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展开,对当前大中专院校舞蹈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的许多学生来自农村,他们的舞蹈功底与文化功底都不佳,往往缺乏自信,对舞蹈课程也不是很感兴趣。因而要想让中职的学生学好舞蹈,首先要培养学生对舞蹈学习的兴趣,引导她们学好专业课程,既会跳、又会教,还会编舞。
关键词:舞蹈;兴趣;素质教育;艺术
舞蹈是直观性、表演性很强的艺术,符合了中职学生模仿、好奇心强的特点,为广大中职女生所喜爱。但常常事与愿违,当学生们带着好奇、带着欣喜步入舞蹈殿堂后,学习过程枯燥而艰辛,尤其是起步阶段,长时间的基本功训练单调而乏味,让人兴趣索然,有的学了不到半年或者几周就再也不肯参加训练了,失去了学习舞蹈的兴趣和动力。那么,如何能让大多数学生舞蹈兴趣更为持久呢?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如同催化剂,当学生对某种事物充满学习兴趣时,注意力会高度集中,感知反应也变得敏锐,记忆力明显增强,反之则正常的教学都无法进行。可见兴趣对学生学习的作用之大。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有必要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应该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近几年,众多的艺术类高校和综合性大学的艺术类专业是比较受欢迎的。近几年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是高中生选择学习舞蹈等艺术特长的重要原因,还有一部分学生的想法纯粹是把它们当作是进入大学的“工具”。当然,不能排除有一些学生是出于内心上的喜爱才选择舞蹈的,也不能排除一部分学生“被迫”选择舞蹈后对舞蹈产生兴趣的。但是,中职的许多学生来自农村,他们的舞蹈功底与文化功底都不佳,往往缺乏自信,对舞蹈课程也不是很感兴趣。我们中职很多学生上课的时候学的很认真,动作也做得很标准,但是过一段时间后便很容易遗忘,甚是有一部分学生上课时便表现出厌烦心理,动作僵硬、懒散。这些严重影响舞蹈课堂教学效率和舞蹈教学目标的现象必须引起舞蹈老师的关注和思考。因此,必须不断完善舞蹈教学模式,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储备综合性人才。因此,笔者根据自己的教育经验和看法,谈谈自己的建议。
一、转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创设融洽课堂气氛
我国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应试教育根深蒂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上级与下级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主导者,更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舞蹈上课的内容更多的是根据教师的兴趣来决定的。古人云:“授人以鱼,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益”。旧教材更多的是注重于知识的传授,而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目标更注重知识、方法、技能、过程、意识、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达成。要彻底改变应试教育对我们思想的束缚,首先要从教师自身做起,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转变角色,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创作、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在舞蹈教学中,教师应采取有效措施渲染课堂气氛,增加课堂活跃的浓度,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感受到舞蹈的乐趣,进而产生强烈而积极的内心体验,迅速自然地进入舞蹈的情感世界,在盎然的兴致中很快的就掌握了要学的内容。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具有满腔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到正常的教学活动中去,掌握好教学节奏,运用各种方法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舞蹈课堂上自由的翱翔,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舞蹈的魅力。
二、丰富教学手法,提高课堂效率
在我们的舞蹈教学课中我们应该不断变换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因此,教师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和特点,结合实际,采用不同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舞蹈教学才能收获拥有的效率。同时,要实现舞蹈教学中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不仅要教会学生舞蹈动作,还要让学生熟知舞蹈理论,让学生真正的理解舞蹈。只有对舞蹈产生了深刻的理解,学生的舞蹈动作才能很好的诠释舞蹈的寓意,才能使舞蹈具有生命和灵气。
三、增加师生课堂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
舞蹈教学不仅仅是简单的教育学的过程,而且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成功的教学依赖于师生间的课堂上的互动和思想情感的交流,舞蹈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助于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出现学生不听话或动作不到位、不规范等现象时,教师不应该一味的以管束者的身份另其更改,更不能对其进行惩罚,而是要细心、友好的与其交流,让其知晓道理,做到以理服人。舞蹈老师不仅要做良师,还要成为学生的益友,与学生之间的“益友”关系,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的领悟舞蹈的精髓,还可以消除学生对教师、对舞蹈的抵触和厌烦情绪,激发他们对于舞蹈的兴趣。因此,日常舞蹈教学中要营造课堂的民主氛围,创和谐的师生互动课堂。同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体验舞蹈动作中的情感,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接受相应的情感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对学生进行适合、适当的科学评价
心理学家认为:教师的期望与鼓励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会唤起学生内心潜在的自我价值意识和对高尚目标的追求。赞美是一种心灵的雨露。对赞美的需要,深深地植根于每个人的灵魂之中。适时、恰当地对学生教学赞美,会让学生受到鼓舞,激发学生的自尊、自爱、自信。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有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在我们舞蹈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的一面,哪怕是一点点,教师也要给予肯定,教师要珍惜学生心灵深处的渴望,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勵,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会到舞蹈带给他的快乐,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使我们舞蹈课堂教学真正的活起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兴趣并不都是与生俱来的,这就需要不断创新舞蹈教学方法,提升舞蹈教学师资队伍质量,这样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兴趣,融洽舞蹈教学课堂气氛,提高舞蹈教学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惠妮.中国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与教学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6期
[2]马宜莉.浅谈原生态舞蹈的保护与发展[J].群文天地,2011年08期
[3]赵云艳.自然环境与民族舞蹈特色[J].今日民族,2011年05期
作者简介:
杨佳(1987.7~ ),女,汉族,主要从事舞蹈教学工作,西北师范大学毕业。
关键词:舞蹈;兴趣;素质教育;艺术
舞蹈是直观性、表演性很强的艺术,符合了中职学生模仿、好奇心强的特点,为广大中职女生所喜爱。但常常事与愿违,当学生们带着好奇、带着欣喜步入舞蹈殿堂后,学习过程枯燥而艰辛,尤其是起步阶段,长时间的基本功训练单调而乏味,让人兴趣索然,有的学了不到半年或者几周就再也不肯参加训练了,失去了学习舞蹈的兴趣和动力。那么,如何能让大多数学生舞蹈兴趣更为持久呢?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如同催化剂,当学生对某种事物充满学习兴趣时,注意力会高度集中,感知反应也变得敏锐,记忆力明显增强,反之则正常的教学都无法进行。可见兴趣对学生学习的作用之大。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有必要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应该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近几年,众多的艺术类高校和综合性大学的艺术类专业是比较受欢迎的。近几年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是高中生选择学习舞蹈等艺术特长的重要原因,还有一部分学生的想法纯粹是把它们当作是进入大学的“工具”。当然,不能排除有一些学生是出于内心上的喜爱才选择舞蹈的,也不能排除一部分学生“被迫”选择舞蹈后对舞蹈产生兴趣的。但是,中职的许多学生来自农村,他们的舞蹈功底与文化功底都不佳,往往缺乏自信,对舞蹈课程也不是很感兴趣。我们中职很多学生上课的时候学的很认真,动作也做得很标准,但是过一段时间后便很容易遗忘,甚是有一部分学生上课时便表现出厌烦心理,动作僵硬、懒散。这些严重影响舞蹈课堂教学效率和舞蹈教学目标的现象必须引起舞蹈老师的关注和思考。因此,必须不断完善舞蹈教学模式,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储备综合性人才。因此,笔者根据自己的教育经验和看法,谈谈自己的建议。
一、转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创设融洽课堂气氛
我国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应试教育根深蒂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上级与下级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主导者,更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舞蹈上课的内容更多的是根据教师的兴趣来决定的。古人云:“授人以鱼,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益”。旧教材更多的是注重于知识的传授,而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目标更注重知识、方法、技能、过程、意识、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达成。要彻底改变应试教育对我们思想的束缚,首先要从教师自身做起,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转变角色,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创作、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在舞蹈教学中,教师应采取有效措施渲染课堂气氛,增加课堂活跃的浓度,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感受到舞蹈的乐趣,进而产生强烈而积极的内心体验,迅速自然地进入舞蹈的情感世界,在盎然的兴致中很快的就掌握了要学的内容。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具有满腔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到正常的教学活动中去,掌握好教学节奏,运用各种方法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舞蹈课堂上自由的翱翔,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舞蹈的魅力。
二、丰富教学手法,提高课堂效率
在我们的舞蹈教学课中我们应该不断变换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因此,教师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和特点,结合实际,采用不同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舞蹈教学才能收获拥有的效率。同时,要实现舞蹈教学中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不仅要教会学生舞蹈动作,还要让学生熟知舞蹈理论,让学生真正的理解舞蹈。只有对舞蹈产生了深刻的理解,学生的舞蹈动作才能很好的诠释舞蹈的寓意,才能使舞蹈具有生命和灵气。
三、增加师生课堂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
舞蹈教学不仅仅是简单的教育学的过程,而且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成功的教学依赖于师生间的课堂上的互动和思想情感的交流,舞蹈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助于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出现学生不听话或动作不到位、不规范等现象时,教师不应该一味的以管束者的身份另其更改,更不能对其进行惩罚,而是要细心、友好的与其交流,让其知晓道理,做到以理服人。舞蹈老师不仅要做良师,还要成为学生的益友,与学生之间的“益友”关系,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的领悟舞蹈的精髓,还可以消除学生对教师、对舞蹈的抵触和厌烦情绪,激发他们对于舞蹈的兴趣。因此,日常舞蹈教学中要营造课堂的民主氛围,创和谐的师生互动课堂。同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体验舞蹈动作中的情感,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接受相应的情感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对学生进行适合、适当的科学评价
心理学家认为:教师的期望与鼓励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会唤起学生内心潜在的自我价值意识和对高尚目标的追求。赞美是一种心灵的雨露。对赞美的需要,深深地植根于每个人的灵魂之中。适时、恰当地对学生教学赞美,会让学生受到鼓舞,激发学生的自尊、自爱、自信。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有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在我们舞蹈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的一面,哪怕是一点点,教师也要给予肯定,教师要珍惜学生心灵深处的渴望,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勵,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会到舞蹈带给他的快乐,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使我们舞蹈课堂教学真正的活起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兴趣并不都是与生俱来的,这就需要不断创新舞蹈教学方法,提升舞蹈教学师资队伍质量,这样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兴趣,融洽舞蹈教学课堂气氛,提高舞蹈教学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惠妮.中国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与教学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6期
[2]马宜莉.浅谈原生态舞蹈的保护与发展[J].群文天地,2011年08期
[3]赵云艳.自然环境与民族舞蹈特色[J].今日民族,2011年05期
作者简介:
杨佳(1987.7~ ),女,汉族,主要从事舞蹈教学工作,西北师范大学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