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是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由原中国水利水电工程总公司组建而成。公司所属16个水电工程局和两个水工机械厂,员工13万人。
建国以来,我公司为中国的水电建设事业和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改革开放后,我公司率先进入市场,不断拓展国内国际发展空间,展示了优秀的业绩。特别是近几年,我公司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管理战略和企业文化战略,积极培育和提炼企业长期发展中所形成的理念和精神,依据未来发展需要,体现时代特征,逐渐形成公司独特的企业精神、员工共同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企业形象,从而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竞争力,引导和推动企业向前发展。在水利水电的国内市场上,承揽了70%以上的工程量;在国际市场上,公司在全球最大225家国际承包商排名中,在2001年第128位的基础上跃居第89位,被誉为中国水电第一品牌,成为中国水利水电行业的排头兵。
近几年来,集团公司全面实施“集团化、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努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跨国集团,打造中国水电的“航空母舰”。根据集团公司的发展战略和企业实际,我们在企业文化创建中,着重开展了以企业文化“12345工程”为载体的创建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开展企业文化的具体做法
近三年来集团公司开展了企业文化“12345工程”的创建活动。目的就是要对什么是企业文化、为什么要建设企业文化、怎样建设企业文化等问题作出明确的回答,其具体内容是:
一个目标:企业文化的目标,实际上是对企业文化推动企业发展的定位。通过创建企业文化,推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两个特点: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通过文化引导,努力建设以人才队伍为骨干的“四有”职工队伍;二是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的原则,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渗透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通过创建企业文化,推动生产经营、企业管理和企业发展。
三个重要特性:一是企业文化是一种新的管理思想、管理理念,属于企业经营管理的范畴。二是企业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共有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观念和企业独特观念的结合,主要体现为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的旗帜,是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历史与未来相结合的产物。三是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理念、倡导精神与企业每一个职工认同的价值观的结合。
四个实体要素:一是观念文化,包括经营理念、企业精神,是企业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共同价值观,是企业的灵魂。二是制度文化,反映企业观念的一系列制度,包括战略规划、人才制度、有关管理制度。三是行为文化,企业职工的行为准则,反映企业文化的典型人物的事迹。四是形象文化,包括局歌、形象策划、文体活动等。
两个特点、三个重要特性、四个实体要素,实际上是解决企业文化是什么的问题。
五个重要环节:一是企业文化的培训,包括领导层的培训,请专家上课,参观学习,召开企业文化讨论会,配发有关书籍。重点是解决各级领导层的认识问题,关键是党政一把手的认识问题,特别是企业主要行政领导的认识要到位。二是企业文化3—4年规划的制定,成立企业文化领导小组,并由相关部门人员组成办公室,有一部分人具体策划运作。三是企业文化的审计,总结经营理念,汇集有关制度,提炼企业精神,总结本企业的发展史、成长史,总结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通过观念宣传、制度管理、宣传先进人物事迹,把企业文化渗透到企业的每一层次、每一职工,并变为大家的自觉行动。四是编制企业文化手册,发到每一位职工。五是企业形象的策划,组织新闻媒体宣传,开展群众性的文体活动。实际上,企业文化“12345工程”就是把贯标的作法和PDCA循环规律的要求,贯彻到企业文化“12345工程”中;把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系统工程,把贯标中的全面质量保证的思想贯彻到企业文化的建设中去。一是解决企业文化是什么;二是由谁来抓、由谁来实施;三是抓什么;四是如何抓;五是抓的情况如何。这样,就把企业文化看似虚的东西变成了实实在在的东西,变成了可操作可检查的系统,把此项工作抓实了、抓活了。
企业文化建设的体会
通过开展企业文化“12345工程”,为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切入点和操作方法,同时也使我们对创建企业文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1.创建企业文化需要提高认识,特别是企业的领导层要提高认识。
我们认为,一个企业的兴旺发达、长盛不衰取决于企业文化,而搞好企业文化的建设,关键在于领导班子,在于企业的主要领导人,特别是主要行政领导——总经理、局(厂)长的支持。
企业文化是由团队文化形成的,而企业的领导干部如何以身作则,必然会影响团队文化的形成。所以,我们要求企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具备献身精神,具备强烈的责任感,用自身的言行去带出一支有献身精神和责任感的团队。
2.企业文化是集团公司持续快速发展,进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内在动力。
发挥企业文化的内在推动力,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充分发挥人才的推动力。要建立大人才的企业文化观,建立留住人才、发挥人才的各种机制。
比如:水电十一局从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出发,通过人才开发和分配机制入手,调动人的积极性。比如:农民合同工干得好,也可以当上处长。如果有人提出现在的工作岗位不适合自己,或者与现在的领导不好配合,局里都能尽量满足其要求,将其调整到最能发挥作用的岗位上。另外,充分发挥分配中的杠杆作用,推出了专业总工、造价师和工人技师的岗位津贴;对每年各工种比武获第一名的职工给予奖励并聘为技师,享受津贴待遇;评选出能工巧匠,每月奖励600元,发局长令。
水电七局按照市场规律的客观要求,采取“一局两制”的薪酬制度,从社会上招聘急需的国外经营高层次人才,承诺的收入水平比局长、书记还要高。
3.企业文化中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精神和经营理念,是永葆企业长青的根本因素。
企业文化是当今新兴的企业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是企业发挥自身文化优势,适应市场竞争的有力武器。必须形成具有鲜明企业个性的全局共同的价值观体系,必须渗入到企业的各项管理和各方面的工作中,必须根据企业文化战略,结合企业长远发展需要和时代特征,认真提炼企业在长期发展中所形成的理念和精神。
一是根据集团公司及所属工程局(厂)的特点和工作实际,我们在集团公司开展了企业文化双层创建活动,即集团公司与所属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既要有共性的东西,又要体现各自的特点,要有统一性和多样性,这样才能切合各个企业的发展实际。
二是典型引导,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作用。在双富公司的发展历程中,曾涌现出一批先进集体和模范人物,他们体现了双富职工奋斗、奉献、追求的精神风貌。公司对其进行了广泛宣传教育。
4.企业文化融合到企业的管理工作当中。
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是推动企业的发展,这就要求把企业文化建设贯穿到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全过程,通过创建精品工程,更好地实施品牌战略,通过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更好地树立企业形象,使企业在市场开发中,将专业优势、品牌优势有效地转化为竞争优势。
一是贴近市场,改造管理模式和组织制度。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变革不适应企业生产力发展的内部生产关系,不可避免地要涉及管理模式和组织制度。因为企业核心理念的实施和体现,要靠制度来作保证。
比如:水电十一局在组织机构和管理模式上,变“宝塔型”为“扁平化”,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信息社会的需要,提出贴近“两个市场”(销售市场和出产品市场)的观念,减少管理层次和管理部门,使企业的管理组织机构纵向变“扁”,横向变“瘦”,使组织机构的每一层都更贴近市场,提高工效。
二是追求卓越,积极推行争创一流企业的管理文化。近年来,集团公司系统各单位为打造一流企业,都提出了“内抓管理、外塑形象”的发展目标。
三是将质量管理提升到一定的文化高度。集团公司的质量文化建设是从强化职工的质量意识入手的。集团公司规定,所有在建的大中型项目,都要建成精品工程。进一步体现了公司质量管理的宗旨和方向,提升了质量文化的品味。
四是企业文化融入到企业的管理工作里面,还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做文章:一是人才资源的开发,人才队伍的建设;二是制度体系,即主要与企业文化联系的制度;三是员工行为规范、执行制度、检查制度。
5.企业文化建设要加强领导、注重组织、操作规范。
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是要形成机制,要设专门机构,有一批人操作和推动此项工作。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组织共同负责,成立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行政一把手任组长,亲自挂帅,党委部门牵头,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为小组成员,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局企业文化建设的策划、协调等工作。
6.抓点带面,注重载体。
一是抓点带面的方法。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分布在全国各地,根据各单位生产经营、企业管理等改革发展工作的实际,我们采取了抓点带面的措施,稳步开展企业文化的创建工作。我们选择了条件较好的企业作为试点单位,进行重点突破,以此带动其它企业逐步开展企业文化创建工作。目前,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二是注重载体的方法。比如:结合“三创建”活动和建设精品工程,加强工地形象建设;充分利用电视、报刊、因特网等各种宣传媒体树立企业形象;积极开展党员先锋工程活动、“双争”、“双创”活动、青年突击队活动和群众性的技术比武、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等活动。
7.企业文化突出群众性。
企业文化建设取决于企业全员的关注和支持、企业职工的通力配合和有力的制度保证。
一是集团公司各单位积极发动广大干部职工层层参与企业精神、经营理念、企业战略的征集活动。
二是进行企业文化宣传、培训工作。集团公司专门组织处以上领导干部举办企业文化培训班,以此形成企业文化建设的骨干层。其次是集团公司根据企业发展战略中提出的企业文化的创建要求,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第三是编辑《企业文化手册》印发给每个职工,重点介绍企业的发展历程,弘扬企业优良传统,宣传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精神。
三是努力打造凝聚人心的人本文化,增强企业文化的渗透性,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必须用“以人为本”的文化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合理开发人力资源,把企业的精神理念渗透到每一个角落,渗透到每一个职工,用每一个职工的行为来诠释企业文化,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建国以来,我公司为中国的水电建设事业和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改革开放后,我公司率先进入市场,不断拓展国内国际发展空间,展示了优秀的业绩。特别是近几年,我公司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管理战略和企业文化战略,积极培育和提炼企业长期发展中所形成的理念和精神,依据未来发展需要,体现时代特征,逐渐形成公司独特的企业精神、员工共同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企业形象,从而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竞争力,引导和推动企业向前发展。在水利水电的国内市场上,承揽了70%以上的工程量;在国际市场上,公司在全球最大225家国际承包商排名中,在2001年第128位的基础上跃居第89位,被誉为中国水电第一品牌,成为中国水利水电行业的排头兵。
近几年来,集团公司全面实施“集团化、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努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跨国集团,打造中国水电的“航空母舰”。根据集团公司的发展战略和企业实际,我们在企业文化创建中,着重开展了以企业文化“12345工程”为载体的创建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开展企业文化的具体做法
近三年来集团公司开展了企业文化“12345工程”的创建活动。目的就是要对什么是企业文化、为什么要建设企业文化、怎样建设企业文化等问题作出明确的回答,其具体内容是:
一个目标:企业文化的目标,实际上是对企业文化推动企业发展的定位。通过创建企业文化,推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两个特点: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通过文化引导,努力建设以人才队伍为骨干的“四有”职工队伍;二是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的原则,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渗透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通过创建企业文化,推动生产经营、企业管理和企业发展。
三个重要特性:一是企业文化是一种新的管理思想、管理理念,属于企业经营管理的范畴。二是企业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共有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观念和企业独特观念的结合,主要体现为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的旗帜,是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历史与未来相结合的产物。三是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理念、倡导精神与企业每一个职工认同的价值观的结合。
四个实体要素:一是观念文化,包括经营理念、企业精神,是企业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共同价值观,是企业的灵魂。二是制度文化,反映企业观念的一系列制度,包括战略规划、人才制度、有关管理制度。三是行为文化,企业职工的行为准则,反映企业文化的典型人物的事迹。四是形象文化,包括局歌、形象策划、文体活动等。
两个特点、三个重要特性、四个实体要素,实际上是解决企业文化是什么的问题。
五个重要环节:一是企业文化的培训,包括领导层的培训,请专家上课,参观学习,召开企业文化讨论会,配发有关书籍。重点是解决各级领导层的认识问题,关键是党政一把手的认识问题,特别是企业主要行政领导的认识要到位。二是企业文化3—4年规划的制定,成立企业文化领导小组,并由相关部门人员组成办公室,有一部分人具体策划运作。三是企业文化的审计,总结经营理念,汇集有关制度,提炼企业精神,总结本企业的发展史、成长史,总结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通过观念宣传、制度管理、宣传先进人物事迹,把企业文化渗透到企业的每一层次、每一职工,并变为大家的自觉行动。四是编制企业文化手册,发到每一位职工。五是企业形象的策划,组织新闻媒体宣传,开展群众性的文体活动。实际上,企业文化“12345工程”就是把贯标的作法和PDCA循环规律的要求,贯彻到企业文化“12345工程”中;把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系统工程,把贯标中的全面质量保证的思想贯彻到企业文化的建设中去。一是解决企业文化是什么;二是由谁来抓、由谁来实施;三是抓什么;四是如何抓;五是抓的情况如何。这样,就把企业文化看似虚的东西变成了实实在在的东西,变成了可操作可检查的系统,把此项工作抓实了、抓活了。
企业文化建设的体会
通过开展企业文化“12345工程”,为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切入点和操作方法,同时也使我们对创建企业文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1.创建企业文化需要提高认识,特别是企业的领导层要提高认识。
我们认为,一个企业的兴旺发达、长盛不衰取决于企业文化,而搞好企业文化的建设,关键在于领导班子,在于企业的主要领导人,特别是主要行政领导——总经理、局(厂)长的支持。
企业文化是由团队文化形成的,而企业的领导干部如何以身作则,必然会影响团队文化的形成。所以,我们要求企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具备献身精神,具备强烈的责任感,用自身的言行去带出一支有献身精神和责任感的团队。
2.企业文化是集团公司持续快速发展,进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内在动力。
发挥企业文化的内在推动力,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充分发挥人才的推动力。要建立大人才的企业文化观,建立留住人才、发挥人才的各种机制。
比如:水电十一局从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出发,通过人才开发和分配机制入手,调动人的积极性。比如:农民合同工干得好,也可以当上处长。如果有人提出现在的工作岗位不适合自己,或者与现在的领导不好配合,局里都能尽量满足其要求,将其调整到最能发挥作用的岗位上。另外,充分发挥分配中的杠杆作用,推出了专业总工、造价师和工人技师的岗位津贴;对每年各工种比武获第一名的职工给予奖励并聘为技师,享受津贴待遇;评选出能工巧匠,每月奖励600元,发局长令。
水电七局按照市场规律的客观要求,采取“一局两制”的薪酬制度,从社会上招聘急需的国外经营高层次人才,承诺的收入水平比局长、书记还要高。
3.企业文化中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精神和经营理念,是永葆企业长青的根本因素。
企业文化是当今新兴的企业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是企业发挥自身文化优势,适应市场竞争的有力武器。必须形成具有鲜明企业个性的全局共同的价值观体系,必须渗入到企业的各项管理和各方面的工作中,必须根据企业文化战略,结合企业长远发展需要和时代特征,认真提炼企业在长期发展中所形成的理念和精神。
一是根据集团公司及所属工程局(厂)的特点和工作实际,我们在集团公司开展了企业文化双层创建活动,即集团公司与所属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既要有共性的东西,又要体现各自的特点,要有统一性和多样性,这样才能切合各个企业的发展实际。
二是典型引导,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作用。在双富公司的发展历程中,曾涌现出一批先进集体和模范人物,他们体现了双富职工奋斗、奉献、追求的精神风貌。公司对其进行了广泛宣传教育。
4.企业文化融合到企业的管理工作当中。
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是推动企业的发展,这就要求把企业文化建设贯穿到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全过程,通过创建精品工程,更好地实施品牌战略,通过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更好地树立企业形象,使企业在市场开发中,将专业优势、品牌优势有效地转化为竞争优势。
一是贴近市场,改造管理模式和组织制度。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变革不适应企业生产力发展的内部生产关系,不可避免地要涉及管理模式和组织制度。因为企业核心理念的实施和体现,要靠制度来作保证。
比如:水电十一局在组织机构和管理模式上,变“宝塔型”为“扁平化”,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信息社会的需要,提出贴近“两个市场”(销售市场和出产品市场)的观念,减少管理层次和管理部门,使企业的管理组织机构纵向变“扁”,横向变“瘦”,使组织机构的每一层都更贴近市场,提高工效。
二是追求卓越,积极推行争创一流企业的管理文化。近年来,集团公司系统各单位为打造一流企业,都提出了“内抓管理、外塑形象”的发展目标。
三是将质量管理提升到一定的文化高度。集团公司的质量文化建设是从强化职工的质量意识入手的。集团公司规定,所有在建的大中型项目,都要建成精品工程。进一步体现了公司质量管理的宗旨和方向,提升了质量文化的品味。
四是企业文化融入到企业的管理工作里面,还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做文章:一是人才资源的开发,人才队伍的建设;二是制度体系,即主要与企业文化联系的制度;三是员工行为规范、执行制度、检查制度。
5.企业文化建设要加强领导、注重组织、操作规范。
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是要形成机制,要设专门机构,有一批人操作和推动此项工作。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组织共同负责,成立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行政一把手任组长,亲自挂帅,党委部门牵头,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为小组成员,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局企业文化建设的策划、协调等工作。
6.抓点带面,注重载体。
一是抓点带面的方法。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分布在全国各地,根据各单位生产经营、企业管理等改革发展工作的实际,我们采取了抓点带面的措施,稳步开展企业文化的创建工作。我们选择了条件较好的企业作为试点单位,进行重点突破,以此带动其它企业逐步开展企业文化创建工作。目前,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二是注重载体的方法。比如:结合“三创建”活动和建设精品工程,加强工地形象建设;充分利用电视、报刊、因特网等各种宣传媒体树立企业形象;积极开展党员先锋工程活动、“双争”、“双创”活动、青年突击队活动和群众性的技术比武、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等活动。
7.企业文化突出群众性。
企业文化建设取决于企业全员的关注和支持、企业职工的通力配合和有力的制度保证。
一是集团公司各单位积极发动广大干部职工层层参与企业精神、经营理念、企业战略的征集活动。
二是进行企业文化宣传、培训工作。集团公司专门组织处以上领导干部举办企业文化培训班,以此形成企业文化建设的骨干层。其次是集团公司根据企业发展战略中提出的企业文化的创建要求,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第三是编辑《企业文化手册》印发给每个职工,重点介绍企业的发展历程,弘扬企业优良传统,宣传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精神。
三是努力打造凝聚人心的人本文化,增强企业文化的渗透性,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必须用“以人为本”的文化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合理开发人力资源,把企业的精神理念渗透到每一个角落,渗透到每一个职工,用每一个职工的行为来诠释企业文化,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