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可谓“九万里风鹏正举,四十年云鹤长鸣”,亦是浙江从资源小省向经济大省华丽转身的最大动力和依靠。
“民”强,则“国”富。
激情燃烧的岁月
在由浙江省企业联合会、浙江省企业家协会、浙江省工业经济联合会发布的“2017浙江省百强企业”名单中,夺得第一名的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第三名海亮集团有限公司都是民企。
收购了奔驰的吉利今年初很是出了把风头,大佬李书福笑容志得意满。如果你足够了解李书福,就会知道,收购奔驰有迹可循。因为,他历来享受:“我干的,别人还做不了”。
1993年,李书福收购了浙江临海一家有生产权的国有邮政摩托车厂,率先研制成功四冲程踏板式发动机。接着又与行业老大“嘉陵”合作生产“嘉吉”牌摩托车。1994年,见摩托车生意红火,李书福拍板:我要造汽车!
他在临海市筹建了吉利“豪情汽车工业园区”;1997年投资1400万元成立四川吉利波音汽车制造公司,并拿到了小客车、面包车的生产权;1998年8月8日,第一辆两厢“吉利豪情”车下线。2001年12月,国家经贸委发布了第七批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吉利终于获得了轿车生产资格。当年,吉利拥有了临海(豪情)、宁波(美日)和上海浦东(华普)3个汽车生产基地,完成了吉利进入汽车工业的基本战略架构。
对比之下,海亮领航人冯氏姐弟的传奇,毫不逊色。
上世纪60年代,冯家因特殊历史原因被“下放”到诸暨市湄池镇湖西村。困窘、难堪的童年经历,促使冯亚丽、冯海良姐弟萌发了“改变命运”的强烈愿望,也培养了他们凡事都拼命努力的性格。
高中毕业后,冯海良进入诸暨市供销社店口镇分社工作。1985年,“中央一号文件”规定“农村一切加工、供销、科技等服务性事业,要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特别要支持以合作形式兴办。”25岁的冯海良,承包了供销社属下的一个贸易公司——其实,差不多也就是个卖废铜烂铁的杂货部。
彼时,他嗅到了五金加工的商机,1989年,投资85万元创办了一家铜材厂;1992年,成立诸暨市铜业公司;1995年,公司变更为诸暨市海亮铜业有限公司。海亮,“海良”之谐音也,一个“铜材王国”诞生了。
总舵主亦需要“自己人”的帮衬。冯海良与冯亚丽一番洽谈后,在诸暨某羽绒厂任技术和生产主任的姐姐立马辞职,全力驰援弟弟。于是,海良开疆拓土,亚丽稳定后方,公司风生水起。
其实,浙江不少知名民营企业,相当一部分是在改革开放背景下“改制”裂变而来。这些企业为时代变革之子,运势到,则万物生,且成长迅猛。
改革开放之后,浙江商人如沐甘霖,辗转挪腾,为中国经济的欣欣向荣继续注入多元活力。作为民间资本集聚、创业冲动和冒险精神“集合体”的民营经济,在浙江这片热土上深深扎根,枝繁叶茂。从“半壁江山”到“三分天下有其二”的扩张期,再到大转型、大提升和国际化的今天,浙江民营经济“凤凰涅槃”,无论规模质量、运作机制,还是引领效应和推动作用,有目共睹、举世闻名。
转型升级,永不落幕的航行
浙江民营经济也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比如,浙江民营经济以小微企业为主,存在产业层次低下、效益不高和分布散乱等问题;银企信任危机加剧融资困难,民营企业骗贷、跑路现象频发;“被淘汰”企业陷入迷茫;等等。
如何突破传统经济发展乏力的困境,突破制约转型升级的瓶颈,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浙江人一直在想办法。
首先是在供给侧改革上花功夫。2016年,浙江省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9571亿元,增幅重新回到两位数,其中非国有投资占61.4%。全年新设市场主体95.8万户,其中民企和民营性质的市场主体占98.7%。
数据显示,浙江去年上半年民间投资完成8565亿元,增长12.8%,占投资总额的57.4%,增速和比重分别比前年同期提高8.3、1.8个百分点。其中,浙江民间投资在三大领域出现了新的投资热潮,最突出的是装备制造、高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产业投资增速分别达到29.2%和30.1%。
其次是创新引领。一批在传统领域响当当的民营企业开始扬威新兴领域。主攻汽车零部件的万向集团进军新能源汽车制造业,做电梯部件起家的西子联合控股公司成为空客、波音等五大航空巨头的供应商,生产液体洗涤剂的传化集团构建起一个覆盖20多个省份的“中国公路物流网络运营系统”。
传统民企求新求变,新兴产业异军突起,浙江经济创新驱动成效凸显。2016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323亿元,增长16.1%,增速比上年提高了11.1个百分点——这里面,70%以上的盈利来自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新产业、新产品、新业态。
第三是政府放权、服务高效,发展环境更趋优化。浙江陆续推出了“四张清单一张网”“最多跑一次”等行政审批革新举措;出台《关于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意见》,以“亲”、“清”为坐标,厘清各级党政干部和企业的交往界限。
马云说过:“特别感谢浙江特殊的水土养分,没有这种水土的养育,我们是不可能到今天的。”
“爱拼才会赢,赢了不想停”。浙江民营經济的故事,仍然在书写着中国的当下和明朝。
摘自《新民周刊》
“民”强,则“国”富。
激情燃烧的岁月
在由浙江省企业联合会、浙江省企业家协会、浙江省工业经济联合会发布的“2017浙江省百强企业”名单中,夺得第一名的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第三名海亮集团有限公司都是民企。
收购了奔驰的吉利今年初很是出了把风头,大佬李书福笑容志得意满。如果你足够了解李书福,就会知道,收购奔驰有迹可循。因为,他历来享受:“我干的,别人还做不了”。
1993年,李书福收购了浙江临海一家有生产权的国有邮政摩托车厂,率先研制成功四冲程踏板式发动机。接着又与行业老大“嘉陵”合作生产“嘉吉”牌摩托车。1994年,见摩托车生意红火,李书福拍板:我要造汽车!
他在临海市筹建了吉利“豪情汽车工业园区”;1997年投资1400万元成立四川吉利波音汽车制造公司,并拿到了小客车、面包车的生产权;1998年8月8日,第一辆两厢“吉利豪情”车下线。2001年12月,国家经贸委发布了第七批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吉利终于获得了轿车生产资格。当年,吉利拥有了临海(豪情)、宁波(美日)和上海浦东(华普)3个汽车生产基地,完成了吉利进入汽车工业的基本战略架构。
对比之下,海亮领航人冯氏姐弟的传奇,毫不逊色。
上世纪60年代,冯家因特殊历史原因被“下放”到诸暨市湄池镇湖西村。困窘、难堪的童年经历,促使冯亚丽、冯海良姐弟萌发了“改变命运”的强烈愿望,也培养了他们凡事都拼命努力的性格。
高中毕业后,冯海良进入诸暨市供销社店口镇分社工作。1985年,“中央一号文件”规定“农村一切加工、供销、科技等服务性事业,要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特别要支持以合作形式兴办。”25岁的冯海良,承包了供销社属下的一个贸易公司——其实,差不多也就是个卖废铜烂铁的杂货部。
彼时,他嗅到了五金加工的商机,1989年,投资85万元创办了一家铜材厂;1992年,成立诸暨市铜业公司;1995年,公司变更为诸暨市海亮铜业有限公司。海亮,“海良”之谐音也,一个“铜材王国”诞生了。
总舵主亦需要“自己人”的帮衬。冯海良与冯亚丽一番洽谈后,在诸暨某羽绒厂任技术和生产主任的姐姐立马辞职,全力驰援弟弟。于是,海良开疆拓土,亚丽稳定后方,公司风生水起。
其实,浙江不少知名民营企业,相当一部分是在改革开放背景下“改制”裂变而来。这些企业为时代变革之子,运势到,则万物生,且成长迅猛。
改革开放之后,浙江商人如沐甘霖,辗转挪腾,为中国经济的欣欣向荣继续注入多元活力。作为民间资本集聚、创业冲动和冒险精神“集合体”的民营经济,在浙江这片热土上深深扎根,枝繁叶茂。从“半壁江山”到“三分天下有其二”的扩张期,再到大转型、大提升和国际化的今天,浙江民营经济“凤凰涅槃”,无论规模质量、运作机制,还是引领效应和推动作用,有目共睹、举世闻名。
转型升级,永不落幕的航行
浙江民营经济也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比如,浙江民营经济以小微企业为主,存在产业层次低下、效益不高和分布散乱等问题;银企信任危机加剧融资困难,民营企业骗贷、跑路现象频发;“被淘汰”企业陷入迷茫;等等。
如何突破传统经济发展乏力的困境,突破制约转型升级的瓶颈,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浙江人一直在想办法。
首先是在供给侧改革上花功夫。2016年,浙江省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9571亿元,增幅重新回到两位数,其中非国有投资占61.4%。全年新设市场主体95.8万户,其中民企和民营性质的市场主体占98.7%。
数据显示,浙江去年上半年民间投资完成8565亿元,增长12.8%,占投资总额的57.4%,增速和比重分别比前年同期提高8.3、1.8个百分点。其中,浙江民间投资在三大领域出现了新的投资热潮,最突出的是装备制造、高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产业投资增速分别达到29.2%和30.1%。
其次是创新引领。一批在传统领域响当当的民营企业开始扬威新兴领域。主攻汽车零部件的万向集团进军新能源汽车制造业,做电梯部件起家的西子联合控股公司成为空客、波音等五大航空巨头的供应商,生产液体洗涤剂的传化集团构建起一个覆盖20多个省份的“中国公路物流网络运营系统”。
传统民企求新求变,新兴产业异军突起,浙江经济创新驱动成效凸显。2016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323亿元,增长16.1%,增速比上年提高了11.1个百分点——这里面,70%以上的盈利来自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新产业、新产品、新业态。
第三是政府放权、服务高效,发展环境更趋优化。浙江陆续推出了“四张清单一张网”“最多跑一次”等行政审批革新举措;出台《关于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意见》,以“亲”、“清”为坐标,厘清各级党政干部和企业的交往界限。
马云说过:“特别感谢浙江特殊的水土养分,没有这种水土的养育,我们是不可能到今天的。”
“爱拼才会赢,赢了不想停”。浙江民营經济的故事,仍然在书写着中国的当下和明朝。
摘自《新民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