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故都”——“孤独”。在《故都的秋》中,郁达夫借故都之秋景表达了内心深处的孤独之情。本文从演绎生命的孤独、追寻艺术的孤独、叩问政治的孤独来一窥郁达夫之“孤独”的秋。
关键词: 散文《故都的秋》 郁达夫 “孤独”
再次品读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一次次看到“孤独”二字。一直认为,郁达夫写故都的秋,实际是写“孤独”的秋,“孤独”与“故都”,这是一种谐音,历代文人都喜用此笔法,题目中所暗示的正是“孤独”二字,文章也处处写尽了孤独。
细观郁达夫的作品,孤独之感时时充盈在作品的字里行间。“孤独”是郁达夫一生中感受最深的两个字,他童年丧父,孤儿寡母受尽困顿的折磨,这是他儿时的记忆,加上青年时异国求学,曾过了十年饱受欺凌歧视的留学日本生活,曾一度在家离群索居,后经过两次失败的婚姻,又两次遭丧子之痛,这些不完满的生活与其如影随形,再加上他生活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这些不幸让其日后拥有了不灭的孤独感,他的性格中已深深打上“孤独”的烙印,并深化为郁达夫自言的“凄切的孤单”。
有些学者同仁认为《故都的秋》是一篇悲秋之作,我认为这是一篇颂秋之作。郁达夫在他的散文《北平的四季》中这样说道:“……我曾在北平过过一个秋,在那时候,已经写过一篇《故都的秋》,对这北平的秋季颂赞过一遍了,所以在这里不想再来重复;可是北平近郊的秋色,实在也正像是一册百读不厌的奇书,使你愈翻愈会感到兴趣……”可为什么一篇颂秋之作,写得如此“清、静、悲凉”呢?他断不是仅仅要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喜爱,再说他也是喜欢南方的,他在《南行杂记》中多次流露出对南方的偏爱。我以为这是作家借景来表达内心深处隐忍的无法言说的孤独之情。
在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中,我们可以一窥他的“孤独”的秋。
一、演绎生命的孤独
郁达夫在《悲剧的出生》一文里写道:“……这相貌清瘦的孩子,既不下来和其他的同年辈的小孩们同玩,也不愿意说话似的只沉默着在看远处……这小孩才回转了头,仰起来向她露了一脸很悲凉很寂寞的苦笑……”“这小孩”就是童年的郁达夫。郁达夫三岁丧父,家道衰贫,这些在他的生命里已留下孤独的记忆,在他的《故都的秋》中也能找到痕迹:……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说:“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了!”这是本篇散文里除了作者之外唯一一处描写到的人,在作家的笔下,这里的人是都市闲人,不是忙忙碌碌的上班族,他们无聊、寂寞,不正有作者自己的影子,或者孤独的童年留下的长长的背影吗?也是在《悲剧的出生》里,他说:“……在我这孤独的童年里……太阳光漏过了院子里的树叶一丝一丝的射进了水,照得缸里的水藻和游动的金鱼,和平时完全变了样子……”这种感觉我们是否很熟悉?对,他在《故都的秋》里再次写道:“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二、追寻艺术的孤独
郁达夫在《北国的微音》中慎重写道:“我觉得人生一切都是虚幻,真真实在的,只有你说的‘凄切的孤单’。倒是我们人类从生到死味觉得到的唯一的一道实味……名利的争夺,欲牺牲他人而建立自己的恶心——简单点说,就说生存竞争吧——依我看来都是由这孤単的感觉催发出来的。人生的实际,既不外乎这孤单的感觉,那么表现人生的艺术,当然也不外乎此,因此我近来对于艺术的意见和评价,都和从前不同了。我觉得艺术并没有十分可以推崇的地方,她和人生的一切,也没有什么特异有区别的地方。努力于艺术,献身于艺术,也不须有特别的表现。牢牢捉住了这孤单的感觉,细细地玩味,由他写成诗歌小说也好,制成音乐美术品也好,或者竟不写在纸上,不画在布上壁上,不雕在白石上,不奏在乐器上,什么也不表现出来,只教他能够细细地玩味这‘孤单’的感觉,便是绝好的‘创造’。”
由此而知,他的故都的秋就是他“绝美”的创造,散文从标题开始处处流淌着“孤独”的气息。散文中的清晨庭院静观、清晨槐树落蕊、秋蝉衰弱残声、雨后斜桥人影、清秋佳日奇果五幅画面正是作家精心创造的孤独之精品。
他不写人声鼎沸的陶然亭、钓鱼台、西山、玉泉、潭柘寺,而独独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他不写落叶,它太噪杂,他不写曾经姹紫嫣红如今繁华落尽的牡丹、玫瑰,它们太伤感,独独写了像花而又不是花,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的那一种槐树落蕊;他不写蝈蝈底气十足的叫声,独独写了秋蝉的衰弱的残声;他不写街市的热闹喧嚣,独独写了会用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他不写红通通的柿子、金灿灿的梨子,独独写了即使在秋的全盛时期也只是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枣子。这些恰好是最能体现作家所说的“凄切的孤单”的景致。也是作家在《北国的微音》最后所言:“而这孤独之感,依我说来,便是艺术的酵素,或者竟可以说是艺术的本身。”
他辗转漂泊北平,面对“秋蝉残声”、“佳日秋果”,在散文中玩味这种“凄切的孤单”,倾心并享受着这种颓废的悲哀和感伤的甜蜜。它不是故作颓废和“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刻意营造,而是源于真实体验的推动,源于其内在的心理诉求,在暮色秋雨中经营他无边的孤独。正如他在散文中所说:“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在其他地方,作家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只有故都的秋——“孤独”的秋,才能让作家饮尽孤独。
三、叩问政治的孤独
“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在郁达夫的文中,所感之物,所触之景,总是与他的孤独体验联系在一起的。是什么让郁达夫的心灵如此孤独?在《故都的秋》里,作家浸泡在早晨的日光里,沐浴在槐树落蕊的花香中,喧闹在独有的孤独里。即使有开明的政治、包容的姿态,有时也容纳不下一个孤独高贵的灵魂,更何况在那样风雨飘摇的动乱年代?
1930年2月,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成立,郁达夫是发起人之一;3月,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3年初加入宋庆龄、蔡元培主持的民权保障同盟。在蒋介石政府白色恐怖威慑下,同年4月他举家由上海移居杭州,从斗争前线退隐到湖光山色的隐逸闲居之地,过着流连山水的隐居生活,思想的苦闷不必言说,政治上也一度消沉下来。
可以说,作家孤独的心融进了民族社会的忧愤,他的孤独绝不仅仅是个人的,孤独感是一种人类普遍相通的情感,如他在散文中所言:“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己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只有自觉地领悟人生的人才能品尝这种孤独感的深沉的忧伤。孤独感既是作家摆脱不了的精神困境,又是作家独立不羁的精神品格的写照,孤独对于他是不离不弃,这是郁达夫最为宝贵的性格。惟其如此,我们才能听到清醒的声音和警世的呐喊,同时,我们在和作品对话时,心灵才能一次次得到荡涤。
文章最后说:“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表面看来似乎是颓废、消极、悲观的感叹,实际是对自我的透视和对自然的品味后,对生命无限的热爱和无法挽留的绝望交织在一起时的感叹。
以上三方面,可以是有机地融合,亦可单独而论。无论怎样,都隐含了郁达夫说不尽道不明的孤独,这正是郁达夫浸透纸背终其一生所追寻和捍守的孤独。
参考文献:
[1]风雨茅庐——郁达夫回忆录.华夏出版社.
[2]郁达夫散文选.华夏出版社.
关键词: 散文《故都的秋》 郁达夫 “孤独”
再次品读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一次次看到“孤独”二字。一直认为,郁达夫写故都的秋,实际是写“孤独”的秋,“孤独”与“故都”,这是一种谐音,历代文人都喜用此笔法,题目中所暗示的正是“孤独”二字,文章也处处写尽了孤独。
细观郁达夫的作品,孤独之感时时充盈在作品的字里行间。“孤独”是郁达夫一生中感受最深的两个字,他童年丧父,孤儿寡母受尽困顿的折磨,这是他儿时的记忆,加上青年时异国求学,曾过了十年饱受欺凌歧视的留学日本生活,曾一度在家离群索居,后经过两次失败的婚姻,又两次遭丧子之痛,这些不完满的生活与其如影随形,再加上他生活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这些不幸让其日后拥有了不灭的孤独感,他的性格中已深深打上“孤独”的烙印,并深化为郁达夫自言的“凄切的孤单”。
有些学者同仁认为《故都的秋》是一篇悲秋之作,我认为这是一篇颂秋之作。郁达夫在他的散文《北平的四季》中这样说道:“……我曾在北平过过一个秋,在那时候,已经写过一篇《故都的秋》,对这北平的秋季颂赞过一遍了,所以在这里不想再来重复;可是北平近郊的秋色,实在也正像是一册百读不厌的奇书,使你愈翻愈会感到兴趣……”可为什么一篇颂秋之作,写得如此“清、静、悲凉”呢?他断不是仅仅要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喜爱,再说他也是喜欢南方的,他在《南行杂记》中多次流露出对南方的偏爱。我以为这是作家借景来表达内心深处隐忍的无法言说的孤独之情。
在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中,我们可以一窥他的“孤独”的秋。
一、演绎生命的孤独
郁达夫在《悲剧的出生》一文里写道:“……这相貌清瘦的孩子,既不下来和其他的同年辈的小孩们同玩,也不愿意说话似的只沉默着在看远处……这小孩才回转了头,仰起来向她露了一脸很悲凉很寂寞的苦笑……”“这小孩”就是童年的郁达夫。郁达夫三岁丧父,家道衰贫,这些在他的生命里已留下孤独的记忆,在他的《故都的秋》中也能找到痕迹:……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说:“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了!”这是本篇散文里除了作者之外唯一一处描写到的人,在作家的笔下,这里的人是都市闲人,不是忙忙碌碌的上班族,他们无聊、寂寞,不正有作者自己的影子,或者孤独的童年留下的长长的背影吗?也是在《悲剧的出生》里,他说:“……在我这孤独的童年里……太阳光漏过了院子里的树叶一丝一丝的射进了水,照得缸里的水藻和游动的金鱼,和平时完全变了样子……”这种感觉我们是否很熟悉?对,他在《故都的秋》里再次写道:“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二、追寻艺术的孤独
郁达夫在《北国的微音》中慎重写道:“我觉得人生一切都是虚幻,真真实在的,只有你说的‘凄切的孤单’。倒是我们人类从生到死味觉得到的唯一的一道实味……名利的争夺,欲牺牲他人而建立自己的恶心——简单点说,就说生存竞争吧——依我看来都是由这孤単的感觉催发出来的。人生的实际,既不外乎这孤单的感觉,那么表现人生的艺术,当然也不外乎此,因此我近来对于艺术的意见和评价,都和从前不同了。我觉得艺术并没有十分可以推崇的地方,她和人生的一切,也没有什么特异有区别的地方。努力于艺术,献身于艺术,也不须有特别的表现。牢牢捉住了这孤单的感觉,细细地玩味,由他写成诗歌小说也好,制成音乐美术品也好,或者竟不写在纸上,不画在布上壁上,不雕在白石上,不奏在乐器上,什么也不表现出来,只教他能够细细地玩味这‘孤单’的感觉,便是绝好的‘创造’。”
由此而知,他的故都的秋就是他“绝美”的创造,散文从标题开始处处流淌着“孤独”的气息。散文中的清晨庭院静观、清晨槐树落蕊、秋蝉衰弱残声、雨后斜桥人影、清秋佳日奇果五幅画面正是作家精心创造的孤独之精品。
他不写人声鼎沸的陶然亭、钓鱼台、西山、玉泉、潭柘寺,而独独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他不写落叶,它太噪杂,他不写曾经姹紫嫣红如今繁华落尽的牡丹、玫瑰,它们太伤感,独独写了像花而又不是花,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的那一种槐树落蕊;他不写蝈蝈底气十足的叫声,独独写了秋蝉的衰弱的残声;他不写街市的热闹喧嚣,独独写了会用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他不写红通通的柿子、金灿灿的梨子,独独写了即使在秋的全盛时期也只是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枣子。这些恰好是最能体现作家所说的“凄切的孤单”的景致。也是作家在《北国的微音》最后所言:“而这孤独之感,依我说来,便是艺术的酵素,或者竟可以说是艺术的本身。”
他辗转漂泊北平,面对“秋蝉残声”、“佳日秋果”,在散文中玩味这种“凄切的孤单”,倾心并享受着这种颓废的悲哀和感伤的甜蜜。它不是故作颓废和“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刻意营造,而是源于真实体验的推动,源于其内在的心理诉求,在暮色秋雨中经营他无边的孤独。正如他在散文中所说:“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在其他地方,作家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只有故都的秋——“孤独”的秋,才能让作家饮尽孤独。
三、叩问政治的孤独
“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在郁达夫的文中,所感之物,所触之景,总是与他的孤独体验联系在一起的。是什么让郁达夫的心灵如此孤独?在《故都的秋》里,作家浸泡在早晨的日光里,沐浴在槐树落蕊的花香中,喧闹在独有的孤独里。即使有开明的政治、包容的姿态,有时也容纳不下一个孤独高贵的灵魂,更何况在那样风雨飘摇的动乱年代?
1930年2月,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成立,郁达夫是发起人之一;3月,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3年初加入宋庆龄、蔡元培主持的民权保障同盟。在蒋介石政府白色恐怖威慑下,同年4月他举家由上海移居杭州,从斗争前线退隐到湖光山色的隐逸闲居之地,过着流连山水的隐居生活,思想的苦闷不必言说,政治上也一度消沉下来。
可以说,作家孤独的心融进了民族社会的忧愤,他的孤独绝不仅仅是个人的,孤独感是一种人类普遍相通的情感,如他在散文中所言:“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己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只有自觉地领悟人生的人才能品尝这种孤独感的深沉的忧伤。孤独感既是作家摆脱不了的精神困境,又是作家独立不羁的精神品格的写照,孤独对于他是不离不弃,这是郁达夫最为宝贵的性格。惟其如此,我们才能听到清醒的声音和警世的呐喊,同时,我们在和作品对话时,心灵才能一次次得到荡涤。
文章最后说:“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表面看来似乎是颓废、消极、悲观的感叹,实际是对自我的透视和对自然的品味后,对生命无限的热爱和无法挽留的绝望交织在一起时的感叹。
以上三方面,可以是有机地融合,亦可单独而论。无论怎样,都隐含了郁达夫说不尽道不明的孤独,这正是郁达夫浸透纸背终其一生所追寻和捍守的孤独。
参考文献:
[1]风雨茅庐——郁达夫回忆录.华夏出版社.
[2]郁达夫散文选.华夏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