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海岸边,龙河之畔,闪烁着一颗耀眼的教育明珠——赣榆县海头中学。这所从当初“平房三四排,教师八九个”的乡村学校发展为今天楼宇壮观、俊彦满校的现代化园林式四星级高中,她该有着怎样的气魄!如今她占地240亩,建筑面积达62658平方米,拥有7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000余人,教师316人,中、高级职称178人,省、市、县基本功大赛、专业技能比赛及优质课评比获奖186人,研究生学历18人。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德育先进学校”、“省爱国卫生先进单位”、“省绿色学校”、“省心理教育实验学校”、“省廉政文化进校园示范点”、“省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集体”、“全国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 全国教育网络系统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教学质量居全市同类学校前茅,连续多年获得市教学管理质量奖。这一切,正是精致化办学留下的闪光的足迹。
精致化的人文关怀,汇成温暖的海洋。海头中学一班人坚持“服务师生不遗余力,人文关怀无微不至”,努力实践着“以人为本,和谐共进”的办学理念。
他们实行目标管理、制度管理、民主管理、过程管理相结合的质量效益型管理模式,先后制定《海头中学章程》、《海头中学教学工作津贴发放办法》等制度,体现了“向一线倾斜、向骨干教师倾斜、向勇挑重担者倾斜”以及“质量优先、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教师职评、教职工年度考核、班主任工作考核等均由相应考核小组按程序、按条件、按标准进行全面考核,大大激励了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为了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学校一是开通了县城与学校之间的班车,解决远路教师的交通问题;二是在学校与小学之间开通了班车,解决教职工送子女上学的问题;三是食堂向教职工供应净菜,解决教职工买菜难的问题。这几项措施在全市都是独一无二的,实施之后,得到教师的普遍欢迎。
学校十分关怀寄宿生的生活,每逢节假日来临和紧张复习迎考期间,总是为学生改善伙食,甚至为学生提供免费的夜宵。在今年高考之前的一个月里,学校每天免费赠送高三学生一只鸡腿或一条鱼,给他们送去家的温暖,亲人的关怀。他们觉得在海头中学学习是一件令人欣慰的选择,海头中学就是一片温暖的海洋。
精致化的课堂教学,激荡欢乐的海洋。早在全省规范办学行为实施之前,海头中学就认识到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紧迫性。为此,学校多次派出精干力量到山东兖州、昌乐等地研修学习,结合本校实际,形成了“学案先行,课题跟进,课前生成,课堂内化”的高效课堂模式。2009年7月15日,“全国高效课堂方法与途径现场解读研讨会”在本校的召开,标志着本校高效课堂开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有学生主体的觉醒,才有课堂上学生的激情飞扬。从课前预习到课堂展示、质疑的每一个环节,海头中学都让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结合自身实际,调整了教室内部座位的安排,规定了教师点拨与学生展示、质疑的时间比例,对导学案的编制、评比等方面也做了详细的规定,学生真正体验到了“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人生我把握”的精彩。
为了保证高效课堂的顺利实施,学校在教学管理上也采取了相应的配套措施。一是每日教学研讨会制度,安排固定时间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教学研讨,回顾总结当天的教学情况,准备第二天的导学案,以求教有所悟,教有所得;二是录像课制度,安排专人随机进入教室,将教师的教学实况拍成录像,在教学研讨会上进行教师自评、组内互评、专家点评,以求集思广益,扬长避短。
学校创设多种途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利用导学案开展自学,以此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间互相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小课题的研究,开阔了学生视野,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范围。课堂上始终把学生作为主角,采取多种形式给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教室里设置多块黑板,个人、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学生互相点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展示,在展示中学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课内与课外,学生的多种智能在相互碰撞中得到激发,在展示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精致化的文化建设,敞开宽广的海洋。海头中学的学生大都海边出生,海里成长,他们的眼里有帆影,他们的梦里有涛声。结合这一特点,海头中学充分挖掘地方资源,构建具有鲜明海洋特色的校园文化,让大海宽广的胸襟和丰厚的内涵为学生的成长打上阳光一般健康的底色。校园的整体设计突出了海洋的特色,创设了以“海洋文化”为中心的各种文化设施,在思想概念、布局格调、育人功能上做到了和谐统一。校徽的图案上,一个变形的“海”字彰显了海头中学的文化特色。在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突出强化“一加六”文化模式建设,精心建设好一个物化的阵地——海洋文化馆,高标准打造海洋文化广场,倾力开展六项“海”字头的文化活动,即“海之韵”艺术节、“海之馨”读书节、“海之声”诵读节、“海之帆”体育节、“海之星”科技活动节、“海之馈”学生美食节。
海头中学的校园文化以海洋文化为主体,同时又辐射到更多方面,呈现出互动性强、立体全面的特点。学校鼓励全体师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实现“我的校园我做主”的主张,多次发出校园文化建设倡议书,征集校园文明警示语一百多条,并已精选制牌上墙。他们还开辟了灯光报栏、灯光橱窗、个性展示墙、名师名生展示走廊,设立了“百家讲坛”、“自助影院”,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建成了育人的堡垒。
学校把课程开发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强化校本教材的研究和编写,组织骨干教师编写了《徐福研究》《沥粉画制作》《海州湾鱼类资源》等46部校本教材,其中《大海,我的故乡》是连云港市唯一获省一等奖的优秀校本教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课,神秘的植物世界在学生面前打开,蓝色的海洋让学生感受到探索的快乐。把图书馆打开,请学生走进来,让学生在阅读中领略大师的风采。把运动场敞开,使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在运动中练就强健的体魄。利用课余时间,“请进来,走出去”,开阔学生视野,畅通学生与社会沟通的渠道。邀请教授、学者、大学生走进校园,举办了“专家与中学生零距离”、“大学生情系海中学子”等系列活动,用他们的学识熏陶学生。走出去,充分利用节假日、双休日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本地海洋资源,开展海水养殖、海洋环境保护、海洋文化等小课题研究,在社区、工厂建立了多个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定期举办海中学子牵手社区活动,举办海洋夏令营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让学生的生活充满阳光,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来海中读书,赏海洋文化,考海洋大学,已经成为海中学子的一条理想的发展之路。近两年该校有38名同学考入各类海洋大学或海洋专业,成为海洋专业的弄潮儿。
值省市规范办学、深化素质教育之年,海头中学以更宽广的视野,更清醒的认识,更坚定的步态,更扎实的作风,万众一心,奋起爬坡;4500余名海中师生,满怀激情,放歌远方,扬帆远航……
精致化的人文关怀,汇成温暖的海洋。海头中学一班人坚持“服务师生不遗余力,人文关怀无微不至”,努力实践着“以人为本,和谐共进”的办学理念。
他们实行目标管理、制度管理、民主管理、过程管理相结合的质量效益型管理模式,先后制定《海头中学章程》、《海头中学教学工作津贴发放办法》等制度,体现了“向一线倾斜、向骨干教师倾斜、向勇挑重担者倾斜”以及“质量优先、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教师职评、教职工年度考核、班主任工作考核等均由相应考核小组按程序、按条件、按标准进行全面考核,大大激励了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为了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学校一是开通了县城与学校之间的班车,解决远路教师的交通问题;二是在学校与小学之间开通了班车,解决教职工送子女上学的问题;三是食堂向教职工供应净菜,解决教职工买菜难的问题。这几项措施在全市都是独一无二的,实施之后,得到教师的普遍欢迎。
学校十分关怀寄宿生的生活,每逢节假日来临和紧张复习迎考期间,总是为学生改善伙食,甚至为学生提供免费的夜宵。在今年高考之前的一个月里,学校每天免费赠送高三学生一只鸡腿或一条鱼,给他们送去家的温暖,亲人的关怀。他们觉得在海头中学学习是一件令人欣慰的选择,海头中学就是一片温暖的海洋。
精致化的课堂教学,激荡欢乐的海洋。早在全省规范办学行为实施之前,海头中学就认识到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紧迫性。为此,学校多次派出精干力量到山东兖州、昌乐等地研修学习,结合本校实际,形成了“学案先行,课题跟进,课前生成,课堂内化”的高效课堂模式。2009年7月15日,“全国高效课堂方法与途径现场解读研讨会”在本校的召开,标志着本校高效课堂开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有学生主体的觉醒,才有课堂上学生的激情飞扬。从课前预习到课堂展示、质疑的每一个环节,海头中学都让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结合自身实际,调整了教室内部座位的安排,规定了教师点拨与学生展示、质疑的时间比例,对导学案的编制、评比等方面也做了详细的规定,学生真正体验到了“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人生我把握”的精彩。
为了保证高效课堂的顺利实施,学校在教学管理上也采取了相应的配套措施。一是每日教学研讨会制度,安排固定时间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教学研讨,回顾总结当天的教学情况,准备第二天的导学案,以求教有所悟,教有所得;二是录像课制度,安排专人随机进入教室,将教师的教学实况拍成录像,在教学研讨会上进行教师自评、组内互评、专家点评,以求集思广益,扬长避短。
学校创设多种途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利用导学案开展自学,以此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间互相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小课题的研究,开阔了学生视野,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范围。课堂上始终把学生作为主角,采取多种形式给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教室里设置多块黑板,个人、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学生互相点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展示,在展示中学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课内与课外,学生的多种智能在相互碰撞中得到激发,在展示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精致化的文化建设,敞开宽广的海洋。海头中学的学生大都海边出生,海里成长,他们的眼里有帆影,他们的梦里有涛声。结合这一特点,海头中学充分挖掘地方资源,构建具有鲜明海洋特色的校园文化,让大海宽广的胸襟和丰厚的内涵为学生的成长打上阳光一般健康的底色。校园的整体设计突出了海洋的特色,创设了以“海洋文化”为中心的各种文化设施,在思想概念、布局格调、育人功能上做到了和谐统一。校徽的图案上,一个变形的“海”字彰显了海头中学的文化特色。在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突出强化“一加六”文化模式建设,精心建设好一个物化的阵地——海洋文化馆,高标准打造海洋文化广场,倾力开展六项“海”字头的文化活动,即“海之韵”艺术节、“海之馨”读书节、“海之声”诵读节、“海之帆”体育节、“海之星”科技活动节、“海之馈”学生美食节。
海头中学的校园文化以海洋文化为主体,同时又辐射到更多方面,呈现出互动性强、立体全面的特点。学校鼓励全体师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实现“我的校园我做主”的主张,多次发出校园文化建设倡议书,征集校园文明警示语一百多条,并已精选制牌上墙。他们还开辟了灯光报栏、灯光橱窗、个性展示墙、名师名生展示走廊,设立了“百家讲坛”、“自助影院”,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建成了育人的堡垒。
学校把课程开发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强化校本教材的研究和编写,组织骨干教师编写了《徐福研究》《沥粉画制作》《海州湾鱼类资源》等46部校本教材,其中《大海,我的故乡》是连云港市唯一获省一等奖的优秀校本教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课,神秘的植物世界在学生面前打开,蓝色的海洋让学生感受到探索的快乐。把图书馆打开,请学生走进来,让学生在阅读中领略大师的风采。把运动场敞开,使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在运动中练就强健的体魄。利用课余时间,“请进来,走出去”,开阔学生视野,畅通学生与社会沟通的渠道。邀请教授、学者、大学生走进校园,举办了“专家与中学生零距离”、“大学生情系海中学子”等系列活动,用他们的学识熏陶学生。走出去,充分利用节假日、双休日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本地海洋资源,开展海水养殖、海洋环境保护、海洋文化等小课题研究,在社区、工厂建立了多个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定期举办海中学子牵手社区活动,举办海洋夏令营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让学生的生活充满阳光,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来海中读书,赏海洋文化,考海洋大学,已经成为海中学子的一条理想的发展之路。近两年该校有38名同学考入各类海洋大学或海洋专业,成为海洋专业的弄潮儿。
值省市规范办学、深化素质教育之年,海头中学以更宽广的视野,更清醒的认识,更坚定的步态,更扎实的作风,万众一心,奋起爬坡;4500余名海中师生,满怀激情,放歌远方,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