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向学生传授基础的语文知识是该学科的基本要求。但是,倘若教师将教学局限于此,将会限制学生的道德素养的发展。尤其是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更需要发挥该学科的育人价值,教师在知识教学的过程中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等。那么,我们要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实现德育渗透呢?
一、在识字写字指导中渗透德育
识字写字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组成内容,而且,汉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对此,在识字、写字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摒弃传统的以读、写为主的教学方式,善于挖掘汉字中所有的文化内涵,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使学生在汉字掌握的过程中获得良好思想情感的熏陶。以“冲”字教学为例,我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故意将该字的左侧部分写得很大,借此引导学生对比教材给出的汉字,分析这两个汉字结构有何不同,从整体来看,哪一个比较漂亮。在对比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觉得教材中的汉字书写得比较漂亮,而教师书写的汉字则显得东倒西歪的。根据学生发现的不同之处,我趁机进行德育:“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讲求和谐的国家,从这个汉字可以看出,将左侧部分写得过大,会显得右边的部分较小,整体看起来不和谐,导致不够美观。所以,在今后的学习、生活活动参与过程中,我们要与其他人和谐相处,这样生活才会变得和谐而美好。”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在对比中掌握汉字的书写规律,还可以获得良好道德的熏陶,为其在日积月累中获得良好道德品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渗透德育
一个人的言语往往是其内心世界的直接展现。口语交际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需要抓住该活动教学的特点,尝试运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在说的过程中获得德育熏陶。就人教版小學语文教材内容来看,每一个单元之后都设置了专门的口语交际话题,而且,这些话题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这就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落实德育渗透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我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中不仅会对学生是否能准确用词表达,逻辑是否清晰等给予关注,还会关注学生的观点、想法等是否正确,并对学生的交际情况进行评价,以此在评价中实现德育渗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点、观念等。
以“请教”该口语交际教学为例,首先,我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就向什么人、如何向其他人请教等进行说明。在已有生活经历的驱使下,大部分学生会积极地参与其中,就该话题畅所欲言。但是,在谈论的过程中,一名学生说:“我一般都是向学习成绩比我好的人请教,从没向那些学习成绩不好的人请教,我觉得学习成绩不好的人不能给我帮助。”尽管该学生能围绕主题内容进行谈论,但其思想存在问题。对此,我抓住该时机,向学生讲述了“孔子不耻下问”的故事:一次,孔子在去鲁国参加祭祖典礼的时候就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向其他人请教。有人看到了就嘲笑孔子,觉得他不懂礼,什么都要问别人。孔子在听到这些议论之后并没有生气,反而心平气和地说:“对于不明白的事情,我就向其他人寻求帮助,这就是我知礼的表现。”孔子作为大教育家,他有不懂的地方还会求教,更何况我们呢?不管是成绩比自己好还是不好的学生,其总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或看法,这些都值得学习。在这样的故事讲述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从中受到启发,还可以自主转变自己传统的观点,学会以“礼”待人。
三、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
阅读教学不仅是学生获得基础的语文知识的主要活动,也是教师实现德育渗透的主要途径。纵观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其中收录着大量文质兼美的文章,这些文章往往在文字语言描述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内容,这就为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实现德育渗透提供了现实的依据。对此,我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往往会透过语言文字挖掘其中蕴含的德育因素,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将其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此引导下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获得良好道德品质的熏陶。
以《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为例,我在教学活动中尝试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了汶川地震画面:一个妈妈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用自己瘦小的脊梁为孩子搭建一架稳固的桥梁,将孩子牢牢抱在自己的胸口。这样的画面会通过视觉作用直击学生的心灵,其自然而然地为母亲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折服。之后,我通过文字解析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文本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将视频内容迁移其中,让学生自主想象文本画面。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发挥其想象力,自主地描绘画面,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还会被父母的伟大感染,从而产生感恩父母的意识,以此自然而然地实现德育渗透。
四、在写作教学中渗透德育
一篇好的文章往往可以反映一个人的观点和道德情操,同时,写作也是提升作者道德情操的主要途径。为了对学生进行德育,我在写作教学活动中往往会从写作主题的选择、题材的选择等入手,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在事物的描绘过程中寄予积极的情感。比如,在一次以“我的妈妈”为主题的写作活动中,一名学生将自己与妈妈斗智斗勇的故事写了出来,在结尾的时候,直呼妈妈讨厌,总是阻止自己做喜欢的事情。在阅读了该学生的内容之后,我发现,妈妈阻止其做的事情其实是为了他好。对此,我就该内容与学生进行交流。比如,他在文章中写妈妈不允许自己吃薯片。我反其道而行之,引导该学生思考,如果自己在饭前吃了三包薯片,会有什么后果呢?该学生不假思索地说会不吃饭。相较于薯片来说,饭的营养价值是很大的,妈妈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孩子能按时吃饭,实现健康发展,这其实是妈妈爱自己的表现。在与我的交流过程中,学生透过事情表现发现了其本质,接着自主对文本内容进行了修改,将妈妈对自己的关爱之情渗透其中,同时表达了自己对妈妈的爱。在这样的写作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立足生活小事搜索到有关素材,还可以在文字描述过程中渗透积极情感,以此为其道德素养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立足该学科的教学特点,在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中采取多样方式对学生进行道德熏陶,使学生在知识掌握过程中实现道德素养的发展。
(责编 杨 菲)
一、在识字写字指导中渗透德育
识字写字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组成内容,而且,汉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对此,在识字、写字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摒弃传统的以读、写为主的教学方式,善于挖掘汉字中所有的文化内涵,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使学生在汉字掌握的过程中获得良好思想情感的熏陶。以“冲”字教学为例,我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故意将该字的左侧部分写得很大,借此引导学生对比教材给出的汉字,分析这两个汉字结构有何不同,从整体来看,哪一个比较漂亮。在对比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觉得教材中的汉字书写得比较漂亮,而教师书写的汉字则显得东倒西歪的。根据学生发现的不同之处,我趁机进行德育:“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讲求和谐的国家,从这个汉字可以看出,将左侧部分写得过大,会显得右边的部分较小,整体看起来不和谐,导致不够美观。所以,在今后的学习、生活活动参与过程中,我们要与其他人和谐相处,这样生活才会变得和谐而美好。”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在对比中掌握汉字的书写规律,还可以获得良好道德的熏陶,为其在日积月累中获得良好道德品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渗透德育
一个人的言语往往是其内心世界的直接展现。口语交际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需要抓住该活动教学的特点,尝试运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在说的过程中获得德育熏陶。就人教版小學语文教材内容来看,每一个单元之后都设置了专门的口语交际话题,而且,这些话题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这就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落实德育渗透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我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中不仅会对学生是否能准确用词表达,逻辑是否清晰等给予关注,还会关注学生的观点、想法等是否正确,并对学生的交际情况进行评价,以此在评价中实现德育渗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点、观念等。
以“请教”该口语交际教学为例,首先,我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就向什么人、如何向其他人请教等进行说明。在已有生活经历的驱使下,大部分学生会积极地参与其中,就该话题畅所欲言。但是,在谈论的过程中,一名学生说:“我一般都是向学习成绩比我好的人请教,从没向那些学习成绩不好的人请教,我觉得学习成绩不好的人不能给我帮助。”尽管该学生能围绕主题内容进行谈论,但其思想存在问题。对此,我抓住该时机,向学生讲述了“孔子不耻下问”的故事:一次,孔子在去鲁国参加祭祖典礼的时候就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向其他人请教。有人看到了就嘲笑孔子,觉得他不懂礼,什么都要问别人。孔子在听到这些议论之后并没有生气,反而心平气和地说:“对于不明白的事情,我就向其他人寻求帮助,这就是我知礼的表现。”孔子作为大教育家,他有不懂的地方还会求教,更何况我们呢?不管是成绩比自己好还是不好的学生,其总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或看法,这些都值得学习。在这样的故事讲述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从中受到启发,还可以自主转变自己传统的观点,学会以“礼”待人。
三、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
阅读教学不仅是学生获得基础的语文知识的主要活动,也是教师实现德育渗透的主要途径。纵观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其中收录着大量文质兼美的文章,这些文章往往在文字语言描述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内容,这就为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实现德育渗透提供了现实的依据。对此,我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往往会透过语言文字挖掘其中蕴含的德育因素,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将其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此引导下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获得良好道德品质的熏陶。
以《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为例,我在教学活动中尝试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了汶川地震画面:一个妈妈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用自己瘦小的脊梁为孩子搭建一架稳固的桥梁,将孩子牢牢抱在自己的胸口。这样的画面会通过视觉作用直击学生的心灵,其自然而然地为母亲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折服。之后,我通过文字解析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文本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将视频内容迁移其中,让学生自主想象文本画面。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发挥其想象力,自主地描绘画面,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还会被父母的伟大感染,从而产生感恩父母的意识,以此自然而然地实现德育渗透。
四、在写作教学中渗透德育
一篇好的文章往往可以反映一个人的观点和道德情操,同时,写作也是提升作者道德情操的主要途径。为了对学生进行德育,我在写作教学活动中往往会从写作主题的选择、题材的选择等入手,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在事物的描绘过程中寄予积极的情感。比如,在一次以“我的妈妈”为主题的写作活动中,一名学生将自己与妈妈斗智斗勇的故事写了出来,在结尾的时候,直呼妈妈讨厌,总是阻止自己做喜欢的事情。在阅读了该学生的内容之后,我发现,妈妈阻止其做的事情其实是为了他好。对此,我就该内容与学生进行交流。比如,他在文章中写妈妈不允许自己吃薯片。我反其道而行之,引导该学生思考,如果自己在饭前吃了三包薯片,会有什么后果呢?该学生不假思索地说会不吃饭。相较于薯片来说,饭的营养价值是很大的,妈妈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孩子能按时吃饭,实现健康发展,这其实是妈妈爱自己的表现。在与我的交流过程中,学生透过事情表现发现了其本质,接着自主对文本内容进行了修改,将妈妈对自己的关爱之情渗透其中,同时表达了自己对妈妈的爱。在这样的写作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立足生活小事搜索到有关素材,还可以在文字描述过程中渗透积极情感,以此为其道德素养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立足该学科的教学特点,在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中采取多样方式对学生进行道德熏陶,使学生在知识掌握过程中实现道德素养的发展。
(责编 杨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