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daois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衔接已成为当前农村经营政策讨论的重要内容之一。该文介绍了小农户发展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供广大农业经营主体参考。
  关键词:小农户;现代农业;有机衔接;问题;对策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落实扶持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政策,完善“农户+合作社”“农户+公司”利益联结机制[1]”。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强面向小农户的社会化服务,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这些政策文件都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小农户问题的高度重视,对于当前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深入推进乡村振兴以及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要且深远的意义。
  1 小农户发展现状
  1.1 概念 小农户是农业生产经营基本单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承包土地的农户。小农户可以分为以下3类:第一类:主要依靠农业收入的小农户,这类小农户大多数年龄在50岁以上,收入主要靠农业收入或打零工收入;第二类:主要收入来自外出打工的农户,虽然户籍在农村,基本上不从事种植业或养殖业;第三类:虽然户籍在农村,但是依靠打工在城市买了住房,主要是在发达地区从事商业活动或常年打工的相关人员。
  1.2 基本现状 下面以郎溪县建平镇为例进行分析。建平镇位于皖南山区,以农业为主的乡镇,没有大型龙头企业。距离浙江一带较近,融入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较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较少。确权耕地面积6680hm2,全镇确权户数1.68万户,60%以上的面积已流转,流转面积达4220hm2。小农户类型主要为第2、第3类,第1类较少,而且耕种面积也较少,多数为老年人。截至2019年底,新型经营主体合作社或家庭农场(大户)中经营6.67hm2以上有142个,经营3.33~6.67hm2的有76个,经营2.00~3.33hm2的有177个,经营0.67~2.00hm2的有386个。调查中发现,不仅小农户受规模或条件限制,未采用现代生产经营方式,一些经营主体也未采用现代农业管理理念和方法。有个别经营蔬菜和水果合作社虽采用了设施农业进行生产,但是这些经营主体没有与小农户形成有效衔接,尚未形成信息共享、技术共享、资源共享,未形成利益分配机制。
  2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生产能力弱 表现为物质装备能力、劳动力禀赋和技术创新能力都较低。郎溪县建平镇从事小农户生产人员大多数为年龄较大人员,人均劳动生产率极低,表现为采用分散化、小规模的经营方式,与现代农业发展的社会化大生产相去甚远[2]。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不断地为农业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等一系列服务,从而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另外,在现代农业发展中,把现代工商业、保险、物流和金融融合其中,从而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产业化体系,地超过了小农户的边界。
  2.2 市场能力弱 主要表现在农业生产之外的销售、流通、仓储以及产业链各环节的相关资本和技术等,小农户对市场价格波动缺乏应对和预警能力。虽然有少数新型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建立起利益联结模式,但是只能解决产品“卖难”问题,而对于引入新技术、现代管理理念等则有所欠缺,未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极易出现不合作或违约等现象。
  2.3 合作能力弱 主要表现在执行效能弱、决策成本高等,难以提高生产能力与市场谈判的合力。由于行政力量推进的小农户合作机制,多数没有业务精英带头或持续业务开展而流于形式,部分合作社成立的目的是获取国家政策优惠或项目支持,并未真正带动小农户从提高管理水平、引进先进技术方面提高效益。合作社多为利益松散型组织,缺乏人才和技术表现突出。
  2.4 政策能力弱 主要表现为小农户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接收政策运用能力和信息能力较差,不知道他从事的产业可以享受有关政策扶持,大量政策信息被有关龙头企业或種养大户等所获取。
  3 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的对策措施
  3.1 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坚持政府主导、分类推进、农民主体,利用小农户实物、土地和林权出资入社,盘活资源要素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主力军,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3],并且从政策和资金上大力支持和培育。
  3.2 构建全产业链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以家庭经营为主体的基础上,对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环节进行整合,从而构建包括农业全产业链,经营性服务与公益性服务相协调,综合服务与专项服务相协调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3.3 培育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三农”人才队伍 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积极发现农村精英、种养大户和经营主体带头人进行常态化培训,利用各种培训形式和培训资源,传递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市场信息,及时解决生产经营中的技术和产品营销等问题,对于重点合作组织的人才引进并加以政策扶持。
  3.4 加强小农户有机衔接现代农业的制度保障 互利互赢是小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有效衔接的常态方向,要求政策设计从支持规模化偏好性转向功能和结果,既激励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又扶持和保护小农户的发育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松梅.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实现有效衔接问题的研究综述[J].当代经济,2019(12):109-111.
  [2]胡雯.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思考[N].四川日报,2019-03-15.
  [3]刘梅叶.陆丰升.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效衔接的探索与思考[J].基层农技推广,2019(8):63-65.
  (责编:张宏民)
其他文献
摘 要:农村生态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客观评价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对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层次分析法框架,构建安顺市农村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分层模糊评价方法,对所选的3个行政村生态环境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乡村振兴建设整体上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但是在经济水平、污染控制、资源保护与利用及可持续发展上仍然存在短板。因此,需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强化“利益相关者”的
期刊
摘 要:以比较有代表性的城市森林公园——通州大运河森林公园为例,运用李克特量表法和加权最小二乘法,基于游客的调研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对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城市森林公园发展状况整体良好,影响城市森林公园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为整体景观、基础设施建设及综合服务水平。其中,水质差和生物多样性不足、公共卫生间设置间隔不合理和综合服务水平不高是最大的制约因素。  关键词:北京城市森林公园;现状;最小二
期刊
摘 要:随着现代化农业的深入推进,国内相继出现不同模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机构,形成了各具特色、形式多样的服务体系。该文以2019年农业农村部确定的第1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典型案例中的福建司雷植保技术有限公司为分析对象,探究安溪县茶园生态防控全程托管下茶园社会化服务模式的建立效果。  关键词:茶园社会化服务;托管模式;茶园植保  中图分类号 F32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期刊
摘 要:重点区专项调查评价是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工作的重要阶段。该文以霍邱县为例,阐述了重点区调查评价需要解决的问题,初步划定了霍邱县土地质量重点调查评价区,并对各类重点调查评价区调查评价内容、工作部署和主要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重点区调查;霍邱  中图分类号 F30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13-0131-03 
期刊
摘 要:以宁德金涵茶文化创意休闲园概念规划为例,依托茶园生产本底,通过自然资源整合、文化创意引领,将失管茶园规划为集茶产业生产、科教、销售、电子商务、地方民俗特色与历史文化展示、休闲体验与运动健身等于一体的综合性休闲茶园,以期为类似茶园改造升级的规划及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失管茶园;休闲;产业互动;概念规划  中图分类号 S5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
期刊
摘 要:基于六安市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和面源污染问题相对突出的现状,该研究从微观视角入手,构建了生猪农户和养殖场选择环保型的粪便处理技术意愿的模型框架;利用六安市143户农户及养殖场的实地调查数据,基于Logistic二元选择模型法,分析了农户和养殖场对于生猪粪便处理技术选择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大部分农户和养殖场对生猪粪便处理技术的选择意愿是倾向于选择环保的处理方式;农户和养殖场的经营规模、对
期刊
摘 要:该文分析了智慧职教背景下《现代食用菌生产技术》的教学基本情况,以金针菇栽培教学为例,提出了基于职教云班课的教学设计,将教学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3个阶段,并对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价和思考。通过教学设计,增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职教云课堂;金针菇栽培;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
期刊
摘要: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重大决策部署,两者具有目标的统一性和措施的互补性,实现两者有机衔接意义重大。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是脱贫攻坚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该文以广灵县为例,利用实际调研数据分析了广灵县农村集体经济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下的发展状况和发挥的作用,为我国其他贫困地区提供借鉴。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集体经济;广灵县 
期刊
摘要:以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5个镇15个村360位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有序Logit模型对影响秸秆还田政策中农民满意度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农民职业背景、家庭人均耕地面积、参加农业技术培训、农民环保意识以及对政策的认同度是影响农民秸秆还田满意度的主要因素;虽然农户对目前采取的秸秆利用方式比较满意,但仍需改善。  关键词:秸秆还田;农民满意度;Logit模型  中图分类号F323.22
期刊
摘 要:2014年,农业农村部要求各市县将种植、养殖业分设的检验检测资源整合为综合性农产品质检机构,统一承担种植、养殖业检验检测任务。此类机构能合法合规承担任务,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数据和结果的前提是必须通过“双认证”(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该文介绍了岳阳市农业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双认证”前期准备工作、现场评审的具体做法,并根据自身体会,针对做好综合性农产品质检机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