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高速发展,西方绘画艺术也愈来愈多地溶入中国绘画的百花园中。在中西方绘画的不断交融中,中西方绘画又各成体系,在艺术特征上有明显的区别。
一、中国画的艺术特征
首先,中国画不画满背景或空白背景。突出笔墨情趣。“中国人感到这与宇宙的深处是无形无色的空虚,二这空虚是万物的源泉,万物的根本,生生不息的创造力。老、庄名之‘道’,为‘虚无’,儒家名之为‘天’。万象者从空虚中来,向空虚中去。所以报纸上的空白是中国画的真正画底。西洋画先用颜色全部涂抹画底,然后在上面依据远近法或透视法再现目睹与手触摸的真景。它的境界是世界中有限的具体的一域。中国画则在一片空白上随意布放几个人物,不知是人物在空间,还是空间因人物而显现。人与空间融为一片,具有无尽的生动气韵。我们觉得在这无景的世界里,只有几个人,并不嫌其少。而这几个人在这空白环境里,并不觉得没有世界。因为中国画的空白在画的意境上并不是真空,乃正是宇宙灵气往来。生命流动之处。清代笪重光说:‘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这无画处的空白正是老庄宇宙观中的‘虚无’。它是万象的源泉,万物的根本。”这是从创作上谈中国画的空白形成。空白不仅能使所画形象突出,给观者以想象的余地 ,起到虚实相生的作用;经过观者的想象,空白可以是天,是地,是云,是水,是墙,是景,或就是虚空,而且空白也使绘画本身的笔墨构成的艺术情趣和形式美得以展现。这一点,在水墨画中显得格外突出。
中国画以水墨画为代表,讲究“笔墨”情趣。“笔”指线条和运用线条的方式;“墨”指墨色。“笔墨”成为中国画的主要造型手段和艺术语言。早在南北朝时期,南齐谢郝在《古品画录》中,即将“气韵生动”,“骨法用笔”,主要指运用笔法把握物之骨气,以表现身命动象,“气韵生动”,是骨法用笔的目标和结果。明代董其昌又提出“书法入画”,使中国画画法,线条艺术得到充分发展而成绘画造型主角。“笔墨” 情趣而在于运用线的刚柔、粗细、浓淡、疏密等形态组合的变化和统一,使线条在飞舞流动中形成运动感和节奏感,从而传递出艺术家的情绪,感受和富有生命力的精神。这乃是中国画奥妙之所在。墨法与笔法息息相关,墨中见笔,以墨代彩,形成笔墨的情趣。笔墨飞动的是形象,空白是虚灵的空间,空白托出物象的位置和轮廓。画家运用笔墨的浓淡,点线交错,虚实的互映,形体气势的开合,在与空白的交融中构成全副的流动和虚实的节奏,形成气韵生动的笔墨乐章,显现出万物的神骨和作者的精神与生命的活力。
工笔画虽没有水墨画那样飞舞奔腾的线条,但匀整挺拔的线性与线群组织的疏密,依然可以显现线条流动的美感,再配以绚丽匀净的色彩,在空白的背景中显现出优美典雅,富有装饰美感的艺术特色。
其次,意象构成时空,中国画不是定点观察表现物象,不表现具体光线条件下的时间,不表现固定时域内的有限空间。中国画所表现的时空,是对无限世界的相对集中与概括,不受客观世界的时间、光线、明暗、色彩和透视的制约,而是能动地、自主地将不同的时间、空间的人物,景物有机地组织于一个画面之中。例如:蒋兆和的《流民图》,将日本侵华战争中带给中国人民的各种苦难,集中于一图中表现。画家顾闳中在《韩熙载夜宴图》中,将南唐大臣韩熙载晚间宴请宾客的各种娱乐活动的背景,以屏风相隔组于一画之中,表现按时间顺序展开的“听乐”,“观舞”,“歇息”,“清吹”和“散宴”事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可以从汴梁城内画到城外,表现北宋都城的风土人情,市井面貌,商业活动,水陆交通等方方面面。山水画中,可以集高远,平远,深远于一景。中国画由于无固定视点,所以可以表现无限的意象空间。
与这种意象时空相适应的造型,往往是“离形样似”,画出了该类物象本质特征,更能透出精神,更显示出生命的活力。
最后,诗书画印的综合性。中国画以画为主,将其诗文,书法,篆刻有机地结合为一体,构成中国绘画艺术独有的特色。画上题诗充实画意或表达观点,提款或点题或补充画意或借以抒情等,使诗情画意相辉映。例如:郑板桥画竹,题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而东西南北风”。一经题诗,便使画意更深一层。中国画本来讲究书法用笔,画家往往也是书法家,题款诗文的书法之美丰富了审美内容。篆刻一方,黑白天地,有篆书,有刀法,有布局的趣味,而且一印红章在画中起到点缀提神和均衡构图的作用。画与诗、书、画、印的结合,丰富了欣赏的文化内涵,也丰富了审美内容和审美情趣。
二、油画的艺术特征
首先,色彩美。油画靠色彩对比和明暗变化造型,颜色笔笔衔接铺满画面和层层积色,构成灿烂、艳丽或凝重浑厚的色彩效果,与其他画种相比,如同气势雄浑的色彩交响乐。因此,色彩美是油画重要的形式美。
其次,丰富的表现力。客观现实本来就是色彩缤纷的世界。油画的色彩造型,传统油画又遵循透视学、色彩学、解剖学等原则进行科学造型,善于在平面上创造出一个“立体空间”世界,即将色彩缤纷的立体空间世界转移到平面之上,真实地表现出人对现实世界的视觉感受。例如,油画能真实地表现出物象的立体性、深远的空间性、逼真的质感、光照的明暗效果以及阳光的跃动等。油画也正是由于具有如此丰富的表现力和色彩美,才能成为世界性的画种。
中西方传统绘画,虽然面貌有如此巨大的区别,但也有共同点,即一致追求和谐与真、善、美的统一。中西方传统绘画是构成多方面艺术功能趋于和谐统一的艺术。艺术构成以和谐之美为规范,追求再现与表现、理想与现实、理智与情感的统一。艺术功能以快感为基础,强调艺术的审美、认识、教育作用的结合。虽然中国画强调表现、但从不脱离再现、即使徐渭、朱耷的大写意画,也没有脱离客观物象的因素,形貌具在。齐白石强调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所画之“虾”虽与真虾不一样,但我们却感觉到如此真实地再现了形神兼备的虾。西方传统美术虽然偏重再现,但从各时期的代表画家作品中,可以看出艺术家也总是力图将自己的情感、意识倾注其中。例如,同为17世纪的画家鲁本斯和委拉斯凯兹,前者多画贵族豪华享乐的生活,构图令人眼花缭乱,形象丰满粗壮,豪情奔放,而后者虽为宫廷画师,却画出令人难以忘怀的健美的纺织女,并将宫廷侏儒小丑形象赋予内在的智慧与尊严。同时追求典雅的新古典主义画家达维和安格尔。达维作品中的形象刚毅和具有牺牲精神; 而安格尔的作品却表现贵族式的舒服和恬静的优美。
由此可见中西方绘画在艺术上的不同是源于在各自的文化背景下,受政治,宗教,哲学的影响,形成各自的理论体系。中国古代有“物感说”,认为艺术是由于人心感于物而然。欧洲古代有“模仿说”,认为艺术是出于人对事物模仿的追求。正是由于中西方对艺术本源的不同解释,形成了中西方不同的创作观念,也形成了在艺术特征上的不同。
(作者单位:726300陕西省商南县高级中学)
一、中国画的艺术特征
首先,中国画不画满背景或空白背景。突出笔墨情趣。“中国人感到这与宇宙的深处是无形无色的空虚,二这空虚是万物的源泉,万物的根本,生生不息的创造力。老、庄名之‘道’,为‘虚无’,儒家名之为‘天’。万象者从空虚中来,向空虚中去。所以报纸上的空白是中国画的真正画底。西洋画先用颜色全部涂抹画底,然后在上面依据远近法或透视法再现目睹与手触摸的真景。它的境界是世界中有限的具体的一域。中国画则在一片空白上随意布放几个人物,不知是人物在空间,还是空间因人物而显现。人与空间融为一片,具有无尽的生动气韵。我们觉得在这无景的世界里,只有几个人,并不嫌其少。而这几个人在这空白环境里,并不觉得没有世界。因为中国画的空白在画的意境上并不是真空,乃正是宇宙灵气往来。生命流动之处。清代笪重光说:‘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这无画处的空白正是老庄宇宙观中的‘虚无’。它是万象的源泉,万物的根本。”这是从创作上谈中国画的空白形成。空白不仅能使所画形象突出,给观者以想象的余地 ,起到虚实相生的作用;经过观者的想象,空白可以是天,是地,是云,是水,是墙,是景,或就是虚空,而且空白也使绘画本身的笔墨构成的艺术情趣和形式美得以展现。这一点,在水墨画中显得格外突出。
中国画以水墨画为代表,讲究“笔墨”情趣。“笔”指线条和运用线条的方式;“墨”指墨色。“笔墨”成为中国画的主要造型手段和艺术语言。早在南北朝时期,南齐谢郝在《古品画录》中,即将“气韵生动”,“骨法用笔”,主要指运用笔法把握物之骨气,以表现身命动象,“气韵生动”,是骨法用笔的目标和结果。明代董其昌又提出“书法入画”,使中国画画法,线条艺术得到充分发展而成绘画造型主角。“笔墨” 情趣而在于运用线的刚柔、粗细、浓淡、疏密等形态组合的变化和统一,使线条在飞舞流动中形成运动感和节奏感,从而传递出艺术家的情绪,感受和富有生命力的精神。这乃是中国画奥妙之所在。墨法与笔法息息相关,墨中见笔,以墨代彩,形成笔墨的情趣。笔墨飞动的是形象,空白是虚灵的空间,空白托出物象的位置和轮廓。画家运用笔墨的浓淡,点线交错,虚实的互映,形体气势的开合,在与空白的交融中构成全副的流动和虚实的节奏,形成气韵生动的笔墨乐章,显现出万物的神骨和作者的精神与生命的活力。
工笔画虽没有水墨画那样飞舞奔腾的线条,但匀整挺拔的线性与线群组织的疏密,依然可以显现线条流动的美感,再配以绚丽匀净的色彩,在空白的背景中显现出优美典雅,富有装饰美感的艺术特色。
其次,意象构成时空,中国画不是定点观察表现物象,不表现具体光线条件下的时间,不表现固定时域内的有限空间。中国画所表现的时空,是对无限世界的相对集中与概括,不受客观世界的时间、光线、明暗、色彩和透视的制约,而是能动地、自主地将不同的时间、空间的人物,景物有机地组织于一个画面之中。例如:蒋兆和的《流民图》,将日本侵华战争中带给中国人民的各种苦难,集中于一图中表现。画家顾闳中在《韩熙载夜宴图》中,将南唐大臣韩熙载晚间宴请宾客的各种娱乐活动的背景,以屏风相隔组于一画之中,表现按时间顺序展开的“听乐”,“观舞”,“歇息”,“清吹”和“散宴”事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可以从汴梁城内画到城外,表现北宋都城的风土人情,市井面貌,商业活动,水陆交通等方方面面。山水画中,可以集高远,平远,深远于一景。中国画由于无固定视点,所以可以表现无限的意象空间。
与这种意象时空相适应的造型,往往是“离形样似”,画出了该类物象本质特征,更能透出精神,更显示出生命的活力。
最后,诗书画印的综合性。中国画以画为主,将其诗文,书法,篆刻有机地结合为一体,构成中国绘画艺术独有的特色。画上题诗充实画意或表达观点,提款或点题或补充画意或借以抒情等,使诗情画意相辉映。例如:郑板桥画竹,题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而东西南北风”。一经题诗,便使画意更深一层。中国画本来讲究书法用笔,画家往往也是书法家,题款诗文的书法之美丰富了审美内容。篆刻一方,黑白天地,有篆书,有刀法,有布局的趣味,而且一印红章在画中起到点缀提神和均衡构图的作用。画与诗、书、画、印的结合,丰富了欣赏的文化内涵,也丰富了审美内容和审美情趣。
二、油画的艺术特征
首先,色彩美。油画靠色彩对比和明暗变化造型,颜色笔笔衔接铺满画面和层层积色,构成灿烂、艳丽或凝重浑厚的色彩效果,与其他画种相比,如同气势雄浑的色彩交响乐。因此,色彩美是油画重要的形式美。
其次,丰富的表现力。客观现实本来就是色彩缤纷的世界。油画的色彩造型,传统油画又遵循透视学、色彩学、解剖学等原则进行科学造型,善于在平面上创造出一个“立体空间”世界,即将色彩缤纷的立体空间世界转移到平面之上,真实地表现出人对现实世界的视觉感受。例如,油画能真实地表现出物象的立体性、深远的空间性、逼真的质感、光照的明暗效果以及阳光的跃动等。油画也正是由于具有如此丰富的表现力和色彩美,才能成为世界性的画种。
中西方传统绘画,虽然面貌有如此巨大的区别,但也有共同点,即一致追求和谐与真、善、美的统一。中西方传统绘画是构成多方面艺术功能趋于和谐统一的艺术。艺术构成以和谐之美为规范,追求再现与表现、理想与现实、理智与情感的统一。艺术功能以快感为基础,强调艺术的审美、认识、教育作用的结合。虽然中国画强调表现、但从不脱离再现、即使徐渭、朱耷的大写意画,也没有脱离客观物象的因素,形貌具在。齐白石强调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所画之“虾”虽与真虾不一样,但我们却感觉到如此真实地再现了形神兼备的虾。西方传统美术虽然偏重再现,但从各时期的代表画家作品中,可以看出艺术家也总是力图将自己的情感、意识倾注其中。例如,同为17世纪的画家鲁本斯和委拉斯凯兹,前者多画贵族豪华享乐的生活,构图令人眼花缭乱,形象丰满粗壮,豪情奔放,而后者虽为宫廷画师,却画出令人难以忘怀的健美的纺织女,并将宫廷侏儒小丑形象赋予内在的智慧与尊严。同时追求典雅的新古典主义画家达维和安格尔。达维作品中的形象刚毅和具有牺牲精神; 而安格尔的作品却表现贵族式的舒服和恬静的优美。
由此可见中西方绘画在艺术上的不同是源于在各自的文化背景下,受政治,宗教,哲学的影响,形成各自的理论体系。中国古代有“物感说”,认为艺术是由于人心感于物而然。欧洲古代有“模仿说”,认为艺术是出于人对事物模仿的追求。正是由于中西方对艺术本源的不同解释,形成了中西方不同的创作观念,也形成了在艺术特征上的不同。
(作者单位:726300陕西省商南县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