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0岁的余丹红,在运河边住了一辈子。傍晚,运河上的船舶披着霞光往来如梭,而岸上的行人也摩肩接踵,余丹红就是其中一员。每天吃完晚饭,她都会约村里的“老姐妹”一起从河西的家出发,沿着河下古镇一路散步,去萧湖公园看音乐喷泉。
“从前运河边一到晚上就黑漆漆,我们从来不敢往这儿走!”余丹红有一口浓重的地方口音,她开心地向《民生周刊》记者讲述近年来运河的变化,“现在热闹呢!这一路都有灯照着,政府花了不少力气,我们村里人到了晚上都爱来大运河边走走”。
走访这座有2500年建城史的运河城市,历史扑面而来。水是这里的灵魂,这座古城曾控扼着淮河、大运河等多条重要水道,是南北水运的枢纽,东西交通的桥梁,漕运枢纽、盐运要冲,素有“七省咽喉”“天下粮仓”之称。这里还是人才辈出的“壮丽东南第一州”,开国总理周恩来就诞生在这里,此外还有汉代军事家韩信、汉代辞赋家枚乘、南宋抗金女英雄梁红玉等等。
这里就是江苏淮安。
运河里的桨声灯影
流水淙淙,淮安的运河历史已经可以追溯到2000年以前。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凿最早的人工运河—邗沟,其北端就在淮安境内。到了明清两代,漕运总督、河道总督驻节淮安,彼时的淮安因运河而熠熠生辉,与运河沿线的扬州、苏州、杭州并称为“四大都市”。
据淮安市大运河文化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刘志平向《民生周刊》记者介绍,淮安的运河,开凿时间最早、历史传承最久、地理位置最关键、水工技术最高超、文化遗产最丰厚,在大运河全线有着独一无二的鲜明特质。
“京师根本重地,官兵军役,咸仰给予东南数百万之漕运。” 明清两代定都北京,漕运成为国家重要的经济命脉,每年通过运河北上的漕粮有400多万石。清政府每年的财政收入是6000万两至7000万两白银,其中有2/3通过漕运实现,稍有不顺则京师震动。
黄河、淮河、大运河,三条大河皆流经并交汇在淮安,交通的特殊地位促使淮安成为河道治理和漕运管理的中心,是河道总督和漕运总督的驻节之地。也就是说,水利部和交通运输部两大部门都驻扎在了淮安,这是明清时期全国唯一一座同时拥有两座总督府第的城市。
南来北往的商人都会在这儿消费,据记载:当时老淮安城内外店肆酒楼鳞次栉比,“市不以夜息,十分繁华”。
刘志平介绍说,当时,湖广、江西、安徽、浙江、江南各省的漕船均要在淮安接受漕运总督盘验。“夏秋之交,粮艘衔尾入境,皆停泊于城西运河。”据统计,每年往来淮安的漕船有5300多只,各类随船人员有11万人次之多。在等待盘验的时候,漕船上的人员就会上岸消费,促进了淮安饮食业、酿酒业、酒楼客店业等各类服务业的发展。
按照规定,每艘漕船可以携带一定数量免征税钞的“土宜”。随船人员上岸后,就会交易其所携带的各类“土宜”,促进了淮安铁钉巷、打铜巷、粉巷、竹巷、茶巷、花巷等街道,以及米市、柴市、菜市桥、兰市、牛羊市、驴市、猪市等专业性市场和西湖嘴市、罗家桥市、窑沟市、新丰市等地域性市场的繁荣。这些均是淮安商业高度发达的产物,是经济繁荣的象征。
运河的畅通,也带来了淮安文化的荟萃,把古代淮安的文化推向顶峰。明清两朝,仅淮安府山阳县,就有进士200余人、举人700多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三部均诞生于淮安;山阳医派崛起为中医重要流派,《温病条辨》被视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此外,河道总督、漕运总督等的驻节,盐商富贾等的聚集,造就了诸多园林楼台等人文胜迹的形成;昆曲、徽班等在运河上的流动,促进了淮剧、淮海戏等淮安本地戏曲的发展。
“复”与“兴”
清末以后,淮安运河的光芒随着漕运的停止而黯淡。昔日的漕运已经退出历史舞台,昔日的运河如今是否也彻底一蹶不振?
针对《民生周刊》记者的疑问,刘志平用一组数据来回答:“淮安市境内大运河全长68公里,淮安运河的运输功能,至今还在发挥着重要作用。苏北运河是京杭运河最为繁忙的航段,也是全国除长江以外等级最高、综合效益最好的干线航道,货运量相当于4~5条京沪高速公路。苏北运河淮安港,即便是2020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影响,货物吞吐量仍达到7152万吨,集装箱吞吐量25.9万标箱,在整个苏北运河段遥遥领先。”
梳理淮安运河的复兴路,不难发现,建党百年间,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后,这条贯穿南北的交通大动脉正在淮安的土地上重又焕发勃勃生机—
上世纪80年代,京杭运河扩建,淮安截弯取直新开河道,老运河仍保留与新河相通。此后又花费4年时间,拓浚沿线浅窄段航道,使之全线达到三级航道标准。
2002年,京杭运河整治工程开始实施,上起淮阴船闸、下至淮安船闸的“两淮段”运河在全国内河航道中率先实现三级航道升为二级航道。整治过程中,对沿线造纸、化工、印染等重污染企业实行“关、停、并、转”,治污截流,不让污水入运河,同时培植运河岸边芦苇等水生植物,建成全国内河堤岸中唯一的生态护坡。
2014年,大运河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淮安入选世界遗产名录遗产区的有2处,清口枢纽、漕运总督遗址;河道有1段,淮扬运河淮安段;遗产点5处,清口枢纽、双金闸、清江大闸、洪泽湖大堤、总督漕运公署遗址,遗产区和缓冲区面积超过1万公顷,约占整个大运河世界遗产七分之一。
2016 年,里运河防洪控制工程完工验收并投入使用。淮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大运河办党组书记、主任张建闯对《民生周刊》记者说:“经多年整治和建设,京杭大运河淮安段现已成为防洪、灌溉、调水、航运、旅游、水产等综合利用的河道,并在城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张建闯介绍说,淮安市组建了正处级事业单位“市大运河文化带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作为市级管理协调机构,这在江苏省是首创。此外,专门针对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淮安市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出台,这是全国运河沿线城市第四部、江苏省第一部,专门针对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一批重点项目也正在淮安这片土地上绽放光彩。张建闯表示,以中国水工科技馆项目为例,该项目已被列入江苏省大运河文化公园重点建设项目,总用地面积113020平方米,总投资约26亿元,“我们要依托淮安独特的大运河水工文化和中国水工科技馆项目平台,汇聚世界水工科技智慧,打造独具淮安特色的大运河文化IP。”
补短板、强特色、求突破
淮安市委书记陈之常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一定要守住“祖宗”遗产。
近年来,淮安运河也迎来了多个“高光时刻”:连续举办3届中国(淮安)大运河文化带城市非遗展,2019央视中秋晚会在淮安运河畔举办,2021淮安马拉松打响“运河三千里,醉美是淮安”品牌。然而这些在陈之常看来,“还不够”,他说:“实事求是讲,这些话题的热度是一时的、流量是暂时的,对运河文化资源要素挖掘的深度和力度是不够的,整体的、持续的影响力和知名度都逊一筹。”
陈之常认为,淮安还要系统梳理大运河淮安段历史演变脉络,深度挖掘淮安独特的水工文化、悠久的美食文化、多元的戏曲文化,对标世界文化遗产评定标准,凝练大运河淮安段的文化价值与精神内涵。他说:“要着力补短板、强特色、显担当,努力将淮安打造成为‘游京杭运河、览漕运文化、看河工奇观、赏江淮风情’的最佳目的地,充分展现淮安‘运河之都’的时代魅力。”
古城新韵,如今的淮安城正快速地发展,古老和现代的声音交织,运河两岸芦苇青青,一如千年前一样郁郁葱葱,看着运河儿女谱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