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是班主任德育教学的重要环节。班主任要结合低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注重在校习惯养成上的技巧与方法,重视细则制订、完善班委队伍与评估方式、推广奖惩体制、在家校交流环节中重视“两类学生”的反馈这四个策略。
【关键词】低年级;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
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年龄基本在7-9岁之间,他们天真活泼、聪颖爱表达、学习能力强、相对服从管理,但是也存在自制力不强、做事拖沓、专注力不足、集体意识薄弱、良好的行为习惯尚未养成的缺陷。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幼儿园到小学生的身份转变,要求他们必须逐步摆脱对成人的依赖,通过良好的习惯养成在自我管理能力上获得提升。 7-12岁是一个人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而小学生每周大量的在校时间决定了在校习惯养成的重要性。良好的在校习惯培养有助于维护班级秩序、加强学生的专注力养成、提高课堂效率、推动班级管理。因而,班主任要以在校习惯养成作为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一环,以学生为出发点,确立目标,掌握习惯养成的技巧与策略。
一、明确目标:制订以生为主的在校行为细则
“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在有意识的训练中形成,不允许也不可能在无意识中自发地形成。”如何做到有意识呢?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确目标,让学生明白自己要从哪些方面规范自己的行为。针对学生实际,制订并实施清晰的行为规范,不仅能起到直观的指导与约束作用,也能让学生们享受课堂的有序性、有效性,减少无所适从感。
《做最好的小学教师——高校课堂管理的十三堂课》一书就“常规”这一话题做了三种分类:“班级运转常规”“课堂运转常规”“交流常规”。如果参考《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為习惯三字歌》《小学生一日行为规范》来看,我们会发现,如果要制订全面的常规细则,可能会造成内容过于繁琐的的弊端。为了契合低年级学生的记忆特点,我们在制订的过程中要针对主要问题,为学生们量身打造日常的常规要求,比如,课前静心、课堂坐姿、回答问题要求等。因为是细则,所以要尽可能简洁清晰,比如,在课前静心环节中要说清楚保持安静、文具准备与摆放的方式、静心的动作与速度要求及打报告的方法。为了避免表达的杂乱性,可以按时间线索来梳理,形成包含课前、课堂、课间、课后四个时段的纪律细则。其中,课前常规注重礼貌与仪表、入班安静;课堂常规中必须包含坐姿要求、倾听要求、发言要求;课间常规中注重安全游戏、文明用语、排队讲序,而课后要求则有值日要求、路队要求与作业要求。
此外,在表述过程中,还要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注重表述的儿歌化,尽可能朗朗上口。比如,课堂纪律方面可以表述为:“我做端:抬头身正脚放平,左手下,右手上,双手叠放桌边上,不靠椅背我坐端。”“我倾听:老师、同学在交流,认真听,眼睛瞅,不打断,不插口。”“我发言:要发言,举右手,老师请,再开口,声音响,才优秀。没让坐,请站好。”
二、自主管理:发挥班干部与评估量化的监督作用
班级是行为习惯培养的场域,良好的班级管理体系是行为习惯培养的保障。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要突破传统的以教师管控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注重学生参与。为此,打造一个完整的班干部体系,从而实现以“细则”为指导,借用“班级优化大师”以量化评估的方式赋予班干部职责与使命,实现学生自主管理对学生在校习惯养成起到的推动作用。
班主任需根据每日学习环节拟定管理员的数量及职责,做好计划表,用于辅助班干部竞选活动。在活动举办前,班主任要提前观察学生特性,做到心中有数,在做好充分准备的前提下组织选拔活动。选拔过程分为竞选、投票、暂定岗、培训与考核、定岗挂牌五个过程。在班干部选拔环节中,由于低年级学生们的个性成长、能力发展不均,而部分学生尤其缺乏对自我的清晰判断与认识的,班主任要做到适当点拨与调整,合理控制活动的进行,在保护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做到扬长避短,竞选合理。
完备的班干部体系需要契合班级学习生活的每个环节,让监督与协作不缺席。所以,在班委队伍的培养上要注重职责分明,全方位服务并管理班级。因此,班委岗位的设立至少应包括:班长、小组长、科代表、文艺委员、卫生委员、生活委员、纪律管理员、领读员、领队。
当然,在这种以生为主的班级管理体系中,班主任是核心力量,而班干部是进行班级管理实践并起直接作用的基层力量,因而,为了保证班干部的权威性,除了要规范他们的权利执行程序,杜绝滥用权力或是“拿着鸡毛当令箭”的行为,更要加强班干部行为习惯培养,要求他们严于律己,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加强班干部形象队伍建设。
三、对比参照:发挥“代币法”奖惩体制的积极力量
低年级小学生同样是一群渴望被肯定、鼓励的孩子,因而,制订并和实施合理有效的奖惩体制,发挥其鼓励作用,并通过奖惩立榜样、树典型,而不以奖励或惩罚为目的,从而让学生们对行为习惯有逐渐清晰的判断,也将激发他们的求胜心。
在奖惩体制中有很强操作性的是“代币法”,也被称为表征性奖励制。因此,教师能“运用代币并编制一套相应的激励系统来对符合要求的目标行为的表现进行肯定和奖励。”班主任教师可以采用积分卡、小红花、五角星、虚拟货币等载体,结合在校细则以“代币法”的形式完善奖惩体制。
以小红花为例,具体实施环节如下:
第一步:确认代币:小红花。
第二步:明确获取途径:学生对在校细则的执行情况决定了小红花获取量。小红花一般由各科教师奖励。班干部掌握的“班级优化大师”积分也可对应为小红花数目。
第三步:制订代币使用规则:相应数额的代币可兑换相应奖品。
第四步:开展代币兑换活动。
除此以外,也可以结合行为契约法,与学生们签订协议,特别增设监督人,增强活动的仪式感。班主任要注意在这种“代币法”的奖惩体制推行过程要做到认真细致、公平公正、赏罚有理。代币的兑换物应该是能勾起学生好奇心、渴求心但又健康向上且不可过于奢侈的东西,最好是能贴合学生学习生活的创意小物件。
【关键词】低年级;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
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年龄基本在7-9岁之间,他们天真活泼、聪颖爱表达、学习能力强、相对服从管理,但是也存在自制力不强、做事拖沓、专注力不足、集体意识薄弱、良好的行为习惯尚未养成的缺陷。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幼儿园到小学生的身份转变,要求他们必须逐步摆脱对成人的依赖,通过良好的习惯养成在自我管理能力上获得提升。 7-12岁是一个人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而小学生每周大量的在校时间决定了在校习惯养成的重要性。良好的在校习惯培养有助于维护班级秩序、加强学生的专注力养成、提高课堂效率、推动班级管理。因而,班主任要以在校习惯养成作为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一环,以学生为出发点,确立目标,掌握习惯养成的技巧与策略。
一、明确目标:制订以生为主的在校行为细则
“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在有意识的训练中形成,不允许也不可能在无意识中自发地形成。”如何做到有意识呢?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确目标,让学生明白自己要从哪些方面规范自己的行为。针对学生实际,制订并实施清晰的行为规范,不仅能起到直观的指导与约束作用,也能让学生们享受课堂的有序性、有效性,减少无所适从感。
《做最好的小学教师——高校课堂管理的十三堂课》一书就“常规”这一话题做了三种分类:“班级运转常规”“课堂运转常规”“交流常规”。如果参考《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為习惯三字歌》《小学生一日行为规范》来看,我们会发现,如果要制订全面的常规细则,可能会造成内容过于繁琐的的弊端。为了契合低年级学生的记忆特点,我们在制订的过程中要针对主要问题,为学生们量身打造日常的常规要求,比如,课前静心、课堂坐姿、回答问题要求等。因为是细则,所以要尽可能简洁清晰,比如,在课前静心环节中要说清楚保持安静、文具准备与摆放的方式、静心的动作与速度要求及打报告的方法。为了避免表达的杂乱性,可以按时间线索来梳理,形成包含课前、课堂、课间、课后四个时段的纪律细则。其中,课前常规注重礼貌与仪表、入班安静;课堂常规中必须包含坐姿要求、倾听要求、发言要求;课间常规中注重安全游戏、文明用语、排队讲序,而课后要求则有值日要求、路队要求与作业要求。
此外,在表述过程中,还要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注重表述的儿歌化,尽可能朗朗上口。比如,课堂纪律方面可以表述为:“我做端:抬头身正脚放平,左手下,右手上,双手叠放桌边上,不靠椅背我坐端。”“我倾听:老师、同学在交流,认真听,眼睛瞅,不打断,不插口。”“我发言:要发言,举右手,老师请,再开口,声音响,才优秀。没让坐,请站好。”
二、自主管理:发挥班干部与评估量化的监督作用
班级是行为习惯培养的场域,良好的班级管理体系是行为习惯培养的保障。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要突破传统的以教师管控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注重学生参与。为此,打造一个完整的班干部体系,从而实现以“细则”为指导,借用“班级优化大师”以量化评估的方式赋予班干部职责与使命,实现学生自主管理对学生在校习惯养成起到的推动作用。
班主任需根据每日学习环节拟定管理员的数量及职责,做好计划表,用于辅助班干部竞选活动。在活动举办前,班主任要提前观察学生特性,做到心中有数,在做好充分准备的前提下组织选拔活动。选拔过程分为竞选、投票、暂定岗、培训与考核、定岗挂牌五个过程。在班干部选拔环节中,由于低年级学生们的个性成长、能力发展不均,而部分学生尤其缺乏对自我的清晰判断与认识的,班主任要做到适当点拨与调整,合理控制活动的进行,在保护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做到扬长避短,竞选合理。
完备的班干部体系需要契合班级学习生活的每个环节,让监督与协作不缺席。所以,在班委队伍的培养上要注重职责分明,全方位服务并管理班级。因此,班委岗位的设立至少应包括:班长、小组长、科代表、文艺委员、卫生委员、生活委员、纪律管理员、领读员、领队。
当然,在这种以生为主的班级管理体系中,班主任是核心力量,而班干部是进行班级管理实践并起直接作用的基层力量,因而,为了保证班干部的权威性,除了要规范他们的权利执行程序,杜绝滥用权力或是“拿着鸡毛当令箭”的行为,更要加强班干部行为习惯培养,要求他们严于律己,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加强班干部形象队伍建设。
三、对比参照:发挥“代币法”奖惩体制的积极力量
低年级小学生同样是一群渴望被肯定、鼓励的孩子,因而,制订并和实施合理有效的奖惩体制,发挥其鼓励作用,并通过奖惩立榜样、树典型,而不以奖励或惩罚为目的,从而让学生们对行为习惯有逐渐清晰的判断,也将激发他们的求胜心。
在奖惩体制中有很强操作性的是“代币法”,也被称为表征性奖励制。因此,教师能“运用代币并编制一套相应的激励系统来对符合要求的目标行为的表现进行肯定和奖励。”班主任教师可以采用积分卡、小红花、五角星、虚拟货币等载体,结合在校细则以“代币法”的形式完善奖惩体制。
以小红花为例,具体实施环节如下:
第一步:确认代币:小红花。
第二步:明确获取途径:学生对在校细则的执行情况决定了小红花获取量。小红花一般由各科教师奖励。班干部掌握的“班级优化大师”积分也可对应为小红花数目。
第三步:制订代币使用规则:相应数额的代币可兑换相应奖品。
第四步:开展代币兑换活动。
除此以外,也可以结合行为契约法,与学生们签订协议,特别增设监督人,增强活动的仪式感。班主任要注意在这种“代币法”的奖惩体制推行过程要做到认真细致、公平公正、赏罚有理。代币的兑换物应该是能勾起学生好奇心、渴求心但又健康向上且不可过于奢侈的东西,最好是能贴合学生学习生活的创意小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