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朗读者”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qinshu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朗读是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语感、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因此,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是每一个语文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当发现新接手班级的学生存在朗读自信不足、语调拖沓、情绪沉闷、情感融入不强等问题后,笔者开始探索用“微信”这一平台提升他们的朗读能力。
  一、定位——明确目标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充分利用好“微信”这一平台,真正发挥它促进学生朗读的功能,就一定要用规划和制度作为保障。学期初始,笔者就与家协会主要成员一起商讨,建了一个“班级朗读微信群”,邀请每一位家长(爸爸和妈妈)加入,明确了目标、要求、操作流程、评价体系等,形成了一套由教师牵头组织、部分家长协助操作的实施方案。
  1.目标:让朗读点亮每个孩子的心灵。
  2.要求:
  (1)家长——积极参与,尽力指导孩子完成朗读任务。
  (2)学生——保底:每周按照教师要求完成2~3次朗读任务;超额:欢迎上传更多作品。
  (3)群内禁止出现与朗读、读书无关的聊天交流。
  3. 流程:明确任务—家里练习—在家长指导下录音并上传作品—师生家长共同点评—推荐优秀作品上传其他平台。
  4.评价:学生每上传一次记1分,累计一定次數可以获得“积极朗读者”“优秀朗读者”“杰出朗读者”“最佳朗读者”等称号。
  当然,这只是个方案。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随着家长对操作流程的熟悉以及学生朗读水平的提升,其中的很多细节需要不断地调整改进。
  二、展示——提升信心
  面对学生的朗读现状,笔者觉得最要紧的就是提升信心,让每个学生敢于朗读,能勇敢地把自己的声音展示出来。为此,开学第二周就布置了课文《桂林山水》的朗读任务,要求学生把朗读作业录音,通过家长的手机上传至微信群。同时,笔者把自己的朗读作品第一个上传到群里,带头示范。陆陆续续,很多学生的作业传上来了,而且很多是二次、三次上传,因为有些家长或学生听了其他人的朗读后觉得之前的朗读还有可改进的地方,于是再次录音。笔者都一一点了赞。有个别学生虽然录了音,但怕自己读得不好,不敢传到群里,请家长单独发给笔者。面对这样的学生,先对他的朗读表示肯定(如老师听了你的录音,已经超过很多同学……),并再次鼓励他们上传。虽然很多学生的朗读还很稚嫩,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这却是他们有史以来读得最好的、进步最大的一次。据不少家长反映,学生第一次接受这样的任务,普遍觉得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有些学生还觉得挺好玩的。可是,他们到家后拿起手机,真正开始录音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状况,中途放弃重新再录。有些学生为了能录好作品,把课文读了十多遍甚至二十几遍。
  每周2~3次的微信朗读作业,前期以朗读课文为主,慢慢地加入一些适合朗读的经典诗歌散文,使朗读的范围更为宽广。这样一两个月下来,学生的朗读自信心大大增强。
  三、指导——改进方法
  学生敢于发声、大胆朗读,并把自己的朗读作业传到群里,这仅仅是第一步。之后,笔者要从技巧、情感上指导朗读,于是以“朗读锦囊”为主题,针对学生上传的录音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每隔一周提供一个指导性的录音,比如“朗读锦囊之一——为什么你的朗读语速那么快”“朗读锦囊之二——读‘的、地、得’有什么技巧”“朗读锦囊之三——朗读时要有画面感”“朗读锦囊之四——朗读时怎么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师的朗读指导录音不仅可以让学生听,对家长也很有帮助。好多家长听了教师的指导后,会提醒孩子改进,指导效果更加明显。
  根据几个月的探索实践,笔者认为教师适时进行录音指导是非常有必要的。录音指导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有针对性,就是一定要针对班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二是简练化,就是录音时间切不可太长,每次解决的问题最好是一个,不要超过两个;三是要形象化,指出问题时要结合例子来说明,语言不能太书面化,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听懂,如用“锦囊”“妙招”之类的说法吸引学生;四是渐进性,每一次指导虽是碎片化的,但彼此又是相辅相成、循序渐进的。
  四、共读——互动提升
  微信朗读中,家长是一股非常重要的力量。其实从第一次录音开始,家长就已经加入到这一学习活动中了。怎样让家长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呢?那就是让他们也参与朗读。笔者经常这样告诉家长:“我们要求孩子坚持的,自己坚持给孩子看。我们要求孩子遵行的,自己遵行给孩子看。最好的亲子教育,不是把道理告诉孩子,然后让他去执行。任何说教都没有家长的躬行更有示范引领效果。”于是,部分家长在笔者的鼓动下,也开始重拾课本练习朗读。
  当微信群里传来第一位家长的朗读声时,群内沸腾了。其他家长的朗读热情被点燃了,学生更是激动得不得了,有的还会煞有介事地点评一二。渐渐地,亲子共读的录音多了起来,学生有了家长的引领,朗读的兴趣更加浓厚,技巧更加熟练,情感上也越来越投入。一年多来,他们的朗读传播范围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班级微信群内,好多学生把自己的得意之作发在了爸爸妈妈的微信朋友圈里,获得亲朋好友的点赞,有的还借助荔枝电台、喜马拉雅电台等平台宣传自己的朗读作品。
  在如今这个自媒体日益发达的年代,利用微信的优势来促进教学、改进教学,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还可以做很多很多。
  (浙江省慈溪市第三实验小学 315300)
其他文献
北方,  落雪的夜里  一个伙伴  给我送来一包木炭。  他知道我寒冷,我贫穷,  我没有火。  祖国呵,  你是不是也寒冷?  我可以為你的温暖,  将自己当作一束木炭,  燃烧起来……  你温暖了,  我也再没有寒冷。
自我介绍  我叫高会一,今年12岁,是一个自信阳光、活泼开朗的男孩。我从小喜欢阅读,尤其喜欢读童话故事、科幻小说,书中离奇曲折的情节,常常让我着迷。有时候,故事已经大结局了,我就自己给主角“加戏”,续写了不少故事。  读三年级时,在老师和妈妈的指点下,我的作文水平提升很快。不久,我就在报刊上发表了处女作,从此,我写作的劲头更足了,又陆续发表了多篇习作。另外,我在第四届“板桥杯”全国少儿童话大赛中荣
静静的长潭湖,一场雨过后,雾霭沉沉,仙气缭绕。  小卢头和我一样,都是从黄岩西部山区的一个小山村里,背着厚重的书包,伴着湖上木船的汽笛声,从静静的长潭湖走出来,走进城市的学校。  虽然都已经成为大学毕业留城工作的幸运子弟,但是,对于西部那一掬黄土黑瓦白墙组成的故土的深深眷恋,让他和我当之无愧地摘取了冠亚军的称号。也正因为有此共同的故土情怀,让我们阔别十多年之久,终于在一次共同踏上回乡之旅的时候,把
小黄马  听完哈扎布唱的《小黄马》,思绪还在往前跑。汉族人说余音绕梁,此音约为古琴或昆曲,旋律音韵团在屋子里,环环缠绕。《小黄马》不绕梁,它被哈扎布送到广阔无边的草原上。听歌的人跟着小黄马回不来了。小黄马一边吃草一边走,伫立在远处,如苍茫中一座低矮的塑像。《小黄马》把听歌人的思绪带到它吃草的那个地方。马低头吃草,鬃发流泻而下,覆盖在烟叶色的宽大修长的颈子上。它的马蹄淹没在尖尖的草里,身上血管凸起的
在我的案头,摆放着《做一棵会思考的芦苇》这本书,作者是河南作家、《周口日报》副总编辑王锦春。  我认识王锦春是上世纪90年代初,印象中本分低调、勤奋向上的他一直任劳任怨地为他人作嫁衣,从事编辑工作。写作方面的才能则含而不露,不见于形。后来爆冷门,出版了这本《做一棵会思考的芦苇》,真的是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着实让我感到意外。  《做一棵会思考的芦苇》是一本新闻评论集,收录了123篇王锦春针对公共新闻
爸爸是一个各方面都很优秀的“暖男”,要说缺点可能就是“上得了厅堂,下不了厨房”了,他唯一会做的菜是西红柿炒鸡蛋。因此,家里一直是由妈妈掌管厨房。去年有段时间,妈妈生病住院了,爸爸只好负责起我的一日三餐来。为了让挑食的我吃好,一有时间,他就盯着手机看做菜的视频,还专门从书店买回几本菜谱。  尽管爸爸提前做了许多功课,可毕竟是纸上谈兵,头几次做出来的菜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不是盐放多了,就是盐放少了,
当我写下这篇文字的时候,老伯伯已然重病不起,医生高度怀疑他得了肺癌晚期伴骨转移,他此刻所经历的疼痛常人无法想象的。  老婆反复打来电话跟我诉苦,说现在医院止痛药管理很严格,吗啡和杜冷丁都是限量供应,特别是吗啡,县医院根本开不到,而其他止痛药每次都是等到病人痛得无法忍受了才开药,问我能不能找熟人想想办法。我马上拿出电话来找医院的熟人,不一会老婆又打来电话,说是老伯伯的痛从骨里面痛出来,蔓延到全身,就
每一个人走向他的艺术历程,都有自己不同的道路,《海外文摘》执行主编蒋建伟先生邀请我来给大家谈谈小说。小说是个大题目,我一般是讲这么几个题目:一、小说创作的生长。二、小说细节之美。三、关于小说的语言。这么短的时间里,我就简单和大家聊聊短篇小说的创作。  讲短篇小说创作之前,还想说点题外话。就是有一个问题,小说或者说文学教育,能不能教授或者能不能传授?这个问题有争议。我听王安忆说过,她现在是复旦大学的
在座有很多老朋友,有不少跟我年龄相仿的,到这个份上了,你们心里都有一个怎样写的理念,用不着别人来指点。我们已经过了让别人指点着写东西的那个时候。我今天就把我创作的感想,与大家一起交流。如果谁觉得我说得不对,你马上叫停,巴根不对不对,你这话说得不对,咱们可以辩论,这样更活跃一些。要不然我好像什么都懂似的,哇啦哇啦讲,你们好像认真听似的,实际上心不在焉,是吧?咱们互动。因为文学这个东西,谁也不能说我说
清明时节又无雨,放眼尽是春耕人。    扫墓时见到了十多个本家叔叔、兄弟,许是血脉相连之故,言语间显得格外亲热而真诚。其中一位指着远处的山峦说:“你看咱这祖坟脉象有多好,正冲着那座笔架山,文脉由西向东一直连通到这里,所以才出了你们这样的作家、博士的。”我频频点着头。这时从松林小径走下一人,离老远就直呼我的名字,定睛一看竟是我多年未见的一个二叔。张氏门户多,可称之二叔的不下七八个,所以还得说出他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