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如何重拾战略互信

来源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idek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越友好有很多正能量,也有不少消极因素。在中国的邻居中,越南既不同于朝鲜,也不同于菲律宾。尽管中越间不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出于维护双方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利益考量,两国总能控制住局势,把握住发展的大方向。无论是从历史的经验教训,还是从两国眼前及今后的长远利益来看,甚至从有利于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发展看,尽管两国关系不会一帆风顺,但中越都没有理由在可预见的未来不进行交流合作。
  【关键词】越南 文化 历史 南海
  【中图分类号】 D83/87 【文献标识码】A
  越南是一个中等规模的国家,但由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渊源,世界多个强国出于不同的目的都曾染指过它。美国人在越南战争中失去了58000个生命,这个美国在对外战争中创下的纪录至今尚未被打破。越战在当代世界历史留下了浓重的一笔。越南外交部阮克黄先生曾在一次研讨会上总结越南的外交经验时说:“越南的对外事务往往与各大国有关。”①过去、现在和将来世界大国都不会忽视越南。当前,关注越南的焦点有两个:一是它的外交,尤其是亚太再平衡、中美大博弈下的中越关系;另一个是越南的政改,确实有其独特之处。
  大国博弈与中越关系
  世界格局重点看亚太,亚太博弈在南海,南海博弈在中越,中越顺,南海顺。
  2013年10月,李克强总理出访越南。这是中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主要成员首次访越,也是李克强担任总理后首次访问东南亚的收官之作。以此为主要标志,中越关系回到了一个相对平稳的局面。南海多方由纷争为主,转向交流合作为主。
  中美越三角:平衡—再平衡。在整个东南亚行程中,李克强总理访越被认为是个难点,同时也是个亮点。难点和亮点指的都是南海问题。同时,就中美越三角关系来看,是一个平衡—再平衡的过程。
  2013年6月,越南国家主席张晋创来华访问,这是两国领导人新老交接班后的首次正式沟通,中国方面给予多年来少有的高规格礼遇,双边关系明显升温;7月,东盟与中国的部长级会议在文莱举行,越南一改过去与中国尖锐对立的态度,保持了沉默,引起了各国的注意。
  在张晋创访华后仅仅一个月,人们看到这位越南的国家主席就出现在美国白宫,与奥巴马总统发表了联合声明,宣布建立美越两国的全面伙伴关系。美越建立全面伙伴关系实在不容轻视,两国将在广泛问题上开展更大规模的合作,包括经贸、科学、技术,以及防务和安全等领域,尤其是扩大相互之间的军事合作。
  多年来,越南一直奉行大国平衡战略,特别在中美之间。冷战期间,越南在敌对的中苏之间“走钢丝”非常成功,把苏联称为老大哥,把中国称为老大姐,左右逢源。越战结束后,越南打破了这一平衡,亲苏反华,给自己带来巨大的灾难。冷战结束后,苏联东欧瓦解,越南从“一边倒”走向全方位,并推行大国平衡外交,以适应新的国际局势。
  越南在政治、经济上多靠中国,而安全则愈来愈仰仗美国。其实,中美越三角关系的三边是不对等的。中越之间不仅政治、经济、文化关系密切,还有共同的边界安全问题,明显是最长的一条边;而相比较美越关系,越南确实在安全制衡、出口市场方面依赖美国,但致命的是美国时刻都在推动越南的“颜色革命”,包括利用少数民族、海外越侨、人权等手段。可见,美越关系是一把双刃剑;中美越三边关系的另一条边是中美关系,这是全球层面的,考虑的是世界全局。事实上,越南对中美奉行大国平衡战略,得罪不起美国,更得罪不起中国。美国可以拍拍屁股走人,而中国则是对越南政治、经济、文化以及边境地区有着全方位影响的国家。
  从长远看,越南在中美之间平衡—再平衡的“游戏”还会继续玩下去。
  诸大国博弈南海与中越关系。首先,美越既合作又斗争。目前,美国是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奥巴马入主白宫以来,加大推动战略重心东移,意图“主导亚太、应对中国、重振美国、维持霸权”。②越南希望南海问题国际化的意图与美国重返东南亚的战略相契合。2012年1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出席东亚峰会期间公开表示,支持多边框架下解决南海领土纠纷。2013年10月28~29日,越共中央委员、国防部副部长阮志咏上将率领的越南军事高级代表团同以美国国防部副助理部长维克拉姆·辛格(Vikram Singh)为首的美国国防部、外交部和其他政府机构的代表团在华盛顿举行的两国副部长级防务政策对话会上,美国表示在亚太地区再平衡政策没有改变,愿意扩大与越南的合作,为越南海岸警卫队提供帮助。越方则希望提升该机制层次。双方希望在海上安全、海上预警研究和经验分享等领域合作。③
  不过,美国从来就没有放弃插手越南,一是公开把越南作为遏制中国的一个棋子;二是极力渗透越南,策动颜色革命,推翻越南共产党的领导,一箭双雕。在美国有多达150万越南移民,美国支持其中的反共势力。而这些人其实一直没有放弃过夺回政权。当然,越南对此似乎是心里有数的。
  其次,俄越军火石油订单大。俄罗斯是继美国之后对越南影响较大的国家。冷战时期,俄罗斯的前身苏联一度利用越南反华抗美。冷战结束后双方仍有互相利用的价值。俄越保持传统的密切关系的重要目的是出于经济和安全利益,推销俄罗斯的军火以及在南海勘探开采石油天然气。这两年,越南国家主席张晋创、总理阮晋勇、国会主席阮生雄密集访问俄罗斯,俄罗斯总理也到访越南。2012年两国发表了《俄罗斯与越南加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提出将循序渐进地发展俄越军事技术合作以及国防与安全领域的伙伴关系。俄罗斯出于经济复兴的需要,很乐于向越南出口武器,一直是越南第一大武器装备提供国。在前些年购买了价值32亿美元的6艘K级常规柴油动力潜艇和两艘“猎豹”级护卫舰的基础上,预计2012~2015年,越南将以24.3亿美元左右的订单成为俄罗斯第三大武器出口对象国。俄罗斯海军将帮助越南海军兴建潜艇基地。
  从俄越关系史和现状看,由于各自的战略利益,未来两国将继续保持密切联系。越南为了维护其在南海的既得利益,将一方面继续购买俄罗斯的武器装备,壮大自身的军事力量,增加应对南海争端的筹码,同时拉拢俄罗斯来开采南海石油,以发展本国经济。   第三,日越北南合纵。中日存在钓鱼岛之争,两国关系不断恶化。同时,中越则存在南海主权之争。为了共同的利益,越日近年来加强和扩大两国在处理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配合。2013年1月16日,安倍晋三就任首相后首次外访,自称“日本战略外交”开端,就选择了越南,可见日本对越南之重视。在当天晚些时候与越南总理阮晋勇的会谈中,中国成为热点话题。安倍公开呼吁越南与日本联起手来,共同应对中国在本地区“日益活跃的行动”。为应对中国在东海和南海加强军备的态势,日越两国加强了防务交流与合作。
  越日“同病相怜”,与中国都有岛礁之争,一南一北,合纵对华,不言自明。同时,对于越南来说,还看重与日本的经济关系。尽管当前日本经济困难,但对越提供的ODA及投资政策不变,包括对南北高速铁路、海防市莱县港、内排机场T2航站楼、龙城国际机场、河内和胡志明市地铁线、核电站、稀土开采加工、和乐宇宙中心和防御海水上涨等项目提供技术和资金。日本是越南最大的官方发展援助提供国,每年达100~150亿日元。④
  第四,印越东西连横。印越也是“同病相怜”,两国都与中国在边境发生过武装冲突,互有制衡中国的战略意图。越南在南海问题上的争端,与印度的“东向政策”契合。印度支持其公司进入南海开采石油。印度海军甚至表示,将前往南海有关海域保护印度公司“钻油”活动。
  越南重视与印度的交往,近年来先后有三任越共中央总书记和两任政府总理访问了印度,两国政府发表了《关于建立越印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共同宣言》。越印在区域合作及联合国范围内的合作默契。越南支持印度谋求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地位的努力,印度也支持越南竞选联合国非常任理事国。两国在安全、经济、科教等方面的关系不断提升。
  第五,东盟与中越关系的相互制约。南海争端影响本地区的局势,美国等大国不断插手挑动东盟国家联合起来抗衡中国。但是,南海之争只是部分东盟国家与中国的争端,要联手对付中国,实在难以统一行动。2012年的东盟地区论坛就是由于南海争议而45年来首次未能发表联合公报。整个东盟还是不希望破坏与中国来之不易的友好合作,特别是在经济上要依赖中国的崛起,以发展自己。
  随着2013年秋季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总理李克强的东南亚外交行动,中国与东盟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的制订,东南亚国家对中国的疑虑正逐渐消减。东盟的南海争端非声索国毕竟占多数,尤其是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等与中国比较友好的国家不愿意介入其中。印尼、新加坡等非声索国都不愿意在南海问题上靠边站。即使是东盟一些在南海与我国直接有主权争端的声索国,如马来西亚、文莱也都愿意加强与中国的交流合作,文莱甚至第一个与中国达成了共同开发南海石油的协议。
  中越关系发展3∶1。中越关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其中的三个方面是以正面为主的,即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交流合作;只有一个方面是有结构性矛盾的,那就是南海问题。
  在政治上,两国体制相同,只有互相支持,才对双方有利。尤其是越南,一旦政治上改变颜色,共产党领导的政权也就垮了。中越关系有两个层面,一是国家层面的,一是党际的。由于两国共产党都是长期的执政党,所以两国关系最终是由两党关系主导的;经济上,由于中国日益崛起,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还在快速增长,有可能在2020年左右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越南很希望继续搭上中国快速发展的列车,促进本国经济大发展。在贸易、投资、旅游、边境合作上,越南对中国的依赖越来越明显。2012年中越贸易达到504亿美元,到2015年的目标是600亿美元,到2017年的目标是1000亿美元。中国大陆2012年赴越游客达142万。⑤中国已连续多年是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旅游客源国。如果加上台湾、香港,越南与整个中国的经贸关系占了其对外经贸关系的三分之一左右。文化上,中越“同种同文”,越南文化的根在中国。两国对东方文化的认同,不仅有利于相互长远友好,也有利于地区的和谐与稳定。
  南海问题由来已久,牵涉面广,不仅是中越之间,也牵连到东盟的其他多个国家,还关联到域外诸大国提出的航行问题。不过,由于中越两国都认为整个南海是属于自己的主权范围,尤其是越南更占据了29个岛礁,是在南海占据岛礁最多的国家。可见,南海之争主要是中越之争。2012年,由于南海问题当事一方的菲律宾胡搅蛮缠,加上域外大国尤其是美国重返亚太,制衡中国,越南也趁势出台了与中国最尖锐对立的《越南海洋法》,与此同时,中国迅即宣布成立三沙市,中越争端达至顶峰。
  上述中越关系四个方面综合起来看,双方交流合作的积极因素远远超过南海争端的消极因素。尤其是从越南方面来看,发展经济的首要前提是需要稳定的国际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也越来越离不开中国,社会文化的和谐也与中国息息相关,而政治上只有两党携起手来,才有利于两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也有利于越共巩固执政地位。
  越南对外政策总的宗旨是营造一个国际和平、国内稳定的环境,获取各方的资源和支持,以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维护越南共产党的长久执政,特别是保护在南海的既得利益。要实现这些涵盖政治、经济、安全的目标,唯有在中越关系友好发展的情况下才能达到,而其他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帮助越南。
  经济发展与政治改革
  除涉及南海的外交,人们也很关注越南近年来的经济发展与政治改革,尤其是民主政治的建设。
  市场化改革与“国穷民富”。越南发展经济的条件得天独厚。首先,越南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亚洲的中心,处于中国与东盟两大板块的结合部,3000多公里的漫长海岸线,紧靠重要的国际航道,对外交通方便。其次,自然资源丰富多样,土地、农业、矿产、旅游、水、人力等资源尤其突出。如此之好的条件与环境,为什么越南革新开放前还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呢?主要是因为战争,越南的战争状态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才告结束。1986年12月,越共召开六大,这是一次带有战略性转折的重要会议。会上以改革务实著称的阮文灵当选为越共中央总书记。阮文灵上任后,大张旗鼓地进行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一是在所有制上改变过去“一大二公”的格局;二是改变过去计划高度集中的包给制,实行市场调节;三是在分配制度方面也改变了过去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做法。从1991年开始,越南逐步摆脱延续多年的经济社会危机。20世纪90年代是越南有史以来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1995年经济增速曾一度达到9.5%。   经过近30年的革新开放,越南经济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不过,由于起点较低,到2012年越南的经济总量也才1200多亿美元。虽然越南战争已结束了近40年,但人们传统的战争思维依然存在。在世界和地区局势日趋和平的形势下,越南的军费开支比例依然很高。“据预测,2013年至2017年,越南的军费预算将增长30%,从38亿美元增长到49亿美元。”⑥越南军费的开支接近国民生产总值的3%。由于财力有限,又将相当部分用于发展国防,所以越南没有多少资金用于发展经济所急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到目前,越南尚无严格管理的高速公路,铁路大多数还是法国殖民时期留下来的米轨路段,市政建设也相当滞后。因此,越南经济在多年高速增长之后,已在近年慢了下来。
  尽管作为国家层面的经济还不发达,但越南比较成功的一点是,改革发展很注重民生,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藏富于民,用人们常说的话,越南是“国穷民富”。越南人的生活水平已大大提升。1980年越南人均GDP仅约100美元,2012年已达到约1500美元。而且,越南人的实际生活水平要比国际通常定义的这个发展阶段要高,很多人已不满足于在国内旅游,每年有大量的越南人走出国门,到国外去旅游。
  越南有一个很值得关注也很重要的情况是土地问题,其土地虽是公有的,但土地使用权归个人所有,可以转让、继承、买卖。河内、西贡等城市的职工、干部,每个人都会分得30、50平方米的土地,用于建个人的房子,所以很多人都有一栋楼,三层到五层,而且内部装修都很不错。如果把他们的房子、土地使用权这一块也加起来,其财产的价值是不低的,其平均财产的价值可能跟中国不相上下,甚至有可能超过。
  一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经过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急剧变化,当前世界共产主义运动正处于低潮。现在世界只剩下5个社会主义国家,越南是其中之一。越南由一个党即共产党长期执政。与中国相似,在政治体制方面越南采取渐进式的改革。同时,越南也强调把马列主义与本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走自己的路。
  首先,加快立法步伐,目标是建设一个法治国家,逐步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越南宪法第4条规定,“党的一切组织都在宪法和法律框架内活动”。⑦
  其次,实行三权分工。越南政体的特点是国家权力既集中,又有分工,在坚持共产党一党执政的同时,强调“国家权力统一而实行立法、行政与司法三权的分工合作”。⑧国会的权力和作用愈来愈突出,其拥有三大职能:“国会有立宪立法权、对国家权力机关的最高监督权和国家发展计划及对内对外重大民生问题决定权。”
  越南最高国家领导人形成“四驾马车”的分工与制衡,包括党的总书记、政府总理、国家主席和国会主席。总书记是党的军事委员会主席,把握大政方针和重大人事布局,对党和国家享有最高领导权,但不是绝对权威,有学者称之为“弱王现象”;政府总理是党的政治局委员,“负责政府的工作,领导政府的组成人员和各级政府的首长”,是越南最有实权的人物;国家主席也是党的政治局委员,“国家主席是国家首脑,对内对外代表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是“人民武装力量的统帅和国家国防安全委员会主席”,既是一个荣誉职务,也有极大的权力和实质影响力;国会主席也是党的政治局委员,虽然没有直接的党政实权,但其所领导的国会对国家权力机构及国计民生拥有最高的监督权。
  再次,推进民主改革。越南的政治体制改革始于1991年召开的越共七大,至今已有20多年。作为共产党一党领导下的民主发展进程,备受世人关注。
  一是改革选举制度。近年来,越南大大增加了选举的透明度,扩大了选举的差额。比较令人关注的是越南的国会代表以及地方议会代表的选举。在正式选举前,候选人的姓名、年龄、民族、文化程度、职业、职务都被刊登出来,提前一个月公布,让广大选民充分了解和酝酿,做好参加选举投票的准备。2011年召开的越共十一大“中央委员选举差额达24.4%,候补委员差额144%,政治局委员差额70%”。
  越南的国会代表可以毛遂自荐,并获得当选。2007年,在越南十二届国会代表选举中,列入候选代表名单的自荐候选人共计30人,最终有1人当选。
  二是发展党内民主。这些年,越南大力推进行政机构改革,实行领导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重大问题事先经专家论证,再发动群众讨论,然后做出决策并付诸实施;增加选举的透明度,加强舆论监督,推进社会生活的民主化。越共已明确规定,总书记最多只能任两届,而且在换届选举时先举行酝酿和预选,然后再进行正式选举。
  越南一次里程碑式的党内民主实践是,2006年越共十大上,就该党新的一任总书记推举出两名候选者来进行了一次预选。尽管这不是一次真正的差额选举,而且其中有一名候选者自动放弃了预选,但在越共党内民主上仍是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改革。
  三是充分发挥国会的作用。越南国会的作用愈来愈令人刮目相看。越南国会年度会议一般都会对上至总理,下至一般的部长进行质询,并现场电视直播。2010年,越南国会曾经否定了政府提出的重大项目——北南高铁,引起国际上极大关注。尤其是2013年6月10日,越南第13届国会第五次会议上,国会代表以无记名方式对包括国家主席、国会主席、政府总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及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等在内的47名官员进行了信任投票。投票结果是,在全部492名国会代表投出的信任票中,国家主席张晋创获得330张“非常信任”票、133张“信任”票和28张“信任度低”票;国会主席阮生雄的得票分别为328张、139张和25张;总理阮晋勇分别只有210票、122票和160票。⑨根据2012年11月通过的信任投票法案,国会将每年举行一次信任投票,如果半数以上的国会代表连续两年对一名官员投“信任度低”票,该官员就可能面对辞职或解职的压力。虽然这次投票47名官员均过关,但确实彰显了国会对执政者的有力监督。
  四是加强媒体监督。1987年,时任越共总书记的阮文灵提出了应该把新闻媒体办成“人民论坛”,这被认为是越南新闻媒体开放的转折点。此前,新闻媒体仅仅是越南党和政府的“喉舌”而已。新闻立法是媒体运作的前提。革新开放以来,越南1989年颁布了《新闻法》,1992年颁布了实施细则。越南公民享有“对党的政策、主张、道路以及国家的法律发表建设性意见”,以及“通过新闻媒介对各党组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与各组织成员进行建议、批评、诉讼”等权利。   如今越南的新闻媒体在国家公共生活中的作用已无可替代。越共九大以来,越共的政治报告草案都会在媒体上进行讨论。越南的一些重大政治、经济、民生问题也经常在主要报刊、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上进行讨论。
  越南会否成为另一个新加坡。越南在革新开放进程中,始终存在着国内国外对民主政治建设的不同声音。越南的政治改革将是和平演变还是民主政治的良性发展?确实,近年来对于越南的政治发展,一方面西方民主思潮的干扰从未停止,包括一些海外越侨,不断呼吁效仿颜色革命,企图推翻越共政府。另一方面,越南国内也出现了一批由律师、记者、宗教人士、博客作者等反对派,以及一些人参与未被登记的越南改革党、民主党等党派活动,利用一切机会兜售西方多党制民主。面对如此复杂的态势,越南一方面反对西方的和平演变,同时政治改革也在循序渐进,不断地向前推进。
  处于变革转型中的越南,有受中国影响的一面,同时也应看到越南国情有其独特的一些方面,如曾被法国殖民侵略和统治约一个世纪,后来美国人在南方也侵占了近20年。西方对越南的物质文化有相当深刻的影响,连使用了两千多年的方块字也都变成了拼音文字。越共掌权执政以来,其政治运动的发展一般都比较温和,没有出现过像前苏联那样的肃反扩大化和对同志的残酷斗争;在当今世界格局中,越南安全战略上愈来愈倚重美国来平衡中国,美国就往往借此对越南摆出人权祖师爷的面孔。越南1995年加入了东盟,东盟大多数国家的政治体制是与越南不同的,东盟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建成政治安全共同体。东盟多数国家对越南的影响肯定会大于越南对它们的影响。
  不过,当今越南无论政治改革如何演变,一个重要的事实是,越南只有一个党,而且非常强大,有300多万党员,约占总人口的3%。这个现实不会在一两天,也不会在一两年改变。其实,越南与新加坡的国情很接近。在历史文化背景方面,都有华人血统,相同的祖先崇拜与儒释道信仰,也都有过西方的殖民地经历;在当今的国际背景中,两国都是东盟成员国,对中美都奉行大国平衡战略;越南在革新开放中日益强调建设法治国家,甚至提出把越共的活动置于法律框架之内;越南有西学经历的人逐步登上政治舞台。从上述情况看,越南与新加坡有如此多的相同点,不得不让人联想到,越南政治改革的终极目标会不会成为另一个新加坡?改革开放后,越南一直邀请新加坡领导人李光耀担任发展顾问。2013年9月,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访问越南,两国共同发布联合声明,宣布新越正式成为战略伙伴国。越南是美国和法国之外,新加坡的第三个战略伙伴国。
  这个猜想是为时过早,或是天方夜谭?不妨拭目以待。
  历史文化与中越互信
  人们常把越南等同于一般的东南亚国家,其实越南的历史、种族、文化与其他东南亚国家差异很大。
  越南的历史文化特点。首先是文明史长,建国史短。一些地方的文明历史很长,但建立国家的历史则不长,如美国很早就有印第安人在那里繁衍生息,欧洲不断往那里移民,但其建国是在18世纪的事情。越南也是这样,公元前这里就有了和平文化、北山文化、雒越部落的发展,以及后来中国在这里设立了1000多年的郡县,但直到公元10世纪才独立建国。
  《史记》明确记载,秦始皇33年⑩已“略取陆梁地,为桂林、南海、象郡”三郡,其中象郡“即今安南”。自秦至唐,交趾地区一直都在中国的版图内。随着安南地区经济社会日益发展,范围不断扩大,从红河三角洲拓展到了今越南的中部地区,越南的独立有了物质文化基础。唐末宋初,中央政府控制能力减弱,安南地区的土豪趁机割据自立。公元968年,丁部领击败割据的“十二使君”,建立丁朝。学术界一般将公元968年作为越南建国的开始。北京大学编写出版的《东南亚古代史》在论述东南亚的早期国家时指出,今越南土地上只有占婆古国,“968年,丁部领建立丁朝,史称‘丁先皇’,从此,越南自主国家正式确立,并开始稳定下来”。此后,越南历代统治者都遣使向中国进贡请封,中国也将越南视为“藩属”。尽管名义上与中国仍然保持着宗藩关系,但此后的越南实际上已完全独立于中国。
  国外有一些历史教科书所说的越南历史上有过“文郎国”、“瓯骆国”,这只是神话传说,中国正史从来没有记载。公元10世纪末以前,交趾地区的历史应依据中国的史书记载为准。
  越南独立建国前,安南地区发生过多次起义暴动。一些国外的教科书往往把它定性为抗击外来的入侵。这里有三个问题值得讨论:一是当时该地区尚在中国的版图内,这些起义暴动定性为国内的农民起义或反抗官府的统治,都是可以的,而如果把它定性为反抗另一个国家的民族的外来入侵,则不符合当时客观现实。二是教科书从小学到大学一代又一代、如此长期向后人灌输一种带有强烈民族主义倾向、不符合客观现实的意识和观点,会有利于中越友好吗?其实,从长远来说对越南也是不利的。任何事情都要实事求是,看其长远的影响后果。三是如果追根求源,京族本来就是汉民族与当地世居族群的融合体,一些所谓反抗外来汉族统治的人本身也是源自华夏中原,甚至越南建国以来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是华裔。如果总是这样把斗争都往反抗外来民族斗争上引的话,从事理上说不通,那么从对祖先的感情上说得过去吗?
  其次,越南主体民族京族与东南亚土生华人相比有很多特点。马来西亚、印尼等东南亚国家有很多土生华人,他们是早年中国人移民与当地土著结合繁衍的后裔。这些称为“岜岜”、“娘惹”的东南亚土生华人特征有:一是混血,即中国移民与当地土著融合。早期移居的华人一般是中国男子为多,他们娶当地土著女子为妻,生儿育女,繁衍后代。二是保留华人的宗教信仰和传统习俗,尤其是祖先崇拜、过春节等。三是讲受华语影响很大的当地语言。如峇峇马来语含有大量的华语借词,而且这些借词相当部分是移出祖籍地的方言。四是保留华人的姓氏,有一个中文姓名。五是在民族认同上仍然认为自己是华人。
  对照东南亚土生华人的若干特征,越南京族的状况有过之而无不及。第一,中国人从秦汉开始就已大量移居安南,与当地的世居族群融合,这要比其他东南亚国家华人移居时间早得多。第二,越南京族保留的中国传统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比其他东南亚国家土生华人只多不少。越南人不但过春节、贴春联,而且结婚一定要贴大红汉字 “囍”。第三,越南语里有70%的词汇源自汉语,这比其他任何东南亚国家土生华人使用的语言所含华语借词的比例都高得多。第四,越南人使用姓名与中国人几乎一样,越南的大姓有“阮”、“陈”、“黎”、“李”、“刘”等,这些在中国也是常见的姓。只是有一点,在族称认同上,越南主体民族京族不认为自己是华人。尽管如前所言,越南京族汉化程度要远远高于其他的东南亚国家土生华人,甚至有一些越南人也干脆就自认是汉族。不过,考虑到越南毕竟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在族称认同上,其自身的选择值得尊重。   第三是祖先崇拜与儒释道根深蒂固。自古以来,越南在土生文化的基础上先传承了华夏文化,后来又受到印度文化,近代法国文化、还有现代美国文化的影响。越南当代文化中保留下来的具有鲜明土著文化特色的成分很少,更多的是后来在中原族群南下带来的华夏文化与当地世居族群文化融合的基础上,吸收外来文化并逐步本土化的产物,其中华夏文化始终居主导和基础地位,祖先崇拜与儒释道根深蒂固。
  从公元前3世纪以来,随着华夏族群的南迁,中国传统的祖先崇拜、孝道尊严等传入安南。到了近现代,尽管受西方列强近一个世纪的殖民统治,接受西方文化的洗礼,但越南一直到今天,上至国家,下至黎民百姓,对祖先崇拜的信仰和祭祖习俗依然如故。跟中国相似,越南祭祖的习俗具有全国性和全民性,大致也是分为家祭、族祭和国家公祭三种。
  自秦汉起,跟随华夏族群的身影,儒学也逐步浸润交趾。越南人习惯把儒家传统思想称为儒教,又称孔教。由于历史原因,儒学两千年来对越南的社会和家庭产生了巨大影响,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想、文化、教育、习惯行为。今日越南以胡志明思想为国家的指导思想。而胡志明思想的三大来源为儒家传统思想、马列主义和民族主义。
  越南佛教大体属北传佛教,约于公元2世纪开始从中原传入交趾地区。近两千年来,佛教对越南影响相当大,信徒也很多。越南是佛教信仰人数较多的国家之一。各地的寺庙处处可见,几乎每个村子都有拜佛的庙。跟中国人的习惯差不多,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就是越南人烧香拜佛的日子,各个庙里从早到晚都是拜佛的人流。有人去庙里拜,也有人在家里拜。
  在越南,宗教信仰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常常会儒释道三教合一。在世俗学问上,为达到“治国安民”而推崇儒教;在出世学问上,则崇奉佛教和道教。时至今日,在越南的寺院中,常常是一个屋檐下既供奉佛教人物,又有道教的神案,甚至于在一些地方,在大殿的中央供奉佛像,孔子、老子的塑像则分别立在两边。越南带有本土特色的高台教,以道教为主,糅合了道、佛、儒、基督教的教义。
  越南人最早使用的文字是汉字,称其为“儒字”。从秦朝开始,汉字就逐渐传入当时的交趾地区。10世纪中叶,越南建立自主封建国家后仍把汉字作为国家正式文字使用。1075年,越南开始实行中国式的科举制度,直到1918年法国殖民者才宣布废除科举和汉文,而越南政府到20世纪40年代才明令废止汉字。越南废除科举比中国还要晚。越南使用汉字达两千多年,而使用现代拼音文字的越语尚不足百年。现代越南语中有70%的词汇是汉根词,可以像广东话那样,用汉越语音来朗读中文书报。
  此外,越南的历法与中国的历法几乎一样,既用公历,也用农历,用天干地支纪年,与中国一样也有二十四节气,以及有与中国大同小异的十二生肖。由于历法相同,越南与中国的节庆习俗也几乎如出一辙,都有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
  中越国情相似、关系密切。“三同”、“四相”,是中越关系的高度概括。“三同”即“同种、同文、同志”。越南人民的伟大领袖胡志明说过:“越中两国,同种同文。”越南社会科学院阮辉贵教授给中越关系再加一“同”:“同志”。“四相”,即“山水相连、文化相通、理想相同、利益相关”。这是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访越发表演讲时对中越关系的一个概括表述。如果把“三同”与“四相”合并起来,实际上中越关系之密切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
  地理上山水相连:地理上越南与中国既有陆地边界,也有海上边界。陆地边界1347公里,中国的广西、云南两省区与越南的广宁、谅山、高平、河江、老街、莱州、奠边7省交界。海上中国的海南、广东、广西3省区与越南隔北部湾相望。古时候,我国的广东、广西、海南与越南的中北部同属于岭南地区。
  族群上血脉相通:由于越南在公元968年以前长期在中国版图内,即使后来独立了,也有大量的中国人不断移居越南,所以越南的主体民族京族是一个当地世居族群与华夏移民的融合体。越南重要史学家陈重金先生在其《越南通史》中说:“无论我们属于哪一个种类,但由于后来中国统治我国1000多年,有时还派40多万兵,则必然是我们旧的苗裔已与中国人混血之后,才形成今天的越南人。”
  文化上根连在一起:自古以来两国居民就友好往来,通商甚至通婚;越南也属于东方文化圈中一员,恪守祖先崇拜和儒释道的传统意识信仰,长期使用汉字达两千多年。中越人民拥有非常相似的价值观念和文化认同感,文根相连,斩不断,理还乱。
  政治上体制相同:中越两国在20世纪50~70年代,一度是“同志加兄弟”的关系。中越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思想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相同,都在进行改革开放和经济转型。改革开放以来,两国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都面临相同或相似的困难与挑战。
  利益上密切关联:由上述特点所决定,中越两国的政治前途、经济利益、文化进步、社会安全都是息息相关的。无论是中国还是越南都把相互关系视为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远亲不如近邻”。中国在奉行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中,视“周边为首要”,提倡与周边国家建立命运共同体。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就特别重视越南,即使自己勒紧裤腰带,也援越抗法、援越抗美,无偿援助越南达200多亿美元,甚至还派出了30多万军队前往越南作战。为了越南的独立和统一,至今仍有1100多名中国战士长眠在越南的土地上。这段历史尘封多年,中国人过去视为秘密而从不公开,一直到改革开放才逐步为世人所了解。
  重拾互信,致力千年睦邻友好。从一家人到宗藩关系,再到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与半封建殖民地的关系,然后中国人民帮助越南人民先后赶走了法国人和美国人,使越南获得了真正的独立,成为一个现代国家。中越两国两千多年恩恩怨怨,近40年来,中越关系又曾大起大落;20世纪70年代末,双方兵戎相见;80年代,怒目相视;90年代终于走向正常化,中越之间也建立起了正常的国际关系。
  面对世界格局、地区形势以及双方国内考量,近中期的中越关系可以有多种选择:   ——从有利于双方,也有利于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两国做到睦邻友好,积极合作,平等互利,发展共赢;
  ——在错综复杂的局势下,由于双方判断的失误,两国走向对抗,甚至会发生类似1979年那样的冲突;
  ——出于各自不同的考量,两国处于一种不战不和、不冷不热的状态。
  从1991年中越恢复关系正常化以来的20多年情况看,两国都在探讨一种双方均可接受、可控的关系模式。在中国的邻居中,越南既不同于朝鲜,也不同与菲律宾。尽管中越间不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出于维护双方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利益考量,两国总能控制住局势,把握住发展的大方向。无论是从历史的经验教训,还是从两国眼前及今后的长远利益来看,甚至从有利于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发展看,尽管两国关系不会一帆风顺,但中越都没有理由在可预见的未来不进行交流合作。南海问题事关国家主权,无论哪个国家都是难以让步的。经过最近一轮的博弈,与中越关系密切相关的南海问题情势有所转变,各国都有了合作的意愿,特别是越南的态度引人注目。各国对问题的管控有了一定的共识。不过,应该看到领土主权之争的中越结构性矛盾还在,往后仍将继续考验两国外交部门以及领导人的智慧。
  上述可见,中越友好有很多正能量,也有不少消极因素。消极因素中,最重要的不是两国贸易的不平衡,尽管这些年中越贸易中越方是逆差,但越南购买的很多是生产资料和原材料,然后加工出口到欧美,从欧美获得了大额的贸易盈余;也不是南海岛礁争端,因为越南是侵占我岛礁最多的一方。而且,这些障碍都是有形的。其实最重要,影响最深远的是互信问题。中日存在教科书问题,中越也有教科书问题。长期以来,越南的教科书一直宣传历史上中国侵犯越南,是越南的威胁,使得越南民众对中国有着很深的误解和心理障碍。这个问题不彻底解决,中越很难真正达到互信。而历史事实是,古代的中越曾是一家人。越南在公元10世纪独立之前是中国的一部分,作为中国的郡县,这一时期的双边关系是内地与边远地区的关系,所发生的一切事件是国内的问题,不是国与国的关系,更谈不上是中国侵略越南。史籍对这段历史有明确记载,任何人篡改不了。
  本着正本清源,回归客观事实,消除越南人潜意识中对中国人的不信任感,以增进两国人民的互信,建议两国历史学者共同探讨,达成对中越古代关系的共识,并用教科书来教育下一代,避免由于对历史的误解而危害中越长期友好。
  越南汉化程度比任何国家都要深,法国殖民后开启了去汉化进程,随着近年来中国的崛起,越南对汉文化有了认同的苗头,学汉语的人愈来愈多,到中国来寻找文化之根的人也日益增加。希望出于对共同的东方文化之认同,逐步消除历史的误会和心理障碍,使中越两国及两国人民长远友好下去。
  注释
  Nguyen Khac Huynh, "Mot So Suy Nghi Ve May Bai Hoc Quan Trong Nhat", tren "Hoi Thao Khoa Hoc:50 Nam Ngoai Giao Viet Nam Duoi Su Lanh Dao Cua Dang Cong San Viet Nam 1945-1995", cua Hoc Vien Quan He Quoc Te thuoc bo ngoai giao Viet Nam, ngay 22 thang 8 nam 1995.
  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东南亚简报》,2012年第2期。
  越南《人民报》,2013年10月30日。
  相当于8000万到1.2亿美元。
  古小松主编:《越南报告:2012-2013》,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3年。
  [俄]尼古拉·诺维奇科夫:《俄罗斯武器的可靠买主》,俄罗斯《军工信使》周报,2013年7月31日。
  [越]阮凤:《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问答》(越文),河内:越南国家政治出版社,2005年,第47、139页。
  据新加坡2013年6月12日《联合早报》网文章《越南47位领导人和高官通过信任投票》。
  公元前214年。
  梁志明等:《东南亚古代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312页。
  曹云华:《变异与保持——东南亚华人的文化适应》,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1年,第362~269页。
  2005年11月1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越南国会发表题为《增进友好互信 促进共同发展》的演讲。
  Tran Trong Kim: Viet Nam Su Luoc, trang 17, nha xuat ban van hoa thong tin Viet Nam xuat ban nam 2006 tai Ha Noi. ([越]陈重金:《越南史略》,河内:越南文化通讯出版社,2006年,第17页。中国商务印书馆翻译出版该书的书名是《越南通史》。)
  李谷:《从恩恩怨怨到平等互利——世纪之交的中越关系研究》,香港:红蓝出版公司,2001年。
  责 编∕杨昀赟
  古小松,广西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东南亚研究所所长,中国东南亚研究会副会长。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与政治、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区域经济。主要著作有《越南的社会主义》、《中越关系研究》等。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中共第一份专业新闻摄影报刊《晋察冀画报》(1942-1945)为中心,以此观察抗战期间晋察冀敌后摄影的历史缘起,中共关于自身的影像型塑,以及图像在政治运作之下所取得的“动员”势能。这一过程中,日文摄影画报《北支》也以“对读”的形式被引入讨论,以期在互补的视野之下,呈现两种话语逻辑下的两套视觉叙事。  关键词:《晋察冀画报》;《北支》;战争;摄影;沙飞  一、《晋察冀画报》与敌后摄影  
【摘要】重大突发事件是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集中呈现与建构的重要节点。新冠肺炎疫情不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同时也是以“95后”“00后”为主体的当代大学生经历的第一次重大突发事件。基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针对大学生群体的问卷调研数据,分析当代大学生在此次重大突发事件中安全感与焦虑感始终交织、多元化与类型化成为常态、表达欲与参与度显著提高
陈贵云(民进重庆市委会主委):  厉行勤俭节约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公开的大吃大喝少了,由明转暗的公款消费可能依然存在;表面的铺张挥霍少了,潜在的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可能依然如故;短期内的浪费现象少了,长期形成的“讲排场”、“比阔气”之风可能依然盛行。奢侈浪费不仅挥霍了财富,透支了资源,还会造成贫富对立,激化官民矛盾。应压缩公务接待范围,制定统一的接待标准。  刘彦华(民进赤峰市委会副主委):  民
摘 要:鲁迅编辑《莽原》、《国民新报副刊》,主要将它们作为发现和培养青年作家的阵地,培养新的青年批评主体,并明确提出了进行“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的文学观,文体选择以杂文为主。青年作者有意识地创作鲁迅期待的议论性批评性文章,有了明确的杂文创作意识,并向鲁迅编辑的报刊投稿。经鲁迅收藏,保存至今的青年作者稿件就有二百多篇。鲁迅有明确的编刊思路,对大部分来稿不甚满意,而且并不选用虽然质量高、但宗旨不同
【摘要】由于历史、文化、语言等原因,魁北克省构成了加拿大联邦中的一个“特殊社会”。20世纪60年代,伴随着“平静革命”,魁北克省内的新型民族主义开始高涨。主张魁北克主权独立的魁北克人党在执政期间,分别于1980年和1995年在魁北克省组织了两次关于魁北克主权独立的公投。虽然在这两次公投中,主权独立派都未获胜,但魁北克人党并未放弃组织第三次公投的可能性。如果魁北克人党在第三次公投中再失败,那可能就意
中共十八大报告以可观的篇幅论述“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这是自1991年提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以来,再一次把协商民主从一种民主形式上升为一种制度形式,成为我国国家政治制度层面上的一个重要部分,意义重大且深远。报告对协商民主的新定位,如新风扑面,社会各界特别是政协深受鼓舞,参与协商的热情空前高涨。  人民政协是协商民主最重要的组成形式。认真审视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国民主政治的历程,统
摘 要:乡愁是中西文学长久以来广泛关注的主题,围绕此展开的构思与创作各有千秋。龚刚教授提出“乡愁三境”概念,明晰地对不同形式的乡愁予以系统划分,而其中最高境界则是哲性乡愁。本文将阐释离散诗人的代表郑愁予对于这一终极问题的思考与解答,从哲学和美学的维度探究其笔下哲性乡愁的具体建构,并分析这位侠客诗人哲性乡愁创作的源泉。  关键词:哲性乡愁;郑愁予;性命安顿之所;精神本真;诗性还乡  龚刚教授于《论台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2010年共有各类普通高校2305所,在校生总数超过2000万人,规模居世界第一。但不容忽视的是,高等教育在办学指导思想上普遍追求大而全;在大学定位上大多强调研究型和综合性;在战略目标上过度偏重占地面积、学生规模和教师人数,直接后果就是千校一面。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提高大学的竞争力?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现实挑战。  一、大学竞争力的前提是目标定位  一流大学都特别
摘 要:卢卡奇始终认为艺术是表达真理的工具,其《小说理论》既不同意谢林式的观念,又反对黑格尔的反谢林观念。他在二战前后的共产主义美学观点认为:艺术本身并不能改变世界,但可以为我们提供关于真实境况的知识。在《审美特性》中,反映(Wiederspiegelung)意味着外部世界之客观条件与此世界所激发出的人类情感之间的相互联系,这是艺术的基本主旨,如此,情感作为艺术之认知内容的组成部分也进入到了卢卡奇
近年来,民进中央机关连年举办处长工作研讨会,大家就如何当好处长,处长的地位、作用和工作方法、技巧,以及处长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素养等进行研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收获了丰硕的成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今年处长工作研讨会的主题是:结合本职工作谈如何加强处室建设,如何当好处长,提高处室服务能力,并反思工作中的不足。严隽琪主席强调,随着我国多党合作事业的不断深入,民进中央机关的工作也要不断拓展。经过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