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探究世界人口问题的悬疑佳作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yu2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丹·布朗(Dan Brown)是21世纪美国最著名畅销书作家之一,他的小说《达·芬奇密码》2003年出版以来,长期列入《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榜首,并被改编为电影。其长篇小说《数字城堡》《天使与魔鬼》《骗局》《失落的秘符》等屡屡成为畅销书。《出版人周刊》曾评价其小说:“故事架构庞大却不失可信度,剧情开展速度令人眼花缭乱,场景令人信服,讨人欢心与惹人讨厌的角色也调配得恰到好处。”2013年5月,丹·布朗的新作《地狱》出版,路旦俊、王晓东翻译的中文版于同年12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地狱》讲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昏迷的兰登教授在佛罗伦萨的医院醒来,失去了两天内所有的记忆。沉浸在困惑中的兰登,被闯入医院的黑衣女子追杀,女医生西恩娜救下兰登教授与其一起逃亡,当兰登教授向政府求救时,却不料同时被政府跟踪,百思不得其解的兰登教授狂奔而逃,在有限的线索下,兰登教授意识到自己卷入了一场未来派科技的迷阵,为了阻止“消灭人口”病毒的扩散并厘清这一切的来龙去脉,兰登教授和西恩娜根据神秘视频和修改过的名画《地狱图》,与时间赛跑寻找真相。
  通过《地狱》探究的人口过剩的问题,我们看到丹·布朗作品深切的人文关怀。世界不断膨胀的人口数量,地球环境不可逆转的破坏,都可能引发种种危机,快速地将人类物种推向灭亡的边缘。按照目前的人口增长速度推断,如果没有重大变故,人类即将走向崩溃的边缘。就像书中所言:“臭氧消耗,水源缺乏,污染都不是疾病——它们只是症状。而病根是人口过剩。”书中的人类学者Bertrand Zobrist坚信人口按现有数量减少1/3并稳定保持,可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故事一直渲染Zobrist要释放致命病毒,他留下的秘密是从基因层面使1/3人口不孕不育,通过遗传控制每一代的人口数。《地狱》中多次提及黑死病,追溯到欧洲14世纪,黑死病使欧洲人死亡约2500万,占当时欧洲人口的三分之一,黑死病彻底动摇了宗教的桎梏,人文主义的思想开始复苏,文艺复兴的萌芽开始孕育,如此推断,瘟疫对人类长远的发展还是有利的。随着科技飞速发展,人类通过现代医疗技术极大地延长了人的寿命,伴随的却是人口剧增的问题,教化式的控制人口手段难以起到根本作用,极端手段是否是解决这个问题唯一有效的方式?关于人类基因工程研究的种种突破究竟是福是祸,将对人类未来的命运产生何种影响?
  与丹·布朗的其他作品类似,《地狱》保持了其一贯的叙事张力和悬疑气氛。小说中兰登教授莫名其妙地卷入一场未来派科技的阴谋,他不断试图运用他的符号学和历史文化知识破解谜团,而通往真理的道路就藏匿于但丁的史诗《神曲》之中。小说中,兰登教授努力揭开谜团,他穿梭于典籍之间,惊讶于未来科学,他在但丁的诗行中苦苦寻觅。《地狱》呈现出好莱坞大片般华丽的画面感,在小说寻觅与追踪曲折起伏、峰回路转的情节中,作家精心安排人物游走的场景,如同一本欧洲旅游指南:佛罗伦萨艺术学院、波波利花园、瓦萨里走廊、但丁故居、圣母百花大教堂、威尼斯广场、圣马可大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蓝色清真寺等,在古老神秘的艺术史背景中,融入当代最前沿的科技,在哈佛大学符号学教授兰登智慧与女医生西恩娜美貌的相映衬中,将一个悬疑故事叙写得扑朔迷离引人入胜。《地狱》融历史、艺术、宗教于悬疑和解谜中,形成作品既引人入胜又不失文化底蕴。丹·布朗擅长将真实的场景和历史传说融汇,将紧张的故事情节置于富有历史感华丽的场景中,故事背景设置在意大利的腹地,主要情节则聚焦于文艺复兴时期但丁的神秘名作《地狱》,把艺术与宗教融为一体,将悬疑与解谜推动情节,读者不由自主地被带入了作者精心布下的罗网中。
  阅读丹·布朗的《地狱》,也有所不满。小说选择了但丁的叙事长诗《神曲》作为切入点,作家想体现《神曲》对揭开谜底的作用,但整部小说关于《神曲》的致敬和仿写过多,在对谜题的推理上也缺乏密切的联系。小说中华丽场景的渲染过多,以至于人物逃亡和周转的频率太快。《天使与恶魔》中的谜题是教皇卫队长为了掩埋真相故意设计的假象;《达芬奇密码》里的谜题是卢浮宫馆长死前特意留下的凶手线索,而《地狱》中Zobrist准备释放秘密研究的病毒,但却在自杀前留下两个线索让别人去寻找病毒的释放点,最后兰登教授找到后却发现病毒早在一周前已经扩散,那留下线索又有何意义?相比之下,《地狱》谜题的设定缺少合理性。
  丹·布朗在这个充满悬疑的紧张冒险故事中,精心探究世界人口问题,融入对《神曲》的独特解读,佐以宗教、艺术、历史、文化,并插入大量古建筑、艺术品、历史趣闻的片断,为读者带来畅快淋漓的阅读快感时,让读者深思人类发展的重大问题,同时也丰富了读者的文化知识,使《地狱》成为一部探究世界人口问题的悬疑佳作。
其他文献
没有上课铃,没有班长喊起立,只有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一句“开始吧”,中南海的集体学习课程在怀仁堂一上就是11年。  至今共有140多名老师来到这里,给包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在内的高层官员上了82堂课。不过,老师们有一个更谦逊的说法,叫“讲解”。  自2002年第一堂课“开课”以来,11年间,平均每隔45天,中央高层就要会聚一堂,听讲不同主题的课程,既有“聆教”姿态,亦含“切磋”之意。其中,20
有人曾经用这样一句话来勾画人类历史的简要轮廓:“文明人跨越地球表面,在他们的足迹所过之处留下了一片荒漠。” 发出类似感慨的学者比比皆是,最著名的莫过于英国著名的文明史学者阿诺德·汤因比为大地母亲发出的凄婉悲凉的哀歌和对人类这个儿子愤怒的责难,他写道:“人类是生物圈中的第一个有能力摧毁生物圈的物种。摧毁生物圈,也就消灭了他自己。”“人类征服了生命的母亲,并从太阳父亲手中夺走了太阳的可怕力量,他是大地
从大学生淘课说起  近年来,中国的互联网上掀起一场“淘课”热潮。所谓淘课,即通过互联网搜索并观看自己感兴趣的视频公开课程。“淘客”以求知欲强烈,并且熟练掌握网络技术的年轻人为主,其中不乏在校的大学生。一些热传的公开课更是从虚拟空间走向现实世界,如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桑德尔主讲的《公正》,以其讲稿为底本的书籍成为畅销书,桑德尔受邀在中囤开设的讲座也受到年轻人追捧。  眼下一些中国知名的大学也在花大力
从我把它从地坛公园的书摊上带回家,整整十年了。十年来,物换星移,我早已被浮华人生的起起落落摔得遍体鳞伤,而它,却始终如一,不离不弃地伴随在我的身边。如寒夜里的一盏豆火,飘忽、摇曳,却总能把我孤身天涯的倦困驱散,将凝结心窝的凄寒温暖。  第一次听说《忏悔录》,是在中学的课堂上,作为一道冷硬的语文试题。为试卷上多几分考分,我不得不囫囵吞枣般将它死记硬背在脑海。幼稚的心灵很难拐弯,光从书名上判断,总觉得
在同学们大学的第一天,有很多东西想跟大家聊,但绕不开的那个话题还是:究竟应该如何度过大学。尽管没有标准答案,但正如北宋大儒程颐所说“大学之法,以豫为先”,你或许应该首先了解,有哪些因素可能会阻碍自己的继续成长,从而能“禁之于未发”。为此,我们或许也应参考儒家先哲们所强调的一系列基本功课,这里我想谈谈其中就当下而言颇为紧要的两项——“洒扫”与“事长”。  先说“洒扫”。  所谓“洒扫”,字面上无非是
2013年8月中旬,我终于找到了机会再访费城、再回宾大,在那里停留了3天。我在世纪之交时第一次赴美留学,就读的就是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英文系,2001年9月回国。等我再回宾大时,已经是6年后的2007年夏天了。但那次在费城停留时间很短,到宾大也只是走马观花逛了一趟。时光飞逝,又一个6年过去了,转眼到了2013年的夏天。此次重回宾大,仅在校园里,我就
文化乡愁与政治乡愁  每到春节,超过13亿人次的国民返乡过节,举国大流动的景象蔚为壮观,举世瞩目。经济学家从中看到的是节期旅游消费之于GDP的经济拉动效应;社会学家关注的是社会人口周期性流动所产生或隐含的种种社会动态效应;人类学和文化学者留意的是人们在此传统节期不惧山高路远,辗转返乡的人流中,回荡升腾的缕缕亲情、乡愁,或者家国情怀。此可谓“还乡不惧家乡远”。  可是,究竟是什么使得如此家国情怀和文
郭沫若与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两位最著名的诗人,尤其是新诗初建前期,可以说是他们把中国的新诗带入了全新的时代。朱自清先生说,现代大诗人当首推徐志摩和郭沫若。卞之琳先生是这样评价郭沫若与徐志摩第一本诗集的地位与影响的:《女神》是在中国诗史上真正打开一个新局面的,稍后出版的《志摩的诗》接着巩固了新阵地。  1921年6月成立的创造社一问世,就以“狂飙突进”的风格闹出不小的动静,郭沫若自然是领军人物,
契丹族发源于中国东北,耶律阿保机始建立契丹国,促进了北方各少数民族的融合;耶律大石率残部建立的西辽,在世界历史舞台上亦扮演了重要角色。元朝后,契丹族及契丹字突然消失,留下众多谜团。要破解这些谜团,需要对契丹文字进行研究。刘凤翥先生《契丹寻踪——我的拓碑之路》(商务印书馆2016年8月版,以下简称《契丹寻踪》)便详细叙述了契丹文字创制、失传、出土、解读的过程。  1970年起,刘凤翥先生进入河南息县
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网络文明与文化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李艳艳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研究成果《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及其当代价值》,可以说是一部全面系统地分析和阐述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的科学内涵、发展历程、逻辑体系、实践路径和指导作用等重大问题的专著,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自从人类告别蒙昧时代和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以来,追求文明进步就成为世界人民不懈奋斗的总体目标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