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照市委组织部工作安排,我有幸成为了青岛市第五批赴深圳体悟实训的一员,并被分配至前海母基金工作,与队友们共同开启了100天的深圳时间。通过融入场景、沉浸体悟,聚焦沉淀思考、巩固提升、取得成效的要求,深圳时间给予了我受益终身的经历和见闻。
深度体悟感受,深层次理解深圳效应
置身于深圳高速发展的现实中,感悟了深圳开放、活力、包容的思想;感悟了政府有需必到无需不扰、打造服务型政府的实效和力度;感悟了企业家脚踏实地、干事创业、勇于挑战、百折不挠的决心和毅力。
这是一次转变观念、开阔眼界的学习之行。
在这实训的100多天时间里,自己最大的收获就是思想观念上的洗礼。经济特区的划立,给深圳这个原本属于小县宝安的渔村,开启了走向经济都市的大门。41年后,深圳这个昔日的边陲小镇,已经成为屹立在中国南海之滨的一颗璀璨明珠,成为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城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这座生于改革,源于开放,成于创新。深圳发展产生的新观念很多,很值得学习,粗谈几点感受:
感受城市氛围,没有梦想何必深圳。
深圳时间的100天,给我最直接的冲击就是这座年轻的城市充满活力的激情盎然,城市终归是由人组成的,城市的烙印体现在深圳这座城市的每一个人身上,有我们乘坐的出租车司机、有我们接触的商界精英、有我们座谈的企业员工还有我们坐地铁时身边的陌生人等等,在他们身上我们能够深刻感受到,每个人都在用心用力地生活着、工作着,为了或是自己所追求的、所向往的目标,或是心中不平凡的梦想,而这座城市为这些敢于追梦的人们提供了最优越的舞台,“来了就是深圳人”“深爱人才,圳等你来”、深圳人才公园、深圳全球招聘人才的城市宣传片、深圳人才落户政策等等,事事处处、点点滴滴都体现着这个城市对人才的渴望,而选择来到这里的人都在这里努力实现着自己的价值,在实现价值的过程中,他们其实也面临着创业的失败、独行的孤单、激烈的竞争等等与这个舞台同样强大的现实与压力,除了一份孤勇,还需要有非同一般的实力与定力,深圳给我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没有梦想,何必深圳。
沉浸前海母公司,领略完全市场化公司的程序与规则。
前海母基金是一个完全市场化的公司,它的实力、运营方式都属于业界翘楚,通过沉浸式体悟,母基金公司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的决策程序与规则,与以往所认知的市场化公司大多为了追求效率,程序简化相反,我看到的反而是一个项目投资决策过程中,每一环都是严谨科学的程序与规则,项目需要经过立项会、小预审、大预审再经投委会后才完成项目的投资过程,而不同的会议根据所处的环节,必须充分论证项目正反两个方面,在评估阶段,反面论证比正面论证还要重要,专业性极强的高知人员组成了精悍的行业研究、财务和法律调研团队,专门负责进行反面论证,这个程序和规则,以及相应的工作量和繁复内容甚至远多于我们认知中的管理程序冗长的问题,但是恰恰相反的是,如此复杂却必不可少的程序与规则反而能够有效运转,充分发挥这种管理方法对决策的关键指导意义,在我看来,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高效,强调效率了,工作效率和会议效率并重。二是专业,专业化的人才对行业和项目能够做出专业化的评估,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决策机构能够做出行之有效的专业化决策。
在这里我所体悟到的是,程序与规则并不应该成为影响效率的理由,相反应该成为提高效率的动力,但前提是程序与规则应该是科学的。
这是一次宝贵且启迪良多的收获之旅。
实训期间我们走访了华为、腾讯等很多知名企业,在这些企业里我们窥见了深圳迅速崛起的源动力之一,这里有世界领先的处理器、有完全可以替代人类高强度工作的机器人行业、有可以追踪分析广泛应用的大数据体系、有上天入地的科技企业……这里的创新产业和高科技发展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高精尖产业的发展拉动了整个深圳的产业结构转型,更让我们看到中国屹立于世界的国家自豪,科技改变生活,甚至改变了一个时代,而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里,还有支撑这个时代民族脊梁的力量,那就是企业家精神,企业家情怀,他们做的不仅仅是企业,而是对这个社会、国家和时代的责任感,这种精神给予了我深深的震撼,纵观历史,每一次的科技革命与时代的进步,都少不了大格局的时代者推动者,这些推动深圳飞速发展的源动力又何尝不是我们时代的推动者,致敬科技与企业家精神。
深圳时间100天,我另一个最大的收获来源是我们第五批实训队,在这里我第一次在这么一段比较长的时间里,如此近距离接触到了各个领域的精英们,通过与伙伴们100多天的朝夕相处,让我了解了政府、更深刻理解了企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驻青单位,每个领域、每个伙伴身上都有着不同的闪光点,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政府工作人员的专业和严谨,看到了他们的辛苦与努力,也感受到他们积极地想要更好地服务企业与社会的努力与决心,他们传递着对社会、企业与百姓的责任,我理解了他们的定位使他们需要有更严谨有效的工作素养;我看到了企业家伙伴们的拼搏与不易,尤其是民营企业家们,在市场化时代的牵引下,我们都是被扔在海里学游泳的运动员,国企有社会的担当与责任,民企也同样承担着数万家庭的责任,相互理解,共同奋进也许是对这个伟大时代最好的回报;我同样在驻青单位的伙伴们身上看到了他们的专业与直白,他们同样深爱着我们的城市青岛,他们愿意将自己的专业充分发挥,用专业将城市建设得更好,同时,也愿意将体会到的城市不足直接而又直白地反应给各个领域,因为有爱,所以有責。实训队的每一个伙伴,都是我的良师益友,让我懂得换位思考,相互理解。
启发思考、明确方向,全身心锤炼自身素养
深圳时间的100天,我们懂得了深圳“言必称市场”的思维。体会了深圳人深入骨髓的市场化、法治化理念。看到了深圳全方位拉高标杆,高点定位,干就干最好,争就争第一,去适应和支撑新时代宏大使命担当的全球胸襟。留给我们的是受益终身的经历与思辨,现对下一步工作的思考与建议汇总如下:
1、建设学习型团队,提升专业化素养。我们深刻感受到深圳人对国际大势、前沿科技、政策法规、行业趋势的理解把握非常精准。正是因为深圳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善于学习,才能够领改革风气之先。所以,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是对自身素养提高的基本要求,建议倡导建设学习型团队,通过建立分类分领域更加科学有效的员工培训体系,多种形式正面引导,倡导更广泛的员工参与,建设人员培训评价指标,切实将建设学习型团队的精神传导给每一位员工。
2、重新定义程序与规则的意义,建立科学有效的规程,实现程序与效率的结合。在集团改革过程中,繁复的流程与程序始终是集团与各基层产业集团、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争议点,通常情况下,较为繁复的程序与规则可能会直接影响业务的推进和落地速度,但深圳之行,尤其是在前海母基金的实训,真正市场化的前沿企业对流程与规则也是非常看重一环不少的,这种程序与规则不仅不会阻碍业务的落地速度,相反为业务提供了非常有效的支撑依据,加速了业务的推进速度。建议集团以地产集团为试点,借助地产集团混改及人事改革的契机,通过专业的中介机构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程序,通过流程再造,实现效率与程序相结合。
事不躬行终是幻,学能活用方为真。我将努力把深圳所学运用到自己的岗位中,用行动书写答卷,让深圳体悟实训成果落地。
作者系青岛城投地产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董事
深度体悟感受,深层次理解深圳效应
置身于深圳高速发展的现实中,感悟了深圳开放、活力、包容的思想;感悟了政府有需必到无需不扰、打造服务型政府的实效和力度;感悟了企业家脚踏实地、干事创业、勇于挑战、百折不挠的决心和毅力。
这是一次转变观念、开阔眼界的学习之行。
在这实训的100多天时间里,自己最大的收获就是思想观念上的洗礼。经济特区的划立,给深圳这个原本属于小县宝安的渔村,开启了走向经济都市的大门。41年后,深圳这个昔日的边陲小镇,已经成为屹立在中国南海之滨的一颗璀璨明珠,成为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城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这座生于改革,源于开放,成于创新。深圳发展产生的新观念很多,很值得学习,粗谈几点感受:
感受城市氛围,没有梦想何必深圳。
深圳时间的100天,给我最直接的冲击就是这座年轻的城市充满活力的激情盎然,城市终归是由人组成的,城市的烙印体现在深圳这座城市的每一个人身上,有我们乘坐的出租车司机、有我们接触的商界精英、有我们座谈的企业员工还有我们坐地铁时身边的陌生人等等,在他们身上我们能够深刻感受到,每个人都在用心用力地生活着、工作着,为了或是自己所追求的、所向往的目标,或是心中不平凡的梦想,而这座城市为这些敢于追梦的人们提供了最优越的舞台,“来了就是深圳人”“深爱人才,圳等你来”、深圳人才公园、深圳全球招聘人才的城市宣传片、深圳人才落户政策等等,事事处处、点点滴滴都体现着这个城市对人才的渴望,而选择来到这里的人都在这里努力实现着自己的价值,在实现价值的过程中,他们其实也面临着创业的失败、独行的孤单、激烈的竞争等等与这个舞台同样强大的现实与压力,除了一份孤勇,还需要有非同一般的实力与定力,深圳给我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没有梦想,何必深圳。
沉浸前海母公司,领略完全市场化公司的程序与规则。
前海母基金是一个完全市场化的公司,它的实力、运营方式都属于业界翘楚,通过沉浸式体悟,母基金公司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的决策程序与规则,与以往所认知的市场化公司大多为了追求效率,程序简化相反,我看到的反而是一个项目投资决策过程中,每一环都是严谨科学的程序与规则,项目需要经过立项会、小预审、大预审再经投委会后才完成项目的投资过程,而不同的会议根据所处的环节,必须充分论证项目正反两个方面,在评估阶段,反面论证比正面论证还要重要,专业性极强的高知人员组成了精悍的行业研究、财务和法律调研团队,专门负责进行反面论证,这个程序和规则,以及相应的工作量和繁复内容甚至远多于我们认知中的管理程序冗长的问题,但是恰恰相反的是,如此复杂却必不可少的程序与规则反而能够有效运转,充分发挥这种管理方法对决策的关键指导意义,在我看来,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高效,强调效率了,工作效率和会议效率并重。二是专业,专业化的人才对行业和项目能够做出专业化的评估,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决策机构能够做出行之有效的专业化决策。
在这里我所体悟到的是,程序与规则并不应该成为影响效率的理由,相反应该成为提高效率的动力,但前提是程序与规则应该是科学的。
这是一次宝贵且启迪良多的收获之旅。
实训期间我们走访了华为、腾讯等很多知名企业,在这些企业里我们窥见了深圳迅速崛起的源动力之一,这里有世界领先的处理器、有完全可以替代人类高强度工作的机器人行业、有可以追踪分析广泛应用的大数据体系、有上天入地的科技企业……这里的创新产业和高科技发展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高精尖产业的发展拉动了整个深圳的产业结构转型,更让我们看到中国屹立于世界的国家自豪,科技改变生活,甚至改变了一个时代,而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里,还有支撑这个时代民族脊梁的力量,那就是企业家精神,企业家情怀,他们做的不仅仅是企业,而是对这个社会、国家和时代的责任感,这种精神给予了我深深的震撼,纵观历史,每一次的科技革命与时代的进步,都少不了大格局的时代者推动者,这些推动深圳飞速发展的源动力又何尝不是我们时代的推动者,致敬科技与企业家精神。
深圳时间100天,我另一个最大的收获来源是我们第五批实训队,在这里我第一次在这么一段比较长的时间里,如此近距离接触到了各个领域的精英们,通过与伙伴们100多天的朝夕相处,让我了解了政府、更深刻理解了企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驻青单位,每个领域、每个伙伴身上都有着不同的闪光点,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政府工作人员的专业和严谨,看到了他们的辛苦与努力,也感受到他们积极地想要更好地服务企业与社会的努力与决心,他们传递着对社会、企业与百姓的责任,我理解了他们的定位使他们需要有更严谨有效的工作素养;我看到了企业家伙伴们的拼搏与不易,尤其是民营企业家们,在市场化时代的牵引下,我们都是被扔在海里学游泳的运动员,国企有社会的担当与责任,民企也同样承担着数万家庭的责任,相互理解,共同奋进也许是对这个伟大时代最好的回报;我同样在驻青单位的伙伴们身上看到了他们的专业与直白,他们同样深爱着我们的城市青岛,他们愿意将自己的专业充分发挥,用专业将城市建设得更好,同时,也愿意将体会到的城市不足直接而又直白地反应给各个领域,因为有爱,所以有責。实训队的每一个伙伴,都是我的良师益友,让我懂得换位思考,相互理解。
启发思考、明确方向,全身心锤炼自身素养
深圳时间的100天,我们懂得了深圳“言必称市场”的思维。体会了深圳人深入骨髓的市场化、法治化理念。看到了深圳全方位拉高标杆,高点定位,干就干最好,争就争第一,去适应和支撑新时代宏大使命担当的全球胸襟。留给我们的是受益终身的经历与思辨,现对下一步工作的思考与建议汇总如下:
1、建设学习型团队,提升专业化素养。我们深刻感受到深圳人对国际大势、前沿科技、政策法规、行业趋势的理解把握非常精准。正是因为深圳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善于学习,才能够领改革风气之先。所以,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是对自身素养提高的基本要求,建议倡导建设学习型团队,通过建立分类分领域更加科学有效的员工培训体系,多种形式正面引导,倡导更广泛的员工参与,建设人员培训评价指标,切实将建设学习型团队的精神传导给每一位员工。
2、重新定义程序与规则的意义,建立科学有效的规程,实现程序与效率的结合。在集团改革过程中,繁复的流程与程序始终是集团与各基层产业集团、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争议点,通常情况下,较为繁复的程序与规则可能会直接影响业务的推进和落地速度,但深圳之行,尤其是在前海母基金的实训,真正市场化的前沿企业对流程与规则也是非常看重一环不少的,这种程序与规则不仅不会阻碍业务的落地速度,相反为业务提供了非常有效的支撑依据,加速了业务的推进速度。建议集团以地产集团为试点,借助地产集团混改及人事改革的契机,通过专业的中介机构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程序,通过流程再造,实现效率与程序相结合。
事不躬行终是幻,学能活用方为真。我将努力把深圳所学运用到自己的岗位中,用行动书写答卷,让深圳体悟实训成果落地。
作者系青岛城投地产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