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网络工具与网络资源为拓宽小学生学习英语途径 ,改变教师的思维方式和教学策略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支撑。本文采用行动研究法对网络环境下小学英语作业进行了探究 ,旨在发现小学英语作业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英语;作业问题;网络环境;网络资源
环境总是与一定的空间或范围有关,有大有小。本文将从教学设计的角度,将网络环境定义为“学习者在追求学习目标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所使用的网络资源与网络工具的组合。”网络正以不可阻挡之势迅猛地扩展着语言教学和语言学习的時空 ,网络工具的普及与网络资源的丰富,为拓宽小学生的英语学习途径 ,改变教师的思维方式和教学策略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支撑。本文采用行动研究法对网络环境下小学英语作业进行了探究,旨在发现小学英语作业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以期在今后的英语教学中进一步优化小学英语家庭作业设计,提高其实效性,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培养其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一、网络环境使传统书面习题失去本真
英语作业作为英语教学的巩固和延续,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使学生消化巩固所学的知识,也是教师获取课堂效果反馈的重要途径。然而,传统的小学英语作业除了听录音、背课文、抄写单词或句子就是做书面习题。由于作业形式的单一与不便检查与监管,往往流于形式。然而网络的飞速发展却使这一情况完全改变。学生可以在QQ群或者微信群里读英语,读完之后再把自己的名字加进已读同学名单进行接龙。这样不仅方便老师检查、利于家长监管,还有助于同学之间相互学习。无论是马化腾还是张小强,在设立群功能时可能也没有想到它会被英语老师用来布置英语口语作业。如果有学生在家里遇到学习上的困难还可以在群里相互问答、帮助、讨论。这些都是其有利的一面。
然而,网络带来的这些便利,如果使用不当就成为了弊端。有些学生做书面习题时会不加思索,拍张照片,直接去“作业帮”上搜答案。英语作业中的选择题和判断题又比较多,这就使得英语的书面作业变成了字母抄写,完全失去了做作业的意义,对于学生英语知识的掌握和提高没有任何帮助和好处。
二、网络环境延长了英语学习时间
由于网速的不断提高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促使各种丰富的视、听网络资源能够快速上传和下载;语音识别技术的突破性发展,使得对学生口语作业的即时性评价得以实现;各种小游戏的植入,使得英语学习不再那么单调和枯燥无味,甚至于因其趣味性而使许多孩子从此喜欢上了英语学习。但是这些网络资源成为了英语教师布置作业的好帮手的同时,也因为种种原因延长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长。
1.软硬件故障
众所周知,网络终端在使用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例如,电脑故障、网络断线、声音输入、手机卡顿,等等,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小学生来说谈何容易?即便求助于家长,问题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解决得了。除此之外还有网站上的操作,界面是否友好、简单易学,是否适合小学生,有没有照顾到女生与男生之间的差异等等。若想顺利完成所有学习任务,不仅要熟练掌握所学过的英语知识,还要会玩各种游戏,找到通关技巧,熟练使用输入设备,这些无疑都延长了学习者对于网络的使用时间,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学习时间,对少年儿童的视力发展也有不良影响。
2.作业量的问题
目前,由于还有很多教师在布置网络作业的同时还布置书面作业,这样学生就等于做了两份作业。虽然有些网站对当日作业量做了技术限制(例如,“一起作业”网,每次的作业量不能超过25分钟,否则不能布置),而有的网站并没有这一功能,以致一些学生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花去了大量时间。过量的作业会使学生失去完成任务的信心,以致放弃,硬着头皮等老师的批评,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还不如没有作业,那样最起码师生都还有一个比较好的心情。
3.精益求精导致的延时
网络环境下的小学英语作业刚好弥补了过去传统英语作业的短板,使小学生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英语技能都得到发展。语音输入和识别技术等高科技产品在英语学习软件中的应用使得小学生的发音从一开始学习英语便走上了标准化道路,他们不仅能听到纯正的英语发音,还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提高或降低语音产品的速度;自己的英语读音又能即时地被准确评价。网络环境下的这些先进技术成果无疑增长了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便捷性与准确度,一些小学生为了能够在网络资源里获得更高的评价,会在读单词或课文时反反复复,这样虽然在初始阶段延长了英语作业的时长,但对于学生的长期发展还是不无裨益的。
4.网络的发展为学生作品的发布提供了多种渠道
网络环境下,学生作品的发布突破了时空限制,不再被局限在教室里、校园内,保留的时间也更加长久。例如,学生可以把自己的小作文、手抄报、小海报甚至是写得比较好的作业等发布在班级博客、QQ群或者自己的朋友圈,这样不仅可以被更多人看到,也可以长期保留,成为自己人生成长经历中的点滴记录。这些作品的发布会使小学生获得巨大的成功感和喜悦心情,增强小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激励他们在英语学习的道路上不断地进取。完成这些工作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很多时候还有赖于家长的大力支持与帮助。
三、网络环境不能消灭两极分化
传统的小学英语作业往往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作业内容也比较单一、缺乏多元性。而网络环境下的小学英语作业则使这一现象得到扭转,小学生可以根据英语老师布置的作业,在网站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例如,小学生在网络资源里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风格和学习水平选择不同的学习材料。这种情况产生的结果就是“强者恒强,弱者恒弱”。在网络环境下,依然有不愿意做作业的学生,甚至与传统作业相比他们还可以找到更多的借口来应付老师的质询,例如,电脑坏了、网络断了,等等。因此在网络环境下,老师并不能仅仅通过作业来消除班级里的两极分化现象。
上列图(图一、图二)是笔者借助统计分析软件SPSS 17.0对自己所带班级2016学年在“一起作业网”上的出勤率与其平均分的回归分析结果,其中上学期共布置69次,下学期共布置49次作业,学生的平均分与其出勤率在0 .01 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通过数据分析表明平均分高的学生做作业的次数较多,做作业次数较少的学生其平均分较低。
四、网络资源鱼龙混杂,英语老师要擦亮眼睛
当前网络技术日新月异,从电脑终端到手机APP、小程序,各种用于英语学习的网络资源鱼龙混杂,有免费的,有收费的,还有开始免费引入,后面再收费的;有只针对听和读的,也有听、说、读、写全面开发的;有的对完成情况作了分析统计与评价,有的只有即时性评价。究竟使用哪一种,老师还需结合实际,擦亮眼睛,在试用之后再向学生推广,谨防上当受骗。
综上所述,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为小学英语作业的布置提供了丰富的网络工具和网络资源,使小学生学习英语更加便捷和趋于标准化,也促使我们的英语教育技术不断革新,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遇到问题,认真思考研究,找到解决办法,从而提高小学英语作业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孔德荣.差异教学视阈下的小学英语课外作业研究[D].聊城大学,2015.
[2]王海峰.针对学科特点 设计英语作业[J].教学与管理,2005,(08):77-78.
[3]周芳.浅谈新课标下英语作业布置的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0(02).
[4]商利英.“做最好的自己”——小学英语分层家庭作业的有益探索[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2(01):120 125.
[5]杨国庆.浅议英语课外作业的设计[J].教学与管理,2007(26):60-62.
[6]陈让常.小学英语课外作业的改革[J].小学教学研究,2004(11):47-48.
【关键词】小学英语;作业问题;网络环境;网络资源
环境总是与一定的空间或范围有关,有大有小。本文将从教学设计的角度,将网络环境定义为“学习者在追求学习目标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所使用的网络资源与网络工具的组合。”网络正以不可阻挡之势迅猛地扩展着语言教学和语言学习的時空 ,网络工具的普及与网络资源的丰富,为拓宽小学生的英语学习途径 ,改变教师的思维方式和教学策略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支撑。本文采用行动研究法对网络环境下小学英语作业进行了探究,旨在发现小学英语作业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以期在今后的英语教学中进一步优化小学英语家庭作业设计,提高其实效性,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培养其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一、网络环境使传统书面习题失去本真
英语作业作为英语教学的巩固和延续,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使学生消化巩固所学的知识,也是教师获取课堂效果反馈的重要途径。然而,传统的小学英语作业除了听录音、背课文、抄写单词或句子就是做书面习题。由于作业形式的单一与不便检查与监管,往往流于形式。然而网络的飞速发展却使这一情况完全改变。学生可以在QQ群或者微信群里读英语,读完之后再把自己的名字加进已读同学名单进行接龙。这样不仅方便老师检查、利于家长监管,还有助于同学之间相互学习。无论是马化腾还是张小强,在设立群功能时可能也没有想到它会被英语老师用来布置英语口语作业。如果有学生在家里遇到学习上的困难还可以在群里相互问答、帮助、讨论。这些都是其有利的一面。
然而,网络带来的这些便利,如果使用不当就成为了弊端。有些学生做书面习题时会不加思索,拍张照片,直接去“作业帮”上搜答案。英语作业中的选择题和判断题又比较多,这就使得英语的书面作业变成了字母抄写,完全失去了做作业的意义,对于学生英语知识的掌握和提高没有任何帮助和好处。
二、网络环境延长了英语学习时间
由于网速的不断提高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促使各种丰富的视、听网络资源能够快速上传和下载;语音识别技术的突破性发展,使得对学生口语作业的即时性评价得以实现;各种小游戏的植入,使得英语学习不再那么单调和枯燥无味,甚至于因其趣味性而使许多孩子从此喜欢上了英语学习。但是这些网络资源成为了英语教师布置作业的好帮手的同时,也因为种种原因延长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长。
1.软硬件故障
众所周知,网络终端在使用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例如,电脑故障、网络断线、声音输入、手机卡顿,等等,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小学生来说谈何容易?即便求助于家长,问题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解决得了。除此之外还有网站上的操作,界面是否友好、简单易学,是否适合小学生,有没有照顾到女生与男生之间的差异等等。若想顺利完成所有学习任务,不仅要熟练掌握所学过的英语知识,还要会玩各种游戏,找到通关技巧,熟练使用输入设备,这些无疑都延长了学习者对于网络的使用时间,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学习时间,对少年儿童的视力发展也有不良影响。
2.作业量的问题
目前,由于还有很多教师在布置网络作业的同时还布置书面作业,这样学生就等于做了两份作业。虽然有些网站对当日作业量做了技术限制(例如,“一起作业”网,每次的作业量不能超过25分钟,否则不能布置),而有的网站并没有这一功能,以致一些学生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花去了大量时间。过量的作业会使学生失去完成任务的信心,以致放弃,硬着头皮等老师的批评,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还不如没有作业,那样最起码师生都还有一个比较好的心情。
3.精益求精导致的延时
网络环境下的小学英语作业刚好弥补了过去传统英语作业的短板,使小学生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英语技能都得到发展。语音输入和识别技术等高科技产品在英语学习软件中的应用使得小学生的发音从一开始学习英语便走上了标准化道路,他们不仅能听到纯正的英语发音,还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提高或降低语音产品的速度;自己的英语读音又能即时地被准确评价。网络环境下的这些先进技术成果无疑增长了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便捷性与准确度,一些小学生为了能够在网络资源里获得更高的评价,会在读单词或课文时反反复复,这样虽然在初始阶段延长了英语作业的时长,但对于学生的长期发展还是不无裨益的。
4.网络的发展为学生作品的发布提供了多种渠道
网络环境下,学生作品的发布突破了时空限制,不再被局限在教室里、校园内,保留的时间也更加长久。例如,学生可以把自己的小作文、手抄报、小海报甚至是写得比较好的作业等发布在班级博客、QQ群或者自己的朋友圈,这样不仅可以被更多人看到,也可以长期保留,成为自己人生成长经历中的点滴记录。这些作品的发布会使小学生获得巨大的成功感和喜悦心情,增强小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激励他们在英语学习的道路上不断地进取。完成这些工作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很多时候还有赖于家长的大力支持与帮助。
三、网络环境不能消灭两极分化
传统的小学英语作业往往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作业内容也比较单一、缺乏多元性。而网络环境下的小学英语作业则使这一现象得到扭转,小学生可以根据英语老师布置的作业,在网站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例如,小学生在网络资源里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风格和学习水平选择不同的学习材料。这种情况产生的结果就是“强者恒强,弱者恒弱”。在网络环境下,依然有不愿意做作业的学生,甚至与传统作业相比他们还可以找到更多的借口来应付老师的质询,例如,电脑坏了、网络断了,等等。因此在网络环境下,老师并不能仅仅通过作业来消除班级里的两极分化现象。
上列图(图一、图二)是笔者借助统计分析软件SPSS 17.0对自己所带班级2016学年在“一起作业网”上的出勤率与其平均分的回归分析结果,其中上学期共布置69次,下学期共布置49次作业,学生的平均分与其出勤率在0 .01 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通过数据分析表明平均分高的学生做作业的次数较多,做作业次数较少的学生其平均分较低。
四、网络资源鱼龙混杂,英语老师要擦亮眼睛
当前网络技术日新月异,从电脑终端到手机APP、小程序,各种用于英语学习的网络资源鱼龙混杂,有免费的,有收费的,还有开始免费引入,后面再收费的;有只针对听和读的,也有听、说、读、写全面开发的;有的对完成情况作了分析统计与评价,有的只有即时性评价。究竟使用哪一种,老师还需结合实际,擦亮眼睛,在试用之后再向学生推广,谨防上当受骗。
综上所述,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为小学英语作业的布置提供了丰富的网络工具和网络资源,使小学生学习英语更加便捷和趋于标准化,也促使我们的英语教育技术不断革新,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遇到问题,认真思考研究,找到解决办法,从而提高小学英语作业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孔德荣.差异教学视阈下的小学英语课外作业研究[D].聊城大学,2015.
[2]王海峰.针对学科特点 设计英语作业[J].教学与管理,2005,(08):77-78.
[3]周芳.浅谈新课标下英语作业布置的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0(02).
[4]商利英.“做最好的自己”——小学英语分层家庭作业的有益探索[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2(01):120 125.
[5]杨国庆.浅议英语课外作业的设计[J].教学与管理,2007(26):60-62.
[6]陈让常.小学英语课外作业的改革[J].小学教学研究,2004(11):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