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希望参与过或者即将想要参与我们这项活动的志愿者们,都能用热情为盲人铺就温暖的回家之路,也为自己温暖春节的记忆”
在一年一度的春运大流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拿着盲杖,艰难地在川流不息的人海中穿过,你愿意护送他们踏上返乡的车吗?
为赶在除夕之夜和家人团聚,数以亿计的中国人跨越千山万水,各种辛劳都阻隔不了对家的思念。今年的春运大幕即将拉开,全国各地数万名的视障人士也将踏上返乡路,然而,无障碍设施并不能完全满足视障人士出行需要,视障人士独自乘坐交通工具出行面临比平时更大的困难。“春运期间,火车站、长途站客流量比较集中,视障人独自乘坐火车、长途汽车,会比平时面临更大的挑战。对于盲人来说,春节独自出行的危险系数更大。”
作为春运“帮帮盲”志愿活动的发起人,同时也是“声波视障伙伴中心”创始人的杨清风说,“每年春节期间,中心一档收集盲人各种需求的热线栏目就会接到一些求助,希望能有给盲人接送站的服务,为了让在京视障人的回家之路顺利一些,我们有了请志愿者送视障人到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的想法。”于是经过多方准备,在2015年,杨清风所在的“一加一”声音工作室与《新京报》联合发起了“帮帮盲——为盲人送站,春运志愿者行动”。这一坚持,就是三年,并且从最初的单纯在北京地区,发展成全国的公益性活动。“我希望参与过或者即将想要参与我们这项活动的志愿者们,都能用热情为盲人铺就温暖的回家之路,也为自己温暖春节的记忆。”杨清风说。
爱心热线发起爱心志愿活动
作为发起人,杨清风所工作的声波视障伙伴中心,其前身为2006年创建的一加一声音工作室,即国内首个视障人广播节目制作团队。正是依托这个平台的爱心热线,杨清风他们发现了盲人朋友的需求,“就平时大家的理解而言,认为残疾人这个群体可能都是在家的。但视障这个群体不太一样,很多人是在外地的,因为他们中的很多人从事推拿工作,尤其是大中城市更加集中。所以到了春运的时候他们也跟普通的打工者一样需要回家,这时候无论机场还是火车站、客运站,都比平时客流量增大了不知道多少倍。这对视障群体而言,就会面临比平时更多的挑战。”杨清风介绍说。
最初的想法只是单纯的想要解决北京地区盲人春运求助的需求,但是如何着手去做,一开始也面临很多未知:“当时面临的问题有几个,一个是我们怎么开始做?还有谁能帮我们一块儿做这件事儿?因为当时我们还没有那么多志愿者,而且怎么让志愿者了解到导盲的知识?怎么把这些信息通知到有需求的视障者?”带着这些问题,杨清风和他们同事们开始寻找解决办法。
“因为我们在北京,所以就想着从北京开始先试一下。如何去征集服务的志愿者,我们想到了和媒体合作,于是我就找到了《新京报》。一拍即合下,就在《新京报》上刊登了征集志愿者的通知。”
之后的忙碌是杨清风和他的同事没想到的,“通知刊登以后我们办公室的电话就开始不停的响。一个星期我觉得每天怎么也得接个百十个电話。很多热心的人都来咨询报名,想成为我们这项活动的志愿者。”然而来报名的几十个志愿者,基本上都是没有接触过视障群体的,如何让他们了解这个群体,如何掌握导盲的知识,如何让志愿者更加深切的体验盲人的感受,“帮帮盲”活动举办了一场志愿者培训活动,通过游戏,让志愿者先体验“盲人”的黑暗世界,然后再学习如何引导盲人,为盲人提供接送站服务。“为了增进志愿者对这个群体的认识,我们还特别邀请了视障者的培训师。他跟大家全程来引导,效果特别好。如果是普通人培训志愿者,他们感受到的只是理论或者书面上的东西。但是有一个真正的志愿服务对象进行互动,志愿者就不仅学习到这些知识还有机会跟这个群体交流接触,能够真切的体会盲人朋友的需求,效果真的是非常不一样的。”
在报名的志愿者中,杨清风说有很多让他意外的感受,“我们一开始会认为来报名的年轻人或者学生会比较多。但是其实还有更多的基层的劳动者,这其中包括保安,环卫工人,也有很多老人。志愿者的积极性都特别高,很多时候我们安排一位志愿者只送一次站,但是他们会很热心的接送很多次,还有的自己开车,甚至会帮着购买车票,我们给车票费用的时候,很多志愿者都没有领取,这都让我们很感动。”
让杨清风印象深刻的是一对母女志愿者,女儿上高三了。但是在听说了春运“帮帮盲”这个活动后,不仅自己来报名,还说服妈妈也加入了这个活动。因为她觉得这个活动特别好,而且她希望这能给自己的高中生活留下温暖的回忆。
“帮帮盲”志愿活动走向更多地方
在志愿者的热心服务下,2015年的志愿活动进行的很顺利,在北京地区帮助了几十位视障者顺利踏上了春运回家的路,反响也非常好。于是到了2016年,很多全国各地的视障朋友就开始咨询,希望能把这个活动普及到更多的地方,帮助更多需要春运回家的人。杨清风和他的同事们,便开始着手联络各地的志愿服务组织。
2016年的春运“帮帮盲”志愿活动,让杨清风感受到最大的改变就是参与的城市增多了。“这时候我们实际上更多的承担了一个协调的工作,跟15年的时候有非常多的不一样了。我们不仅仅是延续北京地区具体的志愿活动的执行,还有更多的工作是跟各地志愿服务组织的对接。因为需要帮助的视障者都是通过热线直接跟我们联系。然后由我们对接到各个地方具体服务的志愿者组织。也通过这个协调的过程,我们逐渐建立了一套怎么去协调的规则。比如我们接到视障者的需求以后,怎么把这个信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反馈给各地具体的服务志愿组织,然后各地组织怎么给要帮助的视障者回馈信息。还包括我们怎么知道当地的服务状况怎么样?这系列的工作我们就建立了一个流程。”
然而这个流程的建立并不是那么容易,也经历了一番波折:“比如说我们订一个服务时间。但很多地方在这个时间段内可能很难保证服务;或者我们建立一个服务范围,而当地的反馈可能是只能在更小的范围内服务。于是我们就进行调整,只制定了一个大框架。然后再由各地自己制定小框架,之后我们再统一发布通知。2016年的时候,我们是这样做的。” 由于春运“帮帮盲”志愿活动的反响越来越好,全国各地有更多的组织不断加入,志愿服务的活动也更加广泛,志愿者的数量也从一开始北京地区的几十个,发展到全国几百个。
2017年的春运在即,“帮帮盲”志愿者招募也已经开始,杨清风说,17年将更完善流程,“我们通过征求各地的意见,规则也经过调整,更加严密,而且今年也将有更多的组织加入到我们的志愿活动中来。”杨清风他们还有新的计划:“今年的活动结束之后,我们还会对我们各地的志愿者通过网络进行一个表彰的仪式。”还有一些机构觉得“帮帮盲”这个形式不错,希望除了春运送站之外,建议能不能开设更多常态化的服务。“这个我们也在考虑当中,总之我们为什么设立全国统一的服务。我觉得很大程度上也是我个人同样作为一名视障者,对于盲人便利服务的期待。”杨清风说,“我是做视障者公益服务的,之所以要做这样一个工作,就是我觉得整个视障服务来说,目前的数量还不够多,获取的成本也不够低,渠道也不够直。所以我自己有一个梦想就是让盲人能够通过打这个热线,能找到他身边的服务,找到他身边的支持,找到他身边的爱心人士。我觉得这是以后可以拓展的一个空间。当然各地志愿者的热情也是支持我们做这件事儿的核心,但是仅仅有热情是不够的,我们还希望把更多专业的服务理念,专业的助盲知识传播给更多的志愿者们,希望他们奉献爱心的同时也能更了解这个群体,甚至跟这个群体成为朋友。从而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群体的发展状况。”
“帮帮盲”照亮心灵
通过“帮帮盲”春运志愿活动,志愿者们不仅仅能够帮助盲人朋友们顺利踏上回家的路,更多的是通过这个活动,给予了他们心灵上的支持。让杨清风至今都记忆犹新的是一位盲人女孩,因为是后天失明,女孩的心理狀态非常脆弱,“当时她第一次来北京打工,刚刚走出中途失明的心理阴影。小女孩儿心里特别的诚惶诚恐。尤其是到了临近春节,她就特别担心自己怎么回家。因为她来的时候是有人送她来的,但是回去的时候,她就必须得自己从打工的按摩店到火车站,但是她不知道怎么去。她特别焦虑地给我们打电话,在电话里就哭了。于是我们就安慰她,帮她安排了一位志愿者大姐,跟她说肯定会保证安全的把她送到。那位志愿者也特别好,不光把她送到车站,还找了车上的工作人员交代好路上照顾她,而且还给她买了好多吃的。再后来我们开表彰会的时候。这个女孩来到现场讲了她的感受,‘帮帮盲’的志愿者不仅帮她顺利回家,更让她有了自己出行的勇气。她觉得这次活动的帮助,对她重新适应失明的生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支持。”
作为“帮帮盲”春运志愿活动的发起者和组织者,连续三年的参与和成长,让杨清风感觉到有爱心的人非常多,但是如何把能够帮助视障者的这些资源都集中起来,他觉得自己所在的公益机构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我本身就是盲人,更加了解我们这个群体的需求,所以由我们这样一个机构搭建的平台。能够让更多志愿者的爱心发挥到我们这个群体最需要的地方,让我觉得做这件事非常值得。”杨清风希望能有更多的志愿者和公益组织参与到“帮帮盲”的志愿活动中,不仅仅在春节期间为视障者提供帮助,更希望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这个活动了解盲人这个群体,“我觉得这个群体太需要跟大家沟通了,因为很多时候可能由于大家不了解所以不知道怎么帮他们,如果大家相互了解呢,就能让我们可以获得更多有效率的协助。也希望能够改变社会对这个群体的看法,为这个群体带来更多的机会。”
责任编辑 陈晰
在一年一度的春运大流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拿着盲杖,艰难地在川流不息的人海中穿过,你愿意护送他们踏上返乡的车吗?
为赶在除夕之夜和家人团聚,数以亿计的中国人跨越千山万水,各种辛劳都阻隔不了对家的思念。今年的春运大幕即将拉开,全国各地数万名的视障人士也将踏上返乡路,然而,无障碍设施并不能完全满足视障人士出行需要,视障人士独自乘坐交通工具出行面临比平时更大的困难。“春运期间,火车站、长途站客流量比较集中,视障人独自乘坐火车、长途汽车,会比平时面临更大的挑战。对于盲人来说,春节独自出行的危险系数更大。”
作为春运“帮帮盲”志愿活动的发起人,同时也是“声波视障伙伴中心”创始人的杨清风说,“每年春节期间,中心一档收集盲人各种需求的热线栏目就会接到一些求助,希望能有给盲人接送站的服务,为了让在京视障人的回家之路顺利一些,我们有了请志愿者送视障人到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的想法。”于是经过多方准备,在2015年,杨清风所在的“一加一”声音工作室与《新京报》联合发起了“帮帮盲——为盲人送站,春运志愿者行动”。这一坚持,就是三年,并且从最初的单纯在北京地区,发展成全国的公益性活动。“我希望参与过或者即将想要参与我们这项活动的志愿者们,都能用热情为盲人铺就温暖的回家之路,也为自己温暖春节的记忆。”杨清风说。
爱心热线发起爱心志愿活动
作为发起人,杨清风所工作的声波视障伙伴中心,其前身为2006年创建的一加一声音工作室,即国内首个视障人广播节目制作团队。正是依托这个平台的爱心热线,杨清风他们发现了盲人朋友的需求,“就平时大家的理解而言,认为残疾人这个群体可能都是在家的。但视障这个群体不太一样,很多人是在外地的,因为他们中的很多人从事推拿工作,尤其是大中城市更加集中。所以到了春运的时候他们也跟普通的打工者一样需要回家,这时候无论机场还是火车站、客运站,都比平时客流量增大了不知道多少倍。这对视障群体而言,就会面临比平时更多的挑战。”杨清风介绍说。
最初的想法只是单纯的想要解决北京地区盲人春运求助的需求,但是如何着手去做,一开始也面临很多未知:“当时面临的问题有几个,一个是我们怎么开始做?还有谁能帮我们一块儿做这件事儿?因为当时我们还没有那么多志愿者,而且怎么让志愿者了解到导盲的知识?怎么把这些信息通知到有需求的视障者?”带着这些问题,杨清风和他们同事们开始寻找解决办法。
“因为我们在北京,所以就想着从北京开始先试一下。如何去征集服务的志愿者,我们想到了和媒体合作,于是我就找到了《新京报》。一拍即合下,就在《新京报》上刊登了征集志愿者的通知。”
之后的忙碌是杨清风和他的同事没想到的,“通知刊登以后我们办公室的电话就开始不停的响。一个星期我觉得每天怎么也得接个百十个电話。很多热心的人都来咨询报名,想成为我们这项活动的志愿者。”然而来报名的几十个志愿者,基本上都是没有接触过视障群体的,如何让他们了解这个群体,如何掌握导盲的知识,如何让志愿者更加深切的体验盲人的感受,“帮帮盲”活动举办了一场志愿者培训活动,通过游戏,让志愿者先体验“盲人”的黑暗世界,然后再学习如何引导盲人,为盲人提供接送站服务。“为了增进志愿者对这个群体的认识,我们还特别邀请了视障者的培训师。他跟大家全程来引导,效果特别好。如果是普通人培训志愿者,他们感受到的只是理论或者书面上的东西。但是有一个真正的志愿服务对象进行互动,志愿者就不仅学习到这些知识还有机会跟这个群体交流接触,能够真切的体会盲人朋友的需求,效果真的是非常不一样的。”
在报名的志愿者中,杨清风说有很多让他意外的感受,“我们一开始会认为来报名的年轻人或者学生会比较多。但是其实还有更多的基层的劳动者,这其中包括保安,环卫工人,也有很多老人。志愿者的积极性都特别高,很多时候我们安排一位志愿者只送一次站,但是他们会很热心的接送很多次,还有的自己开车,甚至会帮着购买车票,我们给车票费用的时候,很多志愿者都没有领取,这都让我们很感动。”
让杨清风印象深刻的是一对母女志愿者,女儿上高三了。但是在听说了春运“帮帮盲”这个活动后,不仅自己来报名,还说服妈妈也加入了这个活动。因为她觉得这个活动特别好,而且她希望这能给自己的高中生活留下温暖的回忆。
“帮帮盲”志愿活动走向更多地方
在志愿者的热心服务下,2015年的志愿活动进行的很顺利,在北京地区帮助了几十位视障者顺利踏上了春运回家的路,反响也非常好。于是到了2016年,很多全国各地的视障朋友就开始咨询,希望能把这个活动普及到更多的地方,帮助更多需要春运回家的人。杨清风和他的同事们,便开始着手联络各地的志愿服务组织。
2016年的春运“帮帮盲”志愿活动,让杨清风感受到最大的改变就是参与的城市增多了。“这时候我们实际上更多的承担了一个协调的工作,跟15年的时候有非常多的不一样了。我们不仅仅是延续北京地区具体的志愿活动的执行,还有更多的工作是跟各地志愿服务组织的对接。因为需要帮助的视障者都是通过热线直接跟我们联系。然后由我们对接到各个地方具体服务的志愿者组织。也通过这个协调的过程,我们逐渐建立了一套怎么去协调的规则。比如我们接到视障者的需求以后,怎么把这个信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反馈给各地具体的服务志愿组织,然后各地组织怎么给要帮助的视障者回馈信息。还包括我们怎么知道当地的服务状况怎么样?这系列的工作我们就建立了一个流程。”
然而这个流程的建立并不是那么容易,也经历了一番波折:“比如说我们订一个服务时间。但很多地方在这个时间段内可能很难保证服务;或者我们建立一个服务范围,而当地的反馈可能是只能在更小的范围内服务。于是我们就进行调整,只制定了一个大框架。然后再由各地自己制定小框架,之后我们再统一发布通知。2016年的时候,我们是这样做的。” 由于春运“帮帮盲”志愿活动的反响越来越好,全国各地有更多的组织不断加入,志愿服务的活动也更加广泛,志愿者的数量也从一开始北京地区的几十个,发展到全国几百个。
2017年的春运在即,“帮帮盲”志愿者招募也已经开始,杨清风说,17年将更完善流程,“我们通过征求各地的意见,规则也经过调整,更加严密,而且今年也将有更多的组织加入到我们的志愿活动中来。”杨清风他们还有新的计划:“今年的活动结束之后,我们还会对我们各地的志愿者通过网络进行一个表彰的仪式。”还有一些机构觉得“帮帮盲”这个形式不错,希望除了春运送站之外,建议能不能开设更多常态化的服务。“这个我们也在考虑当中,总之我们为什么设立全国统一的服务。我觉得很大程度上也是我个人同样作为一名视障者,对于盲人便利服务的期待。”杨清风说,“我是做视障者公益服务的,之所以要做这样一个工作,就是我觉得整个视障服务来说,目前的数量还不够多,获取的成本也不够低,渠道也不够直。所以我自己有一个梦想就是让盲人能够通过打这个热线,能找到他身边的服务,找到他身边的支持,找到他身边的爱心人士。我觉得这是以后可以拓展的一个空间。当然各地志愿者的热情也是支持我们做这件事儿的核心,但是仅仅有热情是不够的,我们还希望把更多专业的服务理念,专业的助盲知识传播给更多的志愿者们,希望他们奉献爱心的同时也能更了解这个群体,甚至跟这个群体成为朋友。从而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群体的发展状况。”
“帮帮盲”照亮心灵
通过“帮帮盲”春运志愿活动,志愿者们不仅仅能够帮助盲人朋友们顺利踏上回家的路,更多的是通过这个活动,给予了他们心灵上的支持。让杨清风至今都记忆犹新的是一位盲人女孩,因为是后天失明,女孩的心理狀态非常脆弱,“当时她第一次来北京打工,刚刚走出中途失明的心理阴影。小女孩儿心里特别的诚惶诚恐。尤其是到了临近春节,她就特别担心自己怎么回家。因为她来的时候是有人送她来的,但是回去的时候,她就必须得自己从打工的按摩店到火车站,但是她不知道怎么去。她特别焦虑地给我们打电话,在电话里就哭了。于是我们就安慰她,帮她安排了一位志愿者大姐,跟她说肯定会保证安全的把她送到。那位志愿者也特别好,不光把她送到车站,还找了车上的工作人员交代好路上照顾她,而且还给她买了好多吃的。再后来我们开表彰会的时候。这个女孩来到现场讲了她的感受,‘帮帮盲’的志愿者不仅帮她顺利回家,更让她有了自己出行的勇气。她觉得这次活动的帮助,对她重新适应失明的生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支持。”
作为“帮帮盲”春运志愿活动的发起者和组织者,连续三年的参与和成长,让杨清风感觉到有爱心的人非常多,但是如何把能够帮助视障者的这些资源都集中起来,他觉得自己所在的公益机构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我本身就是盲人,更加了解我们这个群体的需求,所以由我们这样一个机构搭建的平台。能够让更多志愿者的爱心发挥到我们这个群体最需要的地方,让我觉得做这件事非常值得。”杨清风希望能有更多的志愿者和公益组织参与到“帮帮盲”的志愿活动中,不仅仅在春节期间为视障者提供帮助,更希望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这个活动了解盲人这个群体,“我觉得这个群体太需要跟大家沟通了,因为很多时候可能由于大家不了解所以不知道怎么帮他们,如果大家相互了解呢,就能让我们可以获得更多有效率的协助。也希望能够改变社会对这个群体的看法,为这个群体带来更多的机会。”
责任编辑 陈晰