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快意人生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q43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60年代,美国厨神茱莉亚·查尔德(Julia Child,1912—2004)名噪一时,中国香港著名美食家蔡澜曾因其姓氏称其为“朱儿童”。茱莉亚的一生颇为传奇,作为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却以制作顶尖的法国料理闻名于世。她出版过食谱,也主持过大量电视美食节目,许多餐厅主厨、家庭厨师、美食爱好者都将她奉为导师,甚至把她的菜谱视为至高无上的教科书、传家宝。
  茱莉亚于1912年出生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帕萨迪纳,家境优渥。父亲是个作风保守的商人,经营着家族的地产生意,母亲则是造纸厂的继承人,性格热情,喜欢社交,但是,与她的大多数女友一样,她不会在厨房里花费太多时间。茱莉亚是家中三个孩子的老大,有一弟一妹。童年时代的茱莉亚热爱体育运动,对网球、高尔夫和篮球颇有天分,而正是这些运动造就了她将近1.9米的傲人身高。1934年,茱莉亚进入史密斯学院,主修历史专业。毕业后,她搬到了纽约,在一个广告公司当打字员。1937年,茱莉亚返回加利福尼亚,任职于广告公司并坚持为当地媒体撰稿。
  “二战”期间,茱莉亚曾供职于美国战略情报局,负责处理情报人员发回的实地报告和机密文档。1944年夏天,茱莉亚被OSS(战略服务处,CIA的前身)派往锡兰(今斯里兰卡),并在那里与她未来的丈夫保罗·查尔德相识。战争后期,她和保罗被派往中国昆明,一边继续谈恋爱,一边大啖鲜香美味的中国菜。保罗称得上是个美食家,他在波士顿长大,母亲是个颇有波西米亚味道的女子,曾在巴黎生活,烧得一手好菜。因此,在母亲的熏陶下,集画家、摄影师、诗人兼中级外交官等身份为一身的保罗热爱醇酒美食,对诸如白酒贻贝、勃艮第红酒炖牛肉、香橙鸭之类的菜肴如数家珍。提及烹饪,彼时的茱莉亚还是一名彻头彻尾的门外汉,尽管自小就爱吃能吃,但源于优越的家境,家中一直有好几个厨师,所以她并没有什么厨事经验,也从未想过要在烹饪上有什么建树。对她来说,这些菜名只是一堆难念又听不懂的外国词儿。
  不得不说,与保罗的相识不仅成就了茱莉亚幸福美满的婚姻,还开启了她对美食和烹饪的探索之门。与保罗在美国举行婚礼之前,茱莉亚为了迎接婚后的主妇生活,报名参加了洛杉矶烹饪学校的课程,并野心勃勃地给保罗做了第一顿饭:红酒炖牛脑。可惜的是,折腾出来的成品惨不忍睹,味道也不怎么样,就像保罗多年后在采访中承认的那样,“起先茱莉亚的手艺真的不算好”。保罗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也“愿意忍受她糟糕的厨艺”,但是这次挫败还是让茱莉亚在内心深处跟自己较起了劲儿,学习烹饪的欲望变得更加强烈了。婚后第一年,茱莉亚每晚都会参照《厨事之乐》或是《美食》杂志,尝试做出不同的菜肴,尽管常常手忙脚乱,以失败告终,却从未想过放弃。
  1948年冬天,保罗得到了在美国驻巴黎大使馆工作的机会,负责美国新闻处的展览部门,茱莉亚“像行李一样”也跟着去了这片新鲜的土地。初到法国,茱莉亚异常兴奋却又紧张不已,因为她一直担心自己这个“美国土老帽”会被精致的法国人看扁。不过,法国人的友好让她很快融入了巴黎,还吃到了这辈子吃过的最好吃的食物。在巴黎安顿下来以后,茱莉亚开始全心全意地学习这个新家所在国家的语言和文化,并逐渐爱上了那些光鲜诱人的菜式和身怀绝技的大厨们。在法国的那些日子,是茱莉亚一生中最美妙的时光,那么多的赏心乐事让人目不暇接。她经历了感官的觉醒,也找到了事业和人生的方向。
  为了学习烹饪,已经37岁的茱莉亚走进了法国蓝带厨艺学院的大门。该学院1895年创建于巴黎,是世界上第一所、也是现今发展规模最大的西餐料理与甜点烘焙职业培训学校。蓝带勋章是西餐与西点专业的最高荣誉奖励,而蓝带的教师多数都是蓝带勋章的获得者。入学这一天,茱莉亚由于感冒正双膝酸软,还不停地流鼻涕,却赫然发现,原本计划注册的6周密集培训变成了为期一年的课程。一年的学费要450美元,这在当时可不是儿戏。原来,密集课程是针对专业人士的提高班,而学校的老师坚持认为美国人根本不会做菜,茱莉亚的厨艺自然也不够水准。无奈之下,茱莉亚只能从基础开始系统学习。在蓝带学习期间,她师从一名快80岁的大厨,每一天都犹如置身天堂。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茱莉亚逐渐发现了蓝带学院在管理和教学上存在的一些不足,慢慢有了独自发展烹饪事业的想法。
  值得欣慰的是,这一年的学习经历确实让茱莉亚有了脱胎换骨的改变。原来的她一向满足于轻飘飘的、开开心心的日子,除了丈夫和猫,很少在乎什么,现在却已经几乎离不开厨房了。尽管经常得到保罗的好评,但这时的茱莉亚离真正的美食高手还相差甚远。在邀请朋友温妮吃饭时,她没有按食谱称面粉,还用菊苣代替了菠菜,做出的佛罗伦萨蛋糕的味道相当吓人。但是,茱莉亚的原则是:永远不为自己做出的菜肴说抱歉,即使菜做得很差劲,也应该带着微笑吃下去,然后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除却丈夫的启蒙和鼓励,茱莉亚事业的成功还得益于她与朋友之间的通力合作。基于对美食和烹饪的共同爱好,茱莉亚结识了法国厨友西蒙娜和露伊瑟。西蒙娜自小被英国保姆带大,说得一口优雅得体的英文,热爱美食,擅长烘焙和甜点,而露伊瑟则是“美国人心中完美的法国女郎”,娇小、整洁、亲切。彼时,两人正在合写一本向美国人介绍法国饮食的烹饪书。露伊瑟为此书贡献了几道菜,西蒙娜则从自己的经验、母亲的记事本、家里的厨子、餐馆厨师等处积攒下了一百多道菜谱。但是,她们只是干巴巴地把食谱放在了一起,并没有讲明法国人对美食的态度和做菜的方式。朋友建议她们,“去找个疯狂热爱法国料理的美国人跟你们合作吧,这个人应该懂得法国菜,同时仍能以美国人的视角来看待、解释法国料理。”显然,茱莉亚非常符合她们的期待。她欣然加入这个团队,与西蒙娜和露伊瑟一起合办了最后被命名为“三食客美食学校”的厨艺教室,致力于传播法国传统的烹饪技法。
  直到1952年9月初,茱莉亚才第一次读到了伙伴们未完成的手稿,既看出了无限的潜力,也发现了不少问题:语言不够美国化,整体构思对美国家庭来说也并不合适。为了使这本食谱臻于完美,她决定把改写变成重写。可是,战后政局的混乱导致了保罗的工作变动频频,夫妻二人先从巴黎搬至马赛,又去往德国,但烹饪与写作一直是茱莉亚的生活重心。直至1959年,《掌握法国菜的烹饪艺术》这本洋洋洒洒长达750页的厚书才终于完稿。因为原本准备合作的出版社无法接受这样一部“烹饪百科全书”,茱莉亚等人只好对初稿进行删减,辗转送至兰登书屋旗下的Alfred A. Knopf出版社的女编辑朱迪丝·琼斯手中。朱迪丝被该书的详尽插图和精确细节以及平易近人的风格深深折服,最终力排众议于1961年出版了这本现今被奉为经典的大书,而茱莉亚也从此走上了“美国美食女王”之路。有趣的是,最初拟定的书名是《美国厨房里的法国菜》,但朱迪丝却认为这个名字“一点也不吸引人,意思也不够清晰”。为了征集书名,茱莉亚给亲戚朋友提出了悬赏:从法国直接寄来的一大罐松露鹅肝,想来应该没有人能抗拒得了这种令人垂涎三尺的诱惑吧。
  为了宣传自己的大作,茱莉亚参加了波士顿WGBH公共电视台的读书节目,并在镜头前亲自示范法国料理的做法,结果大受好评,观众们纷纷要求“让那个女人再上电视吧,我们还想看她做菜”。电视台顺水推舟,于1963年正式推出茱莉亚的“法国大厨”系列节目。茱莉亚魁梧的身材看似与厨房格格不入,实则相得益彰,加上她极具特色的嗓音和一惊一乍的说话方式,她主持的美食节目生动有趣,吸引了无数观众。但是,茱莉亚的烹饪教学过程并非总是完美的,也经常会出现一些令人窘迫的状况。可不管怎样,她总是有办法随机应变,甚至还不疾不徐地打趣,“反正你在厨房里,没人看得见”。据说有一次,茱莉亚在节目中把火鸡掉到了地上,她不仅没有丝毫的慌乱,反而毫不介意地拾起来,洗净,继续做菜。是啊,在自家厨房里发生这种事时,大家也确实都是这样的。
  “法国大厨”系列节目一炮走红,1966年的感恩节,茱莉亚的头像出现在了《时代》杂志的封面上,以“全民皆厨”为题的长文也大大促进了书籍的销售,与此同时,茱莉亚也确定了推出《掌握法国菜的烹饪艺术》续集的计划。在随后的几十年里,茱莉亚始终活跃在出版界和电视界,传播对生活的理念和对烹饪的热情。她陆续出版了十几本食谱,参与的电视节目也是一个接着一个:20世纪70年代的“茱莉亚·查尔德和伙伴们”、80年代的“来茱莉亚家吃晚餐”、90年代的“茱莉亚·查尔德与雅克·拜平”。2000年,已近90高龄的茱莉亚仍然没有淡出公众视线——她怎么可能放弃烹饪带来的乐趣呢?
  唯一遗憾的是,在这么多年的合作之后,茱莉亚和西蒙娜却渐行渐远,最终分道扬镳,不再参与对方的美食事业——茱莉亚投向电视烹饪教学和写作,西蒙娜则选择了回归个人生活和烹饪教学。西蒙娜的个性比较自我,常常固执己见,习惯指挥别人,却不愿自己动手对食谱进行实践检验。而且,西蒙娜不太注重细节问题,对食谱的处理大而化之,与茱莉亚的烹饪理念有着严重分歧。茱莉亚要求所有的细枝末节都尽善尽美,这一良好习惯使她撰写的食谱详细得无与伦比,附带的许多她亲身经历过的窘状也让读者借鉴起来倍感温馨。
  2004年,茱莉亚由于肾衰竭在熟睡中溘然长逝。在此之前,她一直在与亚历克斯·普鲁多姆合著她的自传《我的法兰西岁月》,详细地记述了她这辈子最为珍爱的人和事:先生保罗,美丽的法兰西,还有种种烹饪和美食的乐趣。茱莉亚把她终身热爱的厨房称作“这个家里我最爱也是最常用的房间”,她在这个房间烹出了属于自己的快意人生。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茱莉亚的自信、淡定、从容、执着和最后的成功,更可以感受到那种健康向上的力量。
  2010年,好莱坞的常青树梅丽尔·斯特里普凭借电影《朱莉与茱莉亚》又一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影片讲述了两个女人的生活因为诱人的法式美食而变得彻底不同。朱莉年届三十,从事的秘书工作乏善可陈,亟需新鲜的事物来打破单调沉闷的生活。她从母亲那里意外得到了茱莉亚的食谱,开始了一项名为“朱莉与茱莉亚”的疯狂美食计划,并在365天内成功做出了书中的524道菜,使普通的厨房变成了神奇的创造之地。在这奇异有趣的烹饪过程中,她用澎湃的激情和顽强的毅力改变了平庸的生活,找到了被遗忘的生命的欢悦。电影还穿插了半个多世纪以前茱莉亚的故事,旅居法国、生活平凡,却“吃”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事业和美味人生,而美食更让朱莉和茱莉亚实现了味蕾的漫游、灵魂的对接以及正能量的传递。
  也许,很多辉煌的事业只是起源于某个简单的爱好,但是如何成就这个事业却取决于一颗持之以恒的心。归根结底,茱莉亚对烹饪的执着又是源自于她对生活的持续热爱和对家庭的无比真挚的情感。那么,生活在这个速食时代的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找回对厨房和食物的热爱,在口腹之欲和日常生活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呢?
其他文献
通往民主的道路上,从来都不乏崎岖与荆棘。“二战”后韩国的政治变迁历程,可以说是一部充满血泪的斗争史,是韩国民众不懈追求民主自由的艰难抗争史。  从1961年5月朴正熙发动军事政变上台执政开始,韩国的威权政治体系正式建立。此后,韩国政坛进入了通过军政内部夺权或军人内部权力交接的恶性循环。在政治高压浓云密布的时期,韩国民众始终没有放弃追求民主进步的努力。其中最为惨烈的要数流血的“光州事件”了。朴正熙被
他年轻时有着一头浅金色的头发和深邃的琥珀色眼睛,唇角微微上翘,当闭上嘴沉默的时候,显得又傲慢又性感;他的眉间有一道蹙痕,不笑的时候显得非常严肃,然而笑起来时又是一派沉静温和。他是英国戏剧界的瑰宝,年轻演员的导师,他的发音方式在英国戏剧界是一个“专有名词”,他的名字在好莱坞代表着具有某一类特质的角色,他常常令人大跌眼镜地拒绝重要的电视电影角色,只是因为档期和他的舞台剧有冲突。已经年过60的他,时常对
“丽莎,你从没告诉我你妈妈的名字。”电影主人公之一、白发老人朱力安说。“我没告诉过你吗?”电影另一位主人公、八岁女孩儿丽莎调皮地明知故问。“没有。”丽莎侧身附耳,一字一顿:“伊……丽……莎……白。”“啊,”朱力安欣喜地压低声音,“那我俩都找到她了!”  这是电影《蝴蝶》(2002年上映)的最后一段对白,一老一少都达成了自己的心灵愿景,找到了生命中的美丽。  一  顾名思义,电影和美丽的精灵——蝴蝶
科技的发展在给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的同时,也让我们面临一些前所未有的问题和思考。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这些难题呢?  科学,让我们有能力治疗过去难以医疗的疾病,大幅度提高农作物产量,甚至是让我们重塑地球或是进入宇宙。但也正是这些科学和技术,开始让我们彼此的价值观互相碰撞。  最大限度地减轻痛苦、尽可能获得最多的幸福、拯救地球、关注我们的后代……这些都是我们在未来值得去思考的事情,但是,如果这些事
五年前沈继光要我为他关于老北京的摄影集作序,记得当时没有过多的犹豫便答应了,尽管这在我,近于破戒;这次当着面对他和他的伙伴的四大册新作,我却迟疑了。我被呈现在自己面前的巨大工程所震慑。为这样的艺术劳作成果作序,我担心自己的文字难以胜任。  接续他的胡同之旅,沈继光仍然以自己的方式“触摸历史”,触摸凝结于“物”、呈现于“物”的历史;触摸“生活”的物质表面,切实地感觉那生活的质地,只是更将行程延伸到乡
德国法兰克福书展被誉为“图书交易的朝圣地” ,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书展。虽然现代意义上的它的真正复兴,是自1949年开始,然而它的悠久历史,可以追溯到14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法兰克福书展是一个相当国际化的书展,如今四分之三的参展单位都为德国以外的出版机构,只有四分之一的单位是本国的。它引来了世界各地书展的效仿借鉴,比如伦敦书展、北京书展或者波隆纳书展的组织模式,都多少取法于它。如今每年10月,来自世
《紫颜色》是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一部力作,也是美国黑人文学和妇女文学的一座丰碑。小说以黑人男女之间的矛盾冲突为题材,涉及了种族斗争、妇女解放等一些重大社会问题。通过女主人公西丽亚的成长变化,作者指出黑人妇女要取得独立与自由,要获得和男人平等的地位,首先必须认识自身价值,完善自我个性,保持精神世界的完整性。  作为女性主义的创始人,沃克敏锐地发现“妇女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不单纯在于妇女自身,
据日本新闻网站援引全球签证中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学费和生活费的依赖方面,日本和美国的大学生有很大的不同。其中生活费靠父母的比例,日本为7成,美国仅4成。  该项调查是全球签证中心委托Citatio日本公司以日本和美国在读的657名(日本312名,美国345名)大学生为对象进行的,调查内容涉及大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来源。调查结果表明,两国大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观念存在显著的差异。  首先,有关生活费
中国是书法的故乡。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在高层次书法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相比之下书法的基础教育和社会教育显得薄弱。而与我国一海之隔、同为书法大国的日本在书法教育方面起步较早,且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直至当代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书法教育体系,实现了多层次发展,即普及教育、职业教育和艺术教育三个层面齐头并进。普及教育是范围最广的书法教育,它使书法成为日本国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职业教育包括师范
初见斯伯丁女士,是在2008年5月一个煦阳高照的下午。那天,外语学院院长陪着一位一袭白衣的美国女士来到会议室,据说她是依阿华州德瑞克大学英语系的教授,来为我院师生做一个英语创意写作的讲座。作为写作老师,我怀着极其浓厚的兴趣早早来到会议室,坐在前排认真倾听斯伯丁女士的一言一语。靠近了看她,除了皮肤有些亚洲人的黄色,那挺直的鼻梁,深邃的眼睛,轮廓清晰的脸型,棕黄色的头发,还有纯正的加利福尼亚口音,都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