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伯纳德·马拉默德长篇小说《店员》中,莫里斯·鲍勃和弗兰克·阿尔平两位主人公的关系错综交杂于整本小说之中。本文试从宗教、民族文化及家庭伦理的角度对二者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行梳理,以揭示马拉默德对美国民族间平等社会文化根源深刻思考。
【关键词】受难与救赎 民族关系 父与子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256-02
《店员》(又译《伙计》)是上世纪美国犹太作家伯纳德·马拉默德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因其深刻的思想价值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而受到犹太文学研究者瞩目,并被推崇为马拉默德的代表作。书中两位主人公莫里斯和弗兰克的关系错综复杂,莫里斯的一句“我为你受苦”,更为二者的关系平添一份悲情。一、受难的莫里斯与被救赎的弗兰克莫里斯是一个年届花甲的犹太移民,他早年通过各种途径从俄国辗转到达美国,并在纽约的布鲁克林区开了一间小杂货店,惨淡经营二十余年,家境依然非常凄凉,内心却依然坚持着犹太人应为全体人类赎罪而受苦的传统宗教观念,固执地认为犹太人是上帝的特选子民,坚守人与人之间的责任感,但正是这样的一个老实善良之人却常常受到命运的嘲弄。他的小店生意清淡、惨遭抢劫,而他的身体日趋羸弱、被罪犯砸伤头部,他内心常思早年夭儿、也因不能为女儿提供上学机会而悔恨交集。而另外一位主人公弗兰克从小在孤儿院长大,在那里他记住了犹太教义中圣方济的传奇故事。他流浪街头时受人诱惑与胁迫参与了抢劫莫里斯的活动,为了弥补过错,重返莫里斯店铺甘愿为其当店员,但却监守自盗偷取店中进款;又在营救莫里斯女儿海伦免遭侮辱后却自己对海伦实施了奸污。这一切都是弗兰克所犯罪行,但也正是在这小店中,弗兰克渐渐感受到也更深刻地理解了犹太人的犹太宗教特性,最终浪子回头,弃恶从善,担负起照顾莫里斯妻子、女儿的责任。从宗教角度而言,莫里斯和弗兰克的之间存在着救赎与被救赎的关系,犹太教义认为人生来就是受苦是为了自救,同时也要为了自己而救赎他人,莫里斯受苦是为了自我救赎,但同时又担当了救赎弗兰克的角色,使弗兰克意识到自身的道德缺陷,践行了人生来就是受苦的犹太教义。二、犹太文化与它族文化碰撞在马拉默德的作品中,一直把犹太人作为人类的典型代表来描写。在人类历史上,犹太人有着辉煌的古代文明,一直自视为“上帝的选民”,但几千年来伴随这一观念所赋予的特殊身份,却遭受了难以想象的世俗苦难,在背井离乡、流动不居中,这种悖逆性的生存发展构成了犹太文化最重要的特征。莫里斯从俄国逃到美国是要找寻一个能够实现梦想的前程,他对这个社会抱有极大希望,他想当药剂师却不得,在妻子劝说下开了一间杂货铺,苦心经营却每况愈下。莫里斯是一个心地善良、为人诚实之人,利润于他不及客户满意更重要,他更重视他的职业道德而非经营之道。相比他那些通过投机致富的邻居,或放弃犹太律条,或被美国文化同化,莫里斯在这样一个正义得不到伸张、善良得不到褒扬的社会环里,固有的民族思维当然不会带给他什么好的出路。幼年备受艰辛的弗兰克,也许受美国好莱坞电影的影响,试图通过抢劫使自己过剩优裕的生活,但是内心的善良本质却使得他产生想要帮助莫里斯的冲动,他选择回到那个被他抢劫的小店,正是在与莫里斯日复一日的相处中自觉不自觉地与犹太文化发生碰撞,从一开始的不屑,慢慢地被犹太文化所吸引,到最终选择割礼自愿成为“犹太人”。从莫里斯和弗兰克不同的民族文化身份来看,两者迥然不同的民族集体无意识决定了他们各自不同的生活与思维方式。基于对多元文化冲突的全方位思考,马拉默德将两位主人公的个人性格特征上升为群体共性,并通过主人公个人经历从零到整的聚合变化展现了他的民族文化理念,即犹太文化与他族文化平等对话、相同互融的可能性。三、非典型的父与子“父与子”的文化母题在犹太文学中得到了恒定的表现,马拉默德的《店员》更是以非亲父子的形式,描述了父子之间既相互依存又互相对抗的矛盾关系,探讨具有现代意识的年轻人与具有传统犹太思想的父辈人之间的相互碰撞。一方面父辈是引导子辈实现精神升华的向导,父辈是犹太传统价值观的传播者;另一方面,子辈对父辈的背离与对抗又体现着犹太文化中人与上帝之间的立约—违约—重新立约的契约关系。莫里斯在小说中就如父亲般对待弗兰克,时时教导着弗兰克,在他模糊意识到也许弗兰克就是抢劫店铺的其中一人时,没有将自己的疑惑说出,而是选择默默忍受,他希望用自己的道德力量去感化弗兰克,这就像是生活中无数父亲一样,对自己孩子宽容而不纵容,用无声的行动原谅孩子的过错。弗兰克也在一次又一次苦难中有了某种大彻大悟,从而实现精神和道德升华,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第二个“莫里斯”。从犹太家庭伦理观念来看,马拉默德成功塑造了莫里斯的犹太父亲形象,并通过塑造这个犹太父亲形象,揭示了犹太民族甘愿为全人类而忍受苦难的博爱精神和责任感。作为父亲,莫里斯不仅承担起自己家庭的责任,也承担了为人类寻求精神家园的宏大使命。四、结论从表面上来看,店员和店主是一对相互对立的关系,而马拉默德在《店员》中所塑造的莫里斯和弗兰克这两位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不同宗教信仰、不同家庭伦理观念的主人公却从这三个方面成功实现对话,昭显了马拉默德关于美国民族间平等社会文化根源的深刻思考,并给在精神痛苦中煎熬的人们以希望和慰藉,指引他们走向不断完善和幸福的人生道路。参考文献:[1]Barmor, Yitzhak. Father Figure in Jewish-American Literature. Ohio: Kent State University, 1988.[2]Lasher, Lawrence M., ed. Conversations with Bernard Malamud. Jackson and London: 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 1991.[3]乔国强. 美国犹太文学[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4]魏啸飞. 美国犹太文学与犹太特性[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受难与救赎 民族关系 父与子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256-02
《店员》(又译《伙计》)是上世纪美国犹太作家伯纳德·马拉默德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因其深刻的思想价值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而受到犹太文学研究者瞩目,并被推崇为马拉默德的代表作。书中两位主人公莫里斯和弗兰克的关系错综复杂,莫里斯的一句“我为你受苦”,更为二者的关系平添一份悲情。一、受难的莫里斯与被救赎的弗兰克莫里斯是一个年届花甲的犹太移民,他早年通过各种途径从俄国辗转到达美国,并在纽约的布鲁克林区开了一间小杂货店,惨淡经营二十余年,家境依然非常凄凉,内心却依然坚持着犹太人应为全体人类赎罪而受苦的传统宗教观念,固执地认为犹太人是上帝的特选子民,坚守人与人之间的责任感,但正是这样的一个老实善良之人却常常受到命运的嘲弄。他的小店生意清淡、惨遭抢劫,而他的身体日趋羸弱、被罪犯砸伤头部,他内心常思早年夭儿、也因不能为女儿提供上学机会而悔恨交集。而另外一位主人公弗兰克从小在孤儿院长大,在那里他记住了犹太教义中圣方济的传奇故事。他流浪街头时受人诱惑与胁迫参与了抢劫莫里斯的活动,为了弥补过错,重返莫里斯店铺甘愿为其当店员,但却监守自盗偷取店中进款;又在营救莫里斯女儿海伦免遭侮辱后却自己对海伦实施了奸污。这一切都是弗兰克所犯罪行,但也正是在这小店中,弗兰克渐渐感受到也更深刻地理解了犹太人的犹太宗教特性,最终浪子回头,弃恶从善,担负起照顾莫里斯妻子、女儿的责任。从宗教角度而言,莫里斯和弗兰克的之间存在着救赎与被救赎的关系,犹太教义认为人生来就是受苦是为了自救,同时也要为了自己而救赎他人,莫里斯受苦是为了自我救赎,但同时又担当了救赎弗兰克的角色,使弗兰克意识到自身的道德缺陷,践行了人生来就是受苦的犹太教义。二、犹太文化与它族文化碰撞在马拉默德的作品中,一直把犹太人作为人类的典型代表来描写。在人类历史上,犹太人有着辉煌的古代文明,一直自视为“上帝的选民”,但几千年来伴随这一观念所赋予的特殊身份,却遭受了难以想象的世俗苦难,在背井离乡、流动不居中,这种悖逆性的生存发展构成了犹太文化最重要的特征。莫里斯从俄国逃到美国是要找寻一个能够实现梦想的前程,他对这个社会抱有极大希望,他想当药剂师却不得,在妻子劝说下开了一间杂货铺,苦心经营却每况愈下。莫里斯是一个心地善良、为人诚实之人,利润于他不及客户满意更重要,他更重视他的职业道德而非经营之道。相比他那些通过投机致富的邻居,或放弃犹太律条,或被美国文化同化,莫里斯在这样一个正义得不到伸张、善良得不到褒扬的社会环里,固有的民族思维当然不会带给他什么好的出路。幼年备受艰辛的弗兰克,也许受美国好莱坞电影的影响,试图通过抢劫使自己过剩优裕的生活,但是内心的善良本质却使得他产生想要帮助莫里斯的冲动,他选择回到那个被他抢劫的小店,正是在与莫里斯日复一日的相处中自觉不自觉地与犹太文化发生碰撞,从一开始的不屑,慢慢地被犹太文化所吸引,到最终选择割礼自愿成为“犹太人”。从莫里斯和弗兰克不同的民族文化身份来看,两者迥然不同的民族集体无意识决定了他们各自不同的生活与思维方式。基于对多元文化冲突的全方位思考,马拉默德将两位主人公的个人性格特征上升为群体共性,并通过主人公个人经历从零到整的聚合变化展现了他的民族文化理念,即犹太文化与他族文化平等对话、相同互融的可能性。三、非典型的父与子“父与子”的文化母题在犹太文学中得到了恒定的表现,马拉默德的《店员》更是以非亲父子的形式,描述了父子之间既相互依存又互相对抗的矛盾关系,探讨具有现代意识的年轻人与具有传统犹太思想的父辈人之间的相互碰撞。一方面父辈是引导子辈实现精神升华的向导,父辈是犹太传统价值观的传播者;另一方面,子辈对父辈的背离与对抗又体现着犹太文化中人与上帝之间的立约—违约—重新立约的契约关系。莫里斯在小说中就如父亲般对待弗兰克,时时教导着弗兰克,在他模糊意识到也许弗兰克就是抢劫店铺的其中一人时,没有将自己的疑惑说出,而是选择默默忍受,他希望用自己的道德力量去感化弗兰克,这就像是生活中无数父亲一样,对自己孩子宽容而不纵容,用无声的行动原谅孩子的过错。弗兰克也在一次又一次苦难中有了某种大彻大悟,从而实现精神和道德升华,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第二个“莫里斯”。从犹太家庭伦理观念来看,马拉默德成功塑造了莫里斯的犹太父亲形象,并通过塑造这个犹太父亲形象,揭示了犹太民族甘愿为全人类而忍受苦难的博爱精神和责任感。作为父亲,莫里斯不仅承担起自己家庭的责任,也承担了为人类寻求精神家园的宏大使命。四、结论从表面上来看,店员和店主是一对相互对立的关系,而马拉默德在《店员》中所塑造的莫里斯和弗兰克这两位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不同宗教信仰、不同家庭伦理观念的主人公却从这三个方面成功实现对话,昭显了马拉默德关于美国民族间平等社会文化根源的深刻思考,并给在精神痛苦中煎熬的人们以希望和慰藉,指引他们走向不断完善和幸福的人生道路。参考文献:[1]Barmor, Yitzhak. Father Figure in Jewish-American Literature. Ohio: Kent State University, 1988.[2]Lasher, Lawrence M., ed. Conversations with Bernard Malamud. Jackson and London: 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 1991.[3]乔国强. 美国犹太文学[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4]魏啸飞. 美国犹太文学与犹太特性[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