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0万年前,北美洲东南部的佛罗里达州像今天一样温暖湿润,那里的茂密森林是众多动物的家园。
在森林里,一群长得浑似野猪的动物正在灌木丛中寻找食物,它们是西貒(tuàn)。西貒的胆子很小,吃一会儿东西就会抬起头观察一下周围有没有危险。森林中静悄悄的,似乎没有什么异常。
一只异刃虎早就盯上了这群西貒,为了不打草惊蛇,它一直躲在树丛后面耐心地观察着。异刃虎想要接近西貒,但又不能发出一点儿声音,这的确很难。保险起见,异刃虎每次只向前走几步,然后俯下身子,确定没有被西貒发现后,再向前走几步。虽然每次只是几步,但它正在缓慢地接近目标。
现在,异刃虎与西貒的距离已经足够近了,它已经能够清楚地看到西貒的毛发。这时候,异刃虎抓住时机,从树丛后面一跃而起,扑向目标。西貒的反应也很快,几乎是同时开始逃窜。
异刃虎扑了个空。它迅速转身,追上距离自己最近的那只西貒,然后用强壮的前肢将它扑倒。尽管西貒很壮硕,但还是被更强大的异刃虎死死地按住了。异刃虎张开大嘴,猛咬西貒的背部和肩部,鲜红的血液喷射而出。
已经逃入森林深处的那群西貒依然能够听到同伴的哀鸣声。这一次,它们虽然逃过了异刃虎的猎杀,但一切只是暂时的。
另类的“刀刃”
西貒是一种生活在美洲的猪形动物,尽管它们长得像猪,却不是真正的猪。古生物学家通过研究史前大型西貒的化石,能够获知当时的生态结构和环境信息。1981年,几名化石猎人来到佛罗里达州寻找西貒的化石,他们很快就在一个采石场中发现了大量的西貒遗骸。
当化石猎人一点点清理西貒化石的时候,他们发现其中的两具骨骼并不属于西貒,而是属于某种之前并没有见过的大型肉食动物。化石猎人立即通知了美国著名史前肉食动物专家拉里·马丁博士。
马丁博士很快赶到现场。当他拿到头骨化石的时候,竟然也感到大惑不解——这种动物的头骨虽然具有明显的猫科动物特征,但同时又有许多不属于猫科动物的特征。马丁博士将化石清理出来之后带回了实验室。在仔细观察牙齿化石的时候,他注意到这种动物长着长而弯曲的犬齿,跟刃齿虎的犬齿很相似。同时,他还发现这种动物的门齿又像锯齿虎的门齿那样粗壮锋利。
一张嘴中竟然结合了两种史前大型猫科动物的特征。这种情况还是第一次见!
1994年,马丁博士经过十多年的研究才正式确定在佛罗里达州发现的肉食动物化石属于一种已经灭绝的史前猫科动物,他将这种动物命名为“异刃虎”,意思是“怪异的刀刃”,名字来自其独特而可怕的锋利牙齿。
猫科中的“摔跤手”
异刃虎是大型猫科动物,体长可达1.8—2米,体重250—400千克,比今天的狮子、老虎还要大!
异刃虎不仅体形大,身体结构也与常见的猫科动物不同。我们都知道,猫科动物一般都是前肢短后肢长。异刃虎却恰恰相反,前肢不仅比后肢长,而且异常粗壮。
异刃虎犹如健身房里的肌肉男——包括前肢和肩膀在内的前半身厚实壮硕,肌肉发达。也正是因为异刃虎有着粗壮的身材,所以它与狮子、老虎的身长差不多,体重却比它们重一半甚至一倍!
异刃虎之所以拥有如此健壮的体形,与它们的捕食方式密不可分。在对付猎物时,异刃虎正是靠着前肢的强大力量,将猎物按倒在地,然后发起致命的攻击。
被边缘化的超级杀手
异刃虎的强壮身体只能算作捕猎工具,它真正的大杀器还是它嘴中的尖牙利齿。我们在前面提到过,异刃虎长着长而弯曲的犬齿,与刃齿虎长而锋利的犬齿非常像。不过,异刃虎的犬齿更短更结实,在撕咬猎物时不需要因为担心牙齿断裂而格外小心,这样一来,捕食效率便提高了。除了长长的犬齿,异刃虎的门齿尖长锋利,边缘还有锯齿,也是捕食利器。异刃虎的犬齿与门齿组合成了一套“无敌切肉刀”!
基于异刃虎的牙齿组合,古生物學家还原了它捕食的过程:首先,异刃虎会靠强壮的前肢压住猎物,然后张开大嘴撕咬猎物的皮肉。大部分猫科动物都是通过锁喉来尽快杀死猎物的,而异刃虎的策略是将猎物咬得血肉横飞,让猎物因严重失血而丧失战斗力。被异刃虎抓住真是太惨了:猎物会伴随着因撕咬造成的持续失血和强烈疼痛而死去。这真是一种折磨。
尽管异刃虎是恐怖的杀手,但种群数量并不多,分布范围也不广,可以说是被边缘化的超级杀手。为什么这么凶猛的肉食动物却被边缘化了呢?这就与异刃虎的捕食方式和猎物有关了。
异刃虎的化石最早是在西貒的遗骸群中发现的,而异刃虎生活的中南美洲又是西貒的栖息地,因此古生物学家推测异刃虎已经变成了专业的“西貒杀手”,以西貒为主食。别看西貒样子很憨,其实并不好对付,它们不仅身体强壮,嘴中还长有尖牙,在生死攸关之际会拼死一搏。正是为了捕杀西貒,异刃虎才放弃了速度和敏捷,加强了力量和杀伤力。
或许正是因为数量太少,异刃虎在与其他肉食动物竞争时很容易出现种群危机。这种独特的史前大猫最终在30万年前全部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