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笔者结合自己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的实践,对五种有效的导入方法谈谈自己的认识,并且从实效性以及数学欣赏的角度谈一些看法,以期既能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习,又能让学生欣赏到数学的无穷魅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导入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4-058-2
尽管在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下,课堂导入的地位显得更加重要了,但是课堂导入的重要性有时仍不为人们所重视。我们作为学生学习的主导者和引领者,要深刻认识到该问题的重要性,采取相应策略,做好有效导入,拨动学生的心灵之弦,点燃学生的求知火花,让学生兴趣盎然、快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之中,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现结合自己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的实践,对几种有效的导入方法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丢包袱”导入法
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宜、精当的问题导入,这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即“丢包袱”法,犹如说书人“且听下回分解”的奥妙一样,吸引听众非听完不可。说穿了,就是设置悬念,紧紧吸引听者的注意力。这种技巧运用于新课的导入之中,以悬念作为挑逗学生好奇心的触发点,激发学生产生一种强烈欲望,而一经造成这种欲望,就非要寻根究底,弄个水落石出不可。根据这个原理,新课的导入,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既体现教学重点又饶有趣味的问题,诱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创设逐疑探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
二、实践导入法
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操作、实验去发现规律,主动认识,使抽象的数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这样印象会更深,知识会掌握得更牢。例如教《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时,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得到平行四边形:剪两张全等的三角形纸片,通过拼图得到平行四边形,或用一张三角形纸片以任意一条边上中点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旋转180°,旋转前后的图形,就能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种导入新课的好处在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克服懒惰思想,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实践活动,有利于诱发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回答和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类比导入法
类比导入是通过比较两个或两类数学对象的共同属性来引入新课的方法。由于初中数学内容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前后知识衔接紧密,所以由类比导入新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最为常见。例如,分式与分数在表达形式、基本性质、运算法则等方面都非常相似,如果在教学分式时,引导学生将分式与分数进行类比,则关于分式的教学将会更加自然顺利。
四、情境导入法
在引入新课时,教师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情境式导入可利用音乐、投影、录音、图片、录像等直观手段来渲染课堂气氛,为学生理解教材提供特定的情境,是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并备受学生喜爱的。这种导入在教学实际运用中相当广泛,其方式方法也多种多样。我们可以利用录像等影视资料再现情境,导入新课。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充分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理念。
五、史话导入法
在人类数学发展的历史上,产生了许许多多值得颂扬、脍炙人口的数学故事和数学家轶事。结合课本内容适当地介绍一些古今中外数学史或有趣的数学故事,利用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创设教学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还能从中学习数学知识,领略数学家的人格魅力,接受思想教育,如《勾股定理》第一课时的情境导入部分可以给学生说说相关的数学历史,列举勾股定理在人类历史上立了什么大功,然后一句话回到课题:勾股定理这么伟大,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今天来学习。这些文学史料能深深打动学生,使他们产生热爱数学的共鸣。
虽然课堂导入的方法有许多,不过要在合适的时候选择合适的方法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并且数学的魅力常常就隐藏在这些导入的情景之中。下面谈谈初中数学课堂导入的一些注意点,以期在增强课堂实效的同时,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之价值、欣赏数学之美:
首先,要有针对性,导入的创设应以学生感兴趣的事,生活中经历过的事,这样他会觉得特别亲切;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可接受的程度,采用不同的导入法,不能生搬硬套,要灵活机动,不刻板,不单一。还要与学科特点相结合,要与生活相结合,要体现出数学化。导入新课时所选用的内容必须紧扣课题,不能脱离正课主题,更不能与正课有矛盾或冲突。否则不但没有起到帮助理解新知识的作用,反而干扰了学生对新授课的理解,给学生的认识过程造成了障碍。课堂导入要有思考性,要能引起学生的思考,提高学习活动的思维含量。
其次,要明确“导入”与“整个课堂”的关系,不能让“导入”淹没整个课堂的教学。“导入”只能是“导火线”。时间方面亦应控制在5分钟左右,不能太长。一些大赛课,播放影视资料导入,形式新颖,所占时间较多,却没有什么实质性作用,有头重脚轻之嫌。有的时候我们看到一个情境引入觉得这个问题提的巧妙,马上就拿过来用。可是却没有想到引入问题一巧妙,别的问题就来了:学生对要学的新知识还比较陌生,再加上你这个引入的问题太过“巧妙”,大部分学生立马就懵了!后面还怎么学习新知识啊?如果大部分学生对这个导入问题都糊里糊涂的话,他们如何顺利地开始这节课的学习?又怎么会有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呢?所以,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我们设计的情境问题应该尽量简单而直接,切记少绕弯子!
最后,不管是生活化的问题情境还是纯数学化的问题情境,要想达到激发热情提高兴趣的目的,关键得通过情境问题让学生感觉到这个数学知识确实有价值!希望我们老师在设计情境问题的时候,自己先思考一个问题:这个课题的价值是什么?无论是对数学的价值,还是对生活的价值,还是对别的学科、别的领域的价值。长此下去,我们的数学课堂将会越来越有趣,我们的学生也会慢慢跟着我们一起用欣赏的态度来对待数学。
当然,教无定法。导入方法在运用时要因人而宜,因教学内容而宜。不是每一节课的内容都有十分巧妙的导入,所以不必每一节课都要绞尽脑汁去设计,有时简单的温故导入法、直接导入法等也会起到很好的效果。无论用哪种方式导入,必须使问题情境结构、数学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结构三者和谐地统一,从而既能顺利地进入新课学习,又能让学生欣赏到数学的无穷魅力。
[参考文献]
[1]张奠宙.谈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数学欣赏.中学数学月刊,2010(10).
[2]张守波.浅谈中学数学教学导入新课的方法.数学通报,1996.
[3]施良方.学习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王光明.重视数学教学效率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数学教学效率论”课题简介.数学教育学报,2005,14(3).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导入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4-058-2
尽管在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下,课堂导入的地位显得更加重要了,但是课堂导入的重要性有时仍不为人们所重视。我们作为学生学习的主导者和引领者,要深刻认识到该问题的重要性,采取相应策略,做好有效导入,拨动学生的心灵之弦,点燃学生的求知火花,让学生兴趣盎然、快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之中,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现结合自己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的实践,对几种有效的导入方法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丢包袱”导入法
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宜、精当的问题导入,这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即“丢包袱”法,犹如说书人“且听下回分解”的奥妙一样,吸引听众非听完不可。说穿了,就是设置悬念,紧紧吸引听者的注意力。这种技巧运用于新课的导入之中,以悬念作为挑逗学生好奇心的触发点,激发学生产生一种强烈欲望,而一经造成这种欲望,就非要寻根究底,弄个水落石出不可。根据这个原理,新课的导入,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既体现教学重点又饶有趣味的问题,诱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创设逐疑探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
二、实践导入法
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操作、实验去发现规律,主动认识,使抽象的数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这样印象会更深,知识会掌握得更牢。例如教《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时,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得到平行四边形:剪两张全等的三角形纸片,通过拼图得到平行四边形,或用一张三角形纸片以任意一条边上中点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旋转180°,旋转前后的图形,就能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种导入新课的好处在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克服懒惰思想,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实践活动,有利于诱发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回答和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类比导入法
类比导入是通过比较两个或两类数学对象的共同属性来引入新课的方法。由于初中数学内容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前后知识衔接紧密,所以由类比导入新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最为常见。例如,分式与分数在表达形式、基本性质、运算法则等方面都非常相似,如果在教学分式时,引导学生将分式与分数进行类比,则关于分式的教学将会更加自然顺利。
四、情境导入法
在引入新课时,教师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情境式导入可利用音乐、投影、录音、图片、录像等直观手段来渲染课堂气氛,为学生理解教材提供特定的情境,是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并备受学生喜爱的。这种导入在教学实际运用中相当广泛,其方式方法也多种多样。我们可以利用录像等影视资料再现情境,导入新课。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充分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理念。
五、史话导入法
在人类数学发展的历史上,产生了许许多多值得颂扬、脍炙人口的数学故事和数学家轶事。结合课本内容适当地介绍一些古今中外数学史或有趣的数学故事,利用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创设教学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还能从中学习数学知识,领略数学家的人格魅力,接受思想教育,如《勾股定理》第一课时的情境导入部分可以给学生说说相关的数学历史,列举勾股定理在人类历史上立了什么大功,然后一句话回到课题:勾股定理这么伟大,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今天来学习。这些文学史料能深深打动学生,使他们产生热爱数学的共鸣。
虽然课堂导入的方法有许多,不过要在合适的时候选择合适的方法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并且数学的魅力常常就隐藏在这些导入的情景之中。下面谈谈初中数学课堂导入的一些注意点,以期在增强课堂实效的同时,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之价值、欣赏数学之美:
首先,要有针对性,导入的创设应以学生感兴趣的事,生活中经历过的事,这样他会觉得特别亲切;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可接受的程度,采用不同的导入法,不能生搬硬套,要灵活机动,不刻板,不单一。还要与学科特点相结合,要与生活相结合,要体现出数学化。导入新课时所选用的内容必须紧扣课题,不能脱离正课主题,更不能与正课有矛盾或冲突。否则不但没有起到帮助理解新知识的作用,反而干扰了学生对新授课的理解,给学生的认识过程造成了障碍。课堂导入要有思考性,要能引起学生的思考,提高学习活动的思维含量。
其次,要明确“导入”与“整个课堂”的关系,不能让“导入”淹没整个课堂的教学。“导入”只能是“导火线”。时间方面亦应控制在5分钟左右,不能太长。一些大赛课,播放影视资料导入,形式新颖,所占时间较多,却没有什么实质性作用,有头重脚轻之嫌。有的时候我们看到一个情境引入觉得这个问题提的巧妙,马上就拿过来用。可是却没有想到引入问题一巧妙,别的问题就来了:学生对要学的新知识还比较陌生,再加上你这个引入的问题太过“巧妙”,大部分学生立马就懵了!后面还怎么学习新知识啊?如果大部分学生对这个导入问题都糊里糊涂的话,他们如何顺利地开始这节课的学习?又怎么会有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呢?所以,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我们设计的情境问题应该尽量简单而直接,切记少绕弯子!
最后,不管是生活化的问题情境还是纯数学化的问题情境,要想达到激发热情提高兴趣的目的,关键得通过情境问题让学生感觉到这个数学知识确实有价值!希望我们老师在设计情境问题的时候,自己先思考一个问题:这个课题的价值是什么?无论是对数学的价值,还是对生活的价值,还是对别的学科、别的领域的价值。长此下去,我们的数学课堂将会越来越有趣,我们的学生也会慢慢跟着我们一起用欣赏的态度来对待数学。
当然,教无定法。导入方法在运用时要因人而宜,因教学内容而宜。不是每一节课的内容都有十分巧妙的导入,所以不必每一节课都要绞尽脑汁去设计,有时简单的温故导入法、直接导入法等也会起到很好的效果。无论用哪种方式导入,必须使问题情境结构、数学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结构三者和谐地统一,从而既能顺利地进入新课学习,又能让学生欣赏到数学的无穷魅力。
[参考文献]
[1]张奠宙.谈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数学欣赏.中学数学月刊,2010(10).
[2]张守波.浅谈中学数学教学导入新课的方法.数学通报,1996.
[3]施良方.学习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王光明.重视数学教学效率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数学教学效率论”课题简介.数学教育学报,2005,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