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阶段作为学生心智体能发展的关键期,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渗透至关重要。“语文素养”作为语文课程教育的魂,不仅包括了原有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还顺应时代延伸出了包括语文教科书中所蕴含的爱国情怀、道德品质、人文精神、民族文化等。换言之,小学语文教科书的文本不仅承载着知识育人的功能,还体现着以文化人的理念。因此,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民俗文本解读对于我国小学语文课程弘扬传统文化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 教科书 民俗文本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0-0074-02
一、核心素养的教育时代背景
1.核心素养研究背景
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西方国家早在上世纪末期就有所涉及。纵观国外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发展进程,不难发现西方国家在21世纪初已经从各个领域对核心素养有广泛全面地研究基础,深刻地从人的价值体现和社会效能角度对核心素养进行厘定,但是对于核心素养渗透于课程教育的研究较少,或成为课程教育与核心素养研究的缺口。
通过比较发现,我国对核心素养的研究在二十世纪未有系统的研究,而在二十一世纪也仅处于起步阶段。但是通过对国内核心素养研究脉络梳理发现,2013年、2014年我国对核心素养的内涵有了深刻的理解,我国教育研究者把核心素养扎根本土,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提出对关于中国国民核心素养如何发展的思考和追问,又在2016年有进一步的飞跃,系统地提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教育的实质含义,把核心素养渗透于课程教育中去,实现与學科课程标准的对接,从某种意义上填补了国外领域核心素养在课程教育中渗透的缺失。
2.核心素养的文化视角
本研究考虑到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民俗文本的文化积淀和育人价值,从教育的文化性和社会性着眼,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作为概念基础,将其中的人文底蕴和社会参与中的国家认同作为研究的视角。
二、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民俗文本的概念界定
据阿兰·邓迪斯对民俗文本的定义,其言外之意认为民俗文本是民俗文化的体现,是包含民众生活方式文化积淀的生成和积累。也可以说,民俗文本包含弘扬民族文化的理念,同样也是学者弘扬保护民族文化生存社会环境的智慧结晶。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民俗文本是文化性和社会性统一的本体。在教育领域中,民族文化根植在民俗文本中,是学生在未接触全球文化前的本位文化,尤其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影响学生素养的发展方向。本研究根据上述民俗文本的内在含义,对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文本进行梳理分析,将民俗文本泛指为包含中华民族文化的文本,包括中国传统诗词、中国文学家篇目或富含中华传统美德的文本。
三、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民俗文本解读
1.文本特点
(1)全学段文本情感突出:小学语文课程的文化性
根据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篇目及文本梳理略读发现,除了认字及识音的篇目,1~6年级全学段的文本都具有感情突出的特点。
不同文本中包含了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礼仪品德、文人精神素养的民俗文本更全面体现出了核心素养中人文底蕴“真善美”的情感要求。例如选文三年级《可贵的沉默》“老师建议:为了给父母一份特别的惊喜,你们最好用一种不被父母察觉的方式了解他们的生日,而祝贺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记住一点,只要表达了爱,再稚拙的礼物他们也会觉得无比珍贵。”从老师的建议中映射出的是中华传统的“孝文化”,体现了亲情的可贵。
(2)低学段与高学段文本价值不同:小学语文课程的社会性
通过文本解读发现,低学段的民俗文本均是基于自我认知、社会认知、情感熏陶等浅表层的认识或情感传达,这类文本能够直接引起小学生的兴趣、增强小学生的情感体验,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1~3年级的学生还处于前运算阶段,对于情感感知认知能力强,因此类似于《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寓言两则》等叙述类的民俗文本能够培养小学生的情感态度。
然而高学段的民俗文本在情感基础上更加侧重于故事情节发展及脉络梳理、举一反三的问题思辨。根据认知发展理论中11岁左右的学生已经初步具有守恒的逻辑思维,能够更好地处理文本中的人物逻辑关系,并推炼出文本的主旨。类似于《孔明智退司马懿》《草船借箭》《曹冲称象》等包含中华传统美德的故事能够发展小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达到以文启智的目的。
2.教学启示
(1)把握教学方法的角色职能转变
核心素养教育时代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需要老师灵活地运用教学机智来处理课堂中未预设到的生成。老师在面对学生的答案存在错误时,应该及时纠正,但是及时纠正并不是及时批评,而是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用“语言引导”或是“表情表达”等方式,让学生能够信服地接纳教师的正确引导,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2)把握教学内容的情感导向转变
小学语文低学段的语文教学格外重视情感导向,要求通过反复的感情朗读来正强化正确的价值观。如课堂记录三年级语文课《七颗钻石》中学生齐读课文3次,分角色朗读2次,个人自由朗读1次,老师多次提出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小姑娘的爱心。然而,小学高学段的语文课则是训练学生对课文段落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如记录五年级语文课《装在信封里的小太阳》,老师以任务型教学模式多次提出关于故事发展过程的问题,并请多位同学回答。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新的教育时代背景下应该把握好教学内容的情感导向转变,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小学生以中华美德为积淀的高尚情操、发展小学生的仁义礼智信与思辨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滕珺.21世纪核心素养:国际认知及本土反思[J].教师教育学报,2016,(02):103-110.
[2]石中英. 论教育学的文化性格[J].教育研究,2002,(03):19-23.
[3]郭华.教学社会性之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01.01.
[4]崔允漷. 追问“核心素养”[J]. 全球教育展望,2016,(05):3-10+20.
[5][美]阿兰·邓迪斯(Alan Dundes)王曼利,译.张举文,校.[M].21世纪的民俗学.
[6]郑伟钟. 文化熏陶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谈语文版小学语文课标教材高段选文特色[J]. 语文建设,2005,(08):11-13.
作者简介:杜童(1993-)女,汉族,籍贯:陕西,硕士研究生,广西师范大学,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 教科书 民俗文本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0-0074-02
一、核心素养的教育时代背景
1.核心素养研究背景
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西方国家早在上世纪末期就有所涉及。纵观国外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发展进程,不难发现西方国家在21世纪初已经从各个领域对核心素养有广泛全面地研究基础,深刻地从人的价值体现和社会效能角度对核心素养进行厘定,但是对于核心素养渗透于课程教育的研究较少,或成为课程教育与核心素养研究的缺口。
通过比较发现,我国对核心素养的研究在二十世纪未有系统的研究,而在二十一世纪也仅处于起步阶段。但是通过对国内核心素养研究脉络梳理发现,2013年、2014年我国对核心素养的内涵有了深刻的理解,我国教育研究者把核心素养扎根本土,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提出对关于中国国民核心素养如何发展的思考和追问,又在2016年有进一步的飞跃,系统地提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教育的实质含义,把核心素养渗透于课程教育中去,实现与學科课程标准的对接,从某种意义上填补了国外领域核心素养在课程教育中渗透的缺失。
2.核心素养的文化视角
本研究考虑到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民俗文本的文化积淀和育人价值,从教育的文化性和社会性着眼,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作为概念基础,将其中的人文底蕴和社会参与中的国家认同作为研究的视角。
二、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民俗文本的概念界定
据阿兰·邓迪斯对民俗文本的定义,其言外之意认为民俗文本是民俗文化的体现,是包含民众生活方式文化积淀的生成和积累。也可以说,民俗文本包含弘扬民族文化的理念,同样也是学者弘扬保护民族文化生存社会环境的智慧结晶。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民俗文本是文化性和社会性统一的本体。在教育领域中,民族文化根植在民俗文本中,是学生在未接触全球文化前的本位文化,尤其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影响学生素养的发展方向。本研究根据上述民俗文本的内在含义,对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文本进行梳理分析,将民俗文本泛指为包含中华民族文化的文本,包括中国传统诗词、中国文学家篇目或富含中华传统美德的文本。
三、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民俗文本解读
1.文本特点
(1)全学段文本情感突出:小学语文课程的文化性
根据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篇目及文本梳理略读发现,除了认字及识音的篇目,1~6年级全学段的文本都具有感情突出的特点。
不同文本中包含了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礼仪品德、文人精神素养的民俗文本更全面体现出了核心素养中人文底蕴“真善美”的情感要求。例如选文三年级《可贵的沉默》“老师建议:为了给父母一份特别的惊喜,你们最好用一种不被父母察觉的方式了解他们的生日,而祝贺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记住一点,只要表达了爱,再稚拙的礼物他们也会觉得无比珍贵。”从老师的建议中映射出的是中华传统的“孝文化”,体现了亲情的可贵。
(2)低学段与高学段文本价值不同:小学语文课程的社会性
通过文本解读发现,低学段的民俗文本均是基于自我认知、社会认知、情感熏陶等浅表层的认识或情感传达,这类文本能够直接引起小学生的兴趣、增强小学生的情感体验,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1~3年级的学生还处于前运算阶段,对于情感感知认知能力强,因此类似于《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寓言两则》等叙述类的民俗文本能够培养小学生的情感态度。
然而高学段的民俗文本在情感基础上更加侧重于故事情节发展及脉络梳理、举一反三的问题思辨。根据认知发展理论中11岁左右的学生已经初步具有守恒的逻辑思维,能够更好地处理文本中的人物逻辑关系,并推炼出文本的主旨。类似于《孔明智退司马懿》《草船借箭》《曹冲称象》等包含中华传统美德的故事能够发展小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达到以文启智的目的。
2.教学启示
(1)把握教学方法的角色职能转变
核心素养教育时代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需要老师灵活地运用教学机智来处理课堂中未预设到的生成。老师在面对学生的答案存在错误时,应该及时纠正,但是及时纠正并不是及时批评,而是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用“语言引导”或是“表情表达”等方式,让学生能够信服地接纳教师的正确引导,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2)把握教学内容的情感导向转变
小学语文低学段的语文教学格外重视情感导向,要求通过反复的感情朗读来正强化正确的价值观。如课堂记录三年级语文课《七颗钻石》中学生齐读课文3次,分角色朗读2次,个人自由朗读1次,老师多次提出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小姑娘的爱心。然而,小学高学段的语文课则是训练学生对课文段落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如记录五年级语文课《装在信封里的小太阳》,老师以任务型教学模式多次提出关于故事发展过程的问题,并请多位同学回答。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新的教育时代背景下应该把握好教学内容的情感导向转变,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小学生以中华美德为积淀的高尚情操、发展小学生的仁义礼智信与思辨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滕珺.21世纪核心素养:国际认知及本土反思[J].教师教育学报,2016,(02):103-110.
[2]石中英. 论教育学的文化性格[J].教育研究,2002,(03):19-23.
[3]郭华.教学社会性之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01.01.
[4]崔允漷. 追问“核心素养”[J]. 全球教育展望,2016,(05):3-10+20.
[5][美]阿兰·邓迪斯(Alan Dundes)王曼利,译.张举文,校.[M].21世纪的民俗学.
[6]郑伟钟. 文化熏陶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谈语文版小学语文课标教材高段选文特色[J]. 语文建设,2005,(08):11-13.
作者简介:杜童(1993-)女,汉族,籍贯:陕西,硕士研究生,广西师范大学,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