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信息化教务管理在中学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也仅限于零碎的、局部的应用,发展得并不理想。是什么原因阻碍了学校教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该如何去解决?
一、阻碍教务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原因
阻碍学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发展有很多方面原因,除了领导对教育管理信息化重视程度不够、资金缺乏、人员培训跟不上等因素之外,最大的问题在于目前为教育服务的商业平台没有一个能够非常适合学校使用的。首先,管理模式不同。管理软件平台是根据一定的管理模式来开发的,但现实中各个学校的管理模式各有千秋。如果管理平台的管理模式与学校实际的管理模式不一致,管理平台就不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势必影响信息化管理的顺利实施。其次,学校各项制度的不稳定性,也将影响管理平台的充分使用。由于办学形势发展的需要,学校要对办学管理制度和政策进行调整与更新。然而,计算机管理系统软件的开发与研制具有不易性和高成本的特点,管理平台很难立刻满足变更的需要。例如,高考制度改革,随之带来学校教学评估方式的改革,统计和分析成绩时就要根据新的高考方式去统计,原来的成绩管理平台就无法满足新形势的需要。再次,管理平台的数据标准不一致。现在的各种管理平台都有一套自己的数据标准,却忽视了沟通接口,各平台之间无法交换数据,无法共享信息。各种应用软件把各自的数据锁在“数据坟墓”之中,由此形成了数据重复录入、用户维护成本提高、教育系统数据传递缺乏标准、先进技术得不到充分利用等连锁反应。另外,由于教育系统还没有使用统一的管理平台,学校有学校的平台,上级部门有上级教育管理部门的平台,学校与上级部门的数据无法衔接,这些现实存在的问题都使得有些本身信息化基础薄弱学校迎难而退,或者放弃建设管理平台,或是推迟管理平台的建设计划,从而影响了信息化管理的实施。
正是由于信息化管理平台容易出现以上问题,各校对信息化管理平台的认可度游移不定,对信息化管理平台是否能够发挥充分的效用持怀疑态度。
从人的因素上来说,网络安全、系统维护、设备更新、软件升级等技术支持问题,多是由学校信息技术教师来完成。然而,由于信息技术设备日益增多,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量成倍增加,他们在完成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同时,还要承担设备的维护工作,经常会出现维护不及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信息化管理的应用与发展。
二、促进教务管理信息化发展的举措
1.加强信息化教务管理软件的建设
没有合适的软件拿来使用是阻碍信息化教务管理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要加强信息化教务管理软件的建设,开发出合适的软件供信息化教务管理使用。
对于信息化教务管理系统平台,我们可以采取订制方式。软件公司开发的管理平台都是根据某一类学校的共性去设计的,不可能完全符合每一所学校的特性,这就造成了管理平台的管理方式与学校实际的管理方式不一致。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选择管理平台的时候要多方考察,仔细筛选,挑选出与自己学校现行管理方式最接近的管理平台,挑选出最适合自己学校使用的平台,再仔细研究此平台有哪些地方确实需要修改才能更加适合学校的使用,最后由学校和软件公司合作针对学校的特性订制出一套适合于本校需要的管理平台。当然,这些都需要一定的人力、财力的投入。
2.加强教务管理人力的配置
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以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为重点的。在实施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最终取得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务管理者的素质。然而,许多学校的领导却认为教务管理者只需从事日常的事务性管理工作,对信息化专业技术要求不高。因此,在教务管理队伍的人员配备上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大多数人员只能应付日常的事务性工作,对于计算机设备的应用、维护及信息管理等相关知识和技能知之甚少。这就导致了教务管理队伍整体素质不高,难以适应当前教育改革以及信息化社会对教务管理发展的要求。
在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提高教务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对各类教务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技术培训,帮助其掌握现代教育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提高信息化素质,全面推动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3.加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
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较低、不能有效地利用好已有资源,这也是制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要障碍。整体提高教师队伍信息素养和现代化技术水平已经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务管理人员和教师参加计算机网络培训,特别是运用网络技术来进行教务管理,以提高教务管理水平。在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无论软件和硬件设备何等先进,最终取得成效的关键在于教务人员和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因此,应加大对教务人员和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力度,提高运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教务管理的水平,提升管理层次和水平。
4.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教师的作用
作为学校里信息素养和技术水平最高的教师,作为信息技术教育最直接的实施者,信息技术教师是主力军。学校应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让他们的能力在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得到充分展示。学校领导要明确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中的地位、责任和作用,有意识地发挥学校现有信息技术人才资源作用,让信息技术教师参与到学校教育改革、信息化建设中来。
信息技术教师所具有的软件开发能力应是学校最强的,学校领导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教师的技术开发能力,不要总是让信息技术教师充当学校的“救火队员”,仅仅把精力放在设备的维修、文本处理上,而要让信息技术教师人尽其才,使用在合适的位置上。
目前,中小学校实施信息化教务管理随意性很大,不是有目标地按规划一步步去实施建设,而是碰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学校要进行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必须认清阻碍教务管理信息化的原因,坚持统一规划、协调发展的原则,分层推进,分步实施。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强化教育信息资源共享,提高教育管理和服务的科学性、规范性。
参考文献
[1]高强.浅谈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J].常熟高专学报,2002(11).
[2]冀红举.我院教务管理信息化的探索与实践[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4).
[3]齐亚平.校园网在教务管理中的应用[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5).
一、阻碍教务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原因
阻碍学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发展有很多方面原因,除了领导对教育管理信息化重视程度不够、资金缺乏、人员培训跟不上等因素之外,最大的问题在于目前为教育服务的商业平台没有一个能够非常适合学校使用的。首先,管理模式不同。管理软件平台是根据一定的管理模式来开发的,但现实中各个学校的管理模式各有千秋。如果管理平台的管理模式与学校实际的管理模式不一致,管理平台就不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势必影响信息化管理的顺利实施。其次,学校各项制度的不稳定性,也将影响管理平台的充分使用。由于办学形势发展的需要,学校要对办学管理制度和政策进行调整与更新。然而,计算机管理系统软件的开发与研制具有不易性和高成本的特点,管理平台很难立刻满足变更的需要。例如,高考制度改革,随之带来学校教学评估方式的改革,统计和分析成绩时就要根据新的高考方式去统计,原来的成绩管理平台就无法满足新形势的需要。再次,管理平台的数据标准不一致。现在的各种管理平台都有一套自己的数据标准,却忽视了沟通接口,各平台之间无法交换数据,无法共享信息。各种应用软件把各自的数据锁在“数据坟墓”之中,由此形成了数据重复录入、用户维护成本提高、教育系统数据传递缺乏标准、先进技术得不到充分利用等连锁反应。另外,由于教育系统还没有使用统一的管理平台,学校有学校的平台,上级部门有上级教育管理部门的平台,学校与上级部门的数据无法衔接,这些现实存在的问题都使得有些本身信息化基础薄弱学校迎难而退,或者放弃建设管理平台,或是推迟管理平台的建设计划,从而影响了信息化管理的实施。
正是由于信息化管理平台容易出现以上问题,各校对信息化管理平台的认可度游移不定,对信息化管理平台是否能够发挥充分的效用持怀疑态度。
从人的因素上来说,网络安全、系统维护、设备更新、软件升级等技术支持问题,多是由学校信息技术教师来完成。然而,由于信息技术设备日益增多,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量成倍增加,他们在完成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同时,还要承担设备的维护工作,经常会出现维护不及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信息化管理的应用与发展。
二、促进教务管理信息化发展的举措
1.加强信息化教务管理软件的建设
没有合适的软件拿来使用是阻碍信息化教务管理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要加强信息化教务管理软件的建设,开发出合适的软件供信息化教务管理使用。
对于信息化教务管理系统平台,我们可以采取订制方式。软件公司开发的管理平台都是根据某一类学校的共性去设计的,不可能完全符合每一所学校的特性,这就造成了管理平台的管理方式与学校实际的管理方式不一致。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选择管理平台的时候要多方考察,仔细筛选,挑选出与自己学校现行管理方式最接近的管理平台,挑选出最适合自己学校使用的平台,再仔细研究此平台有哪些地方确实需要修改才能更加适合学校的使用,最后由学校和软件公司合作针对学校的特性订制出一套适合于本校需要的管理平台。当然,这些都需要一定的人力、财力的投入。
2.加强教务管理人力的配置
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以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为重点的。在实施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最终取得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务管理者的素质。然而,许多学校的领导却认为教务管理者只需从事日常的事务性管理工作,对信息化专业技术要求不高。因此,在教务管理队伍的人员配备上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大多数人员只能应付日常的事务性工作,对于计算机设备的应用、维护及信息管理等相关知识和技能知之甚少。这就导致了教务管理队伍整体素质不高,难以适应当前教育改革以及信息化社会对教务管理发展的要求。
在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提高教务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对各类教务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技术培训,帮助其掌握现代教育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提高信息化素质,全面推动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3.加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
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较低、不能有效地利用好已有资源,这也是制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要障碍。整体提高教师队伍信息素养和现代化技术水平已经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务管理人员和教师参加计算机网络培训,特别是运用网络技术来进行教务管理,以提高教务管理水平。在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无论软件和硬件设备何等先进,最终取得成效的关键在于教务人员和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因此,应加大对教务人员和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力度,提高运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教务管理的水平,提升管理层次和水平。
4.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教师的作用
作为学校里信息素养和技术水平最高的教师,作为信息技术教育最直接的实施者,信息技术教师是主力军。学校应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让他们的能力在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得到充分展示。学校领导要明确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中的地位、责任和作用,有意识地发挥学校现有信息技术人才资源作用,让信息技术教师参与到学校教育改革、信息化建设中来。
信息技术教师所具有的软件开发能力应是学校最强的,学校领导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教师的技术开发能力,不要总是让信息技术教师充当学校的“救火队员”,仅仅把精力放在设备的维修、文本处理上,而要让信息技术教师人尽其才,使用在合适的位置上。
目前,中小学校实施信息化教务管理随意性很大,不是有目标地按规划一步步去实施建设,而是碰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学校要进行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必须认清阻碍教务管理信息化的原因,坚持统一规划、协调发展的原则,分层推进,分步实施。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强化教育信息资源共享,提高教育管理和服务的科学性、规范性。
参考文献
[1]高强.浅谈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J].常熟高专学报,2002(11).
[2]冀红举.我院教务管理信息化的探索与实践[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4).
[3]齐亚平.校园网在教务管理中的应用[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