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无论在哪一朝代,中国山水画都体现着在咫尺画面中对“远”的追求,在宋代时期,著名山水画家、理论家郭熙将这一追求总结为“三远”。本文将通过对典型画作的构图方式、意境内涵的分析,以及对“三远论”来历的推想,阐述“三远论”的具体内涵及其影响与意义。
【关键词】三远;郭熙;意境
一、“三远论”的提出
“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其人物之在三远也,高远者明了,深远者细碎,平远者冲澹。明了者不短,细碎者不长,冲澹者不大,此三远也。”
郭熙将传统山水画空间构图形式分为从山脚仰视山巅的高远;从山前向山后窥探的深远;以及由近山眺望远山的平远。并给不同的“远”赋予了不同的意境,各种构图所寄托的情思也截然不同。此章节出自郭思替父整理的山水理论著作《林泉高致》,这部著作的正文分为《山水训》、《画意》、《画题》、《画记》、《画决》、《画格拾遗》六部分,《山水训》主要阐述画家在创作时应具备的精神修养和实践能力,这一部分的内容至为精妙,可谓郭熙创作心得的精华部分。
二、“三远法”在山水画中的体现
“三远论”融于各个朝代画家们的观察、创作之中,在每幅优秀传统山水作品中都能觅到“三远”的写照。
(一)高远
宋初的范宽是高远构图的代表,他不同于在宫廷中当差的郭熙,而是常年隐居于终南山中,观山写生。在他存世的画中,以《溪山行旅图》最能代表其雄强浑厚、深沉健壮的绘画风格。画面采用全景式构图,图中央一顶天而立的巨山占了整幅画面的三分之二,山头的密林更增加巨山的沉重感,巨山右侧有一道泉水飞流直下形成飞瀑,侧面衬托了山势的险峻,画面的下半部是三堆石岗,石岗上有茂密的老树,其间夹有一条小溪,溪边有赶路人和驮着行李的四头驴,人物和动物都只有一寸左右大小,与巨山的稳健安泰之势形成强烈对比。在皴法上,山体多用豆瓣皴,或叫雨点皴,夹有短条子皴,石岗多用刮铁皴,如掷出的铁枪,又如冰雹磨下的痕迹,笔力爽健,但层层皴染后又使山体厚润,山体凹凸处的皴染变化精妙,细致的刻画后,画面依然整体,山如铁铸,山间的房屋如铁屋,岿然不动像将军一般顶天立地。山体的皴染在靠近下方的石岗处渐渐隐没于云雾中,以此拉开远近距离,形成高远之势。然而古人云:“范宽之笔,远望不离坐外”。范宽的画即使离得很远观看,也如临山前。这既是对《溪山行旅图》展现的巍峨强悍的赞扬,又似乎对其不够“远”保留意见。这主要是源于范宽受到当时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美学的中心思想主张人们“志存高远”,“达则兼济天下”,包含了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阳刚正气。而“高远法”正是体现出了同样的进取精神。
(二)平远
“元四家”中的倪瓒是平远构图的代表,他的画多取材于太湖地区,南方的山水秀润,山多是平缓的山丘,倪瓒画中的典型布局是三段式平远构图,代表作《渔庄秋霁图》中,近处画一小土坡,坡上有六棵树,高低粗细不等,树干用渴笔画成,轻松的线条将树干勾的松动自然,树枝上几乎没有叶子,寥寥落落用淡墨点缀,衬托出秋日的萧疏,画中间是河流,实则不着一笔,留白使整幅画有松有紧,富有节奏感,河对岸仍然用干笔画坡,但行笔比画近坡快,因而虽墨色相似,远山却有了缥缥缈缈的感觉,画中间河流空白处有题,字体秀逸俊美而无妩媚柔弱,严整规矩又淡雅舒展,与画面的意境融为一体。《渔庄秋霁图》只有墨色,没有人物,带有荒寒萧索的感情色彩,平远构图的画作干净,舒朗,沁人心脾,能涤荡人们心中的凡俗之事,更符合在宋朝基础上愈发注重文人气质的元朝。
追求平远所散发的平淡天真与当时文人所推崇的庄子精神有关,庄子主张无为而治,而文人们正是追求这种精神,正是庄子的境地,玄学的境地,山林之士具有了这种淡泊的内在,必然就反映在精神产物上,即是清雅淡然的山水画作。
(三)深远
“三远”之中的深远,郭熙解释道:“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深远之色重晦;深远之意重叠;深远者细碎”。深远不同于高远,平远,高远和平远在一幅画中的特点常常十分凸显,而深远往往隐于高远,或融于平远,画面迷蒙含蓄,犹如半遮面抱琵琶的少女。
深远法的采用意在塑造一个深邃莫测,富于神秘的空间,如王蒙的《青卞隐居图》,描绘的是浙江吴兴县西北的卞山景象。此图画出卞山自山麓到山顶全貌,山峰高耸入云,丛林掩映,山下的深溪,繁茂树丛,蜿蜒山路,村舍隐者,杂然其间。在笔墨上,山石用披麻皴和解索皴,干湿并用,线繁点密,虚实相生,营造出苍茫深厚之感。最能体现画面深远的,当数具有微妙变化的树木。《青卞隐居图》中,前排三棵树和后排两树的树干都是是浓墨勾勒,但树叶是以淡墨所画的大混点表现,再其后的两树与前排大树处理方法相同,这样的精心布置使前后关系变化无穷,并不是单一的前实后虚,似乎每棵树都得到了悉心照料,力求多变,无处不显示出山谷的深邃。
(四)三远的融合
“三远”在郭熙的画中则全都相融了,在《早春图》中,郭熙用奇妙的笔致描绘出冬去春来,大地复苏的早春之景,树木舒展,春风和煦,山石沐浴在春日柔和的日光中。“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山腰的烟雾在早春的阳光下更显朦胧,山的高度也变得难以估量。“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派,则远矣。”溪水断续蜿蜒于山中,流向画面近处,将远处的楼阁山川与近处的树石沟壑联系起来。在用墨上,淡处轻薄如雾,浓处厚实如漆,雾霭弥漫,透过近处的树能窥视到远处朦胧的树,神秘感油然而生。整个画面呈现出万籁俱寂,自由生长的和谐。
“高山仰止”的高远,“神秘难探”的深远,“舒朗宁静”的平远。郭熙巧妙的将三远构置在一幅山水画中,高远的峻美舒展,深远的神秘莫测,平远的阔达冲融,都和谐的统一在早春的山林树木中。
三、追溯“三远论”
山水画最初都是作为人物画的背景出现,又或是存在于为了行军打仗而绘制的军事地图,直到晋代时期,才有了真正的山水画。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记载:“魏晋以降……其画山水,则群峰之势,若钿饰犀栉,或水不容泛,或人大于山……”。晋代时期的山水画虽然难以见到,但从敦煌壁画中可以窥知当时画工对透视远离还未有意识。画面上的山像锯齿一样整齐的排列,没有前后大小的变化,人和马在山后却比山还高大了数倍,即是“人大于山”;画面中的河流十分窄,河边人物横躺在河流上也不会落水,更不必说泛舟,也就是张彦远说的:“水不容泛”。
自东晋宗炳开始,山水画论中才提及了“近大远小”这一基本透视观,也就是“远映法”。宗炳阐述了传统山水画的具体空间构建方式,而郭熙的“三远”则在意境上发展了抽象的透视观,“三远论”赋予了山水画更丰富的内容,寄托了文人更深刻的情怀。
四、“三远论”的发展
“三远论”提出后,有不少画家学者都在此基础上提出见解。宋人画家韩拙在《山水纯全集》中讲到另一种“三远说”:阔远、迷远、幽远,其在本质上是“远”的三种特殊情况,依旧未脱离“高远、平远、深远”的大范围。到了元代,“元四家”之一黄公望在《写山水诀》中也提出了“三远”:平远、阔远、高远,而此“三远说”并未做出清晰的阐释,相比之下,不论是之前宗炳的“远映法”,还是之后韩拙、黄公望的“三远说”,郭熙的“三远论”都更为精炼、全面、清晰。
结语
“远”是中国古代文人孜孜不倦追求的空灵心境,同时也应是当代人在社会喧嚣中不断追求的宁静家园。对于这一最终目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应该成为每个追求“远境”的人们的座右铭。
【参考文献】
[1]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M].天津美术出版社,2012.
[2]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3]郭熙.林泉高致[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
[4]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关键词】三远;郭熙;意境
一、“三远论”的提出
“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其人物之在三远也,高远者明了,深远者细碎,平远者冲澹。明了者不短,细碎者不长,冲澹者不大,此三远也。”
郭熙将传统山水画空间构图形式分为从山脚仰视山巅的高远;从山前向山后窥探的深远;以及由近山眺望远山的平远。并给不同的“远”赋予了不同的意境,各种构图所寄托的情思也截然不同。此章节出自郭思替父整理的山水理论著作《林泉高致》,这部著作的正文分为《山水训》、《画意》、《画题》、《画记》、《画决》、《画格拾遗》六部分,《山水训》主要阐述画家在创作时应具备的精神修养和实践能力,这一部分的内容至为精妙,可谓郭熙创作心得的精华部分。
二、“三远法”在山水画中的体现
“三远论”融于各个朝代画家们的观察、创作之中,在每幅优秀传统山水作品中都能觅到“三远”的写照。
(一)高远
宋初的范宽是高远构图的代表,他不同于在宫廷中当差的郭熙,而是常年隐居于终南山中,观山写生。在他存世的画中,以《溪山行旅图》最能代表其雄强浑厚、深沉健壮的绘画风格。画面采用全景式构图,图中央一顶天而立的巨山占了整幅画面的三分之二,山头的密林更增加巨山的沉重感,巨山右侧有一道泉水飞流直下形成飞瀑,侧面衬托了山势的险峻,画面的下半部是三堆石岗,石岗上有茂密的老树,其间夹有一条小溪,溪边有赶路人和驮着行李的四头驴,人物和动物都只有一寸左右大小,与巨山的稳健安泰之势形成强烈对比。在皴法上,山体多用豆瓣皴,或叫雨点皴,夹有短条子皴,石岗多用刮铁皴,如掷出的铁枪,又如冰雹磨下的痕迹,笔力爽健,但层层皴染后又使山体厚润,山体凹凸处的皴染变化精妙,细致的刻画后,画面依然整体,山如铁铸,山间的房屋如铁屋,岿然不动像将军一般顶天立地。山体的皴染在靠近下方的石岗处渐渐隐没于云雾中,以此拉开远近距离,形成高远之势。然而古人云:“范宽之笔,远望不离坐外”。范宽的画即使离得很远观看,也如临山前。这既是对《溪山行旅图》展现的巍峨强悍的赞扬,又似乎对其不够“远”保留意见。这主要是源于范宽受到当时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美学的中心思想主张人们“志存高远”,“达则兼济天下”,包含了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阳刚正气。而“高远法”正是体现出了同样的进取精神。
(二)平远
“元四家”中的倪瓒是平远构图的代表,他的画多取材于太湖地区,南方的山水秀润,山多是平缓的山丘,倪瓒画中的典型布局是三段式平远构图,代表作《渔庄秋霁图》中,近处画一小土坡,坡上有六棵树,高低粗细不等,树干用渴笔画成,轻松的线条将树干勾的松动自然,树枝上几乎没有叶子,寥寥落落用淡墨点缀,衬托出秋日的萧疏,画中间是河流,实则不着一笔,留白使整幅画有松有紧,富有节奏感,河对岸仍然用干笔画坡,但行笔比画近坡快,因而虽墨色相似,远山却有了缥缥缈缈的感觉,画中间河流空白处有题,字体秀逸俊美而无妩媚柔弱,严整规矩又淡雅舒展,与画面的意境融为一体。《渔庄秋霁图》只有墨色,没有人物,带有荒寒萧索的感情色彩,平远构图的画作干净,舒朗,沁人心脾,能涤荡人们心中的凡俗之事,更符合在宋朝基础上愈发注重文人气质的元朝。
追求平远所散发的平淡天真与当时文人所推崇的庄子精神有关,庄子主张无为而治,而文人们正是追求这种精神,正是庄子的境地,玄学的境地,山林之士具有了这种淡泊的内在,必然就反映在精神产物上,即是清雅淡然的山水画作。
(三)深远
“三远”之中的深远,郭熙解释道:“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深远之色重晦;深远之意重叠;深远者细碎”。深远不同于高远,平远,高远和平远在一幅画中的特点常常十分凸显,而深远往往隐于高远,或融于平远,画面迷蒙含蓄,犹如半遮面抱琵琶的少女。
深远法的采用意在塑造一个深邃莫测,富于神秘的空间,如王蒙的《青卞隐居图》,描绘的是浙江吴兴县西北的卞山景象。此图画出卞山自山麓到山顶全貌,山峰高耸入云,丛林掩映,山下的深溪,繁茂树丛,蜿蜒山路,村舍隐者,杂然其间。在笔墨上,山石用披麻皴和解索皴,干湿并用,线繁点密,虚实相生,营造出苍茫深厚之感。最能体现画面深远的,当数具有微妙变化的树木。《青卞隐居图》中,前排三棵树和后排两树的树干都是是浓墨勾勒,但树叶是以淡墨所画的大混点表现,再其后的两树与前排大树处理方法相同,这样的精心布置使前后关系变化无穷,并不是单一的前实后虚,似乎每棵树都得到了悉心照料,力求多变,无处不显示出山谷的深邃。
(四)三远的融合
“三远”在郭熙的画中则全都相融了,在《早春图》中,郭熙用奇妙的笔致描绘出冬去春来,大地复苏的早春之景,树木舒展,春风和煦,山石沐浴在春日柔和的日光中。“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山腰的烟雾在早春的阳光下更显朦胧,山的高度也变得难以估量。“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派,则远矣。”溪水断续蜿蜒于山中,流向画面近处,将远处的楼阁山川与近处的树石沟壑联系起来。在用墨上,淡处轻薄如雾,浓处厚实如漆,雾霭弥漫,透过近处的树能窥视到远处朦胧的树,神秘感油然而生。整个画面呈现出万籁俱寂,自由生长的和谐。
“高山仰止”的高远,“神秘难探”的深远,“舒朗宁静”的平远。郭熙巧妙的将三远构置在一幅山水画中,高远的峻美舒展,深远的神秘莫测,平远的阔达冲融,都和谐的统一在早春的山林树木中。
三、追溯“三远论”
山水画最初都是作为人物画的背景出现,又或是存在于为了行军打仗而绘制的军事地图,直到晋代时期,才有了真正的山水画。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记载:“魏晋以降……其画山水,则群峰之势,若钿饰犀栉,或水不容泛,或人大于山……”。晋代时期的山水画虽然难以见到,但从敦煌壁画中可以窥知当时画工对透视远离还未有意识。画面上的山像锯齿一样整齐的排列,没有前后大小的变化,人和马在山后却比山还高大了数倍,即是“人大于山”;画面中的河流十分窄,河边人物横躺在河流上也不会落水,更不必说泛舟,也就是张彦远说的:“水不容泛”。
自东晋宗炳开始,山水画论中才提及了“近大远小”这一基本透视观,也就是“远映法”。宗炳阐述了传统山水画的具体空间构建方式,而郭熙的“三远”则在意境上发展了抽象的透视观,“三远论”赋予了山水画更丰富的内容,寄托了文人更深刻的情怀。
四、“三远论”的发展
“三远论”提出后,有不少画家学者都在此基础上提出见解。宋人画家韩拙在《山水纯全集》中讲到另一种“三远说”:阔远、迷远、幽远,其在本质上是“远”的三种特殊情况,依旧未脱离“高远、平远、深远”的大范围。到了元代,“元四家”之一黄公望在《写山水诀》中也提出了“三远”:平远、阔远、高远,而此“三远说”并未做出清晰的阐释,相比之下,不论是之前宗炳的“远映法”,还是之后韩拙、黄公望的“三远说”,郭熙的“三远论”都更为精炼、全面、清晰。
结语
“远”是中国古代文人孜孜不倦追求的空灵心境,同时也应是当代人在社会喧嚣中不断追求的宁静家园。对于这一最终目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应该成为每个追求“远境”的人们的座右铭。
【参考文献】
[1]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M].天津美术出版社,2012.
[2]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3]郭熙.林泉高致[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
[4]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