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基本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enw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基本建设体系构建的意义
  
  教学基本建设是保证学校教学、教改正常运行,提高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基础性工作。教学基本建设的质量与水平,直接表明了一个学校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也是评估一个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依据。各级教育领导部门及各高校的主管部门历来重视对高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领导与投入。重视对高校教学基本建设的质量与水平的检查与评估,并通过检查评估进一步推动高校教学基本建设,不断提高其质量与水平。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教学基本建设的硬件建设上普遍下了很大力气。为升本、评估、扩大规模准备了相对较好的物质条件。但在教学的软件建设上,可以说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软肋”和发展的瓶颈。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师资、管理队伍素质急需提高;学科专业建设特色不明显;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水平有待提高;课程与教材建设较为薄弱等方面。作为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上述问题是不能回避的,学院要想发展,必须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有计划、有系统地加强教学基本建设。
  
  教学基本建设体系构建的总体思路
  
  根据我院应用型本科的定位,密切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我院确定进行教学基本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在硬件建设上做实。在软件建设上抓好,学科专业建设是基础是龙头,师资和管理队伍建设是关键,课程教材建设是核心,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是保障。在建设过程中要处理好以下几组关系:
  一是教学基本建设与学校总体建设相协调,实现教学基本建设与学校总体建设的协调发展。
  二是教学基本建设与教学改革相促进,教学基本建设水平高能为教学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工作,能促进教学基本建设。要重视它们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协调关系。
  三是教学基本建设形式与内容相结合,要把握教学基本建设各项内容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把基本建设当作一个整体进行建设,达到教学基本建设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四是教学基本建设与教学管理体制相适应,建设一个职责明确、富有效率的决策和工作组织,同时加强教学管理体制的建设,对教学基本建设的目标、组织、指挥、控制、协调和保证措施等环节,确立规范,明确责任,将教学基本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教学基本建设体系构建的内容
  
  我院确定教学基本建设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建立符合我院应用型本科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的硬件、软件支撑条件,包括优势和特色学科专业、教师队伍、课程与教材,实验室与实习基地等,按照工作的阶段性重点具体体现为4项工程:优势和特色学科专业建设工程;精品课程与特色教材建设工程;教师和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工程;实验室、实习基地和创新平台建设工程。
  学科专业建设是教学基本建设的龙头。学科专业建设要与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科学研究、教材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教学改革与研究等有机结合,带动这些项目的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教学基本建设的关键。要按照“引得进、留得住、用得上、干得顺”的原则,制定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选拔和培养管理办法,加快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加强学科梯队建设。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完善教师的聘用管理和考核评价制度,努力营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促进人才健康成长的政策环境,建设一批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精干高效、富有开拓精神的学科梯队。鼓励广大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课程和教材建设是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要继续做好校级精品课程建设立项工作,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带动推进学校课程建设整体工作,逐步提高本科教学整体水平,在此基础上力争有一定数量的课程入选省、国家级精品课程行列。推行课程负责人制度,打造教学团队,积极推进课程体系、课程平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对于同类专业间的共同基础课程,加强内容和体系上的统筹和协调,建立专业类课程平台。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和增强适应能力的原则,构建新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加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改变课堂讲授所占周学时过多的状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实验室、实习基地与创新平台建设对我院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对实践教学有着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根据国情、校情,制定和完善实验教学大纲,合理整合、优化实验室结构,强化实验实习教学,以适应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创新教育的需求,努力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以培养“能设计、懂施工、会管理”,具有一定创新意识与实践技能的本科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合理建设与配置实践教学资源,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和师资培训,为学生提供条件优良、管理有序、规模适当的技能训练,形成结构科学、布局合理、资源共享、文理渗透、学科优势互补的实验室、实习基地与创新平台,增加综合性、设计性试验,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建立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水平、高效率、协调运转的实验室、实习基地和创新平台管理体制和运行体系。
  
  教学基本建设体系构建的主要措施
  
  1.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分层次加强优势和特色学科专业建设
  根据学校定位和社会需要,我院学科专业建设要坚持“调整结构、扬优扶新、鼓励交叉、促进融合、突出重点、提高水平、形成特色”的方针,凝炼学科专业方向,汇聚学科骨干队伍,有重点、分层次建设一批有影响的重点和特色学科专业。同时要优化学科专业布局,鼓励工管文理相结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促进传统学科专业与高新技术学科专业、新研究方向或新研究领域的交叉与集成,建成一批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兴学科专业和特色学科专业。具体措施是:
  把国家尤其是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学科建设的基本点,结合我院实际,立足交通、冶金等行业,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重点地进行建设。
  一是学院将对3个省级重点专业进行重点建设。二是大力发展新兴和交叉学科专业,不断寻找新的学科专业增长点。三是集中精力,加强管理,优化学科专业布局,调整学科专业结构。适度发展基础学科专业、社会科学类学科专业、人文学科专业,实现学院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基本定位。四是实施制度创新,建立动态的学科专业建设管理机制。引入竞争机制,强化对学科专业项目的过程和目标管理,健全学科专业建设管理责任制,设立学科专业建设奖励基金。建立学科专业建设工作奖惩制度,对有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奖励。六是加强组织领导,实行分级分层次学科专业建设对全校的专业分新专业、重点专业、传统专业三个层面进行建设。   在重点建设省级重点学科的基础上,到2010年将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和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等四个学科,建成硕士学位授权点。同时,在“十一五”初期优势学科领域率先开展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工作,为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建设和申报奠定坚实的基础。
  
  2.以“双师型”为核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专业教师既要精通教学,又要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具备工程师和讲师(教授)“双师型”资格和水平,这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对教师的特殊要求,以建设这样一支具有工程应用型特色的教师队伍为核心,学院制定教师和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是:
  师资队伍建设要以学科发展为导向,以学科带头人与学术骨干建设为重点,以转换机制为核心,加大拔尖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力度,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起符合学院特点和发展方向的吸引、稳定和用好人才的运行机制。
  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以实施“龙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制度为契机,实施校内特聘教授岗位制度,吸引和遴选一批中青年人才,培养和造就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带动一批重点学科专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以领军人物的引进、培养与创新团队建设为重点,把师资队伍建设与学科专业建设结合起来,通过学科凝聚人才,形成有一定影响的学术团队。建立名师选拔、培养制度。采取学生评议、同行评价、教学竞赛等方式,按学科专业选拔一定数量的教学名师,促进教学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高。
  拓展师资队伍建设的视野,多渠道实施师资队伍建设工程。选送优秀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进修、攻读学位、做访问学者、参加学术会议,培养能够参与国际合作的学科带头人和科技攻坚骨干。加大科研基金投入,重点资助青年教师开展科学研究,提高教育创新能力;实施青年骨干教师奖励计划,激励优秀青年教师成长。重视高层次人才和短缺人才的培养工作,采取“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流动方式,招聘紧缺专业优秀人才;做好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继续聘请专业素质高、学术造诣深的专业人士作为客座、兼职教授。
  实施强基固本、培育工程文化计划,培养特色教师。根据学科专业特点,突出工程实践锻炼,加强教师的职务培训、学历培训和专项技能的培训,探索应用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新机制。
  
  3.凸现“应用型”特色,加强精品课程、特色教材建设
  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最终要落实到课程和教材内容上,以一系列课程、教材体现出来,因此,课程和教材建设是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特色能否凸现的核心环节。为保证我院应用型本科特色的实现。我院开展了精品课程和特色教材建设工程,具体措施是:
  一是构建具有应用型本科特色的课程内容体系,大力开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有计划地研制开发一批多媒体课件,鼓励教师广泛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课堂教学。同时。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二是有计划地建设一批院级精品课程。计划每年确定10门以上课程进行重点建设,到“十一五”期末,力争有40~50门课程建成院级精品课程,5~10门课程建成省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实现零的突破。三是大力加强教材建设,积极选用国家重点教材、“面向21世纪”及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并鼓励教师编写适应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各专业教材,理工、财经类专业使用近三年出版新教材的比例达到50%以上,四是建立和完善公共基础课平台、专业实验教学平台和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平台,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
  
  4.强化工程应用意识,加强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
  应用型本科教育中的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技能和反应能力,所以培养工程应用能力应作为贯穿整个实践教学体系的主线。作为实践教学体系基本保障的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也应以强化工程应用意识为出发点,具体措施是:
  巩固原有的校外实习基地,进一步拓宽渠道,选择一些技术含量高、科学管理好、有知名度的企业或公司;采取挂牌联合等方式,建设一批新的校外实习基地,加大实习经费投入,保证实习质量和实习效果。
  加强实验室建设管理,开展对实验室的科学评估。按照“统筹规划、优势集成、重点突破、合理布局”的原则,以工程中心和教学、科研基地的管理模式对实验室进行统一归口管理。改善实验室发展的支撑条件,加大对实验室的投入。对实验室建设的设备经费、研究经费、开放经费等方面进行重点支持,尤其保证重点建设实验室科研仪器设备的投入,提高重点建设实验室的装备条件,改善重点建设实验室的工作环境。对于重点实验室学院将定期进行校内评估。同时,鼓励社会各界尤其是有条件的企业和企业集团采取委托研究、项目联合攻关等多种方式同重点建设实验室开展合作研究,加强对外开放,促进学术交流。
  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加强实验室开放力度。在保证实验课开出率前提下,压缩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实验室开放方面,把时间开放与内容开放有机结合起来,把现实实验教学与网络实验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为师生提供多维度、全方位的实验教学资源,不断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和水平。
其他文献
<正>早在2004年2月,教育部原部长周济在全国高等职业教育第三次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上谈到坚持走产学研结合之路时就指出:高职教育要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就要深入推进校企合
课堂人际环境是课堂教学活动赖以进行的各种人际交往关系的综合,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积极构建和谐良好的课堂人际环境是成功教学的基础,本文就此出发,对课堂人际环境问题进行一些简单的探讨。    一、课堂人际环境概念简述    课堂活动是由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交往与作用所形成的双边活动过程,主要的人际关系表现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
新形势下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积极寻求解决的新办法是摆在我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我们认为要符合以下要求。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既要“活”又要“实”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大学生、高级人才,他们的思想是千差万别的,如果我们思想政治工作一个模式做到底,一成不变,就适应不了人们不断变化的思想实际,思想政治工作就体现不出时代感
管理二重性指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管理的自然属性是指对人、财、物、时间、信息等资源进行组合、协调和利用的管理过程,包含许多客观的、不因社会制度和社会文化的不同
独立学院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随着独立学院招生规模的不断壮大,在校学生逐渐增多,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也随之增加。构建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保障和根本要求,是当前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已确立,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在继承和发扬过去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与时俱
加强地方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1.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  经济全球化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历史进程。目前,经济全球化已逐渐跨越经济领域,渗透到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等诸多领域,更深层次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参与全球竞争的领域更广、层次更高、交流更频繁,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的崛起大大刺激了西方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