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是学校教育中人际交往的主要阵地,是教师、学生、资源、环境之间持续作用的生态系统。互动是课堂的核心。高互动课堂是在先进理念指导下,由泛在技术支持的智能教学空间及师生互动场所,课堂教学中的很多互动都是基于这样的载体进行的,智能反馈系统是其中的一种技术载体。智能反馈系统参与下的课堂,互动不但频繁而且实时,它主要为学生与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互动平台。这样的互动,不仅强化传统课堂中人与人的互动,还为人与资源、资源与资源的互动提供了载体。由于可视化工具的参与,智能反馈系统还打开了个体与个体思维过程中的互动并让集体思维成为可能。
下面,结合齐齐乐智能反馈系统的五大功能(全员参与,实时测评,及时反馈,引导调控,记录过程),联系语文课堂实践,谈谈高互动课堂的四种形式及其作用。
一.强化学习过程中人与人的互动
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是传统课堂中主要的互动方式。智能反馈系统参与的高互动课堂,强化了这种互动:一是互动的形式更加多元,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二是互动的范围扩大,让每个学生的参与成为可能;三是互动反馈更加准确,实时评测、分析、呈现。
比如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课堂中的生字教学,在传统课堂中老师一般列举生字表上的所有生字,用齐读、指名读这样的简单活动,让学生记住字音;用范写、抄写、默写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记住字形。仔细分析这样的生字教学,基本都是根据教师的已有经验的教授,因为很难做教学起始时的前测,所以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互动,都是集中教授,平均用力,教是如此,学也是如此。生字表上的生字,哪些字音是所教班级大多数学生有困难的,每一个学生所遇到的困难分别是什么?不清楚。在书写上,学生会遇到什么困难,大多学生最难记住的是哪一些字,每一个学生对这些生字的识记情况怎样,教师都不可能有清晰的了解。
假如智能反馈系统参与,情况就可以很不一样。教师可以设计前测(如读音选择、字音字形的配对等方式),学生通过反馈器参与测试,让教师快速了解全班学生在认读和识记上的基本状况,以及每一位学生对本课生字的字音和字形的掌握情况。这样,每一位学生都参与了一次有反馈结果的积极互动。有了这样的前测反馈,教师就可以及时调整教学活动,针对反馈结果,组织生生互动。比如,对于大多数学生都遇到的不会认读的生字,可以通过反馈记录查看哪些学生能够认读,并请这些学生和其他学生进行经验的分享,这样就让生生之间的互动自然展开并且真实有效。老师在组织学生和学习内容、学生和学生互动之后,可以继续组织学习活动后测,得到学习结果的及时反馈,最后可以针对反馈结果设计不一样的课后的巩固作业,而不是不管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布置所有学生抄写一样的词语,一样的遍数。
以上只是针对识字教学中最简单的字音与字形部分做的分析比较,从中我们不难发现:智能反馈系统为高互动课堂提供了基本的互动支持,它更多关注了学生的元认知和已有学习经验,体现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及时反馈,帮助教师利用反馈组织有效的、个性的人际互动,促进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建构。
二.细化学习活动中人与资源的互动
课堂教学是预设资源呈现,生成资源捕捉及有效应用的过程。高互动课堂,为预设资源的适时呈现,临时需求资源的实时调用,生成资源的及时捕捉和有效应用提供了很好的技术环境。传统的多媒体课堂,更多关注教师与资源之间的互动,而且方式基本是单一的线性的,关注的是教的层面,资源更多的作为教学内容呈现。智能反馈系统的参与,从学的层面,能够更多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使教师能组织更加有效的资源(实时调用或者是课堂生成资源),细化人与资源之间的互动内容和形式,启发学生思维,促进学习的深入。
比如在一次关于民族文化的综合性学习中,为了让学生感知中华传统民族文化的特点,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和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态度,教师提供了一段视频资源,主要内容是介绍各种民族传统风俗、游戏、节日(包括中国的,也夹杂着一些国外的)。教师播放这段视频资源,要求学生在能够记住6种中华传统文化后摁键反馈。教师根据学生摁键反馈的时间,决定播放的次数(假如反馈时间快就播放一次,假如很多同学反馈比较慢,就播放两次)。接着,利用智能反馈系统中“随机选取”的功能,随机选取几名学生汇报自己看到的六种中华民族文化项目。然后,借助智能反馈系统中的投票功能,获取学生最感兴趣和最不感兴趣的一种民族文化现象。最后,根据投票结果进行随机采访,其他学生用反馈器对受访者的回答进行评价。智能反馈系统一直参与这环节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和预设资源(视频)进行了互动;让学生和生成资源进行互动(两次投票),假如没有智能反馈系统的参与,这样的互动就不可能层层深入,步步有效。这时,智能反馈系统就不仅仅作为一种技术的工具参与,而是形成一种环境,一种尊重学生、具有人文关怀、公平参与的文化环境。
三.促进资源与资源之间的互动
资源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教与学的内容,包括预设性资源和生成性资源。学习内容的交互是一种新的课堂交互形式,智能反馈系统参与下的高互动课堂环境,在教与学的资源设计中,就可以创建基于智能代理的资源环境,在预设资源的基础上根据学习的推进,不断更新内容,增加符合实际教学情况的有效资源,从中挖掘出内容之间的交互,为学生提供更加及时、个性、具有针对性的学习建议和指导。
比如,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我们经常就某个事件、某个人物、某种表达展开对话,这些对话虽然源于同样的文本内容,但因为每个学生不同的生活经验和个性特点,所以对话的内容总带有明显的主观倾向性。传统的课堂,一般是教师提出话题后,指名几位学生交流对话,老师或者学生进行补充、评议,基本都是师生与资源的互动,不仅互动的方式比较单一,而且互动参与的面很窄,基本只能有几个学生参与,在大班(40人以上)教学中,多数学生仅仅作为听众。
假如有了智能反馈系统参与,我们就可以这样展开教学:提出一个对话的主题后,第一步,请三到四个学生发表观点,老师相机记录每位学生观点的关键词,形成三到四种观点(生成资源)。第二步,请其他学生分析比较这些观点,遴选出自己比较赞成的观点(比较的过程,就是资源与资源的互动)。第三步,智能反馈系统对全班同学的选择做出统计分析,呈现结果(通过第三方智能代理,分析结果)。第四步,利用智能反馈系统的随机点名功能,对分析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让全班都参与到与资源的互动中,更把多个生成资源在分析比较中形成互动,不断更新参与者的学习内容,增加更多有效的信息资源,在人与资源、资源与资源的互动中,为每一位学生创设丰富的个性化的学习内容。
四.让思维与思维之间的互动成为可能
一般而言,思维内隐于每一个个体,很难显性表达出来。传统的课堂,无法让思维与思维产生有效的互动。但技术可以使思维看得见,可视化工具帮助个体呈现自己的思维过程,还可以帮助一个合作小组形成集体思维。当基于技术的工具被融合到课程中,并与相关学习的知识配合使用时,这些工具能够帮助学生思维的呈现。但仅仅把这些工具放置于教室中并不保证学生的学习就能提高,它们必须成为课堂互动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智能反馈系统在高互动教学环境中,就让思维与思维的交互成为可能,这样的高阶层交互模式,使学生能够监控理解过程的教学和实践策略,为学生提供认知过程的专家模式,以及提供能就理解进行相互协商的社会情境。
比如在学习低年级的一篇课内阅读《鸟岛》,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活动:请根据自己的预习,不翻看课文,在小组内用最简单的思维导图表现出鸟岛给你的印象。教师给每一个合作小组准备了一张白纸,三分钟后,教师巡视,并选择了三个小组的思维导图拍摄成照片,在同一屏幕上呈现。
思维导图,可以表现思维过程的一种技术。学生把自己的思维过程或者结果,通过这样的技术媒介,能够比较清晰地呈现。老师选取的三张思维导图,意图很明显,借助技术呈现思维,通过比较促进思维与思维的互动,借助反馈系统,又呈现思维互动的结果,不仅帮助学生修正、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认知习惯,还提高每个学生高阶层的思维品质。
互动是课堂的核心,泛在网络技术和智能互动反馈技术的发展为高互动课堂环境的创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使得课堂变革成为可能。然而,技术本身毕竟是中性的,需要使用者去理解它,结合先进的教育理念去应用,才能创造出符合未来需要的高互动的智慧课堂。智能反馈系统参与高互动课堂的方式和作用,不仅仅是本文列举,更多的研究需要关注未来课堂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
戴晓娥,教师,现居江苏常州。
下面,结合齐齐乐智能反馈系统的五大功能(全员参与,实时测评,及时反馈,引导调控,记录过程),联系语文课堂实践,谈谈高互动课堂的四种形式及其作用。
一.强化学习过程中人与人的互动
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是传统课堂中主要的互动方式。智能反馈系统参与的高互动课堂,强化了这种互动:一是互动的形式更加多元,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二是互动的范围扩大,让每个学生的参与成为可能;三是互动反馈更加准确,实时评测、分析、呈现。
比如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课堂中的生字教学,在传统课堂中老师一般列举生字表上的所有生字,用齐读、指名读这样的简单活动,让学生记住字音;用范写、抄写、默写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记住字形。仔细分析这样的生字教学,基本都是根据教师的已有经验的教授,因为很难做教学起始时的前测,所以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互动,都是集中教授,平均用力,教是如此,学也是如此。生字表上的生字,哪些字音是所教班级大多数学生有困难的,每一个学生所遇到的困难分别是什么?不清楚。在书写上,学生会遇到什么困难,大多学生最难记住的是哪一些字,每一个学生对这些生字的识记情况怎样,教师都不可能有清晰的了解。
假如智能反馈系统参与,情况就可以很不一样。教师可以设计前测(如读音选择、字音字形的配对等方式),学生通过反馈器参与测试,让教师快速了解全班学生在认读和识记上的基本状况,以及每一位学生对本课生字的字音和字形的掌握情况。这样,每一位学生都参与了一次有反馈结果的积极互动。有了这样的前测反馈,教师就可以及时调整教学活动,针对反馈结果,组织生生互动。比如,对于大多数学生都遇到的不会认读的生字,可以通过反馈记录查看哪些学生能够认读,并请这些学生和其他学生进行经验的分享,这样就让生生之间的互动自然展开并且真实有效。老师在组织学生和学习内容、学生和学生互动之后,可以继续组织学习活动后测,得到学习结果的及时反馈,最后可以针对反馈结果设计不一样的课后的巩固作业,而不是不管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布置所有学生抄写一样的词语,一样的遍数。
以上只是针对识字教学中最简单的字音与字形部分做的分析比较,从中我们不难发现:智能反馈系统为高互动课堂提供了基本的互动支持,它更多关注了学生的元认知和已有学习经验,体现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及时反馈,帮助教师利用反馈组织有效的、个性的人际互动,促进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建构。
二.细化学习活动中人与资源的互动
课堂教学是预设资源呈现,生成资源捕捉及有效应用的过程。高互动课堂,为预设资源的适时呈现,临时需求资源的实时调用,生成资源的及时捕捉和有效应用提供了很好的技术环境。传统的多媒体课堂,更多关注教师与资源之间的互动,而且方式基本是单一的线性的,关注的是教的层面,资源更多的作为教学内容呈现。智能反馈系统的参与,从学的层面,能够更多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使教师能组织更加有效的资源(实时调用或者是课堂生成资源),细化人与资源之间的互动内容和形式,启发学生思维,促进学习的深入。
比如在一次关于民族文化的综合性学习中,为了让学生感知中华传统民族文化的特点,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和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态度,教师提供了一段视频资源,主要内容是介绍各种民族传统风俗、游戏、节日(包括中国的,也夹杂着一些国外的)。教师播放这段视频资源,要求学生在能够记住6种中华传统文化后摁键反馈。教师根据学生摁键反馈的时间,决定播放的次数(假如反馈时间快就播放一次,假如很多同学反馈比较慢,就播放两次)。接着,利用智能反馈系统中“随机选取”的功能,随机选取几名学生汇报自己看到的六种中华民族文化项目。然后,借助智能反馈系统中的投票功能,获取学生最感兴趣和最不感兴趣的一种民族文化现象。最后,根据投票结果进行随机采访,其他学生用反馈器对受访者的回答进行评价。智能反馈系统一直参与这环节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和预设资源(视频)进行了互动;让学生和生成资源进行互动(两次投票),假如没有智能反馈系统的参与,这样的互动就不可能层层深入,步步有效。这时,智能反馈系统就不仅仅作为一种技术的工具参与,而是形成一种环境,一种尊重学生、具有人文关怀、公平参与的文化环境。
三.促进资源与资源之间的互动
资源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教与学的内容,包括预设性资源和生成性资源。学习内容的交互是一种新的课堂交互形式,智能反馈系统参与下的高互动课堂环境,在教与学的资源设计中,就可以创建基于智能代理的资源环境,在预设资源的基础上根据学习的推进,不断更新内容,增加符合实际教学情况的有效资源,从中挖掘出内容之间的交互,为学生提供更加及时、个性、具有针对性的学习建议和指导。
比如,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我们经常就某个事件、某个人物、某种表达展开对话,这些对话虽然源于同样的文本内容,但因为每个学生不同的生活经验和个性特点,所以对话的内容总带有明显的主观倾向性。传统的课堂,一般是教师提出话题后,指名几位学生交流对话,老师或者学生进行补充、评议,基本都是师生与资源的互动,不仅互动的方式比较单一,而且互动参与的面很窄,基本只能有几个学生参与,在大班(40人以上)教学中,多数学生仅仅作为听众。
假如有了智能反馈系统参与,我们就可以这样展开教学:提出一个对话的主题后,第一步,请三到四个学生发表观点,老师相机记录每位学生观点的关键词,形成三到四种观点(生成资源)。第二步,请其他学生分析比较这些观点,遴选出自己比较赞成的观点(比较的过程,就是资源与资源的互动)。第三步,智能反馈系统对全班同学的选择做出统计分析,呈现结果(通过第三方智能代理,分析结果)。第四步,利用智能反馈系统的随机点名功能,对分析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让全班都参与到与资源的互动中,更把多个生成资源在分析比较中形成互动,不断更新参与者的学习内容,增加更多有效的信息资源,在人与资源、资源与资源的互动中,为每一位学生创设丰富的个性化的学习内容。
四.让思维与思维之间的互动成为可能
一般而言,思维内隐于每一个个体,很难显性表达出来。传统的课堂,无法让思维与思维产生有效的互动。但技术可以使思维看得见,可视化工具帮助个体呈现自己的思维过程,还可以帮助一个合作小组形成集体思维。当基于技术的工具被融合到课程中,并与相关学习的知识配合使用时,这些工具能够帮助学生思维的呈现。但仅仅把这些工具放置于教室中并不保证学生的学习就能提高,它们必须成为课堂互动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智能反馈系统在高互动教学环境中,就让思维与思维的交互成为可能,这样的高阶层交互模式,使学生能够监控理解过程的教学和实践策略,为学生提供认知过程的专家模式,以及提供能就理解进行相互协商的社会情境。
比如在学习低年级的一篇课内阅读《鸟岛》,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活动:请根据自己的预习,不翻看课文,在小组内用最简单的思维导图表现出鸟岛给你的印象。教师给每一个合作小组准备了一张白纸,三分钟后,教师巡视,并选择了三个小组的思维导图拍摄成照片,在同一屏幕上呈现。
思维导图,可以表现思维过程的一种技术。学生把自己的思维过程或者结果,通过这样的技术媒介,能够比较清晰地呈现。老师选取的三张思维导图,意图很明显,借助技术呈现思维,通过比较促进思维与思维的互动,借助反馈系统,又呈现思维互动的结果,不仅帮助学生修正、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认知习惯,还提高每个学生高阶层的思维品质。
互动是课堂的核心,泛在网络技术和智能互动反馈技术的发展为高互动课堂环境的创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使得课堂变革成为可能。然而,技术本身毕竟是中性的,需要使用者去理解它,结合先进的教育理念去应用,才能创造出符合未来需要的高互动的智慧课堂。智能反馈系统参与高互动课堂的方式和作用,不仅仅是本文列举,更多的研究需要关注未来课堂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
戴晓娥,教师,现居江苏常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