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麻鸡父本MA品系的培育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该研究主要通过杂交对外地引进的麻鸡进行选育,以期培育出适合安徽省的麻鸡新品种。结果表明:经过6年、6个世代的选育,6周龄体重公鸡由0世代876g提高到6世代944g,平均每世代提高11.3g;6周龄体重母鸡由0世代741g提高到6世代803g,平均每世代提高10.3g;66周龄入舍母鸡产蛋量稳中有升,由0世代的161.2枚提高到6世代的164.7枚,鸡健雏率提高了1.1个百分点。
  关键词:皖江麻鸡;选育;体重;产蛋量
  1.前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肉鸡的消费理念发生了新的变化,对鸡肉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快大型肉鸡的品质和外观已不能完全满足人们对鸡肉口感风味和感官的要求。各省市尤其是南方省市育种工作者面对市场的需求变化及激烈竞争,通过对地方品种的提纯选育和引入杂交,培育出了外貌为特定区域消费者欢迎的青脚麻羽肉鸡配套品系。
  近年来,随着长江三角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转移,给安徽省肉鸡产业的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会。安徽省麻羽肉鸡发展迅速,目前占肉鸡(肉杂鸡除外)市场40%左右。我国青脚麻羽肉鸡品种或配套系较少,由于青脚麻鸡的市场地域性更加突出,导致种禽企业难以找到适当地区域的优良品种。安徽省作为青脚麻鸡养殖大省,年出栏麻鸡约2亿只,但由于缺少自主产权、适应当地区域的青脚麻鸡品种,使得麻鸡养殖陷入尴尬的局面。目前安徽省以及周边省份饲养的青脚麻鸡大多长期依赖于福建、四川、广西等省引进,距离远、耗资巨大,而且供应得不到稳定的保障,随着饲养规模的不断扩大,种源需求的矛盾日益尖锐。外省引进的种鸡都是针对当地市场需求培育的配套系,由于青脚麻鸡的需求区域的差异性很大,因此所引进鸡种的体型、生产速度、外貌特征等方面不能完全符合本地市场的需求。由于基因型和环境的互作效应的存在,引进鸡种未必能在我国所有地区都不能充分发挥其生产性能。地域气候条件的差异,影响了种鸡生产的效率,尤其是种鸡繁殖性能表现较差,导致种苗生产成本高,种禽企业生产效益较低。因此,迫切需要培育适合安徽省市场需求的、生产性能卓越的青脚麻鸡(配套系),解决安徽省优质麻羽肉鸡集约化和产业化生产所需的种源。
  2.材料与方法
  2.1试验材料 本试验中所用祖代鸡来源于闽中麻鸡父母代公鸡与其鉴别错误母鸡所产后代,采用雌异雄轮配法获得更广的遗传来源,作为第二父本候选品系。闽中麻鸡是在地方鸡种永安麻鸡的基础上培育的青脚麻鸡配套系,具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生长速度较快、麻羽、青喙、青胫等特点。试验前期,从外地引进健康祖代鸡母鸡300只、公鸡50只;试验所用饲料均为安徽华卫集团禽业有限公司自配全价料。
  2.2育种方法 选择羽色、胫色等体型外貌特征符合育种目标的个体组建0世代选育核心群,每个品系组建50个家系,每个家系1只公鸡配10-15只母鸡,分别收集种蛋孵化,出雏后带翅号。家系评定采用综合指数法。选择性状包括6周龄体重,66周龄产蛋数,受精率和开产日龄。按指数的高低选择30个家系组成下一个世代的核心群。在按综合指数选择的同时,根据体型外貌等质量性状、繁殖性能等数量性状的表现,淘汰入选家系内不符合要求的个体,从淘汰家系中选择优秀个体组建新的家系。以后每个世代以同样的方法选择和评定家系。
  2.3品系选育方案
  2.3.1选择方法 麻羽鸡首先是从引进的基础群中选留优良个体组建核心群,然后进行世代繁殖和选育,每世代间隔10-12个月。0世代和1世代的公鸡于6周第一次选种,2、3世代于6周时先选留啼鸣、冠高脸红、体重在群体均重±10%、胫大小颜色均符合要求的公鸡作为早熟核心群,6周再按同样方法选留一般群的后备公鸡;第二次选种于配种前,从第一次选留的公鸡中再选出体格健壮,冠大红润等雄性特征明显的个体作为种用。母鸡于开产前选留健康、体重适中、羽色、胫大小和胫色基本一致的个体上笼;从二世代起,产蛋率达5%时选留开产早的母鸡作为早熟核心群;以后分别于全部开产时和高峰期前后进行选择,每次将抱窝、低产、病、残、弱鸡剔除,留下的作为健康高产母鸡。每个世代选留产蛋率超过平均数的家系繁殖核心群。
  2.3.2观测项目 公母6周体重、母鸡开产日龄、开产体重、66周产蛋量、家系产蛋率等。
  2.3.3选育方法 产蛋、早熟、早期增重等性状采用家系与个体结合的选择方法,羽色、胫长、胫围和胫色等性状采用表型选择。
  2.3.4交配制度与方法 采用避免近亲繁殖的随机交配和品系间杂交,人工授精,每4d输精一次,每只输精量为O.02mL原精,公母比例1:20。
  2.4配套组合设计
  2.4.1杂交组合设计 详见图1。
  2.4.2观察方法 从同一批出壳鸡中每组随机抽样100只,在同等条件下饲养,对各组鸡出栏体重、饲料报酬、群体整齐度、销售价格等进行综台比较,用简化指数选择公式计算各组的综合指数,用杂种优势率公式计算各组综合指数为基础的杂种优势率,从中筛选出优秀杂交组合。
  3.结果与分析
  3.1各世代家系数和选留总数 由表1可以得出,在2009-2015年间,共进行了6个世代的选育。共育雏20 588羽,共组建了329个家系,有1 276羽公鸡,5 726羽母鸡参与了选配。公鸡的6周龄选种率为12.7%、母鸡的6周龄选种率为54.7%。从祖代鸡到F6,6周龄成活率由97.6%增加到了98.2%,提高了0.6个百分点。
  3.2各世代生长性能 由表2可以看出,经过6个世代的选育,生长性能也有了显著的提高,特别是6周龄的体重;6周龄公鸡由0世代的876g增加到6世代的944g,平均每世代提高11.3g;6周龄母鸡由0世代的741g提高到6世代的803g,平均每世代提高10.3g。
  3.3各世代繁殖性能 由表3可以得出,经过6个世代的选育,繁殖性能亦得到显著提高。66周龄人舍母鸡产蛋量稳中有升,由0世代的161.2枚提高到6世代的164.7枚,鸡群健雏率也提高了1.1个百分点。经过6个世代的选育,鸡的各项选择性状如羽色、胫色、初生重、6周龄体重、开产体重、开产蛋重、40周龄产蛋量、种蛋受精率、孵化率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并能够进行稳定的遗传。本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目的。
  3.4结果分析 主要的生长性能以及繁殖性能之间的比较见图2、图3、图4及图5。由图2可以看出,2009-2015年,6周龄公鸡体重稳重有升,增幅較大,其中由2009-2013年5年的时间里,6周龄公鸡体重逐年上升,2014年相比2013年略有下降,但2015年亦上升。图3中,6周龄母鸡的体重从2009-2015年的时间里,每年都在上升,其中又以2011-2015年的上升幅度最大。由图4可以看到,66周龄产蛋量总体上升,但是上升的过程中波动较明显,在生产上,这种情况的出现可能与气候条件的变化、日粮的改变有关,这就要求在生产中药密切注意环境的变化,以及调配出适合皖江麻鸡生长繁殖的日粮。由图5可知,鸡群的健雏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说明该品种的培育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结论
  经过6年的选育,最终得到了选择性状、生产性能、繁殖性能均符合本地市场并能够稳定遗传的的商品代皖江麻鸡父本MA系。
其他文献
危险品物流的安全问题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如何实现危险品物流的全程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危险品物流过程中的危险变化,是解决其安全问题的必要条件。本文从自动化控制的
以岭澳二期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DCS为背景,介绍了在此基础上开展的传感器故障分析工作,通过实例介绍了岭澳二期DCS缺省值分析和实现方法。对于传感器信号漂移问题,提出了偏差报警的设计方案。文中的分析方法对指导DCS设计,提高DCS的可靠性有重要意义。
栈的应用非常广泛,经常会出现在一个软件系统中需要同时使用多个栈的情况,此时需要用到栈的共享技术。在栈的共享技术中最常用的是两个栈的共享技术即双端栈。但是传统的双端
简单介绍超声波物位计的基本测量原理及应用特点,针对存生产现场实际应用中出现的环境震动、粉尘蒸汽干扰及换能器老化及安装条件等影响超声波物位计稳定运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摘 要:果树冬季修剪技能是果树生产技术课程中必须掌握的关键技能之一。该文从理论知识学习、校内外实训结合、专兼职教师结合、实训教学方法和实训成绩考核等方面对果树冬季修剪技能训练教学过程进行了探索,对近十几年来的实践教学方法进行了总结和阐述。  关键词:果树;冬季修剪;技能训练  中图分类号 S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8-0116-02  The Explora
液压冲击器对工作对象变化的适应能力称为冲击器柔性。现行液压冲击器以行程反馈原理来工作,由于体积及加工工艺的限制,冲击能只能在2~3挡范围内调节,且调节时需要停机。这样既不
曝气生物滤池的工艺复杂,参数检测困难,并具有大滞后、干扰多等特点,所以要实现该工艺的自动控制,保证生产的稳定、高效运行并非易事。本文就影响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处理效果的曝气
摘 要:当今社会我国的教育制度已经涉及到各个层面,对于农村中的少数民族,在外来文化的冲撞与融合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接受外来文化,并保留本族的优良传统,教育是最直接并且行之有效的方法。该文主要通过对“文化适应”的诠释,分析了在农村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具体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解决措施,以期完善少数民族在文化适应中产生的矛盾,最终达到加速农村的城市化过程的目的。  关键词:民族教育;文化适应;农村城市化 
回滞现象广泛地存在于许多机械控制领域.由于回滞特性具有不可微性,从而使得对回滞系统的控制变得困难和复杂,同时由于回滞可能引起系统的振荡,甚至造成系统的不稳定,因此有
为了考察3-TPS型立卧转换式混联数控机床的动态特性、解决机床构件结构参数的选择和优化以及机床的控制等技术问题,使用拉格朗日方法研究了该种混联数控机床的动力学问题.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