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是陶冶情操的一个重要方式,也是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积聚生活灵感、产生情感体验、激活想象力的一门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学生通过音乐的学习,掌握基础的音乐知识,培养自身的乐感,提高自己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音乐中所无法言喻的诗情画意,也能够陶冶情操,提高整体素养。但这种音乐教学大多以教师为主,学生时常处于被动地位,其情绪很难被激发,创新意识也受到很大抑制。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灵感呢?如何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呢?归根结底,就是要让音乐教学拥有生命的活力。
一、多元化教学模式,为音乐知识注入生活气息
小学生,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十分好动、好奇心强且想象力丰富,那么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即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为了发挥小学生的优势,笔者常常将音乐与舞蹈、故事、游戏相结合,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的同时也能够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将音乐的内涵进行拓展,帮助他们形成自己对音乐的独特理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经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这也正是孔子意识到了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个性。而教师就是要努力为学生提供平等、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和自由活动的空间,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华。除了音乐自带的故事外,教师可以通过音乐游戏活动,让学生从中学习音乐知识,如音乐概念、节奏等。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摆脱沉闷的教学气氛,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获得相应的音乐知识与技能。
比如笔者在教学《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时,要求学生学习并掌握歌曲中的休止符和八分音符节奏。教师就采取了小游戏的方式,将音乐的节奏教学融入其中。笔者经常采用让学生跟着节拍走路和停止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还有一种方式是让学生拍手,将节奏拍出来。这样比单纯的识记效果更好。对于这首歌曲的教学,笔者还采用了其他教学方式。比如在教学开始采用故事导入法,让学生参与到故事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故事是这样的:“在一片茂密的树林里,有一座古老的城堡,城堡里住着一只可爱的小熊。今天是小熊的生日,他决定在城堡里举行一个盛大的PARTY,于是,他给所有的朋友们都发了请柬。请柬上这样写道:“我亲爱的朋友,今晚我将在城堡里举行一场盛大的舞会,来庆祝我的生日,诚挚地邀请您前来参加,您的朋友小熊”……而小洋娃娃们则创作了《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这首曲子作为小熊的生日礼物……以此引入教学,学生就有了很大的兴趣,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对歌词和旋律已经很了解了,此时教师要将重点放在如何将歌词更好地融入到旋律中。
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对歌曲进行舞蹈创编。在编舞过程中,要求学生按照歌曲节奏组队进行舞蹈。这样不仅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协调能力。教师通过《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教学中的种种设计,能够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能够充分肯定每个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及时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表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以“兴趣”为主线,让音乐课堂教学“活”起来。
通过游戏、故事以及创编活动的有效展开,音乐可以说已经不再是一个抽象的、虚幻的知识体系,而是与学生息息相关、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充满魅力的事物。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就应该努力将音乐与生活沟通,将音乐与学生心灵沟通,发挥出每个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让师生彼此在平等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共同成长。
二、丰富情感体验,
培养学生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
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语言,它能够穿透人的心灵与人形成共鸣。当然,这可以说是音乐艺术的最高价值。音乐面对的是人的情感世界,音乐创作者将现实生活抽象化,以音乐的方式将自己的感受抒发出来。与语言类似,音乐是以节奏、旋律、音色、和声、曲调等要素塑造的一种艺术形式。音乐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的区别在于音乐是以情动人,然后才是晓之以理。对于小学音乐教育而言,归根结底是为了让学生通过音乐理解体会音乐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据此,音乐中的情感体验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学部分。通过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学习音乐,体会音乐中的歌词美、旋律美,能够帮助学生更容易理解歌曲艺术形象,进而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性、创造性。因此,教师应该充分挖掘音乐中的情感因素,积极引导学生从简单到复杂、从表面到内在地理解音乐情感,并使其在理解音乐情感的基础上不断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以形成与音乐更好的共鸣。在实际音乐教学中,笔者首先会对音乐有自身的理解,再让学生通过初步的欣赏形成自己的体验,最后通过引导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样的教学才能够更加丰富多彩,也才能够做到引人入胜。笔者将丰富学生情感体验的方式分为两种:学生的整体感知和教师的提问式引导。
整体感知是指在教学之前,让学生完整聆听音乐并阐述自己感受的过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经常发现一些教师在教学时将歌曲割裂开来,分段教学,或者将旋律与歌词分开。笔者认为,这样虽然有助于学生更好更准确地学会唱歌,但是对学生全面理解歌曲的帮助不大。在教学《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时,笔者先以故事导入,然后通过多媒体让学生完整感知音乐,让学生自己说一说从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而笔者接下来的教学过程都是以学生的回答为切入点。比如有的学生说:“从中感受到了洋娃娃的快乐。”那么笔者就引导学生找一找表现欢快情绪的乐句,并对它们的节奏旋律部分进行了相应的拓展。学生也听得有滋有味,课堂教学的气氛十分活跃。
提问式引导,顾名思义,就是将歌曲中的情感通过一个个能够让学生理解的问题来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比如在教学《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时,笔者就采用了层层提问的方式,如:“你感觉到这首歌曲中有什么样的音乐情绪?”“整首歌曲都在说些什么呢?”“在这里出现了一个音乐小符号,你们认识它吗?”“这样的节奏一般表现出的是欢快的情绪还是悲伤的情绪呢?”,等等。学生通过这样的问题,感受到了歌曲的愉悦,感受到了洋娃娃们对小熊的生日祝福,使教学也真正达到了“以情动声,以声带情”的效果。
由于小学生的心理年龄并不成熟,对于很多简单内容的理解并不容易,那么教师就不能够“想当然”,而是要采用一系列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真正理解音乐的内容。音乐课上让学生学会基本的乐理知识,把握好节奏固然很重要,但是也不能够忽视对歌曲情感的体验。情感是一首歌曲的灵魂,要完美地演绎歌曲,就先要准确地感受和鉴赏歌曲。而在歌曲的最后,笔者也让学生自己去填词,要求他们根据自己生日时的体验给歌曲填词,这样学生也能够从另一个角度对歌曲进行创编。情感教育是人格教育的核心,音乐就是情感的艺术。通过音乐教学活动,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在实践中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产生对音乐的共鸣,进而灵魂得以净化、情感得以升华,最终实现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
三、总结
音乐课堂的灵活性以及学生的活跃性直接关系到音乐教学的质量,而让音乐课堂活起来的方式有很多,笔者则是以多元化教学模式为主导,以学生的整体感知和层层提问为深化,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音乐教学。在以《洋娃娃和小熊跳舞》为例的教学中,从整体设计来看,笔者主要以音乐为主线贯穿始终,课程设计丰富多彩,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为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以学唱歌为主,通过创设情境、演唱、创编、律动表演等教学环节,始终围绕音乐,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会演唱歌曲、体验歌曲和欣赏演绎歌曲,并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探究激发其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最终达到活跃课堂的目的。
(责任编辑 张慧籽)
一、多元化教学模式,为音乐知识注入生活气息
小学生,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十分好动、好奇心强且想象力丰富,那么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即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为了发挥小学生的优势,笔者常常将音乐与舞蹈、故事、游戏相结合,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的同时也能够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将音乐的内涵进行拓展,帮助他们形成自己对音乐的独特理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经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这也正是孔子意识到了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个性。而教师就是要努力为学生提供平等、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和自由活动的空间,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华。除了音乐自带的故事外,教师可以通过音乐游戏活动,让学生从中学习音乐知识,如音乐概念、节奏等。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摆脱沉闷的教学气氛,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获得相应的音乐知识与技能。
比如笔者在教学《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时,要求学生学习并掌握歌曲中的休止符和八分音符节奏。教师就采取了小游戏的方式,将音乐的节奏教学融入其中。笔者经常采用让学生跟着节拍走路和停止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还有一种方式是让学生拍手,将节奏拍出来。这样比单纯的识记效果更好。对于这首歌曲的教学,笔者还采用了其他教学方式。比如在教学开始采用故事导入法,让学生参与到故事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故事是这样的:“在一片茂密的树林里,有一座古老的城堡,城堡里住着一只可爱的小熊。今天是小熊的生日,他决定在城堡里举行一个盛大的PARTY,于是,他给所有的朋友们都发了请柬。请柬上这样写道:“我亲爱的朋友,今晚我将在城堡里举行一场盛大的舞会,来庆祝我的生日,诚挚地邀请您前来参加,您的朋友小熊”……而小洋娃娃们则创作了《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这首曲子作为小熊的生日礼物……以此引入教学,学生就有了很大的兴趣,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对歌词和旋律已经很了解了,此时教师要将重点放在如何将歌词更好地融入到旋律中。
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对歌曲进行舞蹈创编。在编舞过程中,要求学生按照歌曲节奏组队进行舞蹈。这样不仅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协调能力。教师通过《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教学中的种种设计,能够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能够充分肯定每个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及时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表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以“兴趣”为主线,让音乐课堂教学“活”起来。
通过游戏、故事以及创编活动的有效展开,音乐可以说已经不再是一个抽象的、虚幻的知识体系,而是与学生息息相关、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充满魅力的事物。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就应该努力将音乐与生活沟通,将音乐与学生心灵沟通,发挥出每个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让师生彼此在平等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共同成长。
二、丰富情感体验,
培养学生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
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语言,它能够穿透人的心灵与人形成共鸣。当然,这可以说是音乐艺术的最高价值。音乐面对的是人的情感世界,音乐创作者将现实生活抽象化,以音乐的方式将自己的感受抒发出来。与语言类似,音乐是以节奏、旋律、音色、和声、曲调等要素塑造的一种艺术形式。音乐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的区别在于音乐是以情动人,然后才是晓之以理。对于小学音乐教育而言,归根结底是为了让学生通过音乐理解体会音乐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据此,音乐中的情感体验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学部分。通过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学习音乐,体会音乐中的歌词美、旋律美,能够帮助学生更容易理解歌曲艺术形象,进而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性、创造性。因此,教师应该充分挖掘音乐中的情感因素,积极引导学生从简单到复杂、从表面到内在地理解音乐情感,并使其在理解音乐情感的基础上不断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以形成与音乐更好的共鸣。在实际音乐教学中,笔者首先会对音乐有自身的理解,再让学生通过初步的欣赏形成自己的体验,最后通过引导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样的教学才能够更加丰富多彩,也才能够做到引人入胜。笔者将丰富学生情感体验的方式分为两种:学生的整体感知和教师的提问式引导。
整体感知是指在教学之前,让学生完整聆听音乐并阐述自己感受的过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经常发现一些教师在教学时将歌曲割裂开来,分段教学,或者将旋律与歌词分开。笔者认为,这样虽然有助于学生更好更准确地学会唱歌,但是对学生全面理解歌曲的帮助不大。在教学《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时,笔者先以故事导入,然后通过多媒体让学生完整感知音乐,让学生自己说一说从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而笔者接下来的教学过程都是以学生的回答为切入点。比如有的学生说:“从中感受到了洋娃娃的快乐。”那么笔者就引导学生找一找表现欢快情绪的乐句,并对它们的节奏旋律部分进行了相应的拓展。学生也听得有滋有味,课堂教学的气氛十分活跃。
提问式引导,顾名思义,就是将歌曲中的情感通过一个个能够让学生理解的问题来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比如在教学《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时,笔者就采用了层层提问的方式,如:“你感觉到这首歌曲中有什么样的音乐情绪?”“整首歌曲都在说些什么呢?”“在这里出现了一个音乐小符号,你们认识它吗?”“这样的节奏一般表现出的是欢快的情绪还是悲伤的情绪呢?”,等等。学生通过这样的问题,感受到了歌曲的愉悦,感受到了洋娃娃们对小熊的生日祝福,使教学也真正达到了“以情动声,以声带情”的效果。
由于小学生的心理年龄并不成熟,对于很多简单内容的理解并不容易,那么教师就不能够“想当然”,而是要采用一系列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真正理解音乐的内容。音乐课上让学生学会基本的乐理知识,把握好节奏固然很重要,但是也不能够忽视对歌曲情感的体验。情感是一首歌曲的灵魂,要完美地演绎歌曲,就先要准确地感受和鉴赏歌曲。而在歌曲的最后,笔者也让学生自己去填词,要求他们根据自己生日时的体验给歌曲填词,这样学生也能够从另一个角度对歌曲进行创编。情感教育是人格教育的核心,音乐就是情感的艺术。通过音乐教学活动,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在实践中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产生对音乐的共鸣,进而灵魂得以净化、情感得以升华,最终实现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
三、总结
音乐课堂的灵活性以及学生的活跃性直接关系到音乐教学的质量,而让音乐课堂活起来的方式有很多,笔者则是以多元化教学模式为主导,以学生的整体感知和层层提问为深化,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音乐教学。在以《洋娃娃和小熊跳舞》为例的教学中,从整体设计来看,笔者主要以音乐为主线贯穿始终,课程设计丰富多彩,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为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以学唱歌为主,通过创设情境、演唱、创编、律动表演等教学环节,始终围绕音乐,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会演唱歌曲、体验歌曲和欣赏演绎歌曲,并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探究激发其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最终达到活跃课堂的目的。
(责任编辑 张慧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