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探究式学习方式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创造性等特点,其作用就在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增强学生探究意识,学会探究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本文从三个方面对这种学习方式做探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探究式学习
中国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11 -01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动机和兴趣
首先,课前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在教学的一开始就能吸引学生,运用新颖的导课艺术创设出与教材相适应的情境气氛,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起求知的欲望,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例如,我在教授鲁迅先生的《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时,先让学生背诵熟悉的《钱塘湖春行》一诗。学生背完后,我紧接着说:“你们背诵的诗简直把我带入了美丽诱人的西子湖畔,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论雷峰塔的倒掉》,其中的雷峰塔是西湖的十大风景之一,在西湖的前面。它在1924年9月倒掉了,鲁迅先生借此写文章来谈论有关的看法。”自然而然的把学生导入主动阅读、探究寻觅的良好氛围中。
其次,课中设置情境,帮助学生主动探究。中学课本中大多是些文质兼美、感人至深的名篇,但有的因年代久远、跨越国度等原因,使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真正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而这往往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不有所突破,学生就无法真正理解课文。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尽快获得情感体验。在中学语文《变色龙》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奥楚蔑洛夫最基本的性格特征是什么?从教材分析看,他处理狗咬人这个“案子”的依据是什么?在光天化日之下,主人公出尔反尔、变来变去其原因是什么?围绕“狗咬人”一案,主人公作了六次判断五次变色,如此多变说明了什么?文章的结尾是狗走了,后面跟着的是谁?这样结尾有什么含义?五个问题的提出,富有阶梯性,有效地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点燃了他们探究思维的火花,激发了学生思维的潜力,使学生领会到小说主题的实质。
最后,课终创设情境,把教学推向高潮。《愚公移山》是古代名篇。我让学生在读读、背背、感知大意、翻译全文的基础上,结合其内容提出下面这样一个问题:你是怎样看待愚公的?以此来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通过讨论,同学们明确了愚公的做法在今天看来未必可取,但他认准目标,坚定不移的精神是感人的,也是任何时代不能丢弃的。最后播放《愚公移山》MTV片段,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声,雄壮的画面,使学生们仿佛置身于远古的时代,真切感受到愚公移山的坚定信心,课堂气氛达到高潮。这样既探究了古代名篇的主题,又使之富有现代气息。
二、联系文章外相关的材料进行探究
首先,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进行探究。比如我们在学习邓小平《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一文时,就应该让学生知道,这篇文章是在我国“实行各项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政策”的背景下写作的。邓小平同志及时而敏锐地发现有些人对“为人民服务”等“庄严的革命口号”进行“批判”,并还“得到我们队伍中一些人的同情和支持”,于是从党性和革命性的原则出发,提出了要“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的问题。可见,邓小平同志时刻注意“两个文明”一起抓,具有非凡的洞察力和指引驾驭全局的才能。
其次,联系当前的社会现实进行探究。例如在学习《挺进报》这篇课文时,在引导学生着重分析人物的思想、行动所体现的崇高革命精神的同时,也要使学生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珍惜现在的美好学习时光,勤奋学习,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将来为祖国的更加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三,联系作家的其他作品或其他作家的同类作品进行探究。前者可以比较全面的了解一个作家所写作品的主题、题材和风格特点,后者可以通过比较,更好的把握一个作家的特点或作品的特殊意义。供比较的不同作家的作品要具有某些相似之处,便于同中见异,更好的了解一个作家。
三、根据文章本身的文句、立意和表现手法进行探究
首先,注意探究文章字句的内容和这样遣词造句的原因。例如在学习臧克家的诗《有的人》开头一节时,就应该引导学生探究一下:为什么死了的还会活着,活着的又是已经死了呢?那是哪两种人?思考的结果,才知道前一分句的“活”是肉体之活,“死”是指精神之死,指的是行尸走肉的反动分子。后一分句的“死”是肉体之死,“活”是精神上的“活”,指的是像鲁迅那样的千百万革命者。
其次,注意探究文章的深刻立意,切实把握作品或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在学习鲁迅的小说“故乡”时,我们既要把握住小说所表现的旧中国农村衰败、萧条和日趋破产的情景,又要仔细探究作品是否还有更深的立意。
第三,注意探究作品的表现形式的特点。例如,学习契诃夫的小说《变色龙》,很多学生也能举例说明对比手法的运用对于表现警官奥楚蔑洛夫形象的意义。但仅仅这样是不够的,还应带领学生认真探究小说在对比手法运用上有哪些具体特点。通过探究,让学生看到小说不是就两件事进行对比,而是就同一件事的态度进行对比;不是一次对比,而是连续频繁的对比;不是机械刻板的对比,而是随着情节发展的令人忍俊不禁的对比等等。从而就充分暴露“变色龙”趋炎附势、狡诈多变的奴才本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探究式学习
中国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11 -01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动机和兴趣
首先,课前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在教学的一开始就能吸引学生,运用新颖的导课艺术创设出与教材相适应的情境气氛,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起求知的欲望,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例如,我在教授鲁迅先生的《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时,先让学生背诵熟悉的《钱塘湖春行》一诗。学生背完后,我紧接着说:“你们背诵的诗简直把我带入了美丽诱人的西子湖畔,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论雷峰塔的倒掉》,其中的雷峰塔是西湖的十大风景之一,在西湖的前面。它在1924年9月倒掉了,鲁迅先生借此写文章来谈论有关的看法。”自然而然的把学生导入主动阅读、探究寻觅的良好氛围中。
其次,课中设置情境,帮助学生主动探究。中学课本中大多是些文质兼美、感人至深的名篇,但有的因年代久远、跨越国度等原因,使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真正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而这往往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不有所突破,学生就无法真正理解课文。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尽快获得情感体验。在中学语文《变色龙》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奥楚蔑洛夫最基本的性格特征是什么?从教材分析看,他处理狗咬人这个“案子”的依据是什么?在光天化日之下,主人公出尔反尔、变来变去其原因是什么?围绕“狗咬人”一案,主人公作了六次判断五次变色,如此多变说明了什么?文章的结尾是狗走了,后面跟着的是谁?这样结尾有什么含义?五个问题的提出,富有阶梯性,有效地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点燃了他们探究思维的火花,激发了学生思维的潜力,使学生领会到小说主题的实质。
最后,课终创设情境,把教学推向高潮。《愚公移山》是古代名篇。我让学生在读读、背背、感知大意、翻译全文的基础上,结合其内容提出下面这样一个问题:你是怎样看待愚公的?以此来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通过讨论,同学们明确了愚公的做法在今天看来未必可取,但他认准目标,坚定不移的精神是感人的,也是任何时代不能丢弃的。最后播放《愚公移山》MTV片段,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声,雄壮的画面,使学生们仿佛置身于远古的时代,真切感受到愚公移山的坚定信心,课堂气氛达到高潮。这样既探究了古代名篇的主题,又使之富有现代气息。
二、联系文章外相关的材料进行探究
首先,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进行探究。比如我们在学习邓小平《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一文时,就应该让学生知道,这篇文章是在我国“实行各项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政策”的背景下写作的。邓小平同志及时而敏锐地发现有些人对“为人民服务”等“庄严的革命口号”进行“批判”,并还“得到我们队伍中一些人的同情和支持”,于是从党性和革命性的原则出发,提出了要“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的问题。可见,邓小平同志时刻注意“两个文明”一起抓,具有非凡的洞察力和指引驾驭全局的才能。
其次,联系当前的社会现实进行探究。例如在学习《挺进报》这篇课文时,在引导学生着重分析人物的思想、行动所体现的崇高革命精神的同时,也要使学生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珍惜现在的美好学习时光,勤奋学习,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将来为祖国的更加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三,联系作家的其他作品或其他作家的同类作品进行探究。前者可以比较全面的了解一个作家所写作品的主题、题材和风格特点,后者可以通过比较,更好的把握一个作家的特点或作品的特殊意义。供比较的不同作家的作品要具有某些相似之处,便于同中见异,更好的了解一个作家。
三、根据文章本身的文句、立意和表现手法进行探究
首先,注意探究文章字句的内容和这样遣词造句的原因。例如在学习臧克家的诗《有的人》开头一节时,就应该引导学生探究一下:为什么死了的还会活着,活着的又是已经死了呢?那是哪两种人?思考的结果,才知道前一分句的“活”是肉体之活,“死”是指精神之死,指的是行尸走肉的反动分子。后一分句的“死”是肉体之死,“活”是精神上的“活”,指的是像鲁迅那样的千百万革命者。
其次,注意探究文章的深刻立意,切实把握作品或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在学习鲁迅的小说“故乡”时,我们既要把握住小说所表现的旧中国农村衰败、萧条和日趋破产的情景,又要仔细探究作品是否还有更深的立意。
第三,注意探究作品的表现形式的特点。例如,学习契诃夫的小说《变色龙》,很多学生也能举例说明对比手法的运用对于表现警官奥楚蔑洛夫形象的意义。但仅仅这样是不够的,还应带领学生认真探究小说在对比手法运用上有哪些具体特点。通过探究,让学生看到小说不是就两件事进行对比,而是就同一件事的态度进行对比;不是一次对比,而是连续频繁的对比;不是机械刻板的对比,而是随着情节发展的令人忍俊不禁的对比等等。从而就充分暴露“变色龙”趋炎附势、狡诈多变的奴才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