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让发展教育事业与开展教育工作后所呈现的效果能够满足社会大众所提出的新要求,国内教育部门已基于现阶段的国情与社会发展的状况来出台新课改、新课标的方案并进行落实。新课改、新课标方案的出台及其落实让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有了再度的提升,德育、美育成为了人才培养的前提与基础,而如何做好这两者的工作是我们目前还需要不断进行探索的。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德育
音乐教育作为美育主要的开展途径之一,其对所有接受音乐教育的学生都能够产生教化意义,而这种教化意义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音乐教育是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且依靠必要的教学设备,来带领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全面的赏析,从而使学生在享受音乐作品的同时,也能够了解到在音乐作品中包含的作者所要表达的个人情感。音乐的教育形式相较于普通学科的教育形式而言有着更大的趣味性,这种趣味性的存在使得学生能够对音乐教育保持着极高的兴趣。当学生将动听旋律及其所蕴含的作者个人情感结合起来时,往往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一部好的音乐作品给学生留下的记忆和情感的痕迹对于学生的成长而言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能够为人才培养及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所以做好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国内德育工作的开展效果并未满足社会和时代需要,也未达到教育部门所提出的要求。我国德育工作开展的有效性不高或许是因为德育工作的开展方式与德育教育开展所依附的载体等方面还存在不足。现如今,音乐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且音乐教育所独有的特性能够让其成为开展德育教育所依附的载体,使德育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得到极大的提升,因此,本文将对此展开讨论。
一、高校音乐教育在德育培养中作用的现状
近年来,因新课标与新课改在国内不断地深入落实,让学生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状态健康成长已成了国内所有学校、所有教师甚至是社会上所有人民都希望实现的目标。而德育与美育作为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如何做好这两者的工作,提升其有效性是所有教师正在探索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国内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德育与美育两者能够交叉融合开展并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已得到了越来越多教师的认可。以高校开展的德育与美育工作为例,高校音乐教育作为高校美育主要的开展途径之一,与高校的德育培养之间有着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关系。
虽然在多数的高校中,以音乐教育与德育培养两者交叉融合的方式来开展相关的教学,能够对学生产生一定的教化意义,但是部分的高校对于音乐教育与德育培养两者的融合与共同开展的方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为了通过音乐教育来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得音乐教育课堂上所赏析的音乐作品的选题过于偏向音乐本身,令德育培养无法以一定的方式融入音乐教育之中。或者为了让音乐教育为学生带来的德育培养效果达到一定程度,使得音乐作品中作者所要表现的个人情感被轻视甚至是忽略,使得音乐教育本身失去意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让音乐教育与德育培养的融合开展出现问题,严重的甚至会让音乐教育本身或德育培养本身失去其原有意义。
二、高校音乐教育德育培养的功能
(一)培养优秀人格
高校音乐教育工作的开展所面对的主要群体虽还是学生群体,但就读于高校的学生不仅已经在生理年龄方面步入成年阶段,其心理状态与基本认知大多已经步入其对应年龄的“成熟”阶段。而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遵循阶段性原则来进行,所以在面对高校学生时,高校音乐教师要基于所面对的学生群体的情况来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对应选择与调整,以此来让音乐教育工作的开展符合社会、教育部门对此所提出的相关标准。现如今,音乐教育与德育培养交叉融合、共同开展的主要音乐教学方式,即让学生学习与演唱以爱国为主题、以革命为主题的相关音乐作品。音乐教学会对音乐作品本身及其创作者的个人情感进行全面解析,因此,当音乐教师以正确的教学手段开展以爱国为主题、以革命为主题的相关音乐作品的教学时,能够让学生从情感层面受到德育培养;当学生主动对以爱国为主题、以革命为主题的相关音乐作品进行演唱时,就会从生理感官方面受到德育培养。在音乐教学中,从两个层面上刺激学生的感知,能够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对于培养学生优秀的人格而言有着极大的助力。
(二)培养创新思维
音乐教育是基于音樂作品而存在的,且音乐教育的本质实际就是教师通过对音乐作品进行赏析教学,将乐理知识教授给学生的审美教育。对于审美而言,每个人的审美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而这种差异的存在也是审美得以发展的基础。因此,在针对高校学生进行音乐教育时,要注重对于审美差异的尊重,同时还要让学生在接受音乐教育时的主观能动性得以保留,并且在接受音乐教育时有空间进行发挥。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保留及有空间进行发挥时,高校学生自身的创新能力与求同存异的思维模式才能得到培养。创新能力与求同存异的思维模式是当前新时代培养人才的重点,音乐教学使这二者得到充分发挥,对于学生的德育培养而言有着极大的帮助。
三、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实现德育培养的途径
(一)提高高校对于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
虽然音乐教育所代表的美育的重要性因各类教育制度的出台而有了极大的提升,但是还是有部分高校对于音乐教育的认知还停留在表面,即认为高校音乐课程开展的主要目的是丰富高校的课程与扩大学生所接触到的知识面,且对于校内音乐课程所提出的要求仅为给学生提供音乐作品的赏析。这样的情况令高校音乐教育的教学质量不断下降,且令音乐教育能够给学生带去德育培养的要点被完全忽略及“掩盖”。为了令这样的情况得到解决,高校要对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有一个全新的认知且高校要意识到音乐教育本身的重要性及通过音乐教育而给学生带去的德育培养的重要性。高校的音乐授课教师也要认识到自身工作开展为学生带去的教化意义的重要性,最终以此来全面提高高校对于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
(二)优化高校内音乐教育课程设置
音乐课程在非音乐专业的专业内大多属于选修课,学生是否要进行这门选修课的学习完全由学生进行自主的选择。而且多数音乐选修课的开展方式多为对理论知识的讲解,这样的情况的存在会让学生对于音乐课程的认知产生偏差,即非音乐专业的学生会认为音乐课程的重要性很低,使得音乐课程在高校学生群体之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令多数学生在选择音乐课程的学习后也因重视程度不够而没有认真听讲,导致音乐教育中德育培养的作用无法得到很好的发挥。为了改善这样的情况,高校应该尽可能地使音乐课程的学习成为必要,然后以音乐课程的教学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要通过一定的考察方式来激励学生去进行音乐课程的学习。
四、结语
在音乐教育中实现对于学生德育的培养定要讲究方式、方法,通过合理的安排与调整将两者进行有效的交叉融合,从而能够让这两者的共同有效开展得到实现,同时也能够防止学生对此产生抵触情绪。
参考文献:
[1]张学蕾.探讨高校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J].智库时代,2019(14):236,238.
[2]杨三峡.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德育功能的开发研究[J].知识经济,2019(12):120,128.
[3]李凡凡.高校音乐教育德育功能的思考[J].艺术教育,2018(23):65-66.
[4]赵川.音乐教育在高校德育教育中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J].黄河之声,2018(14):116.
[5]祁蒙.浅谈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德育功能[J].北方音乐,2017(15):130-131.
[6]丁晶.高校音乐德育功能的实现与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3):174-175.
作者单位:
吉林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德育
音乐教育作为美育主要的开展途径之一,其对所有接受音乐教育的学生都能够产生教化意义,而这种教化意义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音乐教育是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且依靠必要的教学设备,来带领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全面的赏析,从而使学生在享受音乐作品的同时,也能够了解到在音乐作品中包含的作者所要表达的个人情感。音乐的教育形式相较于普通学科的教育形式而言有着更大的趣味性,这种趣味性的存在使得学生能够对音乐教育保持着极高的兴趣。当学生将动听旋律及其所蕴含的作者个人情感结合起来时,往往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一部好的音乐作品给学生留下的记忆和情感的痕迹对于学生的成长而言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能够为人才培养及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所以做好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国内德育工作的开展效果并未满足社会和时代需要,也未达到教育部门所提出的要求。我国德育工作开展的有效性不高或许是因为德育工作的开展方式与德育教育开展所依附的载体等方面还存在不足。现如今,音乐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且音乐教育所独有的特性能够让其成为开展德育教育所依附的载体,使德育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得到极大的提升,因此,本文将对此展开讨论。
一、高校音乐教育在德育培养中作用的现状
近年来,因新课标与新课改在国内不断地深入落实,让学生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状态健康成长已成了国内所有学校、所有教师甚至是社会上所有人民都希望实现的目标。而德育与美育作为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如何做好这两者的工作,提升其有效性是所有教师正在探索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国内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德育与美育两者能够交叉融合开展并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已得到了越来越多教师的认可。以高校开展的德育与美育工作为例,高校音乐教育作为高校美育主要的开展途径之一,与高校的德育培养之间有着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关系。
虽然在多数的高校中,以音乐教育与德育培养两者交叉融合的方式来开展相关的教学,能够对学生产生一定的教化意义,但是部分的高校对于音乐教育与德育培养两者的融合与共同开展的方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为了通过音乐教育来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得音乐教育课堂上所赏析的音乐作品的选题过于偏向音乐本身,令德育培养无法以一定的方式融入音乐教育之中。或者为了让音乐教育为学生带来的德育培养效果达到一定程度,使得音乐作品中作者所要表现的个人情感被轻视甚至是忽略,使得音乐教育本身失去意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让音乐教育与德育培养的融合开展出现问题,严重的甚至会让音乐教育本身或德育培养本身失去其原有意义。
二、高校音乐教育德育培养的功能
(一)培养优秀人格
高校音乐教育工作的开展所面对的主要群体虽还是学生群体,但就读于高校的学生不仅已经在生理年龄方面步入成年阶段,其心理状态与基本认知大多已经步入其对应年龄的“成熟”阶段。而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遵循阶段性原则来进行,所以在面对高校学生时,高校音乐教师要基于所面对的学生群体的情况来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对应选择与调整,以此来让音乐教育工作的开展符合社会、教育部门对此所提出的相关标准。现如今,音乐教育与德育培养交叉融合、共同开展的主要音乐教学方式,即让学生学习与演唱以爱国为主题、以革命为主题的相关音乐作品。音乐教学会对音乐作品本身及其创作者的个人情感进行全面解析,因此,当音乐教师以正确的教学手段开展以爱国为主题、以革命为主题的相关音乐作品的教学时,能够让学生从情感层面受到德育培养;当学生主动对以爱国为主题、以革命为主题的相关音乐作品进行演唱时,就会从生理感官方面受到德育培养。在音乐教学中,从两个层面上刺激学生的感知,能够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对于培养学生优秀的人格而言有着极大的助力。
(二)培养创新思维
音乐教育是基于音樂作品而存在的,且音乐教育的本质实际就是教师通过对音乐作品进行赏析教学,将乐理知识教授给学生的审美教育。对于审美而言,每个人的审美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而这种差异的存在也是审美得以发展的基础。因此,在针对高校学生进行音乐教育时,要注重对于审美差异的尊重,同时还要让学生在接受音乐教育时的主观能动性得以保留,并且在接受音乐教育时有空间进行发挥。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保留及有空间进行发挥时,高校学生自身的创新能力与求同存异的思维模式才能得到培养。创新能力与求同存异的思维模式是当前新时代培养人才的重点,音乐教学使这二者得到充分发挥,对于学生的德育培养而言有着极大的帮助。
三、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实现德育培养的途径
(一)提高高校对于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
虽然音乐教育所代表的美育的重要性因各类教育制度的出台而有了极大的提升,但是还是有部分高校对于音乐教育的认知还停留在表面,即认为高校音乐课程开展的主要目的是丰富高校的课程与扩大学生所接触到的知识面,且对于校内音乐课程所提出的要求仅为给学生提供音乐作品的赏析。这样的情况令高校音乐教育的教学质量不断下降,且令音乐教育能够给学生带去德育培养的要点被完全忽略及“掩盖”。为了令这样的情况得到解决,高校要对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有一个全新的认知且高校要意识到音乐教育本身的重要性及通过音乐教育而给学生带去的德育培养的重要性。高校的音乐授课教师也要认识到自身工作开展为学生带去的教化意义的重要性,最终以此来全面提高高校对于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
(二)优化高校内音乐教育课程设置
音乐课程在非音乐专业的专业内大多属于选修课,学生是否要进行这门选修课的学习完全由学生进行自主的选择。而且多数音乐选修课的开展方式多为对理论知识的讲解,这样的情况的存在会让学生对于音乐课程的认知产生偏差,即非音乐专业的学生会认为音乐课程的重要性很低,使得音乐课程在高校学生群体之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令多数学生在选择音乐课程的学习后也因重视程度不够而没有认真听讲,导致音乐教育中德育培养的作用无法得到很好的发挥。为了改善这样的情况,高校应该尽可能地使音乐课程的学习成为必要,然后以音乐课程的教学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要通过一定的考察方式来激励学生去进行音乐课程的学习。
四、结语
在音乐教育中实现对于学生德育的培养定要讲究方式、方法,通过合理的安排与调整将两者进行有效的交叉融合,从而能够让这两者的共同有效开展得到实现,同时也能够防止学生对此产生抵触情绪。
参考文献:
[1]张学蕾.探讨高校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J].智库时代,2019(14):236,238.
[2]杨三峡.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德育功能的开发研究[J].知识经济,2019(12):120,128.
[3]李凡凡.高校音乐教育德育功能的思考[J].艺术教育,2018(23):65-66.
[4]赵川.音乐教育在高校德育教育中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J].黄河之声,2018(14):116.
[5]祁蒙.浅谈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德育功能[J].北方音乐,2017(15):130-131.
[6]丁晶.高校音乐德育功能的实现与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3):174-175.
作者单位:
吉林城市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