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超7成年轻人“认不全”亲戚

来源 :中国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ho_sea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甲是乙的亲舅的外甥媳妇的弟弟,那甲是乙的什么人?”又到春节走亲访友高峰季,总是少不了拜年和亲戚聚会。其中,让不少人,尤其是“80后”、“90后”头疼的是,突然冒出来的七大姑八大姨该怎么称呼。
  上师大人文学院的学生张中瑗在假期中和同学们一起就中国当代民众对亲属关系称谓的认知程度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有7成以上的年轻人都用“叔叔、阿姨”此类模糊的称呼代替了“表叔、堂姨”等具体指向的亲戚称谓。
  年轻人多用模糊称呼
  “堂表亲不完全以姓氏来划分,父亲的弟兄的孩子,是她的堂亲,父亲姐妹的孩子、母亲的兄弟姐妹的孩子都是表亲。”在随机提问调查的50名独生子女大学生中,仅有19人清楚这一堂表区分方法。
  可能没有哪个民族像我们这样把亲戚关系整理得如此条理分明尊卑有序。在传统多子多孙的大家庭中,区分堂表关系也许根本不能被称之为问题,但现在,它不但成了问题,而且还成了话题。 中国亲戚关系图
  有家长发帖说:“独生子女堂表不分,是家庭结构和家庭成员简单的必然结果。”一代独生子女的亲属称呼中兄弟姐妹越来越少,晚辈中自然没了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二代独生子女的亲属称呼中,又少了伯伯、叔叔、舅舅、姨妈……由于部分亲属称谓的消失,一代独生子女、二代独生子女对亲属称谓的陌生渐渐成了群体性现象。
  此次调查显示,有7成以上的年轻人都用“叔叔、阿姨”此类模糊的称呼代替了“表叔、堂姨”等具体指向的亲戚称谓。
  上师大女生改良“拜年称谓图”
  其实,去年春节前夕网上曾广泛流传“过年拜年称谓图”,但大多数“00后”表示完全看不懂其含义,属于迷茫派;“90后”因为几乎都为独生子所以觉得图表对自己用处不大,属于无用派;“80后”则感觉图表很实用,在拜年时的用处颇多,应该更详细一点,属于感激派;而“50后”在看了图表后表示,对过去亲戚关系和现在的差距感到感慨,属于感慨派。
  张中瑗说,现在的年轻人常在拜年时被长辈的称谓难倒,舅舅、姑姑这些称呼对于“独二代”来说更是陌生,拜年时常叫混、叫错。于是,很多人表示,拜年时一般爸妈让你怎么叫就怎么叫,或者干脆就是点头问好,即使如此也是“刚见面时都叫了一遍,走的时候就忘了”。
  在张中瑗看来,独生子女对传统亲属称谓了解的缺失,使这个庞大群体面临着“六亲不认”的尴尬。亲属称谓,作为民间习俗的一部分,正一步步地从现实走进历史。为此,她改良了“过年拜年称谓图”,对一些小错误做了更正,并配上了“小人头”,对于那些需要突击学习的“90后”来说作用不小,不少对照试用过的学生也直呼“管用”。
  大可不必大惊小怪
  徐云鹏认为,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大可不必为此而大惊小怪。
  其一,许多年轻人堂表不分,是家庭结构和家庭成员简单的必然结果。自从国家1979年倡导“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以来,一代独生子女的亲属称呼中兄弟姐妹越来越少,晚辈中自然没了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二代独生子女的亲属称呼中,又少了伯伯、叔叔、舅舅、姨妈……由于部分亲属称谓的消失,一代独生子女、二代独生子女对亲属称谓的陌生渐渐成了群体性现象,这也是自然的。
  其二,许多年轻人堂表不分,是就业压力大和生活节奏快的必然结果。其实,现在的年轻人并不幸福,他们生活压力很大,精神高度紧张。为了谋生,疲于奔波,加班加点,拚命工作,根本无暇顾及亲戚关系。“生命在于运动,亲戚要经常走动”,没有闲暇时间时来往互动,有些亲戚难免要生疏了,或者搬家联络不上了,或者自己长大独立不依靠了,或者因为家族之间的旧仇新怨断交了,或者因为价值观差异不来往了,偶尔见面不知道称呼什么,也实属正常的事,不一定非得要求所有人都要懂得这个关系,认为不懂这个关系就六亲不认,就老少不分目中无人了,这也不尽人情。
  其三,许多年轻人堂表不分,是社会关系“功利化心态”的必然结果。当前我国正进入政治转型、经济转轨的历史时期。各种利益关系深刻调整、多种社会思潮激荡,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承认,事实上,一切图名、图利、图钱、图快,待人处事一切视回报而定的“功利化”社会心态,已经渗透到社会肌体的方方面面,人们变得非常现实了。亲情的价值遭受到物质、金钱方面的冲击,金钱与物质的替代导致了亲情的丧失与偏斜。受利益驱使,亲戚之间必然是“人情似纸张张薄”,无利不起早,临时抱佛脚,“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不信但看宴中酒,杯杯先敬富贵人。门前拴上高头马,不是亲来也是亲。门前放根讨饭棍,亲戚故友不上门。”受虚荣心驱使,一些年轻人连亲生父母都不认,更何况那些八杆子打不着没有可利用价值的堂亲表亲了。
  其四,许多年轻人堂表不分,是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必然结果。中国改革开放的根本变化是人的具体化,中国人正逐渐成为实实在在的具体人,开始向着有尊严地活着的目标迈近。而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客观上加速了这种变化。和谐不是一百个人说同样的话,而是一百个人说不同的话又互相尊重。在亲情问题上,可以保留传统的乡土观念,也可以吸收西方的观念,也可以生成自己的观念,大可不必一元化、统一化、固定化,只要大家能够时刻牢记“我是谁”“我从哪里来”,不忘本就好。
  亲情关系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重视亲情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一贯坚持的传统美德。养亲敬亲的基本思想,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也是当今社会现代文明的重要内容,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亲情教育、感恩教育仍将起到重要的作用。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潜移默化地实施亲情教育、感恩教育,培养青年一代的亲情意识、感恩意识,则是需要认真对待的。
其他文献
新课程中教师的最大变化是角色的变化。教师将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而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共同的平等者。教师的这种角色如何扮演,直接地反映在教师课堂语言的变化上。所谓“言为心声”,语言是思维的外在形式。透过教师在课堂上语言的变化,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教师观念上的巨大转变。  一、由指令的语言向商讨式语言转变  以往的教学,教师把教案当作教学活动的轨迹,教学中不容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教师的教学理念正得到逐步转变,但要真正实现从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实现从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活动能力的转移,就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尤其是深化学科课堂教学的改革,落实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实施创新性教学。面对教育的新形式、新要求,只有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能起到有效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与数学学科的课程目标,课
小朋友,你有没有见过在天空中展翅翱翔的鹰?它们可是非常厉害的高空猎手!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鹰的世界吧!  鹰其实是一类鸟的统称,包括很多不同的种类,比如苍鹰、雀鹰和金雕等。  鹰的分布范围很广。从沙漠到丛林,从高山到海滨,都有不同种类的鹰栖息繁衍。  鹰是肉食性动物,蛇、鼠、鸟和兔子都在它们的捕食范围内。那么,鹰是如何捕获这些行动敏捷的小动物,成为超级猎手的呢?  1.鹰的视力非常好,视野也很广。
a.n人的素质和知识的价值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人的发展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目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教育下的定义是“教育是为了提高每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基础教育是人生的通行证,“不只为学生提供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首先是人”的教育。音乐教材的改革及新课程标准的出台给我们的音乐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应认识到基础教育的重要性、改革的必要性;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尊重
(上接2013/9P47)  33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是被全世界公认的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同时还被《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誉为“人类历史中最具创造性才智的人物之一”。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光彩夺目的人物,在整个中小学时代却常常被斥为“生性孤僻、智力迟钝”,“不守纪律、心不在焉、想入非非”。中学毕业前夕,校方甚至断言他未来将“一事无成”,勒令他退了学。16岁那年,他以同等学历报考大学,尽管物理、数学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生开始学习的时候,如果教师能成功地创设问题的情景,引起学生有效的认知冲突与碰撞,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主动地提出疑问,进而想解决疑问,就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所以,教师必须首先要把握教材的要求和特点,然后从学生的认知结构入手,善于利用能引起学生好奇或怀疑的但用学生现有的知识又不能解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个区域,这一点不容置疑。自1997年香港回归以来,在中央的领导下实行港人治港的政策,香港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由于历史等原因,香港民众对国情的了解依然欠缺,依然存在隔阂。  “五四”前夕的一项调查发现,香港11岁至35岁青年中,有63.3%的人不知道“五四”精神的代表是“德先生”和“赛先生”。而两年前的一项调查显示,香港两成中学生居然不知道国家主席是谁。类似的事例比比皆是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今年将在就业指导中心网站上公布毁约毕业生名单,希望营造一个诚信的氛围。  广东金融学院:推出“诚信面试卡”,毕业生一旦被企业录用,学校便将面试卡收回。  本刊讯 12月4日,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外语外贸类专场招聘会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举行。与去年相比,入场企业数量增加,进场毕业生却有所减少。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有些毕业生已拿到企业的OFFER,但仍在寻觅更中意的企业,随时可能毁约。面对这
隨着中国步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以及“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提出,能否激发和汇聚强大正能量,越来越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要“聚合各项相关改革协调推进的正能量”,“要大力激发社会正能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那么,到底什么是“正能量”?我们又当如何为实现“中国梦”汇聚强大的正能量?  现在人们热议的“正能量”,借用的是自然科学领域
杨光金,男,汉,1981年3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贵州师范大学汉语言专业毕业,小学高级教师职称,2009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自2001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现任教于贵州省遵义县龙坪镇三合小学,为《当代教育》编辑部通讯员、中国国际教育科学研究院客座教授、中国教育科学学会会员,曾作为中国教育科学出版社特邀嘉宾出席第七届中国教育家大会。  一、成绩突出,荣誉颇多  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