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圣经》精神内涵

来源 :资治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ashe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被誉为“爱情圣经”的传世之作,是爱情诗歌不朽之绝唱,“真善美”至臻的结合。诗作以歌颂赞美爱情、友谊的同时,字里行间溢满了对《圣经》精神内涵的认可与诠释。本文主要从爱、信仰和时间观三个方面探析蕴含在十四行诗中《圣经》思想的意蕴和内涵,以期对莎士比亚的内心世界和《圣经》有更加深刻的认知和理解。
  【关键词】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圣经》;精神内涵
  引言
  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享有国际盛誉,被同时代的剧作家称为“时代的灵魂”。莎士比亚同样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其十四行诗以浪漫的抒情为基调,大胆剖析心路历程。诗中的爱恋、友谊、青春、信仰、时光等元素在作者的笔下旋转,乘着想象的翅膀,直奔向人性的深处。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西方文化的源头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众多欧美文学作家从事创作时从《圣经》的圣泉里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圣经文学的殿堂把众多文人学者引向顿悟,了解其中的异象神性,感知其中的精微玄奥、发掘人文精神的深层意识、探索自由与独立的思想根源。
  在《圣经》众多的文学信徒之中,莎士比亚称得上是一位佼佼的求知者。英国当代著名学者威尔逊·奈特说:“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始终贯穿着基督教直接而有力的影响。”的确,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思想主题与他生活的基督教氛围相得益彰,共同书写了优美深邃的诗篇,赞颂了浓烈的爱情、纯洁的友情、悲叹了年华的易逝,刻录了美丽的永恒。本文将结合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诗的诗歌文本和《圣经》思想,探讨十四行诗中流淌的圣经思想韵味与内涵。
  一、爱的天国:神之爱与世俗之爱完美结合
  众所周知,《圣经》自始至终鲜明地贯穿着博爱、仁慈、无私的基督精神。《圣经》中关于博爱和仁慈的箴言告诉世人:有了爱,一切过错和仇恨皆可化解。爱是把一切完善和谐地联系在一起的纽带。《圣经·新约》中《哥林多前书》第十三章四节至八节中对爱的诠释如下:“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爱是永不止息。”
  《加拉太书》说:“要通过爱心彼此服侍,因为全部的律法合成一句话,那就是爱人如己。”这些爱的思想对于莎士比亚这位虔诚的基督徒而言,无疑产生了深刻而又持久的影响。
  莎士比亚心中的“爱”是神圣的,光芒笼罩。十四行诗中第10首,莎士比亚描述了自己的期盼,希望神圣之爱能够回归:
  怨愤仇恨把你纠缠侵袭,
  使你对自己毫不怜惜。
  你费尽心机想要摧毁的殿宇,
  本应是你精心卫护的圣地。
  噢,回心吧,讓我也好转意!
  恨的居所难道要比爱的殿堂美丽?
  (莎士比亚,2004:20-21)
  莎士比亚怀着真挚的情感,呼唤神圣的爱的回归。诗人反复吟唱,他的爱人被怨怼愤恨缠身,忘记了关心爱惜自己,这种消极的负能量足以毁掉一个人。诗人渴望爱人能够回归,奔向爱情的圣地,诗人的怀抱,而不是被恨冲昏了头脑。爱情的圣殿是神圣的,只有毅然放下一切,接受神圣之爱的洗礼,才能在美丽的爱情天堂中接受恩泽,得享欢乐。
  莎士比亚心中的爱不仅是神圣的,更是无私的。基督教精神的真谛是“爱”---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一种把他人放在心里爱护、尊重的行为,一种把爱的种子同时也播撒在他人心间的举动。在基督教的爱中,没有暗藏任何支配他人的欲望,没有怀有一丝追求权力的野心。在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中能明显地感受到这一点。以十四行诗第38首为例:
  我卑微的诗人如能取悦世人,
  就把痛苦留给我,让赞美都归你。
  (莎士比亚,2004:76-77)
  短短的几行诗,我们可以读出莎士比亚为爱人的奉献。他愿匍匐在爱的脚下,做一个虔诚的朝圣者。他希望能够用自己才思取悦爱人。怀着爱的憧憬与信念,痛苦也不足以使他畏惧。他愿把自己交给苦痛折磨、倾囊付出,甚至令世人诟病,也希望溢美之词归于爱人身上。爱的面前,莎士比亚选择无私付出,只是为了能掠过爱人心头,留下一丝痕迹,这样也就知足了。
  二、信仰之光:“真善美”始终与诗人同行
  信仰是人类的一个永恒主题。在基督徒的精神世界中,整部圣经就是信仰栖息的家园。世人疑问,神为什么让人把圣经记录下来呢?这是为了让我们因信耶稣基督而得生命,得到得救的智慧。
  在《约翰福音》第20章30-31节说:“耶稣在门徒面前,另外行了许多神迹,没有记在这本书上;但记这些事,要教你们信耶稣基督是神的儿子,并且叫你们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从此处可以看出,圣经记录编撰的目的在于让人们因为耶稣基督的信仰而得生命,即永恒的天国。基督教告诉人们要建立一种和神的关系,耶稣为偿还世人的罪而死在十字架上,随后复活。所以世人需要时刻谨记神为人做的一切,并且虔诚信仰,与神同行,这才是站立在大地上最根本的东西,也是基督教的真谛。
  诗人往往借助诗歌言明心志,从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中,读者可以感受到诗歌神奇、虔诚与庄重的信仰烙印。莎士比亚信仰“真善美”的德行、信仰智慧的力量。《圣经》里广大民众对上帝的智慧也是推崇备至,因为上帝能够拯救他们于水深火热之中,找到永恒的真理。
  莎士比亚的内心世界充满了“真善美”的德行,“真善美”的元素始终游离在他的文字中,同时为世人照亮信仰的征途。十四行诗第26首更是将上帝和诗人的美德展现得淋漓尽致:
  爱的主宰啊,你的美德已经
  使我这藩属对你更加拥戴,
  我现在让这呈上的诗做我的信使,
  他是在履行职责而非卖弄才华;
  职责那么重要,我却拙于言辞;
  难免会表达空洞,词不答意;
  (莎士比亚,2004:52-53)   于莎士比亚而言,神代表爱,恩泽诗人的心灵。爱的神灵用美德感化了诗人,使其愿意成为他的奴仆,拥戴他,敬仰他。他愿把自己视若珍宝的诗歌献给爱的神灵,希望他们担任信使,构建他与上帝沟通的桥梁。他憧憬着自己的声音被上帝听到,了解他的忠诚信仰,能选择诗人、与他同行。莎士比亚的渴望有时过于强烈,有时竟乱了阵脚。信仰的蓄力可见一斑。
  另外,十四行诗第54首也直接提到了真诚的力量:
  噢,若用真诚温馨加以装点,
  不知这美还要增加多少倍!
  玫瑰花艳丽,但真正使我们倾倒的,
  却是她那一缕清新的芬芳。
  (莎士比亚,2004:108-109)
  这几句诗告诉读者,玫瑰花纯粹的艳丽不足以令人为之倾倒,它清新的芬芳,也就是真诚、温馨、善良才是征服别人最强健的力量。只有真诚的装点,美的光辉才会叠加。一个“真”字,道出了莎士比亚纯粹的精神世界。
  莎士比亚自然而然将“真善美”的基督信仰化为文字,呈现在读者面前。信仰是灵魂栖息的场所,万万不可缺失。一旦离开了信仰,精神世界则无所依托。
  三、时光宝盒:繁衍不息令生命永恒不朽
  上帝看时间的眼光和人看时间的方式是不一样的。上帝不在人的参照系中,上帝超越时间和空间,不受任何参照系的限制,是永恒的,时间也是上帝的创造物。
  时间使我们有了过去、现在和未来。圣经中多处谈到了时间的永恒性。比如《诗篇》第90章第2節中提到:“诸山未曾出生,地与世界你未曾造成,从亘古到永远,你是神。”这里的永恒不是时间,不是无限的时间。是一种存在的状态,没有开始,没有结束,也没有连续和承接。
  时间就是生命,耶稣曾说:“趁着白日,我们必须做那差我来者的工;黑夜将到,就没有人能工作了。”白天意味着存活于世的时间,黑夜表示死亡。时间流逝,是人类无法阻挡的规律。如若时间静止,世间一切的存在就毫无变化,毫无生气,也就毫无意义。时间意味着生命,人类正是在时间的流淌中感受生命的气息。十四行诗第12首,莎士比亚如此描写时间的流逝:
  我计数着时钟上滴答而逝的时间,
  眼见明媚的白昼进入狰狞的黑夜;
  我凝望花期已过的紫罗兰,
  她那青丝卷蕊已白雪斑斑;
  (莎士比亚,2004:24-25)
  于常人而言,时间往往是悄然而逝,但心思细腻的诗人往往能将时间滴答的流逝记录在心间,成为笔下汩汩流淌的文字。无数鲜活的生命在白昼里跳跃、欢呼,然而夜间狰狞阴森让一切都归于沉寂,生命也黯然失色。《圣经》认为,时间就是生命,莎士比亚深有感触。紫罗兰,盛开时引无数世人驻足欣赏,一旦残败,青丝卷蕊成白雪斑斑,哪还会有人记得它曾经的绚烂时光。
  为此,莎士比亚曾经苦恼过,如何才能与时间的流逝对抗,追求永恒的境界?眼望着春花凋零却只能独自嗟叹,束手无策,这不符合莎士比亚这位积极的诗人的风格。
  生育的观念在圣经中也时常被提及,圣经《创世纪》第9章第1节里提到神赐福给诺亚:“你们要生养众多、在地上要昌盛繁茂。”耶和华令亚伯拉罕“后裔及其繁多,甚至不可胜。”十四行诗首篇就提到了生育的观念:
  天生之尤物应多多繁衍,
  以使美丽的玫瑰永不凋残。
  盛开的花终有凋零的日子,
  而他的后嗣可以将其记忆延续。
  (莎士比亚,2004:2-3)
  在某种程度上,开篇的这首诗预示了整部诗集关注的焦点。多少诗人困惑于时间的谜题,纵有神丹妙药也无法扭转四季更迭之序,美人迟暮之景。美丽的事物极尽绚烂之后便会凋残,诗人常常为此唏嘘。莎士比亚的解决办法是通过连绵不绝的后嗣繁衍,来与时间的流逝抗衡。十四行诗第11首也提到了这一点:
  你匆匆老去,
  你的孩子也匆匆成长起来;
  你青春时浇灌的新鲜血液,当你年老仍辉映着你年少的倩影。
  这里生活着智慧、美丽与繁盛。
  你何不把这恩赐好好利用:
  造物主把你雕刻成她的御印,
  你的使命便是多多复印,而非让印章损毁。
  (莎士比亚,2004:22-23)
  莎士比亚认为,生育不仅仅意味着保存美丽与繁盛,更是保留智慧的秘诀、责任的担当。父辈日渐苍老,孩子延续父辈当年的希望、怀着满腔的热血,完成父辈未竟的事业。孩子从父辈那里遗传了青春健壮、智慧勇气,开拓生命的疆土。生育繁衍的能力是神的恩赐,因此世人更应该履行神的使命,令子嗣兴旺不绝。
  结语
  对于很多狂热崇拜莎士比亚的人来说,他的十四行诗无疑是接近诗人的最佳途径。十四行诗歌颂了纯真的友谊、热烈的爱恋、不朽的青春、纯潔的信仰······莎士比亚得到上帝的恩赐,把从《圣经》那里获得的创作灵感源源不断地汇集在笔尖的文字上。爱是博大、广阔、神圣、无私。神之爱与世俗之爱糅合,把爱推向了一个新的境界。“真善美”的信仰一直以来是世人的精神依托,莎士比亚更是独具匠心,把“真善美”放在诗行之中,热情地歌颂赞美。世人多受时间所困,嗟叹时光一去不复返。他们在十四行诗中可以找到上帝给予的答案,那就是通过生育使后代繁衍不息。十四行诗凝聚着诗人对《圣经》精神意蕴和内涵的深刻感悟,基督教的精神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结合堪称完美!
  【参考文献】
  [1]车雪.以圣经文化为视角解读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6):45-47
  [2]李丽波.信仰与怀疑——论《圣经》对美国诗人艾米丽·迪金森的影响[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43-49
  [3]李伟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基督教观念[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92-96。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从百团大战的价值出发,对左权将军诸多战略思想和部署的战略意义进行了分析。  【关键字】左权;百团大战;作用  百团大战是八路军与日军在华北地区的战役,中国抗日战争中由中国共产党所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于1940年8月至1941年1月间发动,以破坏华北日军占领的交通线、矿山为目的的破袭作战。该战争原名正太战役,依据战争初期的战报统计,参与到此次战争的共计105个团,因此定名为百团大
期刊
【摘要】“建筑物区分所有权首次登记”是不动产统一登记的重要内容,其中的商品房“首次登记”关系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提供数据的重要作用。本文以南京市商品房“房地一体”首次登记权籍调查为例,分析对比不动产权籍调查和地籍调查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可行性建议,促进商品房“房地一体”首次登记权籍调查的持续改进。  【关键词】不动产权籍调查;商品房;首次登记  前言  早在2007年国家就已
期刊
【摘要】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一大批自媒体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成为人们信息获取与价值判断的重要渠道。与此相应,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中提出:要开展新媒体普法益民服务,组织新闻网络开展普法宣传,更好地运用微信、微博、微电影、客户端开展普法活动。本文拟以微信公众号“法律读库”为例,通过对其发展概况、运营策略的分析梳理,进一步
期刊
【摘要】县级党校作为县委的重要部门,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主阵地,又是对基层党员领导干部进行教育培训和党性锻炼的熔炉。认真分析研究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对策,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对培养造就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意义重大。  【关键词】教学改革;创新;培训模式  县级党校在当地党委的正确领导和上级党校的精心指导下,坚持党校“姓”党,与时俱
期刊
【摘要】贵州省花灯剧院花灯情景舞蹈《扇魅》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本文从传统和创新两个点切入对该节目评析,认为其找寻到了一条将传统花灯扇舞之美创新呈现的新路径。  【关键词】贵州花灯剧院;花灯;舞蹈;《扇魅》;惊艳  2016年9月30日,在“颂祖国、爱家乡、兴院团”——贵州省直三院团迎国庆暨60周年团庆汇报演出中,贵州省花灯剧院的花灯情景舞蹈《扇魅》惊艳亮相,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可以说,她找寻到了一條将
期刊
满归林业局生活服务处遵循“以民为重,服务为先”的原则,紧紧围绕“优质服务党员做表率,高效廉洁窗口树形象”的主题,以“围绕中心、服务群众、提高素质、改进作风”为目标,切实强化队伍建设和窗口规范化建设,把为民服务创先争优作为单位的核心价值,融入岗位职责,融入中心工作,融入文化建设,引导单位党员干部积极投入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突出行业特色、融入岗位职责,扎实推进“四比、四
期刊
【摘要】设计美学是设计学的基础性学科,是美学的一个分支,注重研究设计性质和审美规律,其本质特点是对人类自由精神的向往。“个性化”的设计理念起源于上世纪末,是新世纪设计的发展方向,“个性化”关怀是设计美学中的重要视角之一。因此,本文将简要叙述设计美学中“人性化”关怀的重要性,并就设计美学“人性化”的表现方式进行探讨,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设计美学;人性化;设计理念  随着社会经济
期刊
【摘要】压力是当代大学生面临的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本文在分析了心理压力概念的基础上,列举了大学生主要的心理压力类型,分析了这些心理压力对大学生正常生活学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生应该在教育引导下,建立积极健康的人格,掌握一定的压力排解技能,以更加成熟的方式应对人生的挑战。  【关键词】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  一、压力概述  加拿大生理学家汉斯·塞利首先将“压力”一词引入医学和心理学。心理学
期刊
【摘要】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中的地位不言而喻,投资者的心理因素会影响其投资本身的收益情况,很多投资者不懂技术面分析,往往会根据市场上的风向或者自己感性想法来操作股票,这样的操作一般盈利不多,亏损严重。因此,分析投资者的心理行为变化对股票交易的影响,切实保护投资者的权益,是一个市场能否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对广大投资者心理特点的分析,从不同层面详细阐述了广大投资者的投资心理。  【关键词】心理
期刊
【摘要】归责原则是侵权行为法的核心概念,它是确定侵权行为责任及赔偿范围的依据。本文进一步探究归责原则对侵权责任法的意义,对我国侵权责任法中规定的归责原则进行分析,以期对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适用侵权责任法有所裨益。  【关键词】侵权行为;侵权责任;归责原则  “归责”顾名思义,是追究责任的意思,即法律责任的归结。放在侵权责任法中就是确定和追究侵权行为人的民事责任。“归责原则是指以何种根据确认和追究侵权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