一起形成文化大院。比如可以把小学校、农村书屋、农技推广站、文化活动中心等多者结合到一起,学校白天上学,晚上就成为村民文化生活的活动场所,有效利用现有资源。
总之,面对我国教育城乡发展不均衡的现实,改造建设好农村学校,培训提升农村教师素质,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农村学生的教育质量,解决农村教育在整个教育结构中的“短板”问题,是教育公平的本质要求。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此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作者单位:江西省永新县龙门中心小学)
走读之苦与辍学之忧
对比乡村的许多孩子,每天披星戴月、顶风冒雪地走过崎岖的山路、渡过湍急的河流时,人们就会发现城市的孩子是幸运的。在偏远山区和其他贫困的地方,生存在那里的孩子们因为学校少、交通落后,求学的道路总是那么艰辛。
笔者对电视新闻中的一段画面始终记忆犹新,那是初冬的下午5点,天下着雨。瘦瘦的小女生和几个同学一起回家。走半个小时后,就没有平路了,狭窄山路上的石头上长了青苔,稍不小心就有可能滑下山坡。天已经黑了,气温低至5摄氏度,穿着凉鞋的孩子们,走在泥泞的山路上。他们打开手电筒,继续往山里走着,周围一片漆黑。晚上7点,小女生终于到家了,她向家住在更远的男生挥了挥手。这新闻中的他们是在江西省兴国县茶园乡里溪村小学的学生。兴国是全国著名的将军县、烈士县。
昆明市人大代表韩柱花,是寻甸县七星镇大坝塘村人,两个孩子的母亲。她说,农村孩子求学有多艰难,城里人是想象不到的。夫妻俩每天早上都轮流背着小女儿,走4公里路去上学。大坝塘村一年级到四年级的孩子,都在4公里外的小学上学。村里大概有20多个孩子就这样上学。下午放学,孩子们倒是可以自己走回家。但是,每天早上送孩子,家长是非常辛苦的。
乡村小学低年级学生大多以走读为主。距离远的孩子,父母只好在学校周围租房子照顾孩子,而这又会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一些家长想送孩子到镇上的中心小学读书,但是,寄宿需要专门的生活老师照顾,学校却没有办法满足这种需求。校车一度被许多专家认为是解决走读学生上学问题的关键工具,然而受限于山路、学生资源的不集中等问题,一所乡镇中心小学根本不具备购置校车的条件,也没有承担该项费用的能力。“上学难、上学贵、上学远”的现象在乡村显得很普遍。
那么,寄宿孩子的生活又怎么样呢?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学者刘善槐为人们展示了一组画面:在一些农村的寄宿制学校里,上下两排的床板上平行放着十几位孩子的被褥。“没有卫生间,学生们一到晚上根本不敢喝水。宿舍气味很大,这样的寄宿学校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刘善槐不禁扪心自问。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农民出身的全国人民代表梁文同说:“每次下雨的时候,看到农村六七岁的孩子背着书包,撑着伞,在漫长的烂泥路上一步一滑的,鞋子陷到泥里拔都拔不出来,我就特别难受。”他说,也正因为求学太艰难,很多偏远山区的孩子都不愿去上学。
这些年来,农村学校的撤并主要是交通最不便的村小和教学点,这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影响是较大的。低年级学生年龄小,他们无法忍受长时间的徒步上学,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应对路途中的安全隐患。一旦上学距离超出了一定的范围,有些家长就会让走读的孩子辍学。
“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孩子都去城里上学了,留下的都是贫穷家庭的孩子。”这是北京西部阳光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梁晓燕从事农村支教十年来的最大感触。而在农村留守的这部分孩子的辍学率十分惊人。他感叹道:“撤点并校后,在这个村庄10公里的地方,有一所小学,但是不属于这个村子的行政区划。孩子们必须去20公里外的一所小学上学,这是这些孩子辍学的主要原因。”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雷万鹏的实地考察也让这个话题沉重起来。2012年春季,他去山西石楼县进行调研,在一个小规模的农村学校,一个班只有三个孩子在这里读书。他询问了三个孩子的家庭背景:有一个是因为父亲出车祸,母亲外出打工,孩子留守在家跟爷爷奶奶生活;另外两个仍然在教学点上学的孩子,都是因为家里贫穷没法去镇中心小学就读。“如果把教学点撤掉,这三个孩子一定会辍学。”雷万鹏说。
单薄的师资力量与骨干教师的流失
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然而,由于历史与现实的诸多原因,农村学校教师队伍普遍存在年龄结构老化、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手法落后等问题,整体水平跟城镇学校教师相比,明显差了一大截。在一些条件艰苦的农村地区,部分年富力强的优秀教师不断外流,很多偏远的农村教学点都是大龄甚至老龄教师在维持。农村教师队伍青黄不接,农村教育正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
“农村老师真正成‘老’师了!”一年多前,《中国教育报》记者到广西武鸣、横县、那坡、上林等地采访农村基础教育时,常常听到这样的感叹。在一些条件艰苦的农村地区,部分年富力强的优秀教师不断外流,现任教师一天天变老。
陈其欢58岁了,依旧坚守在教学一线。1988年初中毕业后,陈其欢辗转在农村各个教学点任教之后,2000年来到广西横县百合镇江口小学。“在学校,每个教师都是多面手,语文、数学、体育、音乐都能上,特别是体育、音乐,几十年来学校都没有专业的老师上课。”陈其欢感慨道,自己年老了,接受的新知识越来越少。所以他很担心孩子们学不到先进的知识,跟不上教育的步伐。
江口小学加上4个教学点,共有教师19名,其中40岁以上教师就有15名,最年轻的也有30多岁。29岁的谢秋净老师只来了一年就调走了。这样的窘况不仅仅存在于江口小学。2006年,国家实行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方案,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3年,并给予了相当优厚的待遇。百色市那坡县拿着120个特设教师岗位指标,并给出“3年期满后解决编制待遇”的优厚条件。虽然最后只招到20多个年轻教师,但那坡县各学校仍然如获至宝。然而,令他们伤心的是,一名已经签了合同的体育专业毕业生,在到学校看过后,最后却抛下一句“我不愿意留在这里”。
师范院校毕业生难以进入教师队伍导致新鲜血液不足,出现断层。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大专生已不包分配,而师范院校本科生自由择业,自愿下乡者越来越少。此前师范生包分配时,新生一进校,学校就会给他们吃定心丸:本科生毕业后一般都能去高中任教,最差也能分到县城中学。而实行“双选”后,学校无法再给这样的定心丸了,因此,师范院校毕业生改行的也就多了起来。 年轻优秀教师流失严重。在一些地方,教学点的教师都在找门路往中心学校挤,中心学校的教师想方设法钻到中学,中学的教师千方百计进县城,县城的教师挖空心思往市里调。以广西横县横州三中为例,几年来,这所县重点中学不断会集全县的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经过几年“镀金”,又以此为跳板,另攀“高枝”。短短10年间,教师轮换了一茬又一茬。
当然,以农村教育为己任的优秀教师还是大有人在。被评选为2013年“江西省最美乡村教师”的信丰县油山镇幸福小学教师赖积明,“像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34年来,他先后调派到油山镇红米塅小学、坑口小学、兴隆小学、幸福小学等9所边远村小任教。
赖积明兢兢业业,致力于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积极参与国家级课题,主持了一个省级课题和一个县级课题的研究工作,探索并总结了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5种模式,撰写的教研论文在省级刊物发表,在国家、省、市教育主管部门主办的论文竞赛中获一、二等奖,取得了丰硕的教研成果。赖积明说:“山区里像我这样的老师还有很多。希望更多优秀年轻教师到我们基层来从教,关注山区的留守孩,让山里的孩子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从而开启圆梦的人生。”
令人欣慰的是,有一批年轻人,正成为农村教育的新生力量。他们就是各级支教帮扶教师和大学生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免费师范生。近年来,各级教育部门实施了一系列“农村教师培训工程”,送教下乡,以骨干教师为先锋,通过结对子,形成了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的良好教学氛围。如学校能改变住宿条件,加大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则会吸引更多年轻教师入驻农村。
正如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教师节谈话中指出的,最重要的教育资源不是楼房、不是课桌,而是教师。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都需要更多的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特别是到农村、边远贫困地区从教,使他们成为孩子们汲取知识的授予者、人生的引路者、文明的传播者、道德的示范者。
正视教育的“短板”与破解难点的探索
李克强总理指出,教育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力支撑。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具有起点公平的意义。要缩小城乡和区域这两个最大的差距,就必须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这样才能使发展更均衡、社会更和谐。
破解农村教育的难题,是教育自身发展的现实要求。从现行的教育结构看,农村教育具有面广、量大、比例高的特点。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作为教育事业重中之重的农村教育,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最薄弱的环节,农村教育是整个教育的“短板”,没有占教育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就没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
破解农村教育的难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正处于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阶段,农村人口素质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的瓶颈。从根本上讲,教育需要有农村的价值定位,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必须依靠农村教育,农村教育在中国人力资源强国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日益凸显。不管城市化发展到何种水平,农村学校、农村教师、农村学生都将长期存在。因此,破解农村教育难题,必须先端正农村教育发展观,提升农村教育质量,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农村中小学的教师队伍出现的“断层”不仅是我国义务教育质量的最大缺口,也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隐患,最终对社会公平构成威胁。那么,缓解农村教师队伍“断层”危机的出路何在呢?
努力提高农村教师福利待遇,这是稳定农村教师队伍的物质基础。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增强吸引力,尽快落实农村教师等级津贴,落实特别补助金和特别慰问金制度,切实解决农村教师的待遇问题。
应在一定程度上实施师范院校毕业生定向分配制度,让其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对分配到贫困地区从事教学的人更要特殊优待,这样不仅可以缓解决师资短缺的现状,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社会就业压力问题。
建立城乡教师双向流动制度。教育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城市教师到农村,尤其是贫困、边远地区的薄弱和缺编学校支教的制度,大力推进城镇教师特别是优秀、骨干教师支援农村学校。与此同时,教育部门要高度重视并尽快建立农村教师定期到城市学校进修学习的制度,增强农村教师队伍的造血功能,缓解农村地区合格师资不足和师资素质较低的问题。
制定农村教师流失补偿制度,让教师能“留得住”。为防止农村优秀教师流失,有必要制定农村教师流失补偿制度,使流入地对流出地有所补偿,流出地用补偿金再聘用其他合格教师,或者为在岗教师提供进修机会,以保护农村学校教育教学的正常秩序。
“师资扶贫”也是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的好办法。要加强农村教师在职培训力度,除实行物质上的奖励和时间上的支持外,还应重点加强对这些参考人员的专项培训和指导,帮助他们尽快取得教师晋升资格,以鼓励城市学校和强校教师向农村学校流动。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投入。对于中西部地区,加强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保障教育投入的高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各地政府每年都应重点解决农村学校的一至两个问题,以形成积累效应。同时,构建入学保障体系,建立从义务教育到大学新生的教育扶贫帮困机制,保障所有困难家庭子女的入学机会,保障每名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针对撤点并校出现的一些问题,依照保障农村小学一至三年级学生就近走读的原则,科学制订学校年级布局规划,加强督查和引导,让孩子能就近接受良好义务教育。
各级政府还应制定扶持有必要存在的教学点或村小的特殊政策。扶持政策应包括经费和设施设备的配置、教师配备、工资和福利待遇、教师培训与教学管理、交通与后勤保障等,使相对优秀的教师能够下到边远的教学点和村小中去。在学校管理上,建立学区中心校总法人制度,实行村小和教学点教师“中心校管、统一使用”的政策。实行村小和教学点网络平台与远程信息平台建设,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农村教育专家袁桂林认为,合格安全的校车应尽快配备到位,建议政府在校车问题上应充分发挥社会的作用。政府为租赁公司提供银行贷款担保,购入合格的校车,再租赁给交通公司,由公司提供学生上学与放学的交通服务。
袁教授还建议农村要综合利用各部委下放的资源同村小学结合到一起形成文化大院。比如可以把小学校、农村书屋、农技推广站、文化活动中心等多者结合到一起,学校白天上学,晚上就成为村民文化生活的活动场所,有效利用现有资源。
总之,面对我国教育城乡发展不均衡的现实,改造建设好农村学校,培训提升农村教师素质,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农村学生的教育质量,解决农村教育在整个教育结构中的“短板”问题,是教育公平的本质要求。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此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作者单位:江西省永新县龙门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