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企业有企业的危机,高校也有自己的危机,特别是教学质量危机。如何正确地进行危机管理,不仅有助于解决问题,更可以化“危”为“机”,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等教育 危机 危机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2(a)-0010-02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加快了改革步伐。在扩大招生规模、改善硬件设施、整合教育资源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同时也隐含着种种危机,特别是教学质量危机。
高校面临教学质量危机,并非危言耸听。大学向来被人称为学术的圣地,社会精英的摇篮。而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教育过程中最为基本、也最为重要的环节。教师的教育水平、教育方式、教课的内容,学生的学习能力、消化能力、创新能力共同决定着教育的成败。按照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的划分,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实际上已经进入了大众化阶段。也如马丁·特罗所言,在这个时期,高等教育质量问题变得非常突出起来。
马丁·特罗在在总结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规律后,提出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变化为标准,将高等教育发展进程分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的阶段,提出一个国家、地区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管理形式和入学条件等方面都会发生变化,这是对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教育质量滑坡的一种预警理论。
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历程,我们发现,凡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国家都曾出现过教学质量危机问题。20世纪70年代,美国高等教育在大发展之后,遇上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严重下降,高等教育出现了“信任危机”。同一时期,德国在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后,同样因为规模扩大带来质量下降,导致大学30%的辍学率。20世纪60年代中期,日本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然而严重的质量问题困扰了日本近20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在大众化教育阶段后同样面临教学质量危机的问题。
1 教学质量危机产生的原因
教学质量危机可以说是“教”与“学”之间的矛盾。造成教学危机的原因有三:
原因一:按照大学教育大众化的思想,近年来国内高校不断扩招,在“数量”上首先实现了教育的大众化。然而大众化并不意为着要以牺牲“质量”为代价。大众化高等教育与精英高等教育的本质区别不在于量的区别,量的区别仅仅是表面现象。而本质区别是办学层次的多样化、培养目标的多样化及适应多样化的社会需求。高等教育作为社会结构的组成部分之一,既要为不同的精神消费对象提供相应的消费服务,还要为不同的社会需求输出不同的消费产品。
目前,众多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趋同,脱离本校实际,从而导致教学质量不高,人才输出与社会需求脱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结世界高等教育时指出的“多样化是当今高等教育中值得欢迎的趋势,应当全力支持”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同时,由于学生数量的不断扩大,以及新专业、新学科的不断设立,教师资源越来越缺乏,教师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师生比从1998年的1:9.73提高到2002年的1:20,有的学校超过1:30。一旦“教”的环节出现质量下降,整个高等教育质量受到影响也就不足为奇。
原因二:长期以来,高校管理者都试图在高等教育应该学术型还是应用型之间找到唯一答案。然而这绝非0和1的游戏。高等教育可以也能够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目前,我们许多专业标榜学术的神圣性,然而恰恰造成了专业知识缺乏生命力。知识的神圣在于其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在于推动社会不断发展前进,而不再是因循守旧,故作玄虚。由于教学内容与社会脱节、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导致目前出现了学生“忽视学习,重视实习”的现象。有不少学生认为学不学都一样,反正书本上的知识到社会上就没什么用。
原因三:学生和学校管理者、老师之间缺乏信任和理解。学生纷纷被动学习,应付考试、应付老师,缺乏对其自身长期发展的思考。
2 发达国家高等教育面对教学质量危机的经验与启示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后,质量危机是世界性问题。发达国家的作法与经验或许能为我们解决我国的教学质量危机问题带来一些启迪。
2.1 从法律上保证必要的财政投入
日本之所以能在二战战败后迅速崛起,重要原因之一其对教育的重视。从1952到1974年,日本先后制定了《义务教育国库负担法》、《学校教育法》等系列保证教育投入的法规,使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由1955年的5.1%提高到1978年的8.4%,教育的振兴使日本从战争的废墟中很快成长为经济强国。其他如英国、法国等都有相应的法律保证财政对教育的投入。
2.2 注重完善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与机制
任何组织的健康发展都需要依靠制度来保障。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在制度保障方面做得较为周全。如英国建立了比较全面的教育质量评价保障体系,一是高等教育外部质量监控和评估体系,包括大学基金委员会、国家学位委员会、高等教育质量协会、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署、国家职业资格委员会和英国工业联盟等;二是高等教育质量监控和评估的内部体系,包括大学校长委员会、学术审计处、商业与技术教育委员会以及高等学校自我监控与评估制度等;三是民间的监督与评估,包括新闻媒体和民间组织,其中新闻媒体的影响非常大。
法国在保证高等教育质量方面主要也是通过评估来实现。其国家评估委员会是独立于政府的教育评估机构,负责对法国高等教育机构进行综合性整体评价,在此基础上对所评价的高校提出建议,以提高其教育质量。其他的教育评价机构还有国家工程师委员会、大学理事会和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等。
发达国家在完善教育质量评价保障体系的同时,还将评估的结果作为财政拨款和资助的依据,注重评估结果对拨款的影响,通过评估结论这个尺度确定拨款额度,既提高拨款的透明度、公正性和合理性,同时又能调动高校的积极性,全力关注教育质量的提高。
3 应对我国教学危机的对策和解决方案
发达国家关于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对我们有启迪和借鉴作用。根据发达国家经验和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归纳出一些对策和解决方案。
3.1 从法律上保障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
目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教兴国的政策需要国家财政的有力支持,这就需要在法律上保障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同时,要进一步建立完善高等教育法规定的“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借助市场的力量,运用市场机制,切实解决高等教育经费严重不足问题,切实改善各高等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
3.2 加强课堂互动,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金融时报》2005年10月7日的一篇社论,标题是《中国最脆弱的环节:为了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大学需要很大的改进》(China’s WeakestLink:FortheSakeofBusiness,UniversitiesNeedBigImprovements)。其社论的核心,不是说中国学生的英语水平不好,而是强调中国的大学质量太差,特别是受死记硬背的教育传统的影响,不鼓励学生的创造性,过分强调对老师不加质疑的尊重。目前,在国内高校,一名教师向数百名学生满堂灌的现象还不在少数。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厌学,不是逃课,就是上课睡觉。教学质量可想而知。今年来,不少老师开始鼓励学生课堂讨论,小组上台演讲的形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的积极性有很大提高。我有幸听取了几节中外合作课,发现在外教的课堂中,真正的主角是学生,老师则扮演主持人的角色,不停地提出问题,引导讨论的深化。学生死读书不行,只有让学生不断交流、碰撞、运用知识,才能真正吸收知识,创新知识,为自己所掌握。
同时,近年来兴起的学生对老师教学质量评价有其积极意义。作为教学服务的接受者,学生对老师进行评价有助于教师本人、学校管理者对教学质量有更为清楚的认识。
3.3 密切联系社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长期以来,由于专业课程脱离社会需要,导致学生对书本知识失去信任。从而应付考试、应付老师等被动学习现象不断产生。出于对将来就业的担心,学生们对公司实习、社会实践等项目非常热衷,甚至于逃学去公司“上班”。大学教学一方面承担着专业基础知识的普及,同时应该与社会有一个很好的衔接过程。只有这样才不至于让书本知识与社会实际脱节。在我所任职的上海外贸学院就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教育。比如在我校学位后基地,来自各大企业的经理人会对学生们的职业素养进行培训,在这些课堂上,既有最鲜活的案例,又有职场的经验和教训,很好地做到了专业与社会的衔接,非常受学生欢迎。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通过增加高等教育的实践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4 加强自我控制、自我评估
虽然高等教育质量受制于内外各方面因素,但主要因素还是在高校自身,在加强质量的外部保障体系构建的同时,高校自身要切实加强质量的内部保障的体系构建。一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学校立校之本、兴校之基、质量之源。二是加强自我评估体系。评估既是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手段,又是高等教育质量的有力监控和保障措施之一,已经被世界各国广泛使用。作为高校管理者,我们要真正完善高校自我评估,通过自我评估找问题找差距,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促进教育质量提高。
危机本身对一个组织来说,具有两方面作用:处理得不好,会给组织带来严重的破坏性;处理得当,能真正解决问题,为组织带来生机与活力,带来变革与发展的机遇。面对危机,一个组织如何转危为安,如何转“危”为“机”?没有发生危机,又如何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这正是对危机进行研究与管理的最终目的之所在。危机并不可怕,任何一个组织在其发展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不惧“疼痛”地发现病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有益于高校的健康成长。每一次危机既可能是失败的根源,又孕育着成功的种子,发现、拯教、培育以便收获这个潜在的成功机会,便是高校危机管理的精髓。
参考文献
[1]潘懋元、王伟廉主编,《高等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
【关键词】高等教育 危机 危机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2(a)-0010-02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加快了改革步伐。在扩大招生规模、改善硬件设施、整合教育资源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同时也隐含着种种危机,特别是教学质量危机。
高校面临教学质量危机,并非危言耸听。大学向来被人称为学术的圣地,社会精英的摇篮。而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教育过程中最为基本、也最为重要的环节。教师的教育水平、教育方式、教课的内容,学生的学习能力、消化能力、创新能力共同决定着教育的成败。按照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的划分,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实际上已经进入了大众化阶段。也如马丁·特罗所言,在这个时期,高等教育质量问题变得非常突出起来。
马丁·特罗在在总结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规律后,提出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变化为标准,将高等教育发展进程分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的阶段,提出一个国家、地区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管理形式和入学条件等方面都会发生变化,这是对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教育质量滑坡的一种预警理论。
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历程,我们发现,凡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国家都曾出现过教学质量危机问题。20世纪70年代,美国高等教育在大发展之后,遇上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严重下降,高等教育出现了“信任危机”。同一时期,德国在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后,同样因为规模扩大带来质量下降,导致大学30%的辍学率。20世纪60年代中期,日本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然而严重的质量问题困扰了日本近20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在大众化教育阶段后同样面临教学质量危机的问题。
1 教学质量危机产生的原因
教学质量危机可以说是“教”与“学”之间的矛盾。造成教学危机的原因有三:
原因一:按照大学教育大众化的思想,近年来国内高校不断扩招,在“数量”上首先实现了教育的大众化。然而大众化并不意为着要以牺牲“质量”为代价。大众化高等教育与精英高等教育的本质区别不在于量的区别,量的区别仅仅是表面现象。而本质区别是办学层次的多样化、培养目标的多样化及适应多样化的社会需求。高等教育作为社会结构的组成部分之一,既要为不同的精神消费对象提供相应的消费服务,还要为不同的社会需求输出不同的消费产品。
目前,众多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趋同,脱离本校实际,从而导致教学质量不高,人才输出与社会需求脱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结世界高等教育时指出的“多样化是当今高等教育中值得欢迎的趋势,应当全力支持”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同时,由于学生数量的不断扩大,以及新专业、新学科的不断设立,教师资源越来越缺乏,教师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师生比从1998年的1:9.73提高到2002年的1:20,有的学校超过1:30。一旦“教”的环节出现质量下降,整个高等教育质量受到影响也就不足为奇。
原因二:长期以来,高校管理者都试图在高等教育应该学术型还是应用型之间找到唯一答案。然而这绝非0和1的游戏。高等教育可以也能够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目前,我们许多专业标榜学术的神圣性,然而恰恰造成了专业知识缺乏生命力。知识的神圣在于其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在于推动社会不断发展前进,而不再是因循守旧,故作玄虚。由于教学内容与社会脱节、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导致目前出现了学生“忽视学习,重视实习”的现象。有不少学生认为学不学都一样,反正书本上的知识到社会上就没什么用。
原因三:学生和学校管理者、老师之间缺乏信任和理解。学生纷纷被动学习,应付考试、应付老师,缺乏对其自身长期发展的思考。
2 发达国家高等教育面对教学质量危机的经验与启示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后,质量危机是世界性问题。发达国家的作法与经验或许能为我们解决我国的教学质量危机问题带来一些启迪。
2.1 从法律上保证必要的财政投入
日本之所以能在二战战败后迅速崛起,重要原因之一其对教育的重视。从1952到1974年,日本先后制定了《义务教育国库负担法》、《学校教育法》等系列保证教育投入的法规,使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由1955年的5.1%提高到1978年的8.4%,教育的振兴使日本从战争的废墟中很快成长为经济强国。其他如英国、法国等都有相应的法律保证财政对教育的投入。
2.2 注重完善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与机制
任何组织的健康发展都需要依靠制度来保障。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在制度保障方面做得较为周全。如英国建立了比较全面的教育质量评价保障体系,一是高等教育外部质量监控和评估体系,包括大学基金委员会、国家学位委员会、高等教育质量协会、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署、国家职业资格委员会和英国工业联盟等;二是高等教育质量监控和评估的内部体系,包括大学校长委员会、学术审计处、商业与技术教育委员会以及高等学校自我监控与评估制度等;三是民间的监督与评估,包括新闻媒体和民间组织,其中新闻媒体的影响非常大。
法国在保证高等教育质量方面主要也是通过评估来实现。其国家评估委员会是独立于政府的教育评估机构,负责对法国高等教育机构进行综合性整体评价,在此基础上对所评价的高校提出建议,以提高其教育质量。其他的教育评价机构还有国家工程师委员会、大学理事会和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等。
发达国家在完善教育质量评价保障体系的同时,还将评估的结果作为财政拨款和资助的依据,注重评估结果对拨款的影响,通过评估结论这个尺度确定拨款额度,既提高拨款的透明度、公正性和合理性,同时又能调动高校的积极性,全力关注教育质量的提高。
3 应对我国教学危机的对策和解决方案
发达国家关于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对我们有启迪和借鉴作用。根据发达国家经验和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归纳出一些对策和解决方案。
3.1 从法律上保障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
目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教兴国的政策需要国家财政的有力支持,这就需要在法律上保障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同时,要进一步建立完善高等教育法规定的“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借助市场的力量,运用市场机制,切实解决高等教育经费严重不足问题,切实改善各高等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
3.2 加强课堂互动,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金融时报》2005年10月7日的一篇社论,标题是《中国最脆弱的环节:为了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大学需要很大的改进》(China’s WeakestLink:FortheSakeofBusiness,UniversitiesNeedBigImprovements)。其社论的核心,不是说中国学生的英语水平不好,而是强调中国的大学质量太差,特别是受死记硬背的教育传统的影响,不鼓励学生的创造性,过分强调对老师不加质疑的尊重。目前,在国内高校,一名教师向数百名学生满堂灌的现象还不在少数。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厌学,不是逃课,就是上课睡觉。教学质量可想而知。今年来,不少老师开始鼓励学生课堂讨论,小组上台演讲的形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的积极性有很大提高。我有幸听取了几节中外合作课,发现在外教的课堂中,真正的主角是学生,老师则扮演主持人的角色,不停地提出问题,引导讨论的深化。学生死读书不行,只有让学生不断交流、碰撞、运用知识,才能真正吸收知识,创新知识,为自己所掌握。
同时,近年来兴起的学生对老师教学质量评价有其积极意义。作为教学服务的接受者,学生对老师进行评价有助于教师本人、学校管理者对教学质量有更为清楚的认识。
3.3 密切联系社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长期以来,由于专业课程脱离社会需要,导致学生对书本知识失去信任。从而应付考试、应付老师等被动学习现象不断产生。出于对将来就业的担心,学生们对公司实习、社会实践等项目非常热衷,甚至于逃学去公司“上班”。大学教学一方面承担着专业基础知识的普及,同时应该与社会有一个很好的衔接过程。只有这样才不至于让书本知识与社会实际脱节。在我所任职的上海外贸学院就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教育。比如在我校学位后基地,来自各大企业的经理人会对学生们的职业素养进行培训,在这些课堂上,既有最鲜活的案例,又有职场的经验和教训,很好地做到了专业与社会的衔接,非常受学生欢迎。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通过增加高等教育的实践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4 加强自我控制、自我评估
虽然高等教育质量受制于内外各方面因素,但主要因素还是在高校自身,在加强质量的外部保障体系构建的同时,高校自身要切实加强质量的内部保障的体系构建。一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学校立校之本、兴校之基、质量之源。二是加强自我评估体系。评估既是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手段,又是高等教育质量的有力监控和保障措施之一,已经被世界各国广泛使用。作为高校管理者,我们要真正完善高校自我评估,通过自我评估找问题找差距,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促进教育质量提高。
危机本身对一个组织来说,具有两方面作用:处理得不好,会给组织带来严重的破坏性;处理得当,能真正解决问题,为组织带来生机与活力,带来变革与发展的机遇。面对危机,一个组织如何转危为安,如何转“危”为“机”?没有发生危机,又如何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这正是对危机进行研究与管理的最终目的之所在。危机并不可怕,任何一个组织在其发展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不惧“疼痛”地发现病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有益于高校的健康成长。每一次危机既可能是失败的根源,又孕育着成功的种子,发现、拯教、培育以便收获这个潜在的成功机会,便是高校危机管理的精髓。
参考文献
[1]潘懋元、王伟廉主编,《高等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