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实年初我就看过“别克大师系列”—蒙特利尔爵士芭蕾舞团《摩登时代》,欣赏到了一场超乎想象的伟大演出,还有幸在“大师班”体验活动中与舞蹈大师们“亲密接触”。而这一次荷兰舞蹈剧场—NDT(Nederlands Dans Theater)将舞蹈的多元融合与创新发挥到了极致,又一次颠覆了我对舞蹈的观念。
说起来,别克大师系列真可谓是舞蹈爱好者的福音。除了今年这两场殿堂级舞蹈演出,英国皇家芭蕾舞团、玛莎·葛兰姆现代舞团这些舞蹈界如雷贯耳的名字同样曾出现在别克大师系列的演出名单中。
1959年NDT创立,但它的崛起始于1975年。这一年,年仅28岁的捷克编舞大师依利·基利安(Jirí Kylián)出任舞团联合艺术总监,两年后独自执掌舞团,凭借一部《小交响曲》引领NDT进入了最辉煌的时代。舞团现在的主力编舞搭档索尔·里昂(Sol León)和保罗·莱福德(Paul Lightfoot)也都是基利安一手培养出来的,后者也是NDT现任艺术总监,两位都继承了基利安的理念:“创作的秘诀是真实感。也许这种东西别人不喜欢,但这是你情感的表达,这个秘诀我们会一直传承下去。不管你的创作成功还是失败,都是有创意的。”
在我国著名舞蹈家黄豆豆眼中,NDT是“天团”一般的存在,他跟回忆起当年第一次看NDT演出录像的场面说:“20年前我在北京舞蹈學院,那时候临近圣诞节,外面很冷,我们一群人裹着军大衣一起看,气都不敢喘。”
我有幸参与了黄豆豆与两位编舞的对谈,也受到不少启发,谈及“舞蹈剧场”这个概念,保罗给出了自己的一番解释:“舞蹈剧场有两个概念,一是舞蹈,二是戏剧。其实就是给舞蹈更多的空间,让你能够沟通、思考,能够讲故事也可以抽象。”
NDT主要根据年龄划分为3个团,这一次来到上海的是舞团的中坚力量I团(II团偏年轻,III团偏年长),他们在这3天共带来6个作品、两套舞码。我有幸观看了《藏身之处》《挥别》以及《狩猎我心》。
《藏身之处》(Safe as Houses)是索尔·里昂和保罗·莱福德创作于2001年的作品。这是一部东西方文化理念融合碰撞的杰作,在巴赫的音乐中,音符与沉默相间,而《易经》的阴阳、黑白、变与不变流淌而出。
在《藏身之处》这部舞作中,水墨质感的枝条藤蔓布满了三面白色的幕布,舞台中间的横板匀速旋转,画出一个个无形的圆圈,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阴阳两极的更替。舞者不仅需要与同伴一起完成舞蹈,还需要与这一块横板和谐相处,随之移动,或巧妙躲开。这样的设计别出心裁,让我想到了《呼吸》中的跷跷板,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处。黑白分立的舞者世界,在顺时和逆时的舞美运动中,产生了变化万千的时空交织意象。
第二部作品《挥别》是NDT签约编舞克里斯朵·派特首演于2014年的作品。派特以发生在好友杨格身上的故事为蓝本—杨格是加拿大另一位知名舞蹈家,2009年一场家庭聚会的火灾夺走了他女儿和侄子、侄女的性命。
该作品中,派特的伴侣乔·高尔·泰勒特别为此设计的手工制作布景为画面主轴,该布景是泰勒以一张张特殊透光的纸片以隐形胶带粘黏而成,幕前剪影和幕后幻影交织,闪电也通过灯光的效果映在纸上,加之以雷鸣的生效,视听效果多了不少趣味。整部作品的主题非常明确,离开、挽回,离开、挽回……一名舞者多次离开舞台,而一名舞者在舞台上表现出的挣扎,象征着已成事实的生死两隔。
第三部作品《狩猎我心》其实是我最期待的舞蹈,因为之前索尔就提到了这部作品中用到了即时影像:“摄像机可以推进到舞者的面部表情,面部表情可以传达内心世界,不然只有肢体。这是有点类似默剧的形式,没有语言文字,但也讲了故事。”
舞作围绕“都市人心底隐秘的情感世界”展开,不断旋转的墙体将舞台分割为3个平行空间,而身陷不同的情感纠结中的人们,在3个平行空间中交集起舞。舞台上方有两块屏幕,在一个画面中,你能看到一名舞者背对着观众,将门拉开一道缝,而他的眼睛则被投射到了大屏幕上,有一种“偷窥”之感;与此同时,另一块屏幕上则显现出两名舞者在窗前的舞蹈。而在另一个画面中,两名舞者身处两个平行空间,却又一并在窗前跳舞或站立,女舞者将身体探入窗内,两个人就出现在了同一块屏幕上。
这部作品是编舞者对当下都市人生活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的反思之作。在人类居住模式越来越紧密的当下,在同一个建筑体内,每一堵薄薄的墙后就有一个完全不同的家庭世界,而每一扇门、每一扇窗间的距离却又是如此咫尺天涯。3个平行空间的移动让灯光可以通过遮挡的门、透光的窗实现明暗的变化,空间与光影的结合尤为令人叹服。
3部作品看下来,会发现NDT的舞作不是孤立的舞蹈,而是与多种艺术的结合,比如戏剧、影像以及对舞台空间的分割运用,这些都能让观众找到除了舞蹈之外的更多乐趣,但必须得承认一点—舞台上的所有都是为了舞蹈服务,舞蹈仍旧是最核心、最本质的存在。
说起来,别克大师系列真可谓是舞蹈爱好者的福音。除了今年这两场殿堂级舞蹈演出,英国皇家芭蕾舞团、玛莎·葛兰姆现代舞团这些舞蹈界如雷贯耳的名字同样曾出现在别克大师系列的演出名单中。
1959年NDT创立,但它的崛起始于1975年。这一年,年仅28岁的捷克编舞大师依利·基利安(Jirí Kylián)出任舞团联合艺术总监,两年后独自执掌舞团,凭借一部《小交响曲》引领NDT进入了最辉煌的时代。舞团现在的主力编舞搭档索尔·里昂(Sol León)和保罗·莱福德(Paul Lightfoot)也都是基利安一手培养出来的,后者也是NDT现任艺术总监,两位都继承了基利安的理念:“创作的秘诀是真实感。也许这种东西别人不喜欢,但这是你情感的表达,这个秘诀我们会一直传承下去。不管你的创作成功还是失败,都是有创意的。”
在我国著名舞蹈家黄豆豆眼中,NDT是“天团”一般的存在,他跟回忆起当年第一次看NDT演出录像的场面说:“20年前我在北京舞蹈學院,那时候临近圣诞节,外面很冷,我们一群人裹着军大衣一起看,气都不敢喘。”
我有幸参与了黄豆豆与两位编舞的对谈,也受到不少启发,谈及“舞蹈剧场”这个概念,保罗给出了自己的一番解释:“舞蹈剧场有两个概念,一是舞蹈,二是戏剧。其实就是给舞蹈更多的空间,让你能够沟通、思考,能够讲故事也可以抽象。”
NDT主要根据年龄划分为3个团,这一次来到上海的是舞团的中坚力量I团(II团偏年轻,III团偏年长),他们在这3天共带来6个作品、两套舞码。我有幸观看了《藏身之处》《挥别》以及《狩猎我心》。
《藏身之处》(Safe as Houses)是索尔·里昂和保罗·莱福德创作于2001年的作品。这是一部东西方文化理念融合碰撞的杰作,在巴赫的音乐中,音符与沉默相间,而《易经》的阴阳、黑白、变与不变流淌而出。
在《藏身之处》这部舞作中,水墨质感的枝条藤蔓布满了三面白色的幕布,舞台中间的横板匀速旋转,画出一个个无形的圆圈,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阴阳两极的更替。舞者不仅需要与同伴一起完成舞蹈,还需要与这一块横板和谐相处,随之移动,或巧妙躲开。这样的设计别出心裁,让我想到了《呼吸》中的跷跷板,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处。黑白分立的舞者世界,在顺时和逆时的舞美运动中,产生了变化万千的时空交织意象。
第二部作品《挥别》是NDT签约编舞克里斯朵·派特首演于2014年的作品。派特以发生在好友杨格身上的故事为蓝本—杨格是加拿大另一位知名舞蹈家,2009年一场家庭聚会的火灾夺走了他女儿和侄子、侄女的性命。
该作品中,派特的伴侣乔·高尔·泰勒特别为此设计的手工制作布景为画面主轴,该布景是泰勒以一张张特殊透光的纸片以隐形胶带粘黏而成,幕前剪影和幕后幻影交织,闪电也通过灯光的效果映在纸上,加之以雷鸣的生效,视听效果多了不少趣味。整部作品的主题非常明确,离开、挽回,离开、挽回……一名舞者多次离开舞台,而一名舞者在舞台上表现出的挣扎,象征着已成事实的生死两隔。
第三部作品《狩猎我心》其实是我最期待的舞蹈,因为之前索尔就提到了这部作品中用到了即时影像:“摄像机可以推进到舞者的面部表情,面部表情可以传达内心世界,不然只有肢体。这是有点类似默剧的形式,没有语言文字,但也讲了故事。”
舞作围绕“都市人心底隐秘的情感世界”展开,不断旋转的墙体将舞台分割为3个平行空间,而身陷不同的情感纠结中的人们,在3个平行空间中交集起舞。舞台上方有两块屏幕,在一个画面中,你能看到一名舞者背对着观众,将门拉开一道缝,而他的眼睛则被投射到了大屏幕上,有一种“偷窥”之感;与此同时,另一块屏幕上则显现出两名舞者在窗前的舞蹈。而在另一个画面中,两名舞者身处两个平行空间,却又一并在窗前跳舞或站立,女舞者将身体探入窗内,两个人就出现在了同一块屏幕上。
这部作品是编舞者对当下都市人生活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的反思之作。在人类居住模式越来越紧密的当下,在同一个建筑体内,每一堵薄薄的墙后就有一个完全不同的家庭世界,而每一扇门、每一扇窗间的距离却又是如此咫尺天涯。3个平行空间的移动让灯光可以通过遮挡的门、透光的窗实现明暗的变化,空间与光影的结合尤为令人叹服。
3部作品看下来,会发现NDT的舞作不是孤立的舞蹈,而是与多种艺术的结合,比如戏剧、影像以及对舞台空间的分割运用,这些都能让观众找到除了舞蹈之外的更多乐趣,但必须得承认一点—舞台上的所有都是为了舞蹈服务,舞蹈仍旧是最核心、最本质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