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源区相关论文
综合线性趋势、Mann-Kendall检验、滑动标准差等方法,基于对1961—2020年长江源区的玉树、曲麻莱、清水河、五道梁、沱沱河5个气象......
【目的】开展长江源区降水序列趋势及突变识别,为长江源区湿地生态保护、水资源开发利用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长江源区内具有......
为了更好地了解长江源区大风、沙尘天气变化特征,利用长江源区五道梁、沱沱河2站1981~2019年大风、沙尘暴日数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
建立长江源区SWAT水文模型数据库,预测长江源区长时间尺度的水量输出过程、趋势和规律,为研究长江源区水文循环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高海拔水生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格局对探究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但相关研究较少。长江源区是典型的高寒地区,生态系统脆弱敏感......
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长江源区是长江流域的水源涵养地和生态系统的天然屏障,同时也是自然生态系统最敏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地区,......
变化环境下流域的水资源响应机制已成为当前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尤其是长江源这样的高寒区流域受气候因子变化的影响更......
摘要:长江源区是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敏感地区。为研究气候变化对其区域干旱的影响,采用了TFPW-MK趋势检验法,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长......
期刊
变化环境下流域水资源响应机制已成为当前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变化环境可概括为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两大类。气候变化和......
辨识生态修复空间是进行生态恢复与重建的重要前提。在流域尺度,以长江源区为研究对象,构建了青藏高原生态修复空间辨识框架,以定......
记者跟随科考专家赴长江源实地监测,通过对比6年来的数据发现,长江源区最大的冰川之一——姜古迪如冰川退缩形势严峻,6年来共退缩34米......
以多年冻土为主要下垫面的寒区流域水资源对气候变化敏感,以长江源区为例,根据数字滤波法对直门达水文站1966-2015年月径流的基流......
长江源区是我国高寒生态系统典型区域,独特而脆弱的生态系统和特殊的水文特征,在寒区生态环境、水文循环及气候变化中起着极其重要......
本文长江源各拉丹冬地区是指以各拉丹冬为中心(E90°00′-91°30′,N33°00′-34°00′),包括其西南土门煤矿一带和其向东至青海杂......
本论文以青藏高原腹地长江源区典型代表性高寒山区流域一冬克玛底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2005~2006年的实测气象、水文以及MODIS积雪遥......
学位
利用1956~2004年长江源区水文和气象台站观测的流量、气温、降水资料,用气候诊断方法分析了该地区径流量的年代际变化特征以及预测......
长江源区作为整个青藏高原20世纪以来增温幅度较大的地区之一得到了普遍的关注.通过对2005年在各拉丹冬峰北部果曲冰川平坦的粒雪......
在1:25万赤布张错幅区域地质调查中,于原划下二叠统开心岭石灰岩组中发现晚二叠世长头期Gallowayinella 类动物群化石,表明该区二......
长江源区作为整个青藏高原20世纪以来增温幅度较大的地区之一得到了普遍的关注.通过对2005年在各拉丹冬峰北部果曲冰川平坦的粒雪......
微塑料作为一种新型污染物已在全球范围内引起高度关注。长江源是“中华水塔”,是我国最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之一,但是对该区域微塑料......
为了客观评价江河源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出了“生态环境地位”的概念,并从区内、青藏高原、黄河与长江流域3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
长江源区是指直门达水文站以上长江干支流的广大集水区域,是长江的重要水源涵养区.通过统计分析直门达站1957~1999年43 a间年径流量......
青海是长江的发源地,是维系长江流域水资源的"水塔",源头地带的生态环境状况对维护整个流域水系的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
在长江源区各拉丹冬一带晚二叠世地层中建立了2个腕足类生物组合,下部为Spinomarginifera cf.kueichowensis-Tschernyschewia cf.s......
大气质量状况是研究大气对太阳辐射能衰减程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利用江河源区五道梁能量收支站1993-09~1999-12的辐射观测资料及1993......
文章根据长江源区和黄河源区1986年和2000年的TM遥感影像解译数据,选取基于货币量的价值量评价法,应用Costanza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算......
长江源区是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重点区,也是重灾区。在收集大量研究资料和总结野外勘查结果的基础上,文章总结了源区出现气候、水文、......
基于长江源区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的大量实际资料及调查成果,经分析研究发现,长江源区早更新世处于走滑拉分运动的大陆动力学背景,在整体......
为分析过去10余年长江源区保护治理的效果,采用归一化植被指数(EOS/MODIS的NDVI),依据地貌、气候、土壤和植被类型等影响植被生长......
记述青海唐古拉山北坡雀莫错附近晚三叠世甲丕拉组灰岩中的一类铰齿构造特殊的伟齿蛤类化石,建立新属Quemocuomegalodon gen.nov.......
“生态系统完整性”概念正在逐步成为公共环境政策和决策的基础,许多区域生态系统管理的规划和政策都将生态系统完整性作为目标和......
长江源区的火山岩包含了青藏高原北部新生代火山岩形成及演化的全部信息,其年代学研究对查明青藏高原北部新生代火山活动时空演化......
以高寒沼泽草甸为研究对象,采用开顶室增温小室进行增温模拟实验,设置CK(对照点)、T_1(增温1.5—2.5℃)、T_2(增温3—5℃)3种处理,......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系统自身的脆弱性以及人类活动的不利影响,长江源区生态环境日益退化,并有不断恶化的趋势.长江源区生态环境......
利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对长江源区直门达水文站的资料进行分析,揭示长江源区年径流量在1956—2000年间呈微弱的减少趋势。结......
利用长江源区沱沱河站和直达门站1961—2016年月平均径流量数据,运用滑动平均、累积距平曲线、集中期、集中度、滑动t检验、小波分......
长江源区的新生代火山岩系包括高钾钙碱性系列和钾玄岩系列 .高钾钙碱性火山岩形成于始新世 ,钾玄岩系列火山岩形成于中、上新世 .......
长江源区是青藏高原冰川分布集中的地区之一, 冰川总面积达1 276.02 km2. 研究表明, 该区属于青藏高原升温幅度最大的地区之一, 到......
2005年使用花杆法在小冬克玛底冰川上进行了两轮积雪融化观测,结果显示:6月中、下旬,冰川区积雪消融基本与气温同步变化,但到7月上旬积......
对长江源区冬克玛底河流域2005年1月-2006年9月积雪空间分布特征、雪盖变化进行了分析,探讨了2005年暖季(5~9月)积雪覆盖与同期气温和......
近几十年来,由于全球变暖引起的长江源区大面积冻土退化、地下水位下移,加之过度放牧、鼠害加剧等原因,造成草场退化、沙漠化趋势加剧......
利用长江源区5个气象站44年的气温、降水量资料以及其中2个探空站500hPa露点资料,分析了该地区气候变化趋势、突变等情况。结果表明......
通过1:25万赤布张错幅地质调查,发现长江源区植被退化和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对造成这一环境的主要地质因素:青藏高原隆升、冰川退缩......
长江源区的土地沙漠化是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于曲麻莱和治多两县境内的通天河阶地及楚玛尔河滩地 ,在玉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