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构建一个高效的课堂则是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保证。本文从激发数学学习兴趣、创设恰当教学情境、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等几个方面加以阐述,以期能够构建起一个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 数学 高效课堂
数学是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学生只有学好数学,才能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而创建一个高效的数学课堂,是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保证。所谓“高效课堂”,就是要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用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获得较大容量的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全面发展。高效课堂决不是只图眼前热闹的应景之举,而是求真务实的活动。那么,如何构建一个高效的课堂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选择激趣方式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激发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才会爱上学习,也才会积极地去学习。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方式多种多样,有故事激趣、活动激趣、电教激趣等,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及小学生的心理与认知特征,选择恰当的激趣方式。
例如,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节时,在导入环节我采用了“故事激趣”的方式,利用“班班通”播放了《曹冲称象》的故事,指导学生认真观看动画视频,指名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悟,着重引导学生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时也应当选取恰当有效的策略。这样以学生所熟知并感兴趣的故事导入新课,最大程度地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不仅使得课堂变得活跃起来,更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较为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初步懂得在解决问题时选取一个恰当的策略是十分必要的,为学生探求本节课的新知做好知识储备,以便更有效地学习本节课的新知。
二、创设教学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开展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可见,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又一重要方法。教师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积极主动地去探究新知,课堂教学的效率自然也会大幅提升。
例如,教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5以内的减法”一课时,在探究新知环节我利用多媒体出示一棵高大的柳树,创设了如下教学情境:春天来了,柳树发芽了,嫩绿的柳枝上有4只从南方飞回来的小燕子,它们在枝头快乐地唱着动听的歌。一会儿,其中的1只小燕子离开了柳树。(教师在黑板上贴上4只小燕子剪纸,再拿走其中的1只小燕子)你知道现在树上还有几只小燕子吗?这个教学情境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及认知特征,通过多媒体课件及教师娓娓动听的语言,再通过剪纸的实物动态演示,学生的兴致就会被迅速激发出来,注意力也会转移到课堂学习上,学习效率也会随之提升,课堂教学也就变得轻松有趣高效。
三、运用信息技术
2000年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有一个重要的理念:“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习和教学的方式产生重大影响。数学课程要重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特别是要充分考虑计算机(计算器)对数学学习的影响,把现代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使学生从大量繁杂、重复的运算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有声有色”的信息技术比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加生动形象,它能够轻松突破课堂教学的重难点,也更容易激起学生的探索欲。如此一来,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会更加轻松有效,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也会提高。
例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面积”一课时,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在班班通上展示一个平行四边形,利用多媒体的剪切、平移、拼接功能直观地展现出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接着,再次缓缓播放动态演示过程,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对比、探究,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平移后长方形的宽”和“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平移后长方形的长”的结论,进而轻松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S=a×h。教学中,如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教学的重难点,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够直观地展现推导过程,学生不容易理解,教学费时费力,效率还不高。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就可以生动形象地展现动态的推导过程,学生看得清晰明了,理解起来自然比较轻松,教学重难点也就很轻松地突破了。
四、引导自主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知识的获取不是简单直接地接受课本或者老师给予的结论,而是由学生直接参加的思维活动过程。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储备,在老师的启迪引领下自己开动脑筋进行探究,通过观察、思考、实践来获取知识。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摒弃以自我为中心的“满堂灌”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根本,给予学生较多的自我学习时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整十数、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内容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本上的例题,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例题的解答方法及解题过程,初步获得整十数、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独立自主的思维与学习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鼓励合作学习
萧伯纳说:“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你和我交换的话每人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让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时,不仅要依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堂实践活动,还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合作探究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各自的想法,共同探究数学的奥秘,教师只在必要的时候给予一些启发与指导,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知识。
例如,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平移与旋转”一节中“想想做做”第3题时,我要求每两名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其中一名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一个三角形,另一名学生画出向左平移5格后的圖形,合作完成后,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画出来的。这样的合作探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更有利于学生清晰明了地掌握数学知识。
总之,构建高效课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提高备课实效,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加强师生合作,使课堂教学变为开放、双向、多渠道、立体的信息传递和交换过程。同时,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真正发挥好主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学辉.《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课堂实录[J].基础教育论坛(小学版),2014(6).
[2]刘莉.构建小学数学自主课堂教学策略[J].新课程(上旬),2016(2).
[3]黄恩超.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探索与实践[J].文渊(小学版),2019(4).
关键词:小学 数学 高效课堂
数学是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学生只有学好数学,才能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而创建一个高效的数学课堂,是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保证。所谓“高效课堂”,就是要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用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获得较大容量的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全面发展。高效课堂决不是只图眼前热闹的应景之举,而是求真务实的活动。那么,如何构建一个高效的课堂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选择激趣方式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激发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才会爱上学习,也才会积极地去学习。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方式多种多样,有故事激趣、活动激趣、电教激趣等,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及小学生的心理与认知特征,选择恰当的激趣方式。
例如,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节时,在导入环节我采用了“故事激趣”的方式,利用“班班通”播放了《曹冲称象》的故事,指导学生认真观看动画视频,指名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悟,着重引导学生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时也应当选取恰当有效的策略。这样以学生所熟知并感兴趣的故事导入新课,最大程度地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不仅使得课堂变得活跃起来,更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较为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初步懂得在解决问题时选取一个恰当的策略是十分必要的,为学生探求本节课的新知做好知识储备,以便更有效地学习本节课的新知。
二、创设教学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开展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可见,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又一重要方法。教师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积极主动地去探究新知,课堂教学的效率自然也会大幅提升。
例如,教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5以内的减法”一课时,在探究新知环节我利用多媒体出示一棵高大的柳树,创设了如下教学情境:春天来了,柳树发芽了,嫩绿的柳枝上有4只从南方飞回来的小燕子,它们在枝头快乐地唱着动听的歌。一会儿,其中的1只小燕子离开了柳树。(教师在黑板上贴上4只小燕子剪纸,再拿走其中的1只小燕子)你知道现在树上还有几只小燕子吗?这个教学情境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及认知特征,通过多媒体课件及教师娓娓动听的语言,再通过剪纸的实物动态演示,学生的兴致就会被迅速激发出来,注意力也会转移到课堂学习上,学习效率也会随之提升,课堂教学也就变得轻松有趣高效。
三、运用信息技术
2000年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有一个重要的理念:“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习和教学的方式产生重大影响。数学课程要重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特别是要充分考虑计算机(计算器)对数学学习的影响,把现代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使学生从大量繁杂、重复的运算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有声有色”的信息技术比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加生动形象,它能够轻松突破课堂教学的重难点,也更容易激起学生的探索欲。如此一来,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会更加轻松有效,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也会提高。
例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面积”一课时,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在班班通上展示一个平行四边形,利用多媒体的剪切、平移、拼接功能直观地展现出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接着,再次缓缓播放动态演示过程,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对比、探究,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平移后长方形的宽”和“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平移后长方形的长”的结论,进而轻松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S=a×h。教学中,如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教学的重难点,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够直观地展现推导过程,学生不容易理解,教学费时费力,效率还不高。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就可以生动形象地展现动态的推导过程,学生看得清晰明了,理解起来自然比较轻松,教学重难点也就很轻松地突破了。
四、引导自主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知识的获取不是简单直接地接受课本或者老师给予的结论,而是由学生直接参加的思维活动过程。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储备,在老师的启迪引领下自己开动脑筋进行探究,通过观察、思考、实践来获取知识。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摒弃以自我为中心的“满堂灌”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根本,给予学生较多的自我学习时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整十数、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内容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本上的例题,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例题的解答方法及解题过程,初步获得整十数、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独立自主的思维与学习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鼓励合作学习
萧伯纳说:“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你和我交换的话每人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让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时,不仅要依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堂实践活动,还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合作探究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各自的想法,共同探究数学的奥秘,教师只在必要的时候给予一些启发与指导,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知识。
例如,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平移与旋转”一节中“想想做做”第3题时,我要求每两名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其中一名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一个三角形,另一名学生画出向左平移5格后的圖形,合作完成后,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画出来的。这样的合作探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更有利于学生清晰明了地掌握数学知识。
总之,构建高效课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提高备课实效,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加强师生合作,使课堂教学变为开放、双向、多渠道、立体的信息传递和交换过程。同时,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真正发挥好主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学辉.《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课堂实录[J].基础教育论坛(小学版),2014(6).
[2]刘莉.构建小学数学自主课堂教学策略[J].新课程(上旬),2016(2).
[3]黄恩超.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探索与实践[J].文渊(小学版),2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