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猴儿一词历史渊源

来源 :小品文选刊·印象大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x07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大同叫大并不大,是由城市和郊区组合成的小城市。
  大同城城家,有着先天的地域优势,一个城圐圙框柱了视线,有坐井观天的思维,觉的城郊的全是下里巴人。城城家最瞧不上眼的,就是大同煤矿人。一说煤矿的,很不屑的说那群矿猴儿,语气中透出诸多的鄙视和不服。而煤矿人喊城城家,多有小气,市侩,小市民成份在内。
  关于矿猴儿一词何时而来,这里面也有诸多渊源。
  大同煤矿由两条沟组成,一条云冈沟,沟中伴随着十里河;一条口泉沟,伴随着口泉河。两条沟环抱着一座大山,历史上地名叫双化岭,山中蕴藏着煤炭。在东部山脚下开阔地,有个村庄平旺村。大同煤矿在村中建立了大同煤矿总部,称新平旺,解放后正式名称叫大同矿务局。
  平旺属于煤矿总部驻地,也是大同煤都中心。中心地带人为和历史原因,划分为圈里圈外,这种划分还的找日本人的后账。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占领大同煤矿后,对这一地区进行规划,以一条歪斜的南北铁路为界,于铁路西规划有住宅、办公场所及职能机构。规划为棋盘结构,房屋为纬线形式排列,不同的区域分为纬一路,直至纬七路;和办公职能的楼体,立体俯瞰是“大日本”三个字。不过现在拆的所剩无几,解放后,人们口头把这一区域称圈里,铁路以东区域称圈外。
  圈里多为机关人员,有五六十年代支援煤炭建设外地侉侉们,受有良好教育,在子女教育上率先推广了普通话。虽然大同人戏称这是处理普通话,但是难掩会说同普话的高人一等处。
  圈外的多为厂矿人员或是机关一般人员,早期围绕办公楼盖的家属院,起名称为和一路,意为和平街一路,后一直延续到和平街十二路。和平街前几路还是有像样的人家,越后越就普通矿工。
  不管是圈里圈外的,煤都矿务局人在心理上有着先天的优势,往往瞧不上云冈沟和口泉沟的人。因居住在矿务局人员冬季有暖气采暖,而矿上的取暖烧的火炕,局里人把矿上人戏称为炕上的。
  煤都矿务局人心理优势,在语言上表现尤为突出,八十年代初,矿务局一中招收各矿子弟,寄宿办学。两条沟的子弟,说话口语中有着山味儿,而矿务局子弟同普话口语中带着洋气得意。常说的一句话:岗家是矿务局的。说这话时摇头晃脑,自豪得意表露无疑。
  煤矿两条沟壑的人员,往往也因为离城的远近,见识的多寡,相互在掐。
  大同煤矿被城城家称为矿猴儿,是有具体的表象存在。八十年代初,大同煤矿废弃电车运送工人下井形式,而改造成形似缆车的模式。缆车是在缆绳上栓一个垂直杆,杆的下面是个三角木凳,好像自行车车座的样子。上下循环不间断的旋转,需要下井的工人,当木凳运行过来时,一手抓紧垂直杆,抬脚叉腿跨坐在木凳上,双手搂住前面的垂直杆,样子就像个猴子。所以被人称为矿猴儿不为怪。
  被城城家称矿猴儿还有很深的、抽象的内容在里面,那就是煤矿逆袭城市,对城市的冲击。八十年代初,高考的独木桥只有寥寥无几的人是幸运儿,不幸的沦落为社会青年。大量的无业人员,混乱的社会秩序,很像是乱世。
  靠名头,靠拳头,抢夺地盘。有些人父母在煤矿,不想坏了名声,本着兔子不吃窝边草的原则,开始向城市扩张。先是纠结一帮人,蹬大轮,蹬大轮就是公交车行窃。也就是小偷,方言叫小狸,法律中叫绺窃。
  当时大同公共汽车总站设在西门外,云冈沟的蹬车在大修厂站时放弃。口泉沟闲杂社会青年颇费些波折,先是出了沟,灭了煤都矿务局,制控了向城进军的路线。两条沟不同势力不满足于小偷小摸,于是开始占领火车站及汽车站。这本是新建南北路人的地盘(现在魏都大道),被进城的煤矿社会青年抢夺了。接着抢夺大西街地盘,大西街地盘是由大西街两侧青龙阁街和朝阳寺前街拥有。经过几年的争斗,妥协被妥协,城市社会青年被这群不讲理的煤礦子弟折服。
  面对这群靠拳头吃饭的家伙,城城家无奈自嘲的说:那些矿猴儿,根本不是东西。曾有公安对煤矿某个住宅区做调查,说:挨着户数,有冤的;隔着户数,有漏网的。
  煤矿这些子弟靠着蛮力到底吃了亏,偷点儿、抢点儿收点儿保护费,最后沦落的没个好下场,不是判的就是毙的,有个好样的最后逃不过吸毒的结局。
  而城城家青年,在妥协退让中,先是大西街提个盒,提盒意思从东面接上货跑西面出售,后经过资本积累,包栏柜做买卖,倒是全出息了。
  一说起当年让煤矿那群灰猴儿抢夺的地盘,有些人现在还会狠狠的骂句:那些矿猴儿……
其他文献
始建于民国六年(1917年)的大同首善医院,系大同市最早的一座医院。该院李溉尘院长曾在《游大同记》一文中如是介绍:“地基五十余亩,建造装置之费用,达十余万,为华北圣公会最大之医院。建筑之完善,设备之齐全,为晋省之冠。中西医士男女护生约二十余人,机器电燈,雇用俄人。”  那么如此规模的首善医院,在当年为什么会建在古城大同呢?一篇刊载于《国际公报》第五期(1922年)的一篇文章——《大同首善医院缘起》
期刊
北方人过去苦寒,缺油少食,不兴炒菜,大多乱炖。乱炖,北方人一般叫大烩菜,即把土豆、大白菜、豆腐,现在人们当然还要加黄花、葫芦条、烧猪肉、肉丸子之类,甚至糕、饼等各种食材汇集一锅,汤汤水水,咯咚咚……咯咚咚,咯咚咚……咯咚咚,慢慢熬。待到柴禾呛人的烟火气散尽,多种菜香就开始丝丝缕缕独立或混杂地散逸出来,生活的滋味也就丝丝缕缕地飘荡出来。读作家侯建臣的一些文学作品,明显能感觉他就像北方一个善于操持的家
期刊
被岁月磨洗过后的乌镇,仿佛一枚硕大的、版刻的十字勋章,镶嵌在杭嘉湖平原宽阔的胸膛上。  走进乌镇,我才发现这枚勋章正以变幻莫测的速度,冲击着我的瞳孔,无论古典或繁华,无论小桥流水,抑或是飞翔的瓦的青翅,总是从不同角度进入到我的身体。  而我突然发现自己更像是一条渴望的鱼,正置身在一张水墨浸染的宣纸上,从东栅到西栅,再从西栅到东栅,不管怎样竭尽全力地游弋,都是在填充时光的空白。  我是多么希望让我自
期刊
北魏正光四年(523)柔然入侵,绕卫平城之六镇镇民亦相率起义。孝昌二年(526)秋七月“魏仆射元纂以行台镇恒州。鲜于阿胡拥朔州流民寇恒州,戊申,陷平城,纂奔冀州”(《资治通鉴·梁纪》七)。此后,“恒代而北,尽为丘墟”(《魏书·地形志》上),平城当亦荒废。  北齐天保四年(553),“(蠕蠕,即柔然)复为突厥所攻,举国奔齐,文宣(高洋)乃北讨突厥,迎纳蠕蠕……致之马邑川,给其廪饩、缯帛……(五年,公
期刊
小时候在故乡,有一天雨后,几个大一点的伙伴邀我去拣雀儿菜,我有点兴奋,雀儿菜是什么菜?满山都跑遍了,总算找到了一点点,大孩子的收获也不大,在叽叽喳喳中,我一會儿听他们叫雀儿菜,一会儿又叫雀儿屎,心里有点疑惑:这到底能不能吃?  母亲对我这一捧东西却很郑重,教我洗干净,做了疙瘩汤。还说这是山珍。雀屎疙瘩汤到底什么味道?用姥姥的话说,泥古哒哒的。大概就是泥土的气味吧。  第一次被地皮菜震撼了是在大同矿
期刊
2020年1月23日,湖北省武汉市等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袭来。大同市总工会领导班子面临一次大考。按照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各项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的整体安排,牢记宗旨,担当使命,主动迎接大考,火速投入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去主动迎接大考,在战“疫”中淬炼治理能力。  政治站位高 头等大事抓得住  临近春节刚放假,传来湖北省武汉市等地陆续发生新冠肺炎疫情。面对突如其
期刊
我喜欢在老照片中放飞思绪。有时候,哪怕是些本可以一瞥而过的照片,或者照片中某个不起眼的细节,都可能蕴含有很大的信息量。  眼前的这帧老照片便如此。  照片的背景应该是火车站。月台上,士兵列队,向首长行军礼,而那位首长一眼便可认出是蒋介石。他一身戎装,着黑色披风,戴黑色手套,留着标志性的八字须,面容有些瘦削,但精神饱满。军政要员一众人等,簇拥在他两侧,他边走,边向士兵还礼致意。  这帧照片能够提供给
期刊
昨晚做梦又梦到父亲,他古古怪怪还是那么年轻,铁锈色保尔柯查金式的套头运动衣,下边却是三接头,一脸笑,教人发毛。早上醒来净过头脸坐下吃早餐,对我老婆讲说此事,她嘻嘻笑,说三哥我要祝你成功,我说做梦还有成功不成功,分明屁话。老婆咽下一口咖啡,说,地下老爷子永远四十九,按岁数此刻该他叫你小哥的,我说这下闻到臭味了,真是屁话。老婆眯了眼,面包皮不要那么乱扔好不好,收好放外边窗台喂鸟,又说,我这话,要你爸做
期刊
山环水绕、古意盎然的广灵县西蕉山村是一处静谧之所,古堡堡墙残存,堡子以古戏台为中心,成片的古民居位于村子西北隅,那些深宅大院门楼耸峙,甬道幽长,照壁精美,院落对称,弥漫着古朴典雅的气息,给人一种空灵的感觉和穿越时空的错觉。大门口的上马石、抱鼓石、雕花基石、木制雕花门头、雕花木柁头雕饰繁复,院子里各种雕花窗棂图案精美,看得出起屋的房主人对于房屋格调的讲究, 宅子里每个细节都流露出了雍容的气质。现存的
期刊
我国古代石雕艺术的最大宝库——大同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约16公里的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地理位置为东经113·20’,北纬40·04’。石窟依山开凿,规模恢弘、气势雄浑,东西绵延约1公里,窟区自东而西依自然山势分为东、中、西三区。现存主要洞窟45个,附属洞窟209个,雕刻面积达18000余平方米。造像最高为17米,最小为2厘米,佛龛约计1100多个,大小造像59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