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数学教学;创新教育;探索能力;情境;建构过程;实际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13—0077—01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进行创新学习,开展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代人,已成为教学中的一项紧迫任务。而只有具备了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了适应时代需要,数学教师应更新观念,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把新的理念带进课堂,优化课堂结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真正参与到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当中去,并从中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实现创新教育。
一、创设情境,增强探索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儿童学习最大的驱动力。因此,数学教学活动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紧密联系学生的现实世界,想方设法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现实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反思、评价等活动,使学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的数学经验,逐步体会到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从而增强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
例如,在教学“圆的性质”时,为使这一性质在学生头脑里留下深刻印象,课前我进行了精心构想。首先,我考虑的是引入怎样一个实例才能既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不牵强附会,又孕育新知。于是,我创设了“车轮问题”,并以此为线展开教学。
教师:车轮为什么是圆的?
学生:因为圆的能滚动。
教师:(画出正方形和长方形)看来大家说的是对的,不做成这里画出的形状,就是因为它们不能滚动。那么为什么不做成这种可以滚动的形状呢?(画出椭圆形)
学生:因为滚起来不平稳。
教师:为什么不平稳呢?
这时,就使学生进入“愤悱”状态,学生都知道问题的所在,但却找不到恰当的语言表达。这样使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情境化,就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充满情趣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乐在其中,情趣盎然,思维敏捷,发言踊跃,探究积极,从而培养了学生善于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
二、亲自经历建构过程,提高探索能力
传统的数学教学重结果、轻过程,学生无需自主探索,只需要认真听讲和单纯记忆即可,这完全忽略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考与个性。《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解释的过程。”这一理念强调了数学学习必须重视建构知识的过程,才能充分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使学生的探索成为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应该多留给学生思考与活动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亲身经历建构数学知识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
例如,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这一课时,进行了以下尝试:让学生2人一组,每组准备若干小棒和接头拼接平行四边形。几分钟后,学生拼接完成。我收集不同形状的平行四边形呈现给学生。在我的引导下,学生探索出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特性,以及与长方形、正方形的关系。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讨论,亲自经历了建构平行四边形这部分知识的全过程,而且在观察中有反思,摸索中有发现,不断获得新体验,从而较好地掌握了这部分知识。
三、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成功喜悦
解决问题既是一个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亲身感受问题、寻找解题策略、实现再创造以及体验数学价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性,而且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密切联系学生现实生活的素材,设计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的不同层次的开放性练习题,激励学生积极、独立地思考,肯定学生的不同见解,让学生合作探究,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得到不同的发展,感受到自己探索成功的乐趣。通过解答开放性问题既培养了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思维的灵活性和求异性。
编辑:刘立英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13—0077—01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进行创新学习,开展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代人,已成为教学中的一项紧迫任务。而只有具备了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了适应时代需要,数学教师应更新观念,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把新的理念带进课堂,优化课堂结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真正参与到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当中去,并从中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实现创新教育。
一、创设情境,增强探索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儿童学习最大的驱动力。因此,数学教学活动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紧密联系学生的现实世界,想方设法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现实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反思、评价等活动,使学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的数学经验,逐步体会到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从而增强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
例如,在教学“圆的性质”时,为使这一性质在学生头脑里留下深刻印象,课前我进行了精心构想。首先,我考虑的是引入怎样一个实例才能既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不牵强附会,又孕育新知。于是,我创设了“车轮问题”,并以此为线展开教学。
教师:车轮为什么是圆的?
学生:因为圆的能滚动。
教师:(画出正方形和长方形)看来大家说的是对的,不做成这里画出的形状,就是因为它们不能滚动。那么为什么不做成这种可以滚动的形状呢?(画出椭圆形)
学生:因为滚起来不平稳。
教师:为什么不平稳呢?
这时,就使学生进入“愤悱”状态,学生都知道问题的所在,但却找不到恰当的语言表达。这样使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情境化,就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充满情趣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乐在其中,情趣盎然,思维敏捷,发言踊跃,探究积极,从而培养了学生善于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
二、亲自经历建构过程,提高探索能力
传统的数学教学重结果、轻过程,学生无需自主探索,只需要认真听讲和单纯记忆即可,这完全忽略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考与个性。《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解释的过程。”这一理念强调了数学学习必须重视建构知识的过程,才能充分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使学生的探索成为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应该多留给学生思考与活动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亲身经历建构数学知识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
例如,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这一课时,进行了以下尝试:让学生2人一组,每组准备若干小棒和接头拼接平行四边形。几分钟后,学生拼接完成。我收集不同形状的平行四边形呈现给学生。在我的引导下,学生探索出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特性,以及与长方形、正方形的关系。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讨论,亲自经历了建构平行四边形这部分知识的全过程,而且在观察中有反思,摸索中有发现,不断获得新体验,从而较好地掌握了这部分知识。
三、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成功喜悦
解决问题既是一个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亲身感受问题、寻找解题策略、实现再创造以及体验数学价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性,而且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密切联系学生现实生活的素材,设计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的不同层次的开放性练习题,激励学生积极、独立地思考,肯定学生的不同见解,让学生合作探究,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得到不同的发展,感受到自己探索成功的乐趣。通过解答开放性问题既培养了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思维的灵活性和求异性。
编辑:刘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