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语言之我见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gyues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强调“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成长空间,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可见,新课标更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要达到这一点,就要提高课堂效率,而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在于教师课堂语言的运用。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是一种载体,一座桥梁,是引导学生走向语言百花园的魔针,是点化学生思维的魔杖。
  然而,在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只注重教学方法的探讨和改进,却忽视了课堂教学语言的精心组织和优化设计,出现了以下种种严重违反语文教学规律,影响语文教学效果的怪异现象:语言不准﹑方言迭出﹑繁冗拖沓﹑陈词滥调﹑照本宣科。凡此种种,都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大忌,是必须要戒免的。语文教师要把课堂上得有感染力﹑说服力,必须下苦功学习语言,锤炼教学用语,讲究语言艺术,形成自己的语言个性。我认为语文教学语言应有以下特点:
  一﹑标准流利的普通话
  能说普通话,这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能说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则是对语文教师的最基本要求。但由于方言的影响,不少教师没有说普通话的习惯,他们在课堂上使用普通话,在生活中使用方言,两种语言的交错使用,带来的结果必然是普通话中夹杂着方言。
  语文教师课堂上要以标准流利的普通话为依托,通过语气﹑语调﹑语速﹑重音的变化和情绪的调动,或刚劲激扬﹑气贯长虹﹑排山倒海,或温馨柔美﹑曲折委婉浸润心田,以情感再现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用语言重塑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把学生带入作品创设的艺术境界,使学生心灵得到艺术魅力的感染和高尚情操的净化。学生在大饱耳福的同时,其文学修养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也得到潜移默化的浸染。
  二﹑语言富有艺术感染力
  语文课应给人一种如坐春风﹑如沐春雨的感觉。但很多语文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语言比较贫乏,缺少优美的﹑感人的﹑充满深情的语言,语调也是平缓的,不够抑扬顿挫,学生容易进入昏昏欲睡的状态。教师应通过情趣盎然的表述,鞭辟入里的分析,入木三分的概括,恰到好处的点拨,把学生带进瑰丽知识殿堂,并开启心智,陶冶情操,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从而“更好的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
  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语文教学语言应该是精炼的语言;应该是能够体现语文学科特点的丰富隽永的语言:即能根据所学课文的内容,或典雅,或现代,或深刻,或清新,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语言魅力;应该是张弛有度,富有节奏的语言,充分展现语文教学的艺术性;应该是充满情感的语言,让文学作品穿越千年的情感通过你的语言默默的滋润学生的心田。
  实践证明:教师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语言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激发感染着学生,使学生随着作品的喜怒哀乐而喜怒哀乐,同时,教师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语言也是一种无形的榜样,熏陶影响着学生的语言。
  三﹑语言要充满激情
  现在的语文课,仍没有摆脱机械的讲读课文,很多教师缺少激情,久而久之,师生间的情感也似乎日渐暗淡了,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也渐渐消失了。
  曾经听过一位年轻非语文专业语文老师上的一节公开课《甜甜的泥土》,该老师充满激情地上了这节课,她用激情点燃学生的智慧,用激情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学生被深深的感动了,听课教师也被深深的感动了,教师里不时响起抽泣声。由于受到老师的影响,学生在表述时也非常感人,这节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执教老师虽不是专业语文老师,但她用激情赢得了这节课。不要认为激情是年轻人的 “专利”,它更应该是语文老师的“专利”。因为语文课的人文性质决定了语文教师特别需要激情,美文朗读需要激情,甚至对学生的点评也需要激情,
  四、语言要幽默、风趣
  语文教学中幽默的语言是语文教师思想、品质、才学、视野和灵感的结晶,它像一个精灵,能使语言于瞬间闪烁出耀眼的火花。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呆板、不懂幽默的人是很难受到周围人欢迎的,那么一个不懂幽默的语文教师也是很难受到学生的欢迎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巧妙的运用幽默艺术来点缀课堂,必定能使学生在笑过之后增强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产生意味深长的美感效应,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语文,并从中受到启迪,悟出道理。幽默的语言在活跃课堂气氛,融洽师生感情,活跃学生思维,增强学生记忆,加深理解知识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作用。因此,有人总结说,在教学中,幽默是风姿绰约的智慧之花,令学生赏心悦目;幽默是自然纯正的精神元素,让学生觉得教学有滋有味;幽默是快乐的添加剂,使学生笑口常开。
  因此语文教师要广采博闻,和教材有关的笑话、故事、对联、格言、警句、成语、典故、诗词等等均可引入课堂。课堂上教师调动自如,游刃有余,以塑造形象,创造气氛,让学生感到课堂新奇有趣,知识易于理解。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追求优异的成绩,不但同我们教什么有关系,而且同我们怎样教和怎样引发学生的兴趣有关系。”我以为,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恰是这样一种能协助我们很好地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的工具,愿更多的教师能关注到这一重要的领域,愿课堂语言的精彩运用成为教坛上的一朵奇葩。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加强作文教学是必然的选择。而实际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却是:作文,作文,作得头疼;学生怕写,老师怕改。尤其是学生怕写。学生怕写,究其原因:学生作文缺乏自信,这是他们提高作文水平的最大的心理障碍。自信——激发潜能的最佳法宝,如果你能顽强地相信自己,那么你才能奋力追求,才敢于去
期刊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惧怕作文,没有语言好写,没有材料可写,没有兴趣去写。作文教学之所以这般不容乐观,最主要的症结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对学生缺乏科学、系统、个性化的指导;二是学生积累太少,语言贫乏;三是脱离生活实际,缺乏真情实感。写作需要情境创设,需要生活积累,需要语言储备,更需要科学的指导和情感的参与。因此,我们进行了“生活作文”和“情境作文
期刊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事的变迁,偶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偶像是一种精神,一种榜样,它可以作为一种奋斗的动力,或是作为一种精神的支柱,或是作为一种前进的榜样。它是人类不可缺失的食粮,催促和鼓励人们永不懈怠地向前。在五花八门的价值观的当下,偶像有了它的新意义并有着巨大的魅力。  当下,90后中学生这一代都有一种共性的叛逆特征,都有着自己心中的偶像,比如什么体坛明星,什么歌坛明星,什么文坛明星,什么影视明
期刊
“空白”是接受美学里的一个重要概念,指文学本文中未实写出来的或未明确写出来的部分,它们是文学本文已实写部分向读者所暗示或提示的东西。它具有召唤性。这里所说的“空白”,是指文学作品中写得含蓄,留给读者充分想象空间和回味余地的地方。这些地方,往往是作品中最精彩、最吸引人的“经典之笔”,较耐咀嚼,意味无穷。格式塔心理学告诉我们:不完全的形(即“空白”)呈现于眼前,会引起读者的一种完形心理,产生追求完整、
期刊
初中语文教学涉及的领域广泛,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师博学多才,而农村的初中语文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很少,网络则弥补了这个不足。由于网络没有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我们通过网络可以获得更多的教学资料,每位初中语文教师都可以参与到网络初中语文教研活动中来。我们通过网络探讨每一篇课文教学的成功和失败,也可以寻求别人的帮助,让我们的教研活动不再局限于同事之间。网络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教学模式,有着巨大的天然优
期刊
口语交际是一种融听说能力、交往能力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能力。它不仅要求训练每个学生的听说能力,而且要在口语交际中规范口头语言,培养语言交际、待人处事、举止谈吐、临场应变、传情达意等综合能力和基本素质。口语是人们赖以交际和沟通思想的最常用,最快捷的工具。因此,加强口语交际教学,完善课堂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让学生敢说  学生口语交际中自信心的培养直接影响他们口语
期刊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是:“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或疑问,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培养阅读能力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培养学生说话、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主要途径,是写作的必备前提。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那么怎样正确而高效的培养和发展初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面就我结合
期刊
古人攻坚,讲求突破,攻其要害,任你金城汤池,只要一点突破,便可土崩瓦解。讲析课文,抓住文眼,任它纷繁复杂,随之牵引,即可化难为易,直接进入阅读氛围,走入作者内心,同时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迅速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而文章的标题,往往被称作文章的“题眼”,它是文章精要内容的提炼、概括与浓缩。往往好的标题能透射出文章的内容概要,能使人从这“眼睛”中窥探到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因此在阅读教学时
期刊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应该深刻领会“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并在实践中体现它。因为语文这门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她集工具性、人文性于一体。由此我在语文教学中努力去关注学生身心的发展,从备课,上课一直到课下的批改作业,时时刻刻体现人文精神,贯穿以人为本的原则。  (一)备课时不仅参透教材更要吃透学生  参透教材对一个有着扎实专业知识的语文老师来说应该不是难事,再加上科学的发展,高科技已经进入教育领域,教师
期刊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典诗词以其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愫传唱千年不衰,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初中语文新教材也注重了对我国古典诗词的积累,每单元都有诗词诵读,力图通过长期的吟诵、累积来丰厚学生的古文学底蕴。但传统的诗歌教学方法往往比较注重教师的讲解分析、细嚼后的强行灌输,此种做法不利于增加学生的知识积淀,训练学生的鉴赏能力,更不利于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