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代大学拥有独立的个性、专注的研究精神和服务于社会的多元、开放的性格。这种性格的形成同大学的发展脉络是一致的,都积聚了历史的沉淀,是在遗传基因与外部社会环境的共同作用下而成的,其中内因是大学性格养成的关键性因素,决定了大学的方向和特质。
关键词:大学性格 个性独立 学术性格 社会性格
“university”最初起源于中世纪的“guild”(基尔特),意指行会组织、团体等。所谓的大学性格就是是指“大学作为主体与其生存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比较稳定的精神特征,”包括大学的校训校风、学术氛围等大学理念性因素。大学作为高深学问的场所,具有公认的三大功能是:培养人才、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其职能形成过程也是性格转变的过程,因为大学性格的形成与改变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大学性格的塑造与转变史
1.中世纪时期大学初步形成独立自由的个性。大学作为独立的法人组织,早在中世纪时期,就初步形成了独立、自由的个性。“在距今七八百年的大学历程中,中世纪大学最值得一提的是它的世界精神与超国界性格。”当时的大学具有相对多的优越特权如自由迁移权、审判权、免税等,较少受到宗教与政府的制约与牵引,大学的内部事务由大学解决,具备了独立自治的性格。并且师生可以自由地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间进行教学与学习活动。这种超国界的学术特征体现了国际性、开放性的特点。当今大学之间的相互交流与之相比则要稍显逊色,但是却是更高层次的超国界。金耀基先生指出现代大学的超国界性格乃是基于科学的共识与知识的共识。因此,多元化的现代大学远虽然远不如具有共通的语言与信仰中世纪大学的超国界性格之鲜明,但是现代大学却进行的是一种必然而又理智的交流。
2.19世纪大学学术性格的形成。在柏林大学建立之前,大学的理念是“教学的机构”,主要的任务是培养人才即传授知识;直到19世纪洪堡将大学的理念发展为“研究中心”,他认为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进行科学研究即发现、创造知识。由此,大学增加了研究性格,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性格之后从德国传至欧洲大陆、美国,乃至全世界,成为现代大学的性格基因。大学之所以形成研究的性格,一方面离不开德国严谨的哲学文化的滋养,另一方面更是以洪堡为首的新人文主义者们,努力推崇纯粹学术、追求“完人”目标的必然结果。至今,科研能力仍是衡量学校与教师学术标准的一项基本要求,而科研水平也成为了决定大学的国际声望与地位的关键性因素。
总之,大学的研究性格拓展了大学在社会中存在的基础与功能,使之成为引领社会发展的轴心机构;与此同时,这也引来学界诸多质疑,如教学与科研如何协调、大学教师能力以何为基准等相关话题。
3.20世纪大学开辟出社会性格。作为德国和英国大学的“混血儿”,美国既传承了德国研究的传统,也兼备着英国的教学传统。美国不仅进一步完善了大学的研究性格——将德国大学研究的传统发扬光大,创立了约翰霍普金斯研究生院。更进一步地创造出为社会服务的社区学院,并将研究与实用理相融合,开设实用性专业课程,促使现代大学形成了创新精神与服务社会的理念。此时的大学早已不是纽曼(Newman)笔下进行博雅教育的乡村式大学,也不是弗莱克斯纳(Flexner)主张的“一种以崇高的和明确的宗旨以及以精神与目的的统一为特点的有机体”而存在的城市态大学,相反它是如克拉克科尔(Clark Kerr)描述的由若干群体组成的城邦式的巨型大学,是各种利益群体的集合,是拥有多种理念、多重目标的巨型大学。巨型大学是社会的风向标,所以性格具有社会性、多元性的特征。
二、大学性格养成的动力因素
英国高等教育学者阿什比(Eric Ashby)在其著名的《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一书中提出一个著名的结论:“大学是继承西方文化的机构。它象动物和植物一样地向前进化。所以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拥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大学组织性格的形成既是自身发展需求的结果,同时也深受社会母体环境的影响。
1.内因的诉求。
1.1大学知识属性的需要。“大学,研究高深学问者也”。纵观世界一流大学,都将求真探知作为大学的生存之本和进取之道的关键。传授知识与创造知识是大学产生与发展的根本动力。由哈佛学院时代传用至今的哈佛大学校徽上是拉丁文字样的“VERITAS”,意为“真理”,之后更为“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其昭示着哈佛大学立校兴学的宗旨——求是崇真。以“培养优秀学生”理念而著称的耶鲁大学,坚守着对校训“光芒与真理”(拉丁文是Lux et veritas)的不懈追求。这些都体现了高深学问是大学的本质属性,这种知识属性反作用于大学,促使其形成了自治、学术自由的开放性格。
1.2大学人——校长和大师的推力。首先,“观其校长而知其校”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的形象和旗帜,其教育思想体现在对大学的改革与创新实践中,正如国外的洪堡之于新柏林大学、赫钦斯之于芝加哥大学,国内“北大之大,大于蔡元培”、以及“提到梅贻琦便意味着清华”。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和个人魅力等决定了大学校长的“办学观”“人才观”“教学观”等。其次,“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民国时期,蔡元培和梅贻琦都竭力推崇教授治校,聘请优秀学者讲学,汇聚了众多名师学者,如冯友兰、朱自清、闻一多等,一时成为人人向学之地,为当时的北大与清华创造了浓厚的学术气氛。随着高等教育专业发展和学科的成熟,“教授治校”的制度从严谨意义上而言即是“教授治学”。
2.外因驱动。外部环境影响是大学性格社会化的直接驱动力,其显性因素主要是社会政治变革、经济发展方式、科技进步与文化传统等。在世界发展史中,启蒙运动思潮推动了民族主义、国家意识和人权独立的进程,也为大学学术自由的思想营造了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大学的研究性格就是萌芽于19世纪初德国民族意识的觉醒,而随着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大学的研究性格愈发鲜明。科技中心和大学中心的迁移便是很好的例证了科技与大学性格的关系。此外,美国注重实用性的思想和西部开发的时代背景诱发了社会对大学的要求——走出象牙塔,服务社会。由此大学的社会性格诞生。“大学,不是很大很大的校园,不是贩卖文凭的机构,不是政治的附属,是很大很大的胸怀,是独立的学术自由,是很广很广的的研究范围,是很厚很厚的人文底蕴,是很重很重的历史积淀。”大学的性格经历了历史的淘汰与选择,同时也会在未来中发展出更加多样的性格。最为重要的是,我们希望大学永远不能忘却自己的本质——发现、创造学问。
参考文献:
[1]谭志松.大学的文化性格[J]. 三峡大学学报.2009,31(1):97-101
[2]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3][美]克拉克·科尔.高铦,高戈,汐汐译.大学之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英]阿什比.滕大春等译.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5]黃延复.梅贻琦教育思想研究[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
作者简介:陈佳慧(1992-),女,山西运城人,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高等教育学研究。
关键词:大学性格 个性独立 学术性格 社会性格
“university”最初起源于中世纪的“guild”(基尔特),意指行会组织、团体等。所谓的大学性格就是是指“大学作为主体与其生存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比较稳定的精神特征,”包括大学的校训校风、学术氛围等大学理念性因素。大学作为高深学问的场所,具有公认的三大功能是:培养人才、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其职能形成过程也是性格转变的过程,因为大学性格的形成与改变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大学性格的塑造与转变史
1.中世纪时期大学初步形成独立自由的个性。大学作为独立的法人组织,早在中世纪时期,就初步形成了独立、自由的个性。“在距今七八百年的大学历程中,中世纪大学最值得一提的是它的世界精神与超国界性格。”当时的大学具有相对多的优越特权如自由迁移权、审判权、免税等,较少受到宗教与政府的制约与牵引,大学的内部事务由大学解决,具备了独立自治的性格。并且师生可以自由地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间进行教学与学习活动。这种超国界的学术特征体现了国际性、开放性的特点。当今大学之间的相互交流与之相比则要稍显逊色,但是却是更高层次的超国界。金耀基先生指出现代大学的超国界性格乃是基于科学的共识与知识的共识。因此,多元化的现代大学远虽然远不如具有共通的语言与信仰中世纪大学的超国界性格之鲜明,但是现代大学却进行的是一种必然而又理智的交流。
2.19世纪大学学术性格的形成。在柏林大学建立之前,大学的理念是“教学的机构”,主要的任务是培养人才即传授知识;直到19世纪洪堡将大学的理念发展为“研究中心”,他认为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进行科学研究即发现、创造知识。由此,大学增加了研究性格,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性格之后从德国传至欧洲大陆、美国,乃至全世界,成为现代大学的性格基因。大学之所以形成研究的性格,一方面离不开德国严谨的哲学文化的滋养,另一方面更是以洪堡为首的新人文主义者们,努力推崇纯粹学术、追求“完人”目标的必然结果。至今,科研能力仍是衡量学校与教师学术标准的一项基本要求,而科研水平也成为了决定大学的国际声望与地位的关键性因素。
总之,大学的研究性格拓展了大学在社会中存在的基础与功能,使之成为引领社会发展的轴心机构;与此同时,这也引来学界诸多质疑,如教学与科研如何协调、大学教师能力以何为基准等相关话题。
3.20世纪大学开辟出社会性格。作为德国和英国大学的“混血儿”,美国既传承了德国研究的传统,也兼备着英国的教学传统。美国不仅进一步完善了大学的研究性格——将德国大学研究的传统发扬光大,创立了约翰霍普金斯研究生院。更进一步地创造出为社会服务的社区学院,并将研究与实用理相融合,开设实用性专业课程,促使现代大学形成了创新精神与服务社会的理念。此时的大学早已不是纽曼(Newman)笔下进行博雅教育的乡村式大学,也不是弗莱克斯纳(Flexner)主张的“一种以崇高的和明确的宗旨以及以精神与目的的统一为特点的有机体”而存在的城市态大学,相反它是如克拉克科尔(Clark Kerr)描述的由若干群体组成的城邦式的巨型大学,是各种利益群体的集合,是拥有多种理念、多重目标的巨型大学。巨型大学是社会的风向标,所以性格具有社会性、多元性的特征。
二、大学性格养成的动力因素
英国高等教育学者阿什比(Eric Ashby)在其著名的《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一书中提出一个著名的结论:“大学是继承西方文化的机构。它象动物和植物一样地向前进化。所以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拥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大学组织性格的形成既是自身发展需求的结果,同时也深受社会母体环境的影响。
1.内因的诉求。
1.1大学知识属性的需要。“大学,研究高深学问者也”。纵观世界一流大学,都将求真探知作为大学的生存之本和进取之道的关键。传授知识与创造知识是大学产生与发展的根本动力。由哈佛学院时代传用至今的哈佛大学校徽上是拉丁文字样的“VERITAS”,意为“真理”,之后更为“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其昭示着哈佛大学立校兴学的宗旨——求是崇真。以“培养优秀学生”理念而著称的耶鲁大学,坚守着对校训“光芒与真理”(拉丁文是Lux et veritas)的不懈追求。这些都体现了高深学问是大学的本质属性,这种知识属性反作用于大学,促使其形成了自治、学术自由的开放性格。
1.2大学人——校长和大师的推力。首先,“观其校长而知其校”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的形象和旗帜,其教育思想体现在对大学的改革与创新实践中,正如国外的洪堡之于新柏林大学、赫钦斯之于芝加哥大学,国内“北大之大,大于蔡元培”、以及“提到梅贻琦便意味着清华”。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和个人魅力等决定了大学校长的“办学观”“人才观”“教学观”等。其次,“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民国时期,蔡元培和梅贻琦都竭力推崇教授治校,聘请优秀学者讲学,汇聚了众多名师学者,如冯友兰、朱自清、闻一多等,一时成为人人向学之地,为当时的北大与清华创造了浓厚的学术气氛。随着高等教育专业发展和学科的成熟,“教授治校”的制度从严谨意义上而言即是“教授治学”。
2.外因驱动。外部环境影响是大学性格社会化的直接驱动力,其显性因素主要是社会政治变革、经济发展方式、科技进步与文化传统等。在世界发展史中,启蒙运动思潮推动了民族主义、国家意识和人权独立的进程,也为大学学术自由的思想营造了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大学的研究性格就是萌芽于19世纪初德国民族意识的觉醒,而随着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大学的研究性格愈发鲜明。科技中心和大学中心的迁移便是很好的例证了科技与大学性格的关系。此外,美国注重实用性的思想和西部开发的时代背景诱发了社会对大学的要求——走出象牙塔,服务社会。由此大学的社会性格诞生。“大学,不是很大很大的校园,不是贩卖文凭的机构,不是政治的附属,是很大很大的胸怀,是独立的学术自由,是很广很广的的研究范围,是很厚很厚的人文底蕴,是很重很重的历史积淀。”大学的性格经历了历史的淘汰与选择,同时也会在未来中发展出更加多样的性格。最为重要的是,我们希望大学永远不能忘却自己的本质——发现、创造学问。
参考文献:
[1]谭志松.大学的文化性格[J]. 三峡大学学报.2009,31(1):97-101
[2]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3][美]克拉克·科尔.高铦,高戈,汐汐译.大学之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英]阿什比.滕大春等译.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5]黃延复.梅贻琦教育思想研究[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
作者简介:陈佳慧(1992-),女,山西运城人,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高等教育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