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提高培智儿童的数学教学效果,课堂教学中采用手指游戏的形式开展教学。实践证明,游戲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培智儿童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能促进他们思维认知能力的提高。本文围绕如何运用游戏教学进行阐述,旨在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培智学校;数学;游戏;认知;教学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游戏活动能让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参与,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与动口能力,进而养成动脑习惯。在培智学校数学教学中,游戏能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趣味化,从而有利于智障儿童的理解与内化。因此,教学中应该设计科学的数学游戏活动来调动他们兴趣。这样,才能让弱智儿童正常的学好数学这门学科。
一、 联系生活游戏,降低数学知识教学难度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的学科,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培智儿童本身智力上就存在一定的障碍,甚至语言表达都跟不上,更谈不上理解抽象的数学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培智儿童的生活实际开展游戏活动,以降低数学知识的难度,从而让智力障碍的孩子更易于接受并理解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加法运算”时,就开展“拍蚊子”这个游戏。在讲台前放个数字宝宝,让每个孩子掷一颗骰子,骰子的点数是几,再把它与数字宝宝相加,看看结果是多少。然后立即找到相对应数的蚊子卡片,同时用最快的速度拍这张卡片。根据游戏规则最先拍到蚊子卡片的人得到一朵小红花。等到所有的蚊子卡片取走后,谁拿到的花多就是冠军。这样,数学教学的难度大大的降低。应该说拍蚊子是他们生活中熟悉的生活经历,通过这样的游戏来学习加法就显得容易得多。
二、 利用思维游戏,养成开动脑筋良好习惯
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培智孩子在思维活动中比同龄的孩子低。因此,在培智学校中数学教学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常见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很难让智力存在障碍的孩子理解。尤其对于年龄相对较小的孩子来说,家长更加的关注孩子的生活情况与学习情况。此时,我们不妨利用一些思维小游戏来培养培智儿童的思维能力。例如,每次吃饼干时孩子们关注的是“吃”,此时教师可以利用这一活动来启发孩子的思维。让孩子们听老师的口令,通过动脑筋让自己按照老师的口令吃什么样形状的饼干。如三角形、长方形、圆形、正方形等。有时还启发孩子们想象一下自己所吃剩下的部分饼干像什么,他们有的说像游戏卡、像月亮,像小鸟等。这样,利用吃饼干这样的生活游戏让孩子对几何图形有一个准确的认识,从而养成开动脑筋的良好习惯。
三、 设计合作游戏,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我们知道,培智学校的儿童在开展游戏过程中往往需要相互之间的合作,因为每个学生的智若程度不一样。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游戏活动,让他们进行合作交流,共享群体的智慧,从而达到拓宽知识视野,培养合作意识的目的。例如,在教学“图形的认识”时,就开展了“找朋友”这样的合作游戏。首先,给每个学生挂上图形卡片,弄清楚自己身上挂的是什么样的图形。接着,让每个学生寻找与自己身上图形相同的“图形娃娃”结合成好朋友。在找到朋友之后,就手牵手的站在一起。这样,他们的兴趣高涨,游戏过程中积极地寻找自己的目标,心中产生合作的欲望。在游戏的过程中发现,哪些轻度智障的学生往往能够积极主动的帮助重度的智障生,让他们纠正自己的错误。这样的游戏活动让他们产生爱心,通过肢体语言体现出团结与协作意识,从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 开展操作游戏,激发儿童参与课堂欲望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认为,学习效果的取得与实践活动存在一定的关联,能够验证并指导人的认知方式。我们知道,个体学习的过程总会产生情感的体验,进而利用这种体验来指导自己的认知活动。尤其对教师的评价看成是集体的认可。因为智障儿童对数的概念比较模糊,并且他们的计算能力也很低下。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开展游戏的形式来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直观的游戏教学手段让在动手操作中掌握知识,逐步的提高数学实践能力。例如,在教学10以内的加法时,就给出3 5=?的问题。首先,让他们分别摆出3个小棒和5个小棒。接着,数一数两部分小棒合起来应该是多少。这样的过程让他们复习了10以内数的认识,同时又弄清了加法的意义。培智儿童的情感往往不能喝正常的儿童一样,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有待提高。但是,游戏活动的开展能够激发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总之,在培智学校数学教学中要遵循其认知特点。我们知道,弱智儿童与正常孩子一样具有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差等特征。同时,他们的思维不及正常儿童。因此,科学合理地把游戏融入数学教学中,以此来激发弱智儿童的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丁志辉.论培智学校数学教学中游戏情境的创设[J].工作研究,2017(8).
[2]高鹏凌.生活化课堂的教学原则及策略[J].现代特殊教育,2015(5).
[3]杨洪林.生活化培智数学教学实践与思考[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6(19).
作者简介:
黄起娟,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广西南宁市邕宁区特殊教育学校。
关键词:培智学校;数学;游戏;认知;教学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游戏活动能让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参与,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与动口能力,进而养成动脑习惯。在培智学校数学教学中,游戏能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趣味化,从而有利于智障儿童的理解与内化。因此,教学中应该设计科学的数学游戏活动来调动他们兴趣。这样,才能让弱智儿童正常的学好数学这门学科。
一、 联系生活游戏,降低数学知识教学难度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的学科,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培智儿童本身智力上就存在一定的障碍,甚至语言表达都跟不上,更谈不上理解抽象的数学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培智儿童的生活实际开展游戏活动,以降低数学知识的难度,从而让智力障碍的孩子更易于接受并理解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加法运算”时,就开展“拍蚊子”这个游戏。在讲台前放个数字宝宝,让每个孩子掷一颗骰子,骰子的点数是几,再把它与数字宝宝相加,看看结果是多少。然后立即找到相对应数的蚊子卡片,同时用最快的速度拍这张卡片。根据游戏规则最先拍到蚊子卡片的人得到一朵小红花。等到所有的蚊子卡片取走后,谁拿到的花多就是冠军。这样,数学教学的难度大大的降低。应该说拍蚊子是他们生活中熟悉的生活经历,通过这样的游戏来学习加法就显得容易得多。
二、 利用思维游戏,养成开动脑筋良好习惯
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培智孩子在思维活动中比同龄的孩子低。因此,在培智学校中数学教学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常见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很难让智力存在障碍的孩子理解。尤其对于年龄相对较小的孩子来说,家长更加的关注孩子的生活情况与学习情况。此时,我们不妨利用一些思维小游戏来培养培智儿童的思维能力。例如,每次吃饼干时孩子们关注的是“吃”,此时教师可以利用这一活动来启发孩子的思维。让孩子们听老师的口令,通过动脑筋让自己按照老师的口令吃什么样形状的饼干。如三角形、长方形、圆形、正方形等。有时还启发孩子们想象一下自己所吃剩下的部分饼干像什么,他们有的说像游戏卡、像月亮,像小鸟等。这样,利用吃饼干这样的生活游戏让孩子对几何图形有一个准确的认识,从而养成开动脑筋的良好习惯。
三、 设计合作游戏,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我们知道,培智学校的儿童在开展游戏过程中往往需要相互之间的合作,因为每个学生的智若程度不一样。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游戏活动,让他们进行合作交流,共享群体的智慧,从而达到拓宽知识视野,培养合作意识的目的。例如,在教学“图形的认识”时,就开展了“找朋友”这样的合作游戏。首先,给每个学生挂上图形卡片,弄清楚自己身上挂的是什么样的图形。接着,让每个学生寻找与自己身上图形相同的“图形娃娃”结合成好朋友。在找到朋友之后,就手牵手的站在一起。这样,他们的兴趣高涨,游戏过程中积极地寻找自己的目标,心中产生合作的欲望。在游戏的过程中发现,哪些轻度智障的学生往往能够积极主动的帮助重度的智障生,让他们纠正自己的错误。这样的游戏活动让他们产生爱心,通过肢体语言体现出团结与协作意识,从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 开展操作游戏,激发儿童参与课堂欲望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认为,学习效果的取得与实践活动存在一定的关联,能够验证并指导人的认知方式。我们知道,个体学习的过程总会产生情感的体验,进而利用这种体验来指导自己的认知活动。尤其对教师的评价看成是集体的认可。因为智障儿童对数的概念比较模糊,并且他们的计算能力也很低下。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开展游戏的形式来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直观的游戏教学手段让在动手操作中掌握知识,逐步的提高数学实践能力。例如,在教学10以内的加法时,就给出3 5=?的问题。首先,让他们分别摆出3个小棒和5个小棒。接着,数一数两部分小棒合起来应该是多少。这样的过程让他们复习了10以内数的认识,同时又弄清了加法的意义。培智儿童的情感往往不能喝正常的儿童一样,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有待提高。但是,游戏活动的开展能够激发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总之,在培智学校数学教学中要遵循其认知特点。我们知道,弱智儿童与正常孩子一样具有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差等特征。同时,他们的思维不及正常儿童。因此,科学合理地把游戏融入数学教学中,以此来激发弱智儿童的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丁志辉.论培智学校数学教学中游戏情境的创设[J].工作研究,2017(8).
[2]高鹏凌.生活化课堂的教学原则及策略[J].现代特殊教育,2015(5).
[3]杨洪林.生活化培智数学教学实践与思考[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6(19).
作者简介:
黄起娟,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广西南宁市邕宁区特殊教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