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2年后,桑兰已从受伤时的17岁临近而立,她想知道的是当年的真相,她要将“意外”还原成“事故”
淡粉色的口红躺在梳妆台上,帽管上有一圈牙印。每次化妆,桑兰都要咬住口红,用两只手掌搓开。
桑兰用嘴行使手的功能已经12年。1998年7月21日(美国当地时间),纽约长岛体操馆,第4届友好运动会的赛前训练中,她从跳马上跌落,造成颈椎骨折,胸部以下高位截瘫。
次日,组委会在长岛体操新闻中心举行桑兰事件新闻发布会。这是本届赛事到会记者最多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会上,纳苏医疗中心主治医师里奥尼博士说:“我从未遇见过像桑兰这般顽强的女孩,尽管她是—个正处于非常痛苦过程之中的、只有17岁的姑娘。”美国体操协会主席史坎南女士对事故的发生表示遗憾,但她指出这一事故并非源于环境不安全。
以“造福儿童”为主题的友好运动会摔伤了一位17岁的姑娘,但从主办方美国有线新闻网(CNN)到中国体育代表团一致认为这是“意外”,大家都在传桑兰醒来后第一句话“我什么时候才能练?”却都“选择性”地不提及她刚刚摔落时说的那句:“有人撤垫子,不怪我!”
1998年7月25日晚(当地时间),桑兰的父亲桑史盛和母亲陈秀凤辗转飞至纽约。在这之前,他们只是听说“女儿受了伤”,而桑兰只能躺在病床上接受7个小时的手术。
2010年的8月,人们再度把目光聚集到桑兰身上,想知道这个不断影响舆论、监督审视残障人士权益、家政服务的女孩12年之后为什么旧事重提,甚至要把官司打到美国去。
12年后,桑兰已经从受伤时的17岁临近而立,她想知道的是当年的真相,她要将“意外”还原成“事故”。“从受伤的21日到25日,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这将是以“公民记者”自称的桑兰为自己所做的一篇最精细的调查报道。
你可以生小孩,但不能行走了
主治医师里奥尼见桑兰醒来,贴近她耳边说:“桑兰,你可以生小孩,上帝只是带走了你行走的能力。”
这是7个小时颈椎融合术后,桑兰听到的第一句话。
桑兰至今说不清自己对美国的感情。受伤之前,出国4次,都是到美国参加比赛。1998年,是她最后一次以运动员的身份去那里。
7月21日,纽约长岛体操馆内,跳马比赛即将开始。桑兰准备做赛前热身练习的最后一跳,动作难度不大,平日练了上万次的“前手翻直体前空翻转体180度”规定动作。
离踏板还有3步左右的距离,桑兰“突然见到‘马’前方有位罗马尼亚教练要把垫子拖走”。此时正是冲板踏跳的速度最大值,中国体操队教练刘群琳在接受采访时对当时情形只是说:“我们(在一旁)说别犹豫,可是已经晚了,这动作上去了就往下掉了。”现在,刘群琳选择了沉默。
这是桑兰热身练习的最后一跳,也是她人生的最后一跳。“根本想不到,这么熟的一个动作不可能摔的”,1999年4月,桑兰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以前练体操时,是一个很正常的人,现在连喝水这么简单的事情都要人帮忙。你说这么简单的事情谁需要帮忙,所以我想想就挺伤心的。”镜头前,坐在轮椅上的桑兰搓着没知觉的双手。母亲陈秀凤在美国照顾女儿期间最知道她的心情,“她从来没有在人家面前流过泪,她就是晚上的时候偷偷地哭。”
一个翻身动作,腰腹和背部力量完全用不上,只凭双肩来回顶床板,形成惯性,桑兰两三下才可以俯卧。“科学在进步,10年以后会有新药,所以我对自己很有信心,我会走路。我觉得我有一天一定能走路。”这是17岁半的桑兰当时坚信的。
这届被《纽约时报》称为“该死的友好运动会”的赛事,桑兰成了比冠军还重头的话题。美国各大媒体对桑兰事件的报道格外投入,纳苏医疗中心门口驻扎着卫星转播车和摄影记者。就连在随队入关时摄得桑兰片段的美国中文电视记者、两名上海籍的新闻人吴小庆和陈骏一时也“身价上涨”,美国广播公司(ABC)还特意向他们的老板高价购买录像带。
桑兰清晰地记得:在她起步时,旁边一架可移动的摄像机跟随着她。而且,操办友好运动会的是美国有线新闻网(CNN),其摄像师是“无孔不入”的,但组委会律师称:热身试跳没有录像。
CNN派人日夜守在桑兰身边,“只要ABC的记者采访我,包括邀请我去《早安,美国》做节目时,他们就又哭又闹”。CNN的人一跟就是半年,却没有做出任何深度报道。
但桑兰觉得自己那时“比在中国风光多了”。她就像个公主,ABC的人员问她想去哪儿,她想都没想就喊,“迪斯尼!”在里面玩上三四天,遇到的美国人都觉得这个女孩太可爱了,没有人怜悯她。
时任美国总统比尔
淡粉色的口红躺在梳妆台上,帽管上有一圈牙印。每次化妆,桑兰都要咬住口红,用两只手掌搓开。
桑兰用嘴行使手的功能已经12年。1998年7月21日(美国当地时间),纽约长岛体操馆,第4届友好运动会的赛前训练中,她从跳马上跌落,造成颈椎骨折,胸部以下高位截瘫。
次日,组委会在长岛体操新闻中心举行桑兰事件新闻发布会。这是本届赛事到会记者最多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会上,纳苏医疗中心主治医师里奥尼博士说:“我从未遇见过像桑兰这般顽强的女孩,尽管她是—个正处于非常痛苦过程之中的、只有17岁的姑娘。”美国体操协会主席史坎南女士对事故的发生表示遗憾,但她指出这一事故并非源于环境不安全。
以“造福儿童”为主题的友好运动会摔伤了一位17岁的姑娘,但从主办方美国有线新闻网(CNN)到中国体育代表团一致认为这是“意外”,大家都在传桑兰醒来后第一句话“我什么时候才能练?”却都“选择性”地不提及她刚刚摔落时说的那句:“有人撤垫子,不怪我!”
1998年7月25日晚(当地时间),桑兰的父亲桑史盛和母亲陈秀凤辗转飞至纽约。在这之前,他们只是听说“女儿受了伤”,而桑兰只能躺在病床上接受7个小时的手术。
2010年的8月,人们再度把目光聚集到桑兰身上,想知道这个不断影响舆论、监督审视残障人士权益、家政服务的女孩12年之后为什么旧事重提,甚至要把官司打到美国去。
12年后,桑兰已经从受伤时的17岁临近而立,她想知道的是当年的真相,她要将“意外”还原成“事故”。“从受伤的21日到25日,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这将是以“公民记者”自称的桑兰为自己所做的一篇最精细的调查报道。
你可以生小孩,但不能行走了
主治医师里奥尼见桑兰醒来,贴近她耳边说:“桑兰,你可以生小孩,上帝只是带走了你行走的能力。”
这是7个小时颈椎融合术后,桑兰听到的第一句话。
桑兰至今说不清自己对美国的感情。受伤之前,出国4次,都是到美国参加比赛。1998年,是她最后一次以运动员的身份去那里。
7月21日,纽约长岛体操馆内,跳马比赛即将开始。桑兰准备做赛前热身练习的最后一跳,动作难度不大,平日练了上万次的“前手翻直体前空翻转体180度”规定动作。
离踏板还有3步左右的距离,桑兰“突然见到‘马’前方有位罗马尼亚教练要把垫子拖走”。此时正是冲板踏跳的速度最大值,中国体操队教练刘群琳在接受采访时对当时情形只是说:“我们(在一旁)说别犹豫,可是已经晚了,这动作上去了就往下掉了。”现在,刘群琳选择了沉默。
这是桑兰热身练习的最后一跳,也是她人生的最后一跳。“根本想不到,这么熟的一个动作不可能摔的”,1999年4月,桑兰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以前练体操时,是一个很正常的人,现在连喝水这么简单的事情都要人帮忙。你说这么简单的事情谁需要帮忙,所以我想想就挺伤心的。”镜头前,坐在轮椅上的桑兰搓着没知觉的双手。母亲陈秀凤在美国照顾女儿期间最知道她的心情,“她从来没有在人家面前流过泪,她就是晚上的时候偷偷地哭。”
一个翻身动作,腰腹和背部力量完全用不上,只凭双肩来回顶床板,形成惯性,桑兰两三下才可以俯卧。“科学在进步,10年以后会有新药,所以我对自己很有信心,我会走路。我觉得我有一天一定能走路。”这是17岁半的桑兰当时坚信的。
这届被《纽约时报》称为“该死的友好运动会”的赛事,桑兰成了比冠军还重头的话题。美国各大媒体对桑兰事件的报道格外投入,纳苏医疗中心门口驻扎着卫星转播车和摄影记者。就连在随队入关时摄得桑兰片段的美国中文电视记者、两名上海籍的新闻人吴小庆和陈骏一时也“身价上涨”,美国广播公司(ABC)还特意向他们的老板高价购买录像带。
桑兰清晰地记得:在她起步时,旁边一架可移动的摄像机跟随着她。而且,操办友好运动会的是美国有线新闻网(CNN),其摄像师是“无孔不入”的,但组委会律师称:热身试跳没有录像。
CNN派人日夜守在桑兰身边,“只要ABC的记者采访我,包括邀请我去《早安,美国》做节目时,他们就又哭又闹”。CNN的人一跟就是半年,却没有做出任何深度报道。
但桑兰觉得自己那时“比在中国风光多了”。她就像个公主,ABC的人员问她想去哪儿,她想都没想就喊,“迪斯尼!”在里面玩上三四天,遇到的美国人都觉得这个女孩太可爱了,没有人怜悯她。
时任美国总统比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